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白云山A(000522)跟踪:白云山正研发防“超级细菌”药

10-09-14 07:59 4643次浏览
raydow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白云山正研发防“超级细菌”药

2010年09月14日05:09 来源:东方早报

  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白云山A,000522)昨晚正式发布公告,证实该公司参与广药集团牵头的抗“超级细菌”药物研发大课题。其中,该公司将攻关三大研究项目中第一个项目,即白云山板蓝根等10大抗菌消炎中药改善耐药性研究,涉及白云山控股公司和合营公司的多种现有产品。

  根据公告,具体涉及该公司的产品分别为:白云山A全资子公司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明兴清开灵系列;白云山A持股84.48%的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莲芝消炎胶囊;白云山持股50%的合资公司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的板蓝根颗粒、口炎清颗粒等。

  其中,明兴清开灵系列产品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1.4377亿元,占该公司上年营收比例为7.99%;莲芝消炎胶囊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346万元,占白云山A今年上半年营收的0.19%;板蓝根颗粒、口炎清颗粒等由于合资公司不列入合并报表范围,故没有列入其产品收入占比。

  据媒体报道,9月11日下午,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广东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等科研机构、单位举行“广药集团抗'超级细菌’药物研发课题启动仪式”,宣布首期将投入5000万元开展三大专项研究应对日益渐多的“超级细菌”。三大研究项目分别是:白云山板蓝根等10大抗菌消炎中药改善耐药性研究;抗菌消炎中药和西药抗生素联合用药方案筛选;“中国中药抗之霸”新药研究课题。

  对此,白云山A昨晚给出上述回应,并称:第二、三大项目尚未确定具体研发项目内容,尚未提及具体研发产品,尚未涉及该公司。

  白云山A还表示,在西药抗生素出现耐药性情形下,广药集团牵头启动该课题研究,目的在于利用各方优势,研究板蓝根等抗菌消炎中药的改善耐药性,为医生以及患者的用药选择提供参考与帮助;同时开展抗菌消炎中药新药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目前项目处于启动阶段,尚未有结论性成果,对公司近期的经营业绩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此外,白云山A昨晚同时预计,该公司2010年1至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在1.53亿元—1.87亿元之间,与去年同期净利润6663.5万元相比增长幅度在130%—180%之间。

  受研发抗“超级细菌”药物的影响,白云山A昨天开盘即涨停,后涨停被打开,全天收盘仍上涨8.26%,报16.62元。

小资料:

超级病菌是一种耐药性细菌 这种超级病菌能在人身上造成浓疮和毒疱,甚至逐渐让人的肌肉坏死。更可怕的是,抗生素药物对它不起作用,病人会因为感染而引起可怕的炎症,高烧、痉挛、昏迷直到最后死亡。这种病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普通杀菌药物——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这种病菌,人们几乎无药可用。2010年,英国媒体爆出:南亚发现新型超级病菌NDM-1,抗药性极强可全球蔓延。



比利时医疗人员13日证实,一名比利时人死于据信源自南亚的超级细菌。这种细菌抗药性极强,几乎能抵御所有抗生素,已经感染英国、美国、瑞典、荷兰、澳大利亚个别居民。欧洲专家预计,至少10年内没有抗生素可以有效对付这种细菌,因此呼吁全球密切监控阻止超级细菌传播。

一个多国专家小组提醒,超级细菌感染者多为曾在南亚国家旅行或接受手术的人。对于研究人员将超级细菌源头指向印度,印度政府表示强烈不满。

蔓延

比利时 一感染者死亡

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家医院的医生13日告诉当地媒体,一名曾在巴基斯坦出车祸并在那里接受短暂治疗的比利时男子于今年6月死亡。这名医生没有交代死者身份,只说他在巴基斯坦入院治疗时感染含超级抗药基因NDM—1的细菌。“他遭遇车祸,腿部受伤,因接受大手术入院治疗,随后回到比利时,但回国时已感染这种超级细菌。”医生说。

医生曾用强力抗生素黏菌素治疗这名患者,但仍无法挽救他的生命。按法新社说法,这名比利时男子是“NDM—1超级细菌”致死第一人。另有一名比利时男子因在黑山遭遇车祸感染这种超级细菌,随后在比利时接受治疗,上月康复。

