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9月份和10月份价格飞涨,而市场的货源还短缺,年内剩下的时间内又怎能生产足够的产品来满足需求,09年需要净进口14379(吨),而今年1-8月却净出口了10380.4(吨),今年的需求量比去年增加是毫无疑问的。缺口如何填补,如果填补不了,价格又怎么能跌下来!
0
据海关统计,2010年6月,我国进口丁酮共722514千克,进口平均价在971美元/吨左右;出口丁酮共
5917527千克,出口价平均在1180美元/吨。本年度至6月累计丁酮进口量为16145052千克,累计出口量为
16732309千克。上月同比,进口量↓79.1%,进口额↓81.1%;出口量↑80.22%,出口额↑82.61%。
7月,中国共进口丁酮(29141200)1127.9吨,进口总金额为1323559美元,进口量较6月小幅增加;中国
共出口丁酮(29141200)5007.7吨,出口总金额为6310856美元,出口量较6月略有减少。
据海关统计,2010年8月,我国进口丁酮共2134527千克,进口平均价在1.19美元/公斤左右;出口丁酮共
8047846千克,出口价平均在1.12美元/公斤。
1-8月共净出口:16732.3+5007.7+8047.8-16145-1127.9-2134.5=10380.4
0
握手
早已潜伏
O(∩_∩)O~
0
历年我国甲乙酮供需比较 单位:万吨 130页
年份 表观消费量 产量 供需缺口
2000年 10.91 0.70 10.21
2001年 13.07 1.50 11.57
2002年 16.54 4.00 12.54
2003年 22.20 7.35 14.85
2004年 24.69 11.70 12.99
2005年 27.42 18.20 9.22
2006年 28.70 22.08 6.62
2007年 29.97 23.16 6.81
2008年 28.26 25.16 3.10
2009年 30.79 29.36 1.43
2000—2009年国内甲乙酮进口统计表
年度 进口数量(吨) 单价(美元/吨) 进口依赖度(%) 131页
2000 102,088 744 93.58
2001 113,689 666 86.99
2002 124,129 528 71.81
2003 151,160 617 64.39
2004 143,198 900 56.28
2005 121,045 921 45.44
2006 95,008 891 33.10
2007 87,602 1,017 29.23
2008 49,867 1,220 17.65
2009 43,434 953 14.11
2004年—2009年我国出口数量 133页
年份 出口数量(吨)
2004年 8,740
2005年 33,173
2006年 28,061
2007年 18,931
2008年 18,389
2009年 29,055
2009年净进口:43,434-29,055=14379(吨)
0
目前国内甲乙酮生产厂家共有8 家。2001年国内总产量为1.5 万吨,2009年产量增长至29.36 万吨,但仍
自境外进口4.34万吨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甲乙酮产品市场需求。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涂料、
油墨、胶粘剂等行业标准和准则的实施,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甲乙酮将逐步取代苯类、醇类、醚类
等涂料传统溶剂,加上境外美国壳牌(Shell)公司永久性地关闭了其13.6万吨/年甲乙酮装置(使用期限
已到),可以预见未来一定时期内国内和国际市场将有较大的需求缺口,甲乙酮产品的市场前景十
分广阔。具体的供需、竞争等情况详见本招股说明书第六节“业务和技术”之二、(四)“行业发展的
有利和不利因素”。 对目前的甲乙酮市场进行分析,满足国内甲乙酮日益增长的需求、填补自境外进口
的国内供应缺口、硫酸法工艺因环保要求提高而被淘汰所余出的市场空间,以及近期某些国际甲乙酮生产
厂商关闭停产,国际市场总体供应量的减少带来的出口机会等因素综合分析,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将
有10万吨以上的市场空间需要填补,国内甲乙酮生产厂商完全可以提高产能实现扩大再生产,获取行业
发展的机会。 报告期内公司的产品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我国华东和华南地区,而华东和华南的聚氨酯、
房地产、汽车和制鞋等产业也是我国最为繁荣的地区。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华东和华南地区作为我国
涂料和胶粘剂的主要消费市场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变化。 本公司项目投产后,可充分发挥在甲乙酮生产
管理、产品质量、成本与生产技术、规模效应、市场网络及港口物流等方面的优势,提高公司产品的市场
