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看在未出生的小宝宝的份上,很小心劝一句:千万不要放弃工作,哪怕不那么拼命,一年15万都好,都不要轻易地职业炒股。
楼主要职业炒股的话,还缺少一段暴仓的经历,知道什么叫暴仓吗?就是资不抵债,实际上已经破产了。只有那种痛,才会让人明白什么叫股市;只有经过这种磨砺,才会让人在股市里真正的成熟。尽管看起来,楼主这四年里赚了一些钱,但你可以自己细算一下,你从股市里赚了多少,从楼主的表述看,你在股市里所赚并不多,更多的是从楼市里赚来的。再就是你自己本身从事房地产行业,居然在地产股上入套,实在一大败笔。
还有一点就是,人有一个社会角色的问题,以后,你的孩子上幼儿园了,上学了,别人的孩子都可以说爸爸是做什么做什么的,你准备让你的孩子说你是做什么的呢?
0
我也说说我的意见。
我和楼主一样,也想做一个职业投资者,不过我炒股有14年,算是经历过好几次大风大浪了,我不像楼主有个体面工作,年薪二十五万,我只是一个体力劳动者,年收入三万多点而已。职业上也基本不可能有什么发展,不过我的股票似乎做得比楼主好一点,前后投入股市四万多块,早就已经取出来用了,再加上买房和其他开支,一共取了十几万,现在账户上还有六十万出头,也就是说,14年我大概赚了七十多万,而且起点很低,几轮熊市没有大亏过,所以我对自己的技术还是有点信心的,我做职业投资的要求也不高,有个二十万的本,差不多可以保证我过上一个平凡人的生活了。尽管也有风险,但是我只是失去了一份收入不高的工作而已,就算是最坏打算,把二十万全亏完,我也会在银行里存一笔足够我养老的资金。
所以我奉劝楼主一句,等再过个十年,你再决定是否转职业吧,十年时间足够让你认识到这个市场的残酷了,你07年入市,赶上了好时候,赚钱不奇怪,08年的大跌你能躲得过去,完全在于你的收入够高,有足够的资金补仓,等你没了这份工作,嘿嘿,不用我多说了吧。
房子的因素就不用考虑了,楼主有一套房子是自住的吧?等你真的想卖的时候,下家也不是这么好找的,房子不像股票,一两年中价格就有几次过山车一样的波动,等你在股市里赚了钱再买房子,还不是一样要花更多的钱,难道你一辈子租房住?
十年,过十年再说吧,我担保你会庆幸当初没有草率做出辞职的决定,业余时间炒炒股就可以了。
0
坚信不割肉也很危险!
0
上面把股市说的残酷了一点,其中的“职业股民”也是定位在战士一类的,不猎杀别人,就被别人猎杀。
还有另一类“职业股民”,就是资产比较庞大,基本上已经财务自由,把股市看作资产配置的一种工具,不求快速增长,只求稳定保值,每年有十几个点的收益就满足了。这种因为要求降低了,压力自然要小很多,一般不用每天战战兢兢地看盘,经常还很清闲。他们只要掌握一些低风险的盈利模式,实现目标的概率也相当大。不过,我觉得这种其实不算“职业股民”了,叫“退休股民”更贴切些。
看上去楼主还是争取做这种“退休股民”吧。
0
起点高不是做职业股民的优势。
常有人说做职业股民要先准备几百万资金什么的,或者先把房子买好,或者先娶妻生子,等等,其实并非如此。已经拥有的越多,包袱也就越重,也就越难放下身段去从头开始。300万本金,原先有着令人羡慕的职位,全家一年要花30万以上的中产,跟30万本金,没太多资历,一年赚3万已经不知道怎么才能花掉的单身汉,同台肉搏,心态上已经先输了,精力体力可能也不及后者,还有多少优势?当后者有一天做到300万的时候,在心态上可以说已经立于不败之地,相比之下,前者的目标打算定在哪里?另外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市场的容量并非无限,拿300万赚10%的机会是要明显少于拿30万赚10%的机会的。
当然,如果你愿意把过去的那些成绩统统放下,跟一个穷小子一样,在一个全新的领域奋力拼搏,不计成败只求体验,也包括做好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明显下降的准备,或许可以一试。问题是,你的家人是否能够接受这些?
这是一个残酷的战场,能幸存下来的,多的是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的铁血战士,而不是养尊处优的贵族。
其实最近几年的市场(也包括楼市)非常好做,机会非常多,就像满世界的钞票在飞,稍微踮踮脚就能抓到几张。以后的市场,是否仍旧会那么好做呢?别以为经历过07,08,09的大起大落,就能应付各种市况了。就说具体的操作策略吧,大跌补仓,捂到大涨卖出,如果以后出现总也跌不深,不给你低位补,总也涨不高,不给你卖的状况呢?职业股民,天天看着股市缩量横盘,有力无处使,会不会急躁?
0
谢谢 有借鉴
0
感觉楼主炒楼更有优势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说真的,今年上半年偶发现也一度急噪过,就是进了华发股份。后来反思了自己,应该坚持自己的操作风格,坚持自己的选股和买卖股票标准,本着“错也认了”的原则,毫不动摇地相信自己一轮牛熊下来的经验积累,恢复了涨跌心静如水的状态。
那句话说得好:没有只跌不涨的股票,也没有只涨不跌的股票。只要踩准大盘的节奏,股票跌到一定程度还是要涨回来的。除非大环境变了,但是环境变也不是一夜之间剧变,至少有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已经足够偶平仓了。
粗糙的经验,说出来是为了分享和求证,望勿见笑。。。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顺便一起回winsomexiao。 房产投资做法有点像炒资源股,瞄准稀缺概念。我买房只买市中心核心地段、同期价值被低估的房产,或者类似两证齐全位处潜力区域的地皮,这一点又像提前埋伏潜力股。
其实也是用最简单的办法在做:不被低估的资产偶一定不买,类似林园那种“无风险套利”的做法,一旦发现一个被低估的资产,偶是毫不犹豫筹钱也要拿下的。偶先后买卖了4套房产,每一套从看楼到落定的时间都不超过一天,最短的一套是2个小时,因为这类资产极其抢手,动作一慢就被人抢先。
偶做房产还有个优势,就是本身从事了7年的房地产策划,对这个行业极其熟悉,对所在城市的项目、产品、区域潜力、升值前景可谓了如指掌,对炒房来说,只愁没有更多的资金。
不过单纯炒房需要资金量比较大,月供压力也大,必须要有充足的现金流支撑,这就是我为什么坚持炒股的原因,两大投资市场优势互补,跌跌撞撞也就过来了。
今年下半年全国楼市都不乐观 ,偶回避风险的原则就是不买在高位,再好的房子,卖得贵了偶也不买。一定是周期中的相对低点成交量有所回升开始活跃的时候,寻找那些相比同区域被低估或急着出手的房子才断然买下。也有人会说:很难碰到这种房子,但是偶是业内人士,有信息上的优势,而且与偶炒股的性格也相似,就是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低点出现的机会。
0
很希望听听楼主谈谈房产投资,对房市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