英国 去年已发现病例

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最新一期刊登研究报告称,2009年英国就已经出现了NDM—1感染病例的增加。参与这项研究的英国健康保护署专家大卫·利弗莫尔表示,大部分的NDM—1感染都与曾前往印度等南亚国家旅行或接受当地治疗的人有关。

而研究者在英国研究的37个病人中,至少有17人曾在过去1年中前往过印度或巴基斯坦,他们中至少有14人曾在这两个国家接受过治疗,包括肾脏移植手术、骨髓移植手术、整容手术等。不过,英国也有10例感染出现在完全没有接受过任何海外治疗的病人身上。

澳大利亚 三人确诊

研究人员警告,随着越来越多美国人和欧洲人赴印度、巴基斯坦接受整形手术,超级细菌可能在全球蔓延。法新社援引堪培拉医院传染病部门主任科利尼翁的话报道,曾赴印度接受手术的3名澳大利亚人确诊感染超级细菌,“我们在他们的尿液中发现这种具多重抗药性、难以对付的细菌。如果细菌传染给其他人,确实是个问题。”

法国 “超级细菌”威力减弱

法国国家医学与健康研究所13日报告说,该国一家医院日前在一名受伤者的皮肤样本中发现具有超强抗药基因的细菌菌株,但这些菌株的抗药性不太强,这名受伤者也未受到感染。

研究所专家诺曼德当天对媒体说,医生在治疗一名受伤者时提取了他的皮肤样本,后来发现样本中有一些细菌菌株含有超级抗药的NDM-1基因,患者随后被隔离治疗。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这名受伤者并未感染“超级细菌”,其健康状况很稳定。

NDM-1基因之所以引起医学界的担忧,是因为携有该基因的一些细菌对抗生素具有抗药性。但法国发现的携有这一基因的细菌对几种药物不具备有效“抵抗力”,法国医学专家因此呼吁民众不要惊慌。

解读

危害多大 10年内无药可治

NDM—1,意思是“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是一种超级抗药性基因。这种脱氧核糖核酸结构可以在同种甚至异种细菌之间“轻松”复制。研究人员现阶段多在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等细菌内发现NDM—1基因。

含这种基因的细菌对几乎所有抗生素具有免疫力。就连“杀伤性较强的”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拿这类细菌束手无策。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疾病学会说,预计至少10年内没有抗生素可以“消灭”含NDM—1基因的细菌。澳大利亚堪培拉医院传染病部门主任彼得·科利尼翁说:“这类细菌难以对付,(更准确地说,)我们没有任何药物可以对付它。”

如何应对 全球严密监控

美联社分析,这种超级细菌虽恐怖,但控制它的传播并非没有办法,毕竟迄今感染患者人数较少。英国伯明翰大学分子遗传学教授克里斯托弗·托马斯说:“我们可能正处于新一轮抗生素抗药性的初始阶段,我们仍有能力阻止它。”他认为,良好的监控和疾病控制程序可以阻止超级细菌传播。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微生物学专家约翰·皮特奥特这般评论《柳叶刀传染病》那篇关于超级细菌的报告:“应该用极端严密的监控阻止多重抗药性细菌传播。”他建议国际社会加强对超级细菌的监控,尤其是那些推广“医疗旅行”的国家。

谁是祸首 滥用抗生素所致

研究人员认为,滥用抗生素是出现超级细菌的原因。抗生素诞生之初曾是杀菌的神奇武器,但细菌也逐渐进化出抗药性,近年来屡屡出现能抵抗多种抗生素的超级细菌。由于新型抗生素的研发速度相对较慢,对付超级细菌已经成为现代医学面临的一个难题。

风波

印度抗议:凭啥叫“新德里”

印度卫生部发表声明,对英国杂志刊登报告将超级细菌源头指向印度表示不满,并强烈抗议英国卫生部的相关警告及把使细菌获得超级抗药性的基因命为“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简称NDM-1)的做法。

印度卫生部声明称,把超级细菌和“印度医院外科手术的安全联系在一起,还用彼此不相关的例子证明这一点……从而说明印度不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是错误的。”印度政府还抗议用“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命名超级抗药基因。印度著名心脏病专家特里罕认为,将“超级细菌”命名为“新德里”,是将这样一个可怕的致病源头直接指向印度,将对印度“医疗旅游”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印度外科手术费用远比欧美便宜。据新华社

链接

超级病菌怎样炼成?

