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加息与断电

10-08-31 12:24 1212次浏览
崔云熙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路透中文网 赵岩

通胀正蚕食每个中国国民的财富,但如果以加息对抗通胀,效果恐怕还不如给银行断电。

有这样一则轶闻。背景是去年上半年,伴随中国放出天量信贷7.36万亿人民币,房价飙升,通胀抬头,货币政策在下半年收缩,而地方银行配合地方政府投资的热情不肯退烧,某总行行长苦于迟迟不能跟随大方向,扼住信贷洪流,结果被监管部门约谈。痛定思痛,行长决定从源头上作文章,直接把总行主机断电三天,因为所有的信贷都需经过总行数据中心。故事真假,请读者自揣。

但关键的问题是,同样的量化宽松,中国基础货币(M0)增量事实上只有1个百分点,而美国增幅是正常时期的9倍强;传导到信贷增量何以恰恰相反,美国信贷增幅微不足道,中国信洪水滔天。

2008年的第四季度到2009年的第四季度,美国和中国的M0的增幅分别为94.6%和12.6%,前一年的正常年份,2007年底三季度到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和中国的增幅则分别为8.5%和11.6%。

问题是出在利息吗?事实胜于雄辩,美国的利息比中国更低。那麽,如果不是降息把通胀放出牢笼,升息又何以把通胀收归牢笼呢?

中国如果不总结放出通胀的教训,而贸然以升息对抗通胀,效果恐怕还不如直接给银行断电。

中国尚未举行过全民公投,笔者建议不妨就升息与否举行一次。一个简单推测是,如果依照中国的住房自有率超过60%的官方预计,和中国远远超过正常国际水准的房价收入比,升息对中国人的财富和“消费”的挤压效应,远远多于升息令实际利率转正的利息收入。这也将加大中国房地产在维稳中挤泡沫的难度,提高中国企业的融资成本,削弱中国企业投资的相对优势,而最糟糕的是,付出这些代价的升息并不足以扼住通胀的韁绳。

量化宽松後的中美差异

伯南克一直声称,他不能让银行放贷;外界的理解,是他无力促使银行放松信贷闸门,目前看来,伯南克恐怕只是一语双关,他的不能,应该是目前还“不能轻易放出信贷”的“不能”。

为何不能?对于一个因为房价虚高泡沫破灭的经济体,匆忙放松信贷闸口意味着穿新鞋走老路而非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信贷泛滥也会导致价格虚高,通胀出笼,很可能在经济尚未复原的时候,为了遏止通胀,再度升息又抑制了经济的复苏。而在不放松信贷的情况下,虽然大量“印钞”,但这些资金却不会触动通胀,最大的好处,就是让美国仍然有条件,在经济的复原期,继续推低利率,为经济复苏持续灌溉廉价资金的雨露。而如何作到这一点,最值得中国学。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7)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崔云熙

10-08-31 12:58

0
这让人想起伯南克的响亮的外号:撒钱直升机 Ben。在2002年一场演讲中,他形象的描述自己坚信的量化宽松政策,“就像坐在直升机上撒钱,”亲身经历过大萧条的伯南克,在该次演讲所用的副标题是:保证通缩不在美国的国土上发生。


美国并不缺乏流动性,充沛的流动性只是在市场外枕戈待旦。伯南克就是命令他们蛰伏的统帅。

而通缩也成为美国希望敦促中国在“冒进”道路上再蹦一下的绝佳的借口:通缩可被直接推到到全球有效需求不足、到中国应该铁肩担重任、再顺理成章到人民币升值和“刺激”严重失衡的经济。

而当前,量化宽松推高通胀,实际利率已为负,外界指责直接造成储蓄者1.6万亿利息收入损失,劫掠消费;天量信贷推高地产,资产价格高企正逼迫资金外流,美国移民潮和日本买方热只是宏观问题的微观呈现;而天量信贷背後,地方政府财政和银行风险的加大,逼迫银行增发,政府增税,却再度挤压消费。

最近,中国经济刚刚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1968年以来,这是首次出现一个国家,超越需要美国保护的日本,站在了下一个就是可能超越美国的位置。

*
如果顺应他的政策思路,美国未来将会有消费者最扎实的消费能力,银行最稳健的盈利能力,和最富有全球竞争力的资产价格,而中国会面临资产泡沫化,流动性过剩、民间部门破产。

值得提醒的是,美国的房地产将成为重要的货币政策风向标,在房地产彻底站稳脚跟前,美国的低利率政策誓将保持。不管有多少声音提醒伯南克:他可能对通缩“过度紧张了”。而之後,美国经济将会出现更强劲的复苏态势,企业和股市也将交出更闪亮的成绩单。
崔云熙

10-08-31 12:57

0
“41万美元以下的30年定期房贷,只要贷款者信用等级合格,首付充足,可以拿到4.3%的优惠利率,不止是新购房人,房主也可以重做贷款,”加州独立房地产经纪郑凌称。


消费在美国经济中的地位众所周知,且不提房贷降低省出的真金白银,信用消费的美国人也将因为低利从其他消费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最重要的是,存款利率虽然低,但是实际利率依然为正。

Thomas Hoenig虽然认为伯南克通缩忧虑“反应过激”,但也说,“一次不会引发通胀的经济刺激,何乐而不为呢?”

