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邵阳荣获第七届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城市

10-09-29 12:58 11191次浏览
躺捡之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邵阳荣获第七届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城市 我省还有益阳市

【时间:2010-09-29】【来源:邵阳新闻在线曾旭辉 吴青山】【字号:大 中 小】 邵阳新闻在线讯 9月28日从市政法委传出喜讯,我市从27个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第七届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城市。
上世纪80年代末,由于各种原因,我市社会治安曾一度比较混乱,在全国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为此,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 “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综合治理工作方针,积极发动广大群众同各类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努力营造了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见义勇为事业发展。据统计,自我市1992年成立见义勇为奖励基金会以来,全市共有2800余人次参与见义勇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奖励的500余人次,涌现出了吕曦东、黄勇、戴梁、杨运红等一大批在全省甚至全国都有影响的见义勇为英雄,为维护我市社会治安大局稳定,推进“平安邵阳”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自2004年以来,在全省群众安全感测评中,我市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逐年提升,命案侦破工作连续排名全省前列。
9月21日,由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七届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评选会议在江西宜春市举行,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公安部等相关领导到会,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名评委和代表参加会议。会上,评委们对参评的60名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好司机候选人和27个全国十大见义勇为候选城市进行了投票,我省的邵阳市和益阳市脱颖而出。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84)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影子传奇

10-09-29 22:26

0
血性男儿在邵阳,现代人确实缺这个
二号洞

10-09-29 19:24

0
又见邵阳。问候诸位。
萝卜头

10-09-29 17:00

0
有句俗语叫做“长沙里手湘潭漂,宝庆伢仔做牛叫”
十二年磨一剑

10-09-29 16:48

0
见义勇为是好事啊,即使在古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也是英雄啊,现在一切向钱看反而堕落了吧。窃以为:这种荣耀应该给个人,而不是城市,城市没有见义勇为这个功能,评“宜居城市”还差不多。
蕴彩

10-09-29 16:21

0
同乡会:)
握个手,我也是。
闪烁

10-09-29 16:02

0
同是邵阳人,顶
躺捡之

10-09-29 15:39

0
本人爱家乡、爱国、爱稀土。为什么有些人做不好股票?其实炒股功夫在股外!一个专拣垃圾堆看而对阳光视而不见的人能做好股票?
躺捡之

10-09-29 14:13

0
吕曦东获第十届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24日11:12 法制周报-e法网  
 
  “我非常佩服李春华”

  本报记者 罗雨菱

  11月20日,第十届全国见义勇为英雄和先进分子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由《法制周报》全程报道并推向全国的见义勇为英雄吕曦东,被授予第十届“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 
 
 
  
 
 
 
子”称号,获得奖金3万元。同时,湖南大学广播影视艺术学院学生高春娜获“全国见义勇为英雄”称号,长沙市金泰国际大酒店保安刘国强获“全国见义勇为先进分子”称号。

  11月21日,记者第一时间连线在北京的吕曦东,仍沉浸在喜悦中的他激动地说:“党和人民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我真不知如何回报,只有以此鞭策自己,在学上、工作上多多努力、多多进步!”

  2005年9月18日,在贵州遵义“爱丽新娘”影楼当摄影师的吕曦东,从市郊拍完照片后返城。正沿着铁道走的他看见火车呼啸而来,抱着小孩的妇女张某却摔倒在铁轨上,爬不起来。千钧一发之际,吕曦东一个箭步冲过去,一把将小孩和张某拉出铁轨,自己却被车厢挂住,重重摔在路旁的水沟里,颅内大出血,昏迷了很长时间。吕曦东为此留下了后遗症,“只要睡晚了,我的头就会剧痛。但我已经很知足了,医生说我当时伤势那么重,能恢复神智就很不错了。”吕曦东说,现在自己一边在湖南师范大学读艺术设计专业自考本科,一边从事原来的婚纱摄影工作,生活十分充实。 