1920年 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是链球菌。

1960年 产生了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MRSA取代链球菌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菌种。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同时出现。

1990年 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耐链霉素的“食肉链球菌”被发现。

2000年 出现绿脓杆菌,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西力欣等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达100%;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西力欣、复达欣等16种高档抗生素的耐药性高达52%-100%。

2010年 研究者发现携有一个特殊基因的数种细菌具有超级抗药性,可使细菌获得超级抗药性的基因名为NDM-1。 J176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3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raydow

10-09-15 10:48

0
超级细菌

终于不负众望! 节前提前启动。。。解放全人类。。。希望今日继续堆量,再冲13亿,哈哈
loongs2010

10-09-15 08:58

0
走的很弱,中线看好,短线调整难免。
raydow

10-09-15 08:53

0
多个省市共设19家医院监控超级细菌
2010年09月15日01:10  京华时报 



北大临床药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读取实验结果。本报记者王海欣摄 

  我国正严阵以待“超级细菌”。此前,这个已经在一些国家致多人感染的细菌,凭借对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都具有的耐药性,被冠以“超级”之名。

  记者昨天获悉,卫生部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超级细菌”监控网络,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共设立了19家哨点医院。这些措施,旨在力拒潜在的疫情威胁。

  >>溯源

  “超级基因”称谓更准确

  与部分菌结合后,它即成为可复制、传播,超强耐药性的“超级细菌”。

  8月11日,一篇关于“它”的研究报告见诸英国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后,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医学界多日以来的平静。它也成为继SARS、甲流之后,全球媒体关注的又一起公共卫生事件。

  “它”,是一种叫做“NDM-1(新德里金属蛋白酶-1)”的耐药基因。媒体报道显示,由这种耐药基因形成的“超级细菌”已使全球170人被感染,在英国至少造成5人死亡。

  “其实,所谓的‘超级细菌’并非首个多重耐药菌”,对于这个公众谈之色变的新型细菌,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抗生素室主任李耘并不以为然。

  她说,之所以这种细菌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主要是因为它对一类临床常用、功效较强的抗菌药物——碳青霉烯类药品有耐药表现,“以前哪怕是感染了肠杆菌科细菌的重症病人,碳青霉烯类药物也可以进行有效治疗,但在超级细菌面前,它却显得苍白无力”。

  因为缺乏“对手”,“超级细菌”显得格外强大。

  报道显示,目前只有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两种抗生素对“超级细菌”有效,但这两种药在我国并不多见。李耘说,多粘菌素目前我国只有口服的,且生产量很少;替加环素是一种新药,现在中国内地尚未上市。

  “目前来说,一旦超级细菌在我国出现的话,从治疗的角度来说,会比较棘手。”有着上百种菌类检测经验的李耘称。

  >>监测

  北京两医院受命监测

  记者获悉,8月底,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受卫生部委托,制定针对“超级细菌”的监测方案,方案包括对“超级细菌”如何识别、如何鉴定、隔离措施等。目前,此方案正在卫生部接受审核,并将于近日公布并下发。

  “这次卫生部门的反应很快,采取了主动监测的方式,而非被动防守。”李耘说。

  为了确保更好地监测和识别“超级细菌”,卫生部在上海、北京、天津、辽宁、江苏等省市设立了19家哨点医院。按照要求,哨点医院需配备必要的设施和专业人员,对免疫力低下、危重症、急诊患者、南亚次大陆来我国就医的人员开展监测和检测工作。

  北京入选监测的医院是协和医院和北大第一医院。北京市卫生局也表示,将于年底前建立起自己的细菌耐药监测网,“超级细菌”即为其监测重点。

  最快一天内即可确认

  监测方案要求,全国任何一家医疗机构如发现耐药肠杆菌科阳性的检测结果、且疑似“超级细菌”的耐药情况,如不具备实验室检测条件,须立即将菌株送至距离医院最近的19家哨点医院。同时,须在12小时内上报至国家细菌耐药监测网,由北京大学药理研究所进行最终确认。

  可以使公众放心的是,以我国目前的检测技术,判定“超级细菌”并非难事。李耘表示,针对上报的疑似菌株,可以一边做产酶实验,一边做基因测试,“因为菌株产酶的确定要过夜培养,需要一天时间,后者则半天就可以出结果,因此最快是一天内就可以确认”。

