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加息与断电

10-08-31 12:24 1213次浏览
崔云熙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路透中文网 赵岩

通胀正蚕食每个中国国民的财富,但如果以加息对抗通胀,效果恐怕还不如给银行断电。

有这样一则轶闻。背景是去年上半年,伴随中国放出天量信贷7.36万亿人民币,房价飙升,通胀抬头,货币政策在下半年收缩,而地方银行配合地方政府投资的热情不肯退烧,某总行行长苦于迟迟不能跟随大方向,扼住信贷洪流,结果被监管部门约谈。痛定思痛,行长决定从源头上作文章,直接把总行主机断电三天,因为所有的信贷都需经过总行数据中心。故事真假,请读者自揣。

但关键的问题是,同样的量化宽松,中国基础货币(M0)增量事实上只有1个百分点,而美国增幅是正常时期的9倍强;传导到信贷增量何以恰恰相反,美国信贷增幅微不足道,中国信洪水滔天。

2008年的第四季度到2009年的第四季度,美国和中国的M0的增幅分别为94.6%和12.6%,前一年的正常年份,2007年底三季度到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和中国的增幅则分别为8.5%和11.6%。

问题是出在利息吗?事实胜于雄辩,美国的利息比中国更低。那麽,如果不是降息把通胀放出牢笼,升息又何以把通胀收归牢笼呢?

中国如果不总结放出通胀的教训,而贸然以升息对抗通胀,效果恐怕还不如直接给银行断电。

中国尚未举行过全民公投,笔者建议不妨就升息与否举行一次。一个简单推测是,如果依照中国的住房自有率超过60%的官方预计,和中国远远超过正常国际水准的房价收入比,升息对中国人的财富和“消费”的挤压效应,远远多于升息令实际利率转正的利息收入。这也将加大中国房地产在维稳中挤泡沫的难度,提高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削弱中国企业投资的相对优势,而最糟糕的是,付出这些代价的升息并不足以扼住通胀的韁绳。

量化宽松後的中美差异

伯南克一直声称,他不能让银行放贷;外界的理解,是他无力促使银行放松信贷闸门,目前看来,伯南克恐怕只是一语双关,他的不能,应该是目前还“不能轻易放出信贷”的“不能”。

为何不能?对于一个因为房价虚高泡沫破灭的经济体,匆忙放松信贷闸口意味着穿新鞋走老路而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信贷泛滥也会导致价格虚高,通胀出笼,很可能在经济尚未复原的时候,为了遏止通胀,再度升息又抑制了经济的复苏。而在不放松信贷的情况下,虽然大量“印钞”,但这些资金却不会触动通胀,最大的好处,就是让美国仍然有条件,在经济的复原期,继续推低利率,为经济复苏持续灌溉廉价资金的雨露。而如何作到这一点,最值得中国学。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