  “比起李春华,我已经很幸运了。”吕曦东说,“我非常佩服李春华,他和我一样,在生死关头的一刹那都来不及思考,凭本能作出生死抉择。一个人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并非偶然,而是他在生活中养成的优良品德。”

  针对一些网友说李春华救人牺牲“不值得”的说法,吕曦东的态度很明确,“这根本就不能用值不值来衡量,我们在救人的时候不求回报,不救的话会内疚一辈子,我们都出于本能。我相信,如果事件重演,李春华和我仍会挺身而出,无怨无悔!”
躺捡之

10-09-29 14:11

0
80后英雄吕曦东感动中国 壮举之后有憾无悔(图) 
 
** 2006-2-20 9:23  来源:红网 
 

家里虽然出了个英雄,但一家人仍然表示“很平常” 

  他平凡,没有豪言壮语,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他伟大,危难时刻显身手,成为感动中国的80后英雄。他就是见义勇为英雄吕曦东。 日前,红网记者来到吕曦东的家乡邵阳,用心感受和记录下了英雄的平凡而伟大的事迹。 

英雄吕曦东:见死不救三份罪 

  笔挺的西装。带花的头巾。站在一栋陈旧的两层小平房前的吕曦东,给人一种时尚的感觉。也许这就是80后一代的标志。 

  取下头巾,吕曦东头部右边明显的凹陷。那是见义勇为后受伤的他,因从手术被取下一块颅骨尚未复原所致。而现在他还因此不能长久的思考和动脑。 

  回想那惊心的一幕,吕曦东却感到无比的遗憾:“见死不救三份罪,如果当初我没有救他们,我会后悔一辈子,而如果能再给我一点时间,我就可以救出那个阿姨啦”! 

  记忆随着时间倒流。那是2005年9月18日。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 
   
  在红色之都遵义“爱丽新娘”影楼打工当摄影师的吕曦东,和另外两名同事,来到市郊外为两对新人拍摄婚纱照,随行的还有一对新娘的母亲及4岁的小侄儿。 

  整整拍了一个上午,临近中午12点,拍摄工作圆满结束。一行人心情舒畅的沿着铁路走向数百米外的公路,准备坐车返城。 

  途经离遵义南站站台只有10多米远的弯道处时,突然传来火车的鸣笛声,许多走在铁路中间的人纷纷跳离铁轨。 

  走在最前面的吕曦东猛然回头一看,发现走在最后的一名随行家属,50多岁的妇女张某,抱着4岁的侄孙正要跨出铁道,却发生意外不慎摔倒了。 

  火车已经从后面疾驰而来,离张某大约只有50米远。而受到惊吓的张某由于腿脚发软,婆孙二人横倒在铁路上,费尽了全身力气始终没有爬起来。在场的许多人惊吓得只知大喊:“火车来了,快跑啊!”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吕曦东几个箭步冲了过去…… 

  冲到老妇人身边,吕曦东一把拉出了四岁的小孩,随后又和赶上来的同事陈驰,抓住了老人的手臂使劲往外拖。但老人的身体在基本拉出铁轨外时,被火车宽出铁轨的部分撞飞。吕曦东也被车厢挂住,巨大的惯性把他抛向空中,然后被重重地摔在离铁路5米远的水沟里。 

  吕曦东当场七孔流血,重度休克。事发后,他被立即送往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进行抢救。几个小时后,吕曦东的头部和胸部都已进行了手术,头部还被取出了一小块颅骨,术后的他仍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8天后,一直昏迷不醒的吕曦东终于从死神的阴影里走出,而他的名字和英勇事迹早已在贵黔大地、在三湘四水、在中华大地传诵。 

  苏醒后的吕曦东面对鲜花和荣誉感到非常的不安,他朴素的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比别人反应快一点而已!” 

  同时,吕曦东还感到有一种深深的遗憾萦绕在心头,难以释怀:如果再给他几秒种的时间,也许结局就会大不一样,也许那个阿姨就不会失去生命! 