  为避免贻误战机,一旦监测发现有疑似“超级细菌”,那么将在进行确认检验的同时,立即对其“主人”采取隔离措施,避免该细菌进一步扩散传播。

  人工基因准确率100%

  9月10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截至目前,我国尚未接到“超级细菌”病例的报告,但对该病菌的多重防御壁垒已经初步建立。

  北大药理研究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的“超级细菌”的基因序列,我国卫生部门已经初步人工合成了一段基因,用于做检测时与疑似“超级细菌”的菌株进行阳性对照,它和真实基因几乎100%吻合。这样,在标准基因引入我国前,如果一旦监测到这类细菌,可以及时进行对照确认。

  同时,为扭转“超级细菌”无药可治的窘境,广州医药集团等科研机构已启动抗“超级细菌”药物研发项目,力争5年内取得阶段性成果。

  “超级细菌”尚不会人际传播

  北大第一医院抗感染病房副主任医师郑波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超级细菌一般不会在健康人群间传播,因此人们不必过度恐慌。郑波是19家“超级细菌”监测哨点之一的北大第一医院的负责人。

  给强悍的人穿上盔甲

  记者:临床如何分别和鉴定超级细菌呢? 

  郑波:因为这类菌一般对碳青霉烯类药品耐药,如果患者体内一旦分离出了疑似的细菌,我们将首先确认是否耐药,但因为耐药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造成的,所以我们还要对其耐药原因进行鉴定。另外,还需做基因检查,看其是否携带耐药基因。 

  记者:和其他临床上的耐药菌类相比,超级细菌有何特点? 

  郑波:最大区别有两个,一个是广泛耐药,另一个是容易在菌与菌间传播,假如一个细菌携带了这种耐药基因,别的细菌没有耐药基因,那么耐药基因就会传递,相当于增强了其他菌的抗药能力。这就是说,有的菌毒力较强,但耐药性很差,如果一旦获得耐药基因,那么它就变得不容易被消灭,就像给强悍的人穿上了一件盔甲。

  致病性并没有那么强

  记者:它会像以前的甲流或SARS那样大面积传播吗? 

  郑波:超级细菌和这两者的性质不同。甲流和SARS是病毒造成的传染性疾病,而这次出现的是耐药的细菌,主要造成院内感染。目前已知报道的病例中,尚未发现在社区有感染的情况,因此该细菌一般不会造成在健康人群间的传播,同时,以目前的报道来看,它的致病性也没有那么强,因此人们不用过度恐慌。 

  记者:您认为,经过SARS和甲流疫情,在此次应对超级细菌时,我们有何优势? 

  郑波:经过SARS和甲流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锻炼了一支训练有素的医疗队伍,医院设备加强的同时,医务人员的素质和相关知识也增加了,总之,应急能力整体得到了提高。比如,自从SARS以后,二级以上医院都增强了感染科的设置。

  将建议进行专业培训

  记者:各哨点医院如何防备? 

  郑波:按照院内感染的防控要求,除需要准备包括医用手套、隔离服、含酒精的消毒剂等用品外,一旦出现疑似超级细菌的情况,还需对细菌感染者进行单间隔离,同时做好环境消毒工作。目前,我们医院在每个病房门口处都配备了消毒剂。 

  记者:如何保证监测网络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郑波:因为19家哨点医院和北大临床药理研究所共同承担着对疑似超级细菌的鉴定任务,不能有任何疏忽,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哨点医院检验科室人员的专业素质,我们将建议卫生部对19家哨点医院的检验科人员进行规范化培训,包括对耐药机制的理解、如何准确识别超级细菌等。

  再耐药的菌也有对手

  记者:目前,我国对耐药细菌的监测情况如何?超级细菌出现后,会给我国对耐药细菌的防控什么启示? 

  郑波:卫生部于2005年成立了“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和“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目的在于掌握中国抗菌药物应用与细菌耐药状况,制定相应管理措施。目前全国各地已有约150家医院加入了细菌耐药监测网,且这个数字仍在增加之中。 

  至于监测的耐药细菌总数,目前并没有具体数字,只是说所有临床发现的耐药菌都会纳入监测范围。超级细菌虽然在国外发现,但为避免出现新型耐药菌,我们也将加大监测力度。 

  记者:随着泛耐药菌的普遍化,您如何看待抗生素问题? 