那麽银行业呢?曾经险成饿殍的他们如今各个“丰腴”,前所罕见的高额现金清晰的趴在银行的帐面上,花旗集团账面现金达到1,840亿美元,占其资产的10%, 美国银行(BOA)现金达到1,750亿美元,摩根大通也有850亿美元。

中美都在推进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转型,而经过危机洗礼,中美开出同名却成分迥异的货币政策药方,效果反差更让人惊心:美国资产价格大幅修正,物价稳定,资金成本低廉,供给蓄势待发,而中国资产价格高企,通胀抬头,银行风险加大,中美之间,在这场救市之後,到底谁更有优势打响一场类似90年代信息革命的新产业革命?

量化宽松与量化不宽松

如果要说明美联储的量化不宽松,中国“言行统一的”的量化宽松,成了最好的例子。2008年到2009年间,美联储号召全球救市,采取了“量化宽松政策”,将利率降低到接近零,但是美国的货币供应增量非常微小,而中国却接近100%,2008年增量为7.2万亿元人民币,2009年则为13.12万亿。2009年中国M2(货币供应量)60.62万亿(8.8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M2的8.53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也是全球过度信贷最严重的地方。

而今反观美国的总体货币政策,“不宽松”关键就在于他对资本充足率的高标准和严要求。金融危机後,在系列G20会议期间,美国财长盖特纳(Timothy Geithner)都敦促全球签署协议提高资本充实率,法国财长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就曾表示,这是扰乱全球金融市场平等游戏环境的提议。

从理论上讲,如果CAR(资本充足率)“不配合”,货币乘数效应则接近零。在实践中,美联储要求,所有被联储购置的商业银行资产,银行都要有相应的资产支持,事实上,这有点像一个环环相扣的保险,资本充足率和事实上的RRR(存款准备金比例)都有所提高。

与此同时,伯南克向银行超额存款准备金支付利息。美联储的超额准备金从危机前的30亿美元增加到8000亿美元,各大银行的帐面现金很多就来自于伯南克的慷慨,联储传达的明显是要银行坐享其利,而非放贷的信号。

此举实际政策效果是:填鼓银行钱袋,紧扎袋口。美联储确实做到了大量印钞,而不令流动性泛滥。
崔云熙

10-08-31 12:56

0
KC联储主席Thomas Hoenig称,缓慢的增长也是增长,作为复苏的第一年明显优于历史,伯南克不要过激反应。而8月13日美国公布7月消费价格指数(CPI)在连续3个月下降後转而增长0.3%,为近一年来最大月度环比增幅。


美国媒体引述Wells Fargo的资深经济学家Scott Anderson话称,伯南克在会议声明中虽然没有直接用通缩这个词,却非常肯定地暗示通缩的忧虑。

“目前看来,似乎联储的举动正在助长通缩的预期,”Bank of Tokyo-Mitsubishi首席经济学家Chris Rupkey说。

对联储大谈通缩“忧虑”,经济学家们承认,很多耐用品价格是出现下跌,但如在消费物价指数中只看食品,房价和油价,价格显然更高了,此外,就是工资,作为衡量通缩的核心元素,虽然失业率高居不下,但工资没有下跌。

但是,以通缩为借口购买长期国债的直接效果,就是把国债长期利率推向更低,将赋予蛰伏的美国经济绝佳的疗伤环境,却将制造指责中国的绝佳借口。

全方位战略利益

美联储决定以利息收入购买长期国债後次日,黄金、石油在内的几乎所有资产类别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只有一类资产例外,就是美国国债。

世界已经处身美元本位下40年,虽然美国借用金本位逻辑混淆视听技巧娴熟,但在美元本位下,美国真正担心的绝非经常项目顺差,而是资本项目顺差,只要资金源源不断的回流,美国经济就不会面临缺水的干涸。而联储8月11日的新举措,向市场明确示意,购买美国国债是非常安全的,虽然这个“安全”投资人缺乏话语权。但是伯南克无疑成功重申了政策意图的坚定,也将有效加强美国融资管道的畅通。

被进一步推低的利率,将对美国房地产的复苏形成巨大的助力。联储年余来购买1.45万亿机构债券和房地产债券的政策非传统,但却最成功,形成对美国房地产性命攸关的支持,外界曾估计联储将持续购买,但当联储宣布将把他的强大力量用在国债市场,这无疑更有助于房地产的复苏。

