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这文章的口气像是谁写的? 小元元你自己吗?好像是现代的老总写的?
请问楼主,出自哪里?
0
支持
医工院的研发实力+国药集团的营销体系完美结合
看好未来
0
第三是实现产学研的最佳配合与协调互动。医工院和现代制药的紧密联系促进了两者的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医工院可以助力现代制药实现重大原料药品种的工艺改进,达到节能减排,提高质量的目的;同时可以加快新剂型、新制剂的开发以及原创药物的合作研发、开发新的治疗领域。
现代制药可以支持医工院将技术、研发成果快速转化成产品,实现其价值。作为研发创新的主体和孵化基地,现代制药可以更敏锐地发现市场的需求,更贴近市场,更有力地推动新药创制技术的产业化、市场化。这样,医工院和现代制药之间就可以实现产学研的最佳配合与协调互动,达到实现提升整体实力,推动创新进程的目的。
0
其次是打造“五新”研发体系。我们要聚焦战略,明确方向,打造现代的“五新”研发体系:
1;新的治疗领域(在临床上有未被满足的需求,有足够大的市场前景和规模,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同时能获得较长时间竞争优势或有一定技术壁垒的新治疗领域的产品;正在进一步的调研、评估、立项,结合医工院的研发方向、可整合的外部研发资源等)、
2;新的分子实体(将原创药物的开发作为长期创新目标,根据企业重点发展的治疗领域,进行创新药物尤其是新分子实体的开发)、
3;新的研发平台(建立高标准多功能的中试平台)、
4;新的制剂剂型(力求产品系列化、普药新药化、剂型特色化等)、
5;新的技术改进(主要针对现代制药现有产品进行的各关键环节的提升,如提升质量标准,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保排放等)。
0
现代制药要亮剑
下一步,就是如何利用好新形势,争取在现有基础上,让现代制药有一个较快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是要积极整合资源。伴随中国医药市场的稳步增长,医改策的逐步完善,药品标准的逐渐提升,中国的医药企业也将在激烈的竞争中“优胜劣汰”,而新国药将是这个市场强有力的整合者,它的品牌、产品、技术等实力将成为整合其他企业的重要资本。进入国药之后,我们也可以采用并购手段,整合与现有产业具有互补性、延伸性的产业,或是在充分整合内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并购扩展业务范围,推动品牌的延伸,全面促进企业的长足进步。体系内,我们必须继续保持和推动与院产学研的合作和互动,以产为主导(立项要以企业、市场的需求为主体),以研为驱动(医工院实施创新,现代制药实施产业化),以学为润滑(协助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希望通过2-3年的发展,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现代制药服务,成就企业的价值和个人的价值。在体系外,我们努力谋求与国内外有特色的研究机构的互利合作,如与国内外大学、科研单位、CRO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与国际上的技术源建立联系等。
0
6现代制药要亮剑
下一步,就是如何利用好新形势,争取在现有基础上,让现代制药有一个较快的进步和发展。
首先是要积极整合资源。伴随中国医药市场的稳步增长,医改策的逐步完善,药品标准的逐渐提升,中国的医药企业也将在激烈的竞争中“优胜劣汰”,而新国药将是这个市场强有力的整合者,它的品牌、产品、技术等实力将成为整合其他企业的重要资本。进入国药之后,我们也可以采用并购手段,整合与现有产业具有互补性、延伸性的产业,或是在充分整合内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并购扩展业务范围,推动品牌的延伸,全面促进企业的长足进步。体系内,我们必须继续保持和推动与院产学研的合作和互动,以产为主导(立项要以企业、市场的需求为主体),以研为驱动(医工院实施创新,现代制药实施产业化),以学为润滑(协助企业培养技术人才)。希望通过2-3年的发展,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现代制药服务,成就企业的价值和个人的价值。在体系外,我们努力谋求与国内外有特色的研究机构的互利合作,如与国内外大学、科研单位、CRO公司建立合作关系、与国际上的技术源建立联系等
0
现代制药要亮剑
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持续创新。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模仿和仿制,不可避免地将陷入异常惨烈的竞争。因此,我们必须在仿制药和创新药中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和方向,寻找我们自己的定位,确定我们什么时候做仿制药,什么时候开始创新药的摸索。
回顾现代制药五年来的历程,尽管在2009-2010年出现了高速增长,但是我们在制剂销售的复合年增长率仅为16%,低于18%的整个行业近10年平均复合年增长率。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代制药作为上海医工院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基地,两者形成了一种天然的、紧密结合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我们依靠医工院的科研成果得到了发展,医工院也为现代制药锻造了一支“能征善战、长于科技创新、善于快速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科技队伍。
目前现代制药已形成四大技术研发平台(新型制剂产业平台、药物合成及中试平台,微生物发酵平台,分离纯化技术平台)和两个十一五重大专项(具有过程控制的新型药物制剂及工艺技术平台、上海现代制药药物集成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