  郑波:抗生素是把双刃剑,如何规范、适度使用,是临床医生需要格外注意的。但再耐药的菌也会有攻克它的“对手”,所以即使超级细菌在我国现身,公众也大可不必恐慌。

本报记者李秋萌
raydow

10-09-14 12:49

0
呵呵,超级细菌 如果在未来的假期里显现,那该股就成了垃圾了

看机构如何博弈吧
likebetty

10-09-14 11:25

0
操TM的烂庄,今天出货出爽了吧,WBD,就感这些上不得台面的事。学学2190的庄,这才是干大事的。我呸!
天赐玉叶

10-09-14 08:10

0
昨天涨停板走了,看来被洗了
raydow

10-09-14 08:10

0
【公司详细介绍】

  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是于1992年经广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穗改股字[1992]11号文批准,在原广州白云山企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白云山集团”)属下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等五家制药厂的基础上改组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并按国家体改委改生[1992]31号文件确立为规范化的股份制企业。
  本公司于1993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证监发审字(1993)31号文及深圳证券交易所深证所字第265号文批准,向社会公众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00522。
  2000年11月经广州市政府决定,本公司的原控股股东白云山集团由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药集团”)先托管后重组。2001年7月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财企(2001)433号文批准,广州市国有资产管理局将其持有本公司的全部国家股10,890万股划拨给广药集团,广药集团成为本公司的第一大股东。
  本公司2001年度进行了重大的资产及债务重组。为代白云山集团及其关联企业偿还欠本公司的款项,完成本公司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公司”)和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东方公司”)的债务重组,广药集团将其属下6家药厂(净资产评估价为65,987.38万元)置入本公司,并以其持有的广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股质押替换担保方式解除本公司的担保责任等。本公司将广州银山建设开发公司(以下简称“银山公司”)转让给白云山集团。通过本次重大资产及债务重组,本公司减轻了债务负担,解除了大部分对外担保风险;本公司架构也发生了变化,增加了广州白云山天心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侨光制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卫材制药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何济公制药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剥离了子公司银山公司。
  2004年5月,经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白云山集团以其持有的本公司国有法人股9,900万股中的5,700万股抵偿对广药集团的欠款。至此,广药集团持有本公司的股份增至16,590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35.37%(股权分置改革后),仍然为本公司第一大股东。
  本公司根据200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和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规定,以原有流通股股本156,544,355.00股为基数,按每10股转增6.05股的比例,以资本公积向股权登记日登记在册的全体流通股股东转增股份总额94,709,334.00股。本公司于2006年4月17日完成股权分置,本公司的总股本从原先的374,344,355.00股增至469,053,689.00股。
  2007年12月10日,经广东省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2003)穗中法执字第000908号恢字1号民事裁定书)裁定,将本公司第二大股东白云山集团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4,200万股(占总股本的8.95%)拍卖,该股份由自然人蒋菲竞得,过户手续已于2007年12月19日办理完毕。蒋菲通过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售其所持有的无限售条件流通股,其中,2008年7月通过二级市场减持4,493,600股,占总股本的0.96%,通过大宗交易平台减持20,000,000股,占总股本的4.26%,大宗交易对方为上海重阳投资有限公司;2008年9月通过二级市场减持4,452,528股,占总股本的0.949%;2009年1月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4,438,872股,占总股本的0.946%;2009年2月10日至3月11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公司股份4,935,332股,占总股本的1.052%;截至2009年6月16日蒋菲所持剩余股份已减持完毕。
  广药集团于2008年9月22日增持本公司1,000,000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0.21%。本次增持后,广药集团持有本公司股份16,690万股,占本公司总股本的35.58%。
raydow