因为这不仅是信号,十年期国债是市场的基准价格,将起到很大的杠杆作用。美国的房地产贷款利率已经创出历史新低。
崔云熙

10-08-31 12:56

0
此前即8月24日,赵岩在路透中文的另一篇文章《伯南克的“假通缩”和“真战略”》

目前看来,伯南克绝非打不开银行钱袋,量化宽松事实上“量化不宽松”,在此基础推低利率正让美国从融资到银行、地产、消费、新产业创投享受全角度战略利益,还可造就指责中国的绝佳借口。

市场正弥漫着浓重的通缩忧虑,虽然向通缩宣战的美联储可能恰恰是这一忧虑的制造者。

如果一年前,伯南克哀叹无法打开银行的钱袋尚能取信于人,而今,他的愁眉苦脸却实在不足以为其货币政策的自相矛盾自圆其说,也有负于他撒钱直升机的美誉。

回顾联储救市,伯南克所谓的量化宽松,准确讲,也许应该被称作是量化不宽松才对。

伯南克以低利率配合高资本充足率等紧缩手段,在危机肆虐期,无可厚非,但在经济复苏期,他一方面暗示通缩,一方面强化这一政策,不仅不合时宜,恐怕更不合逻辑。

事实上,救市进展到这个阶段,已经有很多地方值得向美国学和自我反省。目前看来,伯南克绝非打不开银行的钱袋,而只是不急于放开信贷的闸口。美国成功的做到了印钞而不令流动性外溢,促进复苏而不触发通胀。而今,他进一步推低利率,这一“量化不宽松”政策的延续正让美国从银行业、房地产、消费、企业扩张和新产业创投等全角度,享受着巨大的战略利益。与此同时,所谓通缩恐怕还可以在事实上造就指责中国的绝佳借口。

政治是谎言的艺术吗?那麽,当伯南克的美国同行把他视为一位货币经济学家,对其费解的政策做出善意的提醒;而值得警惕的是,中国同行似乎过于轻易接受其官方陈述,也难免流于轻信。

通缩的真假命题

8月11日美联储开会讨论经济问题,虽然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美国经济已经步入复苏通道,但是伯南克却再度暗示通缩,并推出刺激经济新举措,以所持机构债券和房地产支持债券购买美国长期国债。此举的直接效果就是把美国国债的长期利率推向更低。

事实上,宏观数据并不支持通缩忧虑,这可能也是伯南克只能“暗示”的原因。以经济危机後复苏的经验数据观察,美联储预计2010年美国GDP增速为3.2%, 作为复苏的第一年,1991年的经济复苏增速是2.61%,2001年的经济复苏是1.92%。
崔云熙

10-08-31 12:26

0
Tim Lin是就职于全球着名高科技生物医药Genetech的工程师,他说,“目前利率持续降低,我们的房贷重做利率後,相当于可以少交一半。”


他和太太2006年在旧金山湾区Foster City买入了一幢98万的独立住宅,当时30年固定贷款利率是6%。次贷海啸冲击下,这个位列全美10大宜居城市第十的小城房价下挫约10%,但是他的贷款利率却受益于伯南克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利率政策,目前重作信贷降低到15年固定贷款利率4.25%。

“虽然房子市价现在降低到90万左右,但重作信贷每个月的月还款基本保持不变,但付款期限却从30年降低到了15年,相当于少付了一半。”对于一个准备长期持有,有支付能力的购买者,这个实惠是只有低利率环境才能实实在在提供的。

更准确的说,伯南克不是不能,是还不能,因为现在低利率和相对紧缩的货币供应,对美国最有利。

很多人错误地担心,如果美国目前不扩张信贷,经济也无法有效扩张,不要忘记,这次金融危机之初,人们已经在热议危机特点,实体经济无恙,而金融为乱引发动荡。美国经济已实现了增长,而企业也在扩张。

8月在往年一直是并购活动最少的月份,而今年8月全球并购热情发烧,交易额预计将达2850亿美元,有望超过3月的2003亿美元,创下今年以来的月度新高。

目前的状况则是,企业的现金每天增加,不缺钱的企业需要的是泛滥的信贷和升息的压力,还是低廉的利率稳定的增长环境?如果企业是经济机体的细胞,哪些细胞和哪个经济体将是目前低利率环境下并购嘉年华的最大的受益者?美国是全球企业并购最大的市场,在全球企业帐面上择机待出的约3万亿现金及等价物中,美国也占据2/3左右。

而中国恰恰成为一个敢于对释放海量信贷救市说“我能”的范例。2009年的房地产购入者,则料会为“我能”支付最高学费的房主。虽然在下半年勒韁,最终中国全年新增信贷9.6万亿,仍创下增幅超过100%的惊人战果。

而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09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报告,楼市上涨达至疯狂。房价涨幅创15年新高,其中新房成交价格涨幅第一次超过了20%,达24%,但包括北京在内的大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而中国人目前深受通胀之苦也远远超过CPI所显示的程度,更毋庸讳言。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