竞争力,有效抑制同行业其他生产企业的扩产计划的实施。330页
0
2003年开始,国内其他厂家相继新建和改扩建了甲乙酮生产装置,使得国内总体产能和产量不断放大。
2008年10月青岛思远8万吨/年甲乙酮项目成功实现装置达标后,当年实现产量2.11万吨,2008年本公司甲
乙酮市场占有率达到20.11%,连续四年位居国内同行业生产商第二位。2009年,随着青岛思远8万吨/年甲
乙酮项目产能的释放,本公司甲乙酮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41.01%,超过抚顺石化居国内同行业首位。
从国内同行业角度看,本公司是国内对甲乙酮生产工艺、技术掌握水平最高的生产厂之一,其他企业实际
产量均难以达到设计产能,而本公司2万吨/年甲乙酮生产装置连续5年超过设计产能,最高达到了3.59万
吨,为设计产能的179.5%。 目前正在新建或扩建甲乙酮装置的企业只有延边龙铁。延边龙铁甲乙酮装置
自2001年开工建设,至今未建成投产,现已停建。国内其他主要生产厂家因工艺或原料来源等因素产
能利用率不足,未来一段时间国内其他企业产能进一步扩张的可能性较小。
中国石化青岛炼化炼油项目已于2008年4月16日投料,5月打通了全流程,已于2008年下半年正式投产
,目前装置运行良好,预计可副产60万吨/年以上适合作为甲乙酮生产的醚后碳四,能充分保证公司原料
供应。充足的优质原料供应,为本公司实施产能快速扩张提供了必要条件。随着青岛思远8万吨/年甲乙酮
项目的建成投产,目前公司已具备年产11.5万吨甲乙酮的生产规模,成为国内甲乙酮行业龙头企业,具有
明显的规模优势。
0
②甲乙酮未来需求预测
2009我国甲乙酮消费量为30.79万吨,其中自境外进口4.34万吨。根据对甲乙酮产品下游市场如涂料
、胶粘剂、油墨等相关行业的分析,虽然2008年甲乙酮下游行业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进入2009
年,随着我国化工行业的逐步复苏,国内甲乙酮市场需求表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长期来看甲乙酮需求
量未来数年内将继续保持增长,特别是在甲乙酮需求量最大的涂料、胶粘剂行业,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加
强,甲乙酮将逐步取代苯类等毒性较高的传统溶剂,可以预见未来一定时期内国内甲乙酮产量仍然无法全
部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实际供需缺口仍然存在。
0
油墨行业
中国近十年包装行业的迅猛发展,使中国的油墨行业也得到了较大的拓展。十年前各印刷厂主要以胶
印油墨为主,而现在已延伸到了溶剂油墨,水性油墨,UV油墨,丝印油墨,胶印油墨并存的格局。甲乙酮
作为一种优良的环保型溶剂,在油墨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2008年2月2日实施的《环境标志产品技
术要求 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HJ/T 371—2007) 标准,对凹印油墨和柔印油墨中重金属、挥发性有机
化合物、苯类溶剂、卤代烃类溶剂、甲醇、氨及其化合物等提出了控制要求。这将有效减少凹印油墨和柔
印油墨在生产、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环保型溶剂甲乙酮的生
产和使用。2002—2005年中国油墨消费量分别同比增长10.05%、13.42% 、9.40%和10.0%。2006年油墨产
量为34.79万吨,同比增长10.15%。2007年,全国油墨产量为39万吨,同比增长12.1%。随着环保油墨的开
发和应用,甲乙酮在油墨行业的应用具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其他行业
甲乙酮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除了主要应用于上述行业外,还广泛用于润滑油脱蜡、磁带、香料、皮
革及制药工业及其他精细化工领域。随着我国经济和化工工业的快速发展,甲乙酮在这些领域的应用也会
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0
以鞋用胶粘剂为例,制鞋成型过程必须进行胶粘贴合,同时也是制鞋过程污染最为显著的一个环节。
最早用于粘外底的胶粘剂是硝化纤维素胶,随着合成新材料应用于鞋类,橡胶型胶粘剂得到了广泛应用。
但是,无论是氯丁胶,还是聚氨酯胶,基本上都是溶剂型。有机溶剂对橡胶、塑料材质有着十分良好的渗
透力,但有毒性、易燃、污染环境。90年代中期,在一些鞋类生产基地多次出现“三苯”(苯、甲苯、二
甲苯)中毒,导致白血病甚至死亡的事故后,福建省环保局制定并发布了福建省环境保护产品认可技术条
件—鞋用胶粘剂,限定了由产品原料中带入的苯系物、卤代烃的含量;中国绿色环境标志认证委员会制定
的鞋用胶粘剂绿色标志标准,限制苯系物的使用。2003年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组织起草的《鞋和箱包用