学生吕曦东:壮举并非是偶然 

  也许有人说,英雄是在一瞬间产生的。但在英雄的成长与生活中,却有着他人未曾关注和知晓的“瞬间”。 

  朱晓琳,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她是吕曦东的邻居,也是吕曦东的班主任。谈起“东东”(吕曦东的乳名)的英勇事迹,朱老师自豪的说:“东东做出这样的事,我们熟悉他的人并不感到惊讶,他从小就是这样做的!” 

  学生时代的吕曦东,一直是个非常特别的孩子,他的一些惊人之举,让朱晓琳老师在自己的心里留下了一句预言----“这个伢子以后一定要搞点名堂(成就)出来”。 

  1990年的邵阳市大祥区板桥乡板桥村,还是个经济不太发达的乡村。在那个时候,水果对于乡村孩子来说还是非常奢侈的。那年吕曦东刚好6岁,读小学一年级。一天,他把妈妈给的大苹果装进书包,准备带到学校做零食吃。可到了学校后,他发现一个同学没有吃早餐,于是把心爱的苹果让给了那个同学。朱晓琳老师知道后表扬了他,并问他为什么要让给同学吃。吕曦东眨巴着眼睛说:“他没吃饭,他吃了我心里一样的甜啊。” 

  还有一件事,朱晓琳老师也永远忘不了。那时已进入寒冷的冬天。在上课时,朱晓琳老师发现小吕曦东只穿了件单薄衣服,小嘴冷得通红,但仍然板直着身子坐在教室里坚持上课。一问才知道,吕曦东发现一个同学冷得发抖,就把棉衣脱下来给同学穿了,理由是“应该该他穿”。作为一个6岁的学生,却如此懂得关爱他人,让朱晓琳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不由得不对这个学生另眼想看。 

  随着年龄的增长,吕曦东的惊人之举不断,而作为邻居的朱晓琳老师也一一记在心上。 

  1996年三四月份的一天下午,吕曦东放学回家,在经过一个叫黄泥塘的水塘边,看到老人朱陈氏正在池塘提水。由于未站稳,老人连人带桶摔扑倒在水中,老人大呼救命。他边跑边丢下书包,一头扎入冰冷的水中,使出全身力气,把老人推了上来。然后又顾不得脱下透湿冰冷的衣服,再次跳入水中,捞出水桶,打了满满一桶水,与老人一同抬了回去。 

  2002年,吕曦东听弟弟说,班上有一个同学因父亲得病去世,无钱继续上学。他毫不犹豫的从微薄的工资中挤出200元钱,通过弟弟转送给同学,以解燃眉之急。如今,这位同学已上了大学,却一直不知有一个好心的同龄人曾资助过她。 

  离吕曦东家60米远的地方,住着该村有名的困难户朱云华夫妇,两老活到80多岁时,唯一的单身儿子不幸患病去世了。吕曦东带着弟弟从小就主动帮助这户老人。缺柴少水时,兄弟俩都会主动去帮助他们砍柴挑水,每当农忙季节,吕曦东跟着父母帮老人打稻谷,插秧苗。简直是把朱家老人当亲人养着,一直到2002年两位老人相继去世。 

  吕曦东热爱劳动,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出了名的。作为吕曦东的初中班主任,李旺民老师是永远忘不了那么几件事的。 

  1998年9月1日,李旺民老师安排刚来报名的吕曦东和其他几个同学打扫教室。一个小时后,李老师跑到教室查看,发现教室地面扫得很干净,桌椅板凳排得非常规整,桌面凳面擦抹光亮。第二天上课时,李老师欲表扬搞卫生的学生,并让他们站起来,相互熟识一下。只见其他三位学生都低着头,其中一个说出了原因,卫生是吕曦东一个人搞的。李老师听后,孰是孰非地评说了一番,并当场点名任吕曦东为卫生委员兼劳动委员。从此,吕曦东的形象深深地铭刻入老师的心中。 

