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兄好,经查。“isdn”没有转给“bhj8”积分的记录。谢谢:)
0
因为女儿的师兄里有个特警出身的,打形意的时候我看地砖都要震动了。
~这是形意的明劲出了功夫。地砖都要震动,这并不见得是好事,偶尔展示功力可以,平时也这样练一定会出岔子的。形意历来不缺这样的反面教材。形意名师尚云祥跺脚过猛老来无法行走。
三大内家拳的劲都是含在身上的。
路过,没有细看全部内容,有时间好好学一下。
0
股天乐兄:
isdn兄给我转了100分,我尚未收到,请帮我查一下。
0
2010-2011届文科竞争更激烈
据调查,从2010年开始,江苏高考录取实行文理分开划线。“虽然今年高三文理倒挂现象十分严重,但从小高考报名的情况来看,这届高二学生的文理比例正在逐渐调整,文理倒挂现象出现刹车之势。”南京一位四星级高中校长告诉记者。
昨天在小高考考试现场,一位孩子在29中读书的张女士告诉记者,今年女儿学校理科班9个,文科班7个,不过反而不少成绩中上等的学生都挑了文科。“我觉得文理分开划线对文科班的学生还是不利的。作为必修课的物理化学等理科,即使文科生只是用于小高考,也是需要花大量精力理解做题。不像理科班的同学,必修的政、史、地只需要背背就基本可以过关;其次对以后高考完的填报志愿来说,文科班的选择范围要比理科班的要小得多。”另一位孩子在南师附中文科班的仁女士告诉记者:“当时选科的时候,家里也搞过‘民主投票’,虽然孩子理科比较好,但孩子打算向金融管理类方向发展,最终还是顺应女儿的意思,让她选了文科。虽然分开划线感觉上是对文科考生不公平,但对于学得踏实、成绩不错的孩子影响并不是很大。”
采访中,一位教育资深人士分析说,文理分开划线,从文科生和理科生的竞争将改为文科和理科的内部竞争。在目前情况下,高校文理计划的比例大约在3:7左右。“2010届和2011届考生文理倒挂现象依旧存在,因此实行文理分科可能对文科生来说,竞争会更残酷一些。”
0
排名 学校名称 总分 核心竞争力得分 社会影响力得分 2009年排名
学科建设 科研论文 高考招生 网络知名度 留学生
全国学科排名 国家重点学科
1 北京大学 99.06 100.00 100.00 100.00 99.85 100.00 82.07 1
2 清华大学 97.04 98.77 98.86 93.75 100.00 98.70 76.37 2
3 复旦大学 88.18 72.35 92.44 87.49 91.52 78.94 86.28 3
4 中国人民大学 85.63 80.25 87.49 77.51 91.61 91.58 75.86 4
5 浙江大学 84.47 73.83 81.05 95.07 88.13 73.98 72.34 6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3.24 67.90 82.42 89.78 91.92 63.46 60.32 7
7 南京大学 82.30 69.63 83.51 87.62 87.18 67.76 64.48 5
8 上海交通大学 80.90 70.37 75.62 87.28 89.08 67.72 72.20 10
9 北京师范大学 80.31 70.37 79.64 86.00 83.28 70.65 73.33 8
10 南开大学 79.52 66.42 78.96 81.73 86.63 68.71 68.42 9
1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76.78 64.69 83.44 66.41 85.29 63.44 64.65 14
12 武汉大学 76.34 70.12 74.62 76.46 79.82 80.59 73.54 11
13 西安交通大学 75.85 69.14 76.63 73.40 82.33 64.23 67.11 12
14 天津大学 75.38 67.65 75.04 73.87 83.31 64.10 62.67 16
15 中山大学 75.25 62.72 73.00 77.05 82.39 71.24 67.90 13
16 哈尔滨工业大学 75.17 61.98 82.57 72.67 77.74 63.41 63.46 17
17 华中科技大学 74.21 62.96 72.73 75.85 80.70 67.62 66.60 18
18 厦门大学 74.08 61.73 75.02 71.37 81.32 67.90 66.84 15
19 同济大学 73.28 64.69 70.68 67.08 84.65 66.08 69.82 19
20 中国农业大学 72.75 77.04 74.99 73.06 72.06 65.38 60.94 23
21 四川大学 71.95 63.95 73.02 75.57 72.99 67.64 65.20 21
22 东南大学 71.38 64.69 70.02 68.67 79.12 63.64 65.13 24
23 中南大学 71.31 66.17 72.91 72.62 72.24 68.62 63.95 28