10-09-14 08:05

0
【2010-09-14】
  白云山A:澄清公告

  一、传闻情况
  2010年9月12、13日,证券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了本公司控股股东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广药集团”)联合华南新药创制中心等多家科研机构在广州共同启动广药集团抗“超级细菌”药物研发大课题的有关报道,主要内容是:为更好地了解中药抗菌消炎的功效,广药集团牵头启动了广药集团抗“超级细菌”药物研发课题,联合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岭南地区的权威科研机构,共同攻关三大研究项目:(1)白云山板蓝根等10大抗菌消炎中药改善耐药性研究;(2)抗菌消炎中药和西药抗生素联合用药方案筛选;(3)“中国中药抗之霸”新药研究课题。预计广药集团将投入5000万元作为项目首期经费,同时华南新药创制中心也将投入配套经费,用于联合项目研究。
  二、澄清说明
  1、经核实,上述传闻基本属实。
  2、上述三大项目目前只有第一大项目涉及本公司,第二、三大项目尚未确定具体研发项目内容,尚未提及具体研发产品。第一大研究项目10大抗菌消炎中药改善耐药性研究中可能涉及本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合营企业的现有产品具体是:
本公司子公司  本公司 涉及产品  2010年上半年该产品 占本公司2010年
或合营企业  持股比例  销售收入(未经审计) 上半年营业收入
  (万元)  比例
广州白云山明兴
制药有限公司  100% 明兴清开灵系列  14377  7.99%
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
股份有限公司  84.48% 莲芝消炎胶囊  346  0.19%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
有限公司  50% 板蓝根颗粒  板蓝根19461;口
  口炎清颗粒  炎清颗粒4537  ----
  注: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系本公司合营企业,不列入本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因此不列示其产品板蓝根、口炎清颗粒收入占比。
  上述企业将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与上述科研机构签订具体合作研发协议。目前尚未确定具体各项目合作细节和投入金额。
  3、对公司影响
  在西药抗生素出现耐药性情形下,广药集团牵头启动该课题研究,目的在于利用各方优势,研究板蓝根等抗菌消炎中药的改善耐药性,为医生以及患者的用药选择提供参考与帮助;同时开展抗菌消炎中药新药研究,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公司的长远发展。目前项目处于启动阶段,尚未有结论性成果,对公司近期的经营业绩不会产生直接影响。
  4、预计公司2010年1-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在15326万元—18658万元之间,与去年同期净利润6663.5万元相比增长幅度在130%—180%之间。
  三、提示
  1、药品研发周期较长,上述研发项目进展、完成时间、研发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研发投入存在一定风险,敬请广大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2、《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为本公司指定的信息披露媒体,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上述指定媒体刊登的正式公告为准。本公司将根据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相关规定履行披露义务。
raydow

10-09-14 08:04

0
【2010-09-13】
  白云山A说明抗超级细菌药研发情况

  白云山A(000522 )9月13日晚间公告,经核实,公司控股股东广药集团牵头启动抗“超级细菌”药物研发课题等传闻基本属实,攻关的三大研究项目中目前仅第一大项目涉及公司。
  公告称,近日有媒体报道,广药集团牵头启动了广药集团抗“超级细菌”药物研发课题,联合华南新药创制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等岭南地区的权威科研机构,共同攻关三大研究项目:白云山板蓝根等10大抗菌消炎中药改善耐药性研究;抗菌消炎中药和西药抗生素联合用药方案筛选;“中国中药抗之霸”新药研究课题。公司表示,上述三大项目目前只有第一大项目涉及公司,第二、三大项目尚未确定具体研发项目内容,尚未提及具体研发产品。
  公司预计1-9月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在1.53亿元—1.86亿元之间,与去年同期净利润6663.5万元相比增长幅度在130%—180%之间。
  公司股票13日放量大涨8.27%,收报16.62元。(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广药全球首发白云山丹参基因组

  以资源加科技推进双轮驱动 
  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连番上扬,中药资源日渐减少成中药产业化发展短板。为解决中药产业所面临的断粮 困境,昨日广药集团(广药)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在北京签订了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研发平台 战略合作协议,拉开广药集团全面布局中药资源战略研究大幕的同时,双方还举行了丹参基因组框架图(Standard draft)的成果发布会。
  这是世界上首个药用植物基因组框架图。 广药集团副总经理李楚源分析说,利用从丹参基因组中获得的信息和知识,通过遗传工程和新育种方法,将加速优质、高产、抗病丹参优良品种的选育,实现绿色丹参产业,推动丹参制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其还透露,中药资源和科技创新将被广药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 据了解,白云山丹参基因组项目早在五年前旧开始启动,至今项目总投资超过3000万元,未来扩展至12个重点产品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
  而以基因组计划推进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只是广药抢先进行中药资源布局的一个最新案例。截至目前,广药旗下核心企业之一白云山和黄中药已经取得了防治老年痴呆症和糖尿病并发症两项专利,且在河南方城建立丹参GAP基地并获得种植专利,另外,还在安徽阜阳建立板蓝根GAP基地,在云南文山建立三七GAP基地等等。
  资料显示,白云山复方丹参片是广药与华人首富李嘉诚合资的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支柱型产品,年销售规模达到5亿元,占全国同类品种60%的市场份额。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