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6:28日
享受了博乐市艾比湖大酒店丰盛味美的早餐后,10:00出发,今天目的地:克拉玛依。
夜里下的雨不小,但路上已看不出下过雨的痕迹。走S205,路两旁基本上是戈壁滩,它的永恒主题是缺水。S205先往东走,然后遇到艾比湖后向北拐弯。但现在的艾比湖已经干涸,远处泛着白光的不是水面,而是湖底的盐碱。这真的很令人震憾。
70年代以前,艾比湖面积达1000平方公里,是3个赛里木湖那么大。才40年的时间,变化这么大,为什么?直接来说,艾比湖来源的主要河流奎屯河、四棵树河、古尔图河被拦截断流,精河、博尔塔拉河入湖量减少。后面的原因是新疆建设兵团的大规模垦荒,为了灌溉大量新开垦的耕地,在湖泊上中游地区大规模修渠引水。
81团的老同志说,当时他们来垦荒时,地里全是水,无法修成一条象样的路。而把荒地变成棉花田,需要深挖灌渠,水土流失+用水增加,现在的马路再不会有水害了,因为地表水没了。在团部的年度计划里看到打深井10口等,这些都导致地下水位逐年下降。这样,艾比湖终于干涸了。流域周边地区迅速荒漠化,大风从艾比湖底卷起的沙尘和盐尘每年高达数百万吨,直接受害的是下风处的精河县,数百公里以外的乌鲁木齐地区有时也难以幸免。对于自然环境的保护,哪怕是戈壁滩的保护,人们还未警醒。叹之。。。。。
S205沿着中哈铁路走,终点就是阿拉山口口岸。进入口岸需要办-证;穿过口岸即进入托里县境内。接着走S318(从桩号看也是终点),沿中哈边境过阿拉山口,是两条山脉中间的一片开阔地,风很大。S318是新修的,路况极好,两边是荒山。开车的感觉象是电玩汽车拉力赛,因车辆很少,尽可能的利用全路幅宽度来拐弯,十分畅快。但不敢开得太快,安全第一。
下得山来,就是托里草原。一位哈萨克大妈搭了一段车到托里县,下车时要给我们路费,被我们谢绝了。路上想交流几句,奈何一句话都听不懂,她只会说两个字:托里,然后笑笑。总体来说,哈萨克人比较满足牧民生活,有吃有穿就行,也比较友好;而维-吾-尔人喜欢做小生意什么的,就要圆滑一些。关键是语言问题,民族自治地区的学校必须全部用汉语教学,什么民考民、民考汉的区分,只见其弊,不见其利。有必要好好学美国的归化法。
14:00到达托里县城,学校中午放学的时间。在城里没找到合适的餐馆,只能去县宾馆,周围正在大兴土木,弯弯曲曲的路进去,几乎没有客人。餐厅一堆服务员在忙,也无一客人。我们问什么特色菜,说是风干牛肉,点了一小份,48元。托里的风干牛肉实在好吃,被俺俩评为第一美味。据说,正宗的风干牛肉用的是不超过100公斤的小牛的肉,怪不得这么干却仍很嫩;而我们吃到的肯定是最正宗的,后悔没有买点带回来。
下午15:30离开县城,恰好是学生下午上学时间。继续S318,过乌雪特乡后,在铁厂沟这一段与S201并线,约15公里后,S318继续北上去和布克赛尔,而我们则换走S201。接着一段又是越岭线,两边的山上布满各种各样的圆坑半圆坑,看来是被风吹蚀的。前方乌云密布,一会儿我们就进了雨区,雨还不小,便在路边港湾停车看雨,戈壁滩上的雨。再往前走车越来越多,下坡后就到了克拉玛依。克拉玛依市因石油而繁荣,与东部的小城市差不多,也很整洁。在城里转了一圈,17:00入住酒店。
本日行程450公里。赛里木湖—温泉—博乐—阿拉山口—托里—克拉玛依,是很好的自驾路线,推荐。托里的风干牛肉,强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