胶粘剂》国家强制性标准(GB19340—2003),已将“三苯”等有害物质限量。因此,随着加大环保治理
污染毒害的力度,高含“三苯”的鞋用胶将会越来越少,甚至被淘汰出局。
胶粘剂是用于装潢的重要辅材,低档胶粘剂不仅本身的粘接强度差,而且含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等
有害物质,极大地危害人体健康。所以,2002年7月1日起国家强制执行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胶粘剂中
有害物质限量》(GB18583—2001)标准,不仅规定了室内建筑装饰装修用胶粘剂中有害物质苯、甲苯、
二甲苯等的限量,而且还专门标注了“苯不能作为溶剂使用,作为杂质其最高含量的限制规定”。
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预计中国经济在“十一五”期间仍将持续快速增长,胶粘剂作为新
型的合成材料将会在更多的领域内得到应用,其增长率将会高于一般行业的增长。在今后几年内,中国大
陆胶粘剂和密封剂的市场总需求量预计平均将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产量可望达到414万吨
,其发展前景广阔,也为甲乙酮的发展带来了机遇。(资料来源:中研普华《我国胶粘剂产业现状分析》
)
0
(7)我国甲乙酮未来需求预测(133页)
我国甲乙酮未来需求取决于下游行业的市场增长,虽然2008年下半年我国甲乙酮下游行业经历了国际金融
危机的影响,但长期来看甲乙酮的主要下游市场涂料行业、胶粘剂行业、油墨行业未来几年将仍然保持一
定比例的增长,因此必将带动甲乙酮行业的发展。
①下游行业分析
涂料行业
涂料主要应用在建筑、家具装饰、合成革、汽车、船舶等领域,广泛应用于房屋住宅建筑、汽车修补
漆等行业。截至2008年底,我国的涂料企业已超过8,000家。2002年—2009年11月全国涂料年产量分别为
202万吨、241万吨、298万吨、383万吨、508万吨、597万吨、822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6.35%。(资
料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涂料方面,甲乙酮是纯苯、甲苯、二甲苯等溶剂的替代产品,由于“三苯”溶剂可致使长期接触人群
产生致癌、白血病、不育症、呼吸道疾病等严重症状,目前各国对“三苯”溶剂在涂料行业的使用都有严
格的标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国涂料行业管理准则》等对涂料污染排放物的总量
控制与总量削减提出要求,禁止纯苯溶剂的使用,降低有毒有害芳烃溶剂的使用的实施和人们环保意识的
加强,对涂料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主要体现在传统涂料的总有机挥发量、溶剂的毒性等指标方面。甲乙
酮主要用作高档溶剂型环保涂料,如聚氨酯涂料、环氧树脂涂料、丙烯酸酯涂料以及乙烯基涂料等溶剂,
在总有机挥发量以及溶剂的毒性指标等方面符合环保要求,将逐步取代苯类等毒性较高的传统溶剂。 作
为高档溶剂,甲乙酮在涂料方面可完全替代最简单的饱和酮—丙酮。虽然丙酮是苯酚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
,生产技术较为简单,使用时间长、范围广,但甲乙酮与之相比,挥发性适中,不会致使空气中挥发性有
机化合物(VOC)含量增高,同时甲乙酮的溶解性强于丙酮,单位涂料的甲乙酮用量少于丙酮。2008年我
国丙酮的表观消费量为80万吨左右,市场规模接近50亿元。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国内甲乙酮的价格始终高于
丙酮,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内二者的价格不断接近,甚至有部分月份高于甲乙酮,随着丙酮用户对
甲乙酮产品的熟悉,国内甲乙酮替代丙酮的趋势已开始显现。
从世界发达国家的消费情况来看,甲乙酮在以上领域中作为溶剂应用已经相当广泛,而在国内还在使
用一些相对较为低档的溶剂。尤其在汽车等高档方面的应用数量与先进国家相比,国内甲乙酮还相差很远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建筑和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档涂料的需求日益增
加,使得许多国外著名的涂料生产商采取独资或合资的方式在中国建厂。如日本油漆公司在上海的工厂,
生产出油漆供给上海通用汽车公司;在广州建立油漆厂,供给广州本田汽车公司;在河北廊坊建设建筑用
油漆生产厂。英国太古油漆公司在上海建设装饰用油漆生产厂。这些大量高档涂料投入生产与使用,将大
大增加上游产品甲乙酮的需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