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加油1 个
0
楼主提出的5种可能非常具有预见性。
0
看中金的报告,老问题(空冷器的冷却量不足,草酸包装线和生产能力不相匹配等)解决,新问题(催化剂吸附)产生。好在这个问题,不受冬季气候影响。
看来真的是按这个路径走下去啦。
提出技术解决策------问题解决-----新问题产生-----量产延后--- 再提技术解决策-量产开始---效益显著
西天取经,九九八十一难,那么多山都翻啦,不差最后这一道坎儿。
我等。。。。
换美元,买900921股。
0
等再效益显著的时候别人都跟上了 现在好几个地方在搞中试了
煤制乙二醇的原理大家都知道
就是一个工艺参数的问题
但现在全部压在曾晓宁一个人身上
显得不太靠谱了
不知道河南怎么就敢几十亿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