24 大连理工大学 71.22 60.99 69.59 74.27 77.19 63.49 61.16 26
25 华东师范大学 71.03 62.96 67.66 74.21 76.92 64.45 65.96 20
26 北京理工大学 70.96 62.47 71.18 65.24 80.24 62.56 62.25 27
27 山东大学 70.87 60.00 67.16 74.36 76.92 65.61 69.80 25
28 吉林大学 70.61 61.23 70.46 72.12 74.04 63.66 70.64 22
29 上海财经大学 70.45 60.49 62.60 67.98 84.90 62.14 68.97 29
30 北京科技大学 70.37 66.67 70.12 66.57 76.68 62.60 64.28 30
31 中央财经大学 70.03 60.49 61.61 66.81 85.52 66.32 63.29 32
3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69.80 60.00 60.16 64.99 86.89 61.19 72.59 35
33 西北工业大学 69.58 61.73 70.30 68.13 75.36 60.97 60.65 31
34 北京外国语大学 69.13 61.23 60.32 62.33 86.48 61.55 68.40 34
35 华南理工大学 68.84 62.96 66.03 68.04 75.95 63.74 63.07 36
36 湖南大学 68.57 60.00 68.87 70.12 71.95 64.36 61.69 37
37 中国海洋大学 68.39 64.94 68.12 66.99 72.64 61.32 63.99 41
38 华东理工大学 68.29 61.73 66.28 68.92 74.01 61.54 63.31 38
39 北京交通大学 68.28 62.96 65.58 65.85 76.62 61.20 61.77 40
40 中国政法大学 68.26 61.23 61.45 64.14 81.22 66.77 63.30 33
41 南京理工大学 68.03 62.47 69.00 64.43 73.68 60.60 61.26 39
42 北京邮电大学 67.99 60.99 60.80 63.24 82.52 63.75 61.24 45
43 上海外国语大学 67.81 60.00 60.16 62.51 82.50 61.41 68.71 46
44 北京语言大学 67.72 60.00 60.00 62.11 77.49 60.95 100.00 未上榜
4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7.68 60.49 67.07 64.98 74.35 60.51 63.68 43
46 电子科技大学 67.67 61.23 66.38 68.14 73.14 61.25 60.02 50
47 兰州大学 67.36 61.23 65.90 72.93 68.87 63.27 61.10 47
48 重庆大学 67.32 60.00 69.03 65.10 71.18 63.06 61.72 42
49 华中师范大学 67.18 60.49 64.47 72.43 69.68 63.77 64.14 44
50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67.02 64.94 67.98 67.39 68.50 61.47 60.64 未上榜
0
>>专家评榜
稳定的排行榜更耐看
胡娟(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
从吸引社会关注的角度来看,“稳定”的榜单似乎不是“好看”的榜单,因为人们想要看到变化和新气息。但是,在一个崇尚变化的时代,“稳定”是不是本身就是一种新气息?特别是当我们透过“稳定”的表象,去探究其中的意味深长。
为什么有的排行榜结果趋向一定的稳定?有的排行榜则会在短时间里就有较大的变化和波动?这与排行榜的指标选取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排行榜倾向于反映大学的某个方面或者办学规模等表面现象,排行榜就极易表现出较大的波动;但如果排行榜倾向于表现大学的核心竞争力和结构等深层次表现,排行结果就容易趋于稳定。我们知道,知识的生产和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作为知识生产和人才培养的机构,大学的办学实力绝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也很罕有在短期内迅速消减的情况,这是大学作为一个学术组织区别于企业等其他组织的主要特点,当然人为的因素除外。
稳定的大学排行榜从某种意义上说,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办学规律和高等学校的发展规律。所以,换一个思路,或许稳定的大学排行榜,才是真正耐看的大学排行榜。
