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看了一些发言,楼主对基本面把握比较透彻,丹化近期杀得厉害,基本面发生啥变化了?这票都看不太懂,谢
0
http://www.mofcom.gov.cn/aarticle/ae/ai/201111/20111107836340.html
商务部对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进口乙二醇和二甘醇的单丁醚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2011-11-18 09:53 文章来源:商务部新闻办公室
文章类型:原创 内容分类:新闻
11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发布2011年第83号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进口乙二醇和二甘醇的单丁醚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此次反倾销调查涉及的产品英文名称为: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 & Diethylene Glycol Monobutyl Ether。归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税则》:2909430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商务部将从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和欧盟的上述进口产品的倾销、倾销幅度及其对中国同类产品产业的损害、损害程度进行调查。
0
http://henan.people.com.cn/news/2011/11/24/581128.html
通辽金煤化工煤制乙二醇项目取得标志性突破,河南煤化集团致电祝贺
新闻日期: 2011年11月24日 08:45:47
11月19日,河南煤化集团向内蒙古通辽金煤化工有限公司发去贺电,祝贺该公司煤制乙二醇装置日产量突破400吨,负荷率达到80%。该装置的标志性突破对河南煤化集团永金化工正在建设的5套乙二醇项目具有重要意义。
乙二醇是国家紧缺的关系国计民生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于生产聚酯、防冻液、黏合剂等。通辽金煤化工拥有的煤制乙二醇生产技术为世界首创,改变了原来的石油乙烯生产乙二醇路线,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按目前国内乙二醇市场每年约500万吨的缺口计算,全部采用该技术每年可为国家节约1250万吨石油资源,对国家的能源战略具有重大意义。通辽金煤化工建设的全球首个煤制乙二醇工业示范项目——年产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2009年12月7日打通全部流程,产出合格产品。近日,该装置日产量突破400吨,负荷率达到80%。
河南煤化与通辽金煤化工在河南合作建设的5套煤制乙二醇项目于2010年7月先后开工建设,目前除开工较晚的洛阳乙二醇项目外,其他4个项目进展顺利。其中,新乡乙二醇和濮阳乙二醇进展较快,新乡乙二醇项目设备安装已经完成,目前正处于管道安装高峰,将在今年年底实现机械竣工,明年3月底之前出产品。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濮阳、永城、安阳乙二醇项目也将在明年上半年陆续建成投产。
0
844正向着楼主的第四条发展。这次试车成功希望很大!
0
=================================如果能达到70%水平,已经不错啦,起码找到正路的方向啦。=======================
煤制乙二醇工程放大应二次攻关
作者:顾定槐 文章来源:中国化工报 点击数:360 更新时间:2011-06-07
中化新网讯 一面是技术开发和项目投资一派红火,另一面是无一家工厂进入商业化运营。针对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专家提出——
煤制乙二醇眼下正在遭遇“成长的烦恼”。国内煤制乙二醇示范项目因在工程放大中出现问题不能如期达产,一些企业由此对煤制乙二醇技术的可行性心存疑虑。日前在杭州举办的第二届煤制乙二醇技术经济研讨会上,多位专家认为,新兴技术在产业化进程中遇到问题十分正常,当前最重要的是以科学态度冷静面对。发展煤制乙二醇切忌盲目跟风,工程放大务求稳妥,对产业化过程中出现的技术和催化剂问题,必须持续创新实施二次攻关。
作为现代煤化工的重点方向之一,煤制乙二醇在2009年初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乙二醇消费市场,为改变乙二醇生产单一的石化路线和70%依赖进口的局面,国内掀起了一股煤制乙二醇的开发投资热。拟建的煤制乙二醇项目超过20个,总产能近500万吨。
目前受到业界关注的煤制乙二醇项目有:采用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自主技术的通辽金煤20万吨级项目,采用华东理工大学技术的安徽淮安与上海浦景合作的千吨级中试项目,利用天津大学自主研发的CO气相催化偶联加氢技术的山东万吨级中试项目,采用华谊集团上海焦化自主技术的1500吨级中试项目,首个利用工艺尾气制乙二醇的山东华鲁恒生5万吨级项目,采用日本宇部技术、高化学与东华工程科技参与的浙江台州1500吨中试项目等。除了通辽金煤列入国家工业示范项目外,其他项目多为采用自主技术的中试装置,其背后都有“20万吨、30万吨、40万吨产能”的雄心勃勃的发展规划。
工程放大须慎之又慎
然而,煤制乙二醇工程放大或面临一定风险,从千吨级、万吨级的中试放大到10万吨级、20万吨级,其工艺、工程,尤其是催化剂均有可能遇到新的问题。如通辽金煤20万吨项目自2009年12月打通流程产出合格产品后,到目前为止一直处于调整、整改的试生产阶段。去年产能只达到50%,今年有望提高到70%。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项目长期不达产?专家分析主要是催化剂问题。中科院福建物研所副所长姚元根指出,在产业化中该装置使用的是第一代催化剂,由于产能放大,催化剂功效得不到充分发挥。目前他们正在全力改进,已开发的三款第二代催化剂进入中试阶段。
“工程放大必须慎之又慎,对创新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必须持续创新进行攻关。”从事煤制乙二醇科研工作20年的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马新宾向记者谈了他的体会。“目前许多企业迫切需要乙二醇技术,但作为科研工作者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坚持‘稳妥、可靠第一’,对小试、中试中的数据反复计算,遇到问题就要再做试验,最后再与先进的工程设计单位合作,开发最好、最适用的工艺软件包交付用户。”
合作互补规避技术风险
有专家提出,国家发改委2011年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目录》已将20万吨以上规模合成气制乙二醇作为鼓励类石化化工项目。这是重要的发展原则,但决不能因此一哄而上。对当前国内热钱涌入出现煤制乙二醇投资过热问题,亚化咨询公司总经理夏磊表示,国内煤制乙二醇的规模化发展尚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现在一些企业的“付出”是可以理解的,但必须避免浮躁和急于求成。
夏磊和马新宾认为:目前国内众多院所、高校和企业都在自主开发煤制乙二醇技术路线,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势,但每个技术都有一定局限性。两位专家建议尽快建立国内乙二醇技术合作平台。凡今后新上项目,最好由政府部门牵头,请权威专家进行评定,以促进项目取长补短,至善至臻。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应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为技术开发的多方互补共赢提供良好的合作环境,从而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只有通过投资方、技术方和设计单位等的多赢合作,才能最大程度规避风险,促进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
0
原油哪里要大涨了?乙醇和乙二醇都没搞清楚的,真不知道搞啥
0
to 牛肉煎包
投产是投产啦。看股价,肯定没达产。催化剂的问题,不是那么快就能解决的。
二股东是财务投资,投机分子一个,我估计他们投资的钱是有成本的,而且也赚了不少,退出更好。
他们不是为了经营企业而来的,增资配股之后,对丹科来说就是一个负担啦,而且还会阻碍别人进入。
to 五道口肄业
谢谢鼓励。期待你实地考察的帖子继续写下去。
0
到底投产没?能产多少?技术障碍扫除没?唉。。。。。。。太玄乎了
0
600367 青岛红星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大股东减持,照样翻番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怎么看股东减持呢?而且还没减完,像石头一样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