  在教学楼的西头,有一条下水沟,沟坎已倾斜,有好长一段快成了暗沟,且经常堵塞,污泥臭水积了半米深,蚊子苍蝇扎堆,成了学校最大的卫生死角。一天傍晚,李老师从河边散步回来,发现吕曦东正满身泥水的在挖排水沟。三米多长,两尺多深,一尺多宽的排水沟已快挖通了。老师心疼地“责备”道:这么重要的事,应由学校请人来挖,你怎么能……。旁边一个学生告诉他说,今天班上的一个同学不小心踏了进去,弄得一身臭泥巴;曦东说,大家干脆把沟挖通,冲干净,以免再害人。沟通了,臭水污泥清除了后,吕曦东又从学校厨房背来水管,接上龙头,把沟冲得干干净净。 

  吕曦东舍己救人的英勇事迹在媒体公开后,吕曦东就读过的中学----板桥中学校立刻掀起学英雄的高潮。 />   

民工吕曦东:乐观对待挫折生活 

   
  路是人走出来的。但孤独的走出路的人是艰辛的。 

(吕曦东表示伤好后还要干摄影,他的梦想是成为全国人像十杰)

  由一名初中生,到一名摄影师。吕曦东用坚强和乐观,执着追求梦想,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打工之路,成为优秀的青年农民工代表。 

  初踏打工之路,是吕曦东人生面临的最大选择,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那是1999年秋天,为了能让弟弟有足够的资金上学,成绩优秀的他毅然放弃了中考升学的机会,初中毕业后就过早地走进了社会。那年他才15岁。 

  辍学回家不久,出于生计的需要,吕曦东跟自己的姑父在邵阳市当了两个月的油漆工学徒,因业务太少只好回家。后来,他被一个为邵阳市开影楼的亲戚物色帮手的同村叔伯相中,成为一名影楼杂工。在那间摄影室,他开始学洗片子,一个月下来可以拿到150块钱,但与其他学徒不一样的是,他不但嘴勤,手脚也勤。有时候,为了熟悉一个操作动作,他半夜里还爬起来琢磨。通过他的勤奋,几天下来他就基本上可以独立操作。老板干脆把其他的伙计辞退了,只留下吕曦东一人天天加班。 

  然而,就是这段清苦的经历,让吕曦东感受到了镜头的无限魅力。在以后的打工岁月中,他心里始终怀着一个美丽的梦: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摄影家。 

  好事多磨。38天之后,原来的老板把店子打掉,又换了一个老板,他只好另外找一个师傅学。2000年,吕曦东辗转来到湖南隆回县,在一家照相馆开始学美工。可刚刚接触美工才15天,师傅又走了。无奈的他,只好花掉了生平以来自己赚的150元钱,买了一本《纽约摄影教材》自学。 

  此后,吕曦东四处学艺,先后在湖南衡阳、郴州,广西梧州、广州等影楼拜师学艺。在整个学艺的过程中,他白天向师傅、同事学,晚上则自学《人像摄影》、《光与影》等等专业杂志或书本。 

  从最初的杂工到稍后的美工,从摄影助理到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摄影师,吕曦东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几个城市辗转漂泊,吕曦东最终成为了一名熟练的摄影师。去年正月,他与过去的师傅陈驰在贵州遵义会师,两人在“爱丽新娘”影楼打工当摄影师。 

  回首一路的坚持和奋斗,吕曦东感慨的说,“在外打工都不容易的,很辛苦。但每个人都是在挫折中长大,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困难,关键是要摆正心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去面对各种困难的挑战。” 

  按照计划,吕曦东和陈驰商量,原本准备下半年回家乡自己开一家影楼。可直到现在,他由于脑干受损颅骨还没修补好,无法长时间用脑,甚至看书不到一个小时就头痛,但他坚强的表示:伤好后仍要坚持摄影事业! 

  在采访的间隙,吕曦东借过记者手中的相机熟练对焦拍摄。他说,“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属于自己的一台像机,但我将来会有的,我的新梦想是成为全国十大人像摄影师”。 

  梦无止境,这就是吕曦东面对困苦勇不言退的人生追求!(汤红辉)
冬树

10-09-29 14:11

0
实在是汗,作为一个湖南人。真真切切心虚。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