分榜
近半部属院校高考分和学术水平存落差
高考分数指标是人大版大学排行榜中一个很有特色的指标。人大高教中心认为,高考招生实际上是考生用脚对大学进行投票,能够有效体现以考生及家长为代表的社会各界对大学的评价。但对比高校的学科实力,与高考排名不匹配的情况并不罕见,近半部属院校考分和学术水平存落差。
中西部大学被严重低估
对比排行榜中学科建设与高考招生,学科实力与高考排名不匹配的情况并不罕见,农林、地质以及中西部地区高校高考表现要逊于其学科排名,强大的学科实力没有赢得高分考生的垂青。
中国农业大学就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例子,该学校的学科排名为第14名,可是高考分数排名却只有50名,两者的落差达到36个名次之多,成为被考生“低估”最为严重的在榜院校。同样的情况也存在于其他农林地质院校中,如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落差也相当之大。
此外,中西部地区普遍容易被高分考生所忽视,兰州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等一批传统老牌名校严重不被考生“待见”,两者的落差都高达28个名次以上。
财经语言类大学受热捧
与之相对应的是,部分财经、语言类大学的高考分数排名要远远高于其学科表现。相对而言,对外经贸大学是最受考生欢迎的热门学校之一,尽管其学科排名未能进入前50行列,但其历年高考成绩却能够始终在部属院校中排名前十,部分年份的高考分数线甚至超过了南开、同济等高校。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几所财经类院校高考名次也都明显高于其学科排名。
此外,北外和上外这两所语言类大学也受到考生的青睐,由于语言类大学本身的教学科研定位,两所学校的学科实力排名都在70名开外,但是高考分数排名都在20名以内。
>>分析
考生填报志愿有盲目性
人大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沈健分析,落差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考生跟着当前社会上流行的“热门”走,没能把自己的未来发展跟社会需要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也是社会,包括教育部门、高校、媒体等,对一些专业的宣传引导不够,没有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观”。
考生对热门专业过于“热衷”的现象,一方面可能会造成热门专业招生人数过多超过市场需要,导致人才浪费;另一方面,一些行业专业院校如果长期难以吸引好的学生,长远来看可能会对我国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性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考生对高校是否坐落在京沪等大城市比较关注,甚至出现只要能去北京、上海上学而完全忽略学校本身实力的情况,这也是加剧学科实力与高考排名不对称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不但会有碍于中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也与国家倡导的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公平相悖。
本报记者周逸梅
0
中国大学50强排行:北大清华复旦位列三甲2011年02月26日 09:26
来源:京华时报
字号:T|T169人参与14条评论打印转发点击查看:50强详细榜单
中国人民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发布了最新的大学50强排名。与往年相比,总排名相对稳定,两所在京高校新进榜,挤掉了去年在榜的两所东北学校。此外,作为社会评价的指标之-高考分数排名,与学校的学科实力之间并不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很多学校真正的学术能力因为种种原因被社会低估或高估。
增加两个国际性指标
人大版大学排行榜今年已经是第三年发布。针对国内大学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今年人大高等教育中心在制定排行榜时,引入了两项国际指标,分别是SSCI论文和留学生指标。
人大高教中心副主任舒颖岗解释,SSCI论文主要用于考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国际发文水平。此外,增加留学生指标与采用高考招生的意图相似,通过该指标,不仅可以考查一所大学的国际性程度,更是将留学生指标作为衡量一所大学社会影响力一部分。与高考招生相对应,实际上留学生指标是国际学生对中国大学的“投票”,体现了一所大学国际影响力和吸引优秀国际教育资源的能力。
北语留学生比例最高
从结果来看,留学生排名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北京语言大学成为最受留学生青睐的国内高校,其留学生比例达到40%以上,远高于其他国内高校。
排名第二至第十的分别为复旦、北大、北京中医药大学、清华、人大、武大、北师大、对外经贸大、浙大。前十名主要为特色型高校和综合性大学。从地域看,除武大外,其余9所大学均集中于东部地区,尤其集中于北京,区位特征明显。
舒颖岗强调,应该正确看待留学生指标。对中国高校而言,留学生并非越多越好。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与欧洲、澳大利亚等国大学的留学生比例高相比,中国绝大多数大学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与之攀比。之所以设置该指标,是因为尽管我国来华留学生数量增加很快,但在现阶段我国大学中的留学生比例仍然较低,教育部及工信部所属的80余所大学的平均留学生比例不足3%,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排行榜结果稳定性强
比较去年的榜单,今年榜单最明显的感受就是排名结果的稳定性。虽然更新了常规数据,并增加了留学生和SSCI两个指标,但和去年的榜单相比,上榜大学的重合度仍在95%以上。其中,1/5以上的上榜大学名次未变,而名次变化在3名以内的则占到了80%;尤其是排名前20的大学,位次未发生变化的有5所,而其余15所名次变化也均在3名之内。与去年相比,今年的50强中仅有两所大学新上榜,上榜重合率在95%以上。新上榜的两所大学分别为北京语言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而下榜的分别为东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一流高校占三成
人大版中国大学50强体现出了较强的地域性特征。50所大学分布于18个省市中。其中,北京高校集中了16所,占50强的32%;上海7所,占14%;江苏4所,占8%。该三省市位居全国前三名,所拥有的上榜大学占50强的54%。
从区域来看,东部高校占绝对领先的位置,有38所大学上榜,占76%;中部和西部均有6所大学上榜,各占12%。高等教育资源集中于东部的特征极为明显。
0
北大等13校联考1天考7科 持续12小时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1日04:37 扬子晚报
昨天,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阵营亮相南师附中集体“掐尖”。和前天的“华约”的阵营相比,“北约”考生规模却小了很多,全省有1000多名考生“应战”。但考试从早晨八点半一直考到晚上八点二十分,“拉锯战”式的考试让不少“北约”全科考生很纠结。
考生刚考完钻进汽车睡着了
长达12个小时的“全科拉锯战”耗干了不少学生的精力,而家长也是束手无策。“听我家丫头说这次有360个全科考生呢,”全科考“北约”考试共设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七科考试,由考生根据自己报考的学校来选择对应的考试科目。考生最多能选3所学校,因此考满全科的情况不少见。
来自马鞍山二中的文科考生王亦庄报考的是武汉大学的自主招生,她告诉记者,自己是19日看考场的时候才知道是要考全科的,大吃了一惊。“临时准备也来不及了,下午的理化考试就只好打打酱油了。晚上的政史好好考就是了。”
晚上8点20分,没有兴高采烈,考生们拖着疲惫的身躯陆续走出考场。有的考生见到家长不愿多说,一头钻进汽车,倒头就睡,没几分钟居然睡着了。
尖子生“华约”“北约”都不放弃
来自扬中高级中学的一位考生家长告诉记者,孩子成绩很好,在年级能排到前十,周六的“华约”考试是通过自荐参加的,准备报考人大,而学校还推荐他报考北大,他们不想放弃机会,昨天又继续转战“北约”。
而盐城射阳中学的陈培艺更是参加了三场自主招生考试。“复旦的千分考就差一点点”,陈爸爸说,女儿绝对是这次自主招生的幸运儿,通过校荐的方式获得了复旦的自主招生名额,同时通过自荐又拿到了“华约”和“北约”的考试通知。但在她心目中,“北约”的香港大学才是她最理想的高校。
命题作文考了鲁迅一句话
据考生反映,“北约”考题难度不大,但时间比较紧,会做但来不及做。上午三个小时完成语数外三门非常紧,有不少学生在语文数学上花的时间太多,最后来不及做英语了。一位徐州男生告诉记者,开始做英语的时候他只剩下20分钟了,“看到卷子都不知道该先做哪一项”。体验过昨天“华约”联考的考生则表示,“北约”的考题比“华约”容易多了。
“作文有点玄乎,其他的都还行,“上午十二点考试结束,率先走出考场的几位考生都向记者这样表示。语文试卷比较灵活,第一部分是10道词语选择题,与高考题型差不多,但不少读音一样但字不一样的生僻字让考生觉得犯难。让考生觉得最为玄幻的是作文题,命题作文是鲁迅的一句名言,“无尽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要求写一篇700字到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0
文科
南京大学 AA 380 265
厦门大学 AA 374 262
理科
南京大学 AA 397(地质393) 281
厦门大学 AA 384 274
0
2011年苏州大学自主招生报考须知来源:南京高考网 2010-10-21 15:32:20
[标签:2011 苏州大学 自主招生 报考]高考热点资讯 免费订阅 2011年苏州大学将继续开展自主选拔录取工作。学校将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培养需要,遵循“公开程序、公平竞争、公正选拔”的原则,选拔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具有培养潜能和特殊才能的优秀人才。
一、学校简介
苏州大学
到目前为止,苏州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学科门类,具有相当规模,基础较为雄厚,办学效益显著,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地方综合性大学。
现有20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设专业)、1个一级学科专业学位博士点、209个硕士点(含自设专业)以及1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8个本科专业,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含6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2个国家级公共服务平台、1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部级工程中心、3个省部级公共服务平台,1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体育总局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目前,拥有各类在校生约五万人,其中在校各类研究生12744人,本科生22853人,成人学历教育9010人;教职工4166人,院士4人(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副高职称及以上人员1633人,一支力量比较雄厚、结构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已初步形成。
二、报名资格
1、奥赛获奖类: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者;
2、创新发明类: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发明专利(不含外观专利)或在某一学科专业领域有突出表现和培养潜能,且取得苏州大学自主选拔录取专家组认可的成果者(含专利、公开发表论文等);
3、文学特长类:具有文学、写作方面的特殊才能,以第一作者正式出版专著,或者高中阶段在全国性作文比赛中获得二等奖(含二等奖)以上者(具体赛事名称:“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
4、英语特长类:高中阶段参加全国创新英语作文大赛获优胜奖,或参加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获三等奖(含三等奖)以上者;
5、德育优秀类:高中阶段思想品德方面有突出表现,本人或父母具有见义勇为行为者(以政府颁发的证书和新闻稿为准);
6、学优秀类:各省(市、自治区)重点中学思想品德优良、综合素质优秀,高中阶段学成绩综合排名位于年级同科类学生中的前20%者。
符合上述1—5类的考生称为A类考生,第6类称为B类考生。
三、申请方式
校荐为主,自荐为辅。
四、优惠政策
高考成绩达到考生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本一批次(重点本科批次)录取控制线上,如专业服从调剂,我校确保录取。学校将在总分上加20分(江苏省考生加10分)参加专业排序予以录取。
五、笔试内容
理工类:数学、英语、物理
文史类:语文、数学、英语
苏州大学试题风格
苏州大学自主招生的题目都是有相关专业所在的院系统一命题,题目注重学生的基础学科考核,超纲情况在苏大的自主招生试卷中并不多见,但根据参考学生的反应,苏大自主招生试卷的题目比高考模拟卷的难度大、题量较多,时间比较紧张。
往年招生情况
苏大自主招生的人数按照教育部规定,不得超过总计划的5%,苏大每年统招计划大概在5500-6000左右,也就是自主招生学生人数不超过3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