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好文拜读
无油干推
0
封板~~
0
看来就俺的油票还宽裕。
0
顶
0
好贴
0
好文章,我等只能仰视之
0
无油干顶~~
糊涂兄,偶现在穷人的说,古天乐不发油票给俺了,哭~~~
0
吼吼,俺写完了。可以休息休息啦。
0
三、西方美人 “当历史不再照亮未来时,人心将在黑暗中徘徊。”个人与国家之间空间应该是何种关系,这是知识分子在社会转型期发人深省的思考。梁文道先生说:“究竟香港和大陆社会是R派掩人耳目的的新武器,还是L派暗渡陈仓的小通道呢?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用“上下”代替“L/R”、可以移置LR间许多不必要的争论,重新认清中国的问题仍然是高高在上,社会被压在底下不得自主不能喘息的事实。社会若是不能自主生存,L/R之分就无甚意义。”
只有尊重生活,一切政治与社会变革才不至于凌空蹈虚,因主义而放逐生活;只有尊重生态,人类文明才可有可持续发展,不因饮鸩止渴而自我毁灭。
英国历史学家说:“在西方文明排山倒海冲击之前,中国原是一个和谐安静的人文世界,有高明的人生理趣,却也有弥漫的尘世乐趣。虽也有一乱一治的循环与反复扰攘的战争,然而却动撼不了中国人文世界内在的和谐性。”
这是一个一切有价,一切廉价化的时代。
俺曾经的理想是一个高中历史老师,有一个小宅院,然后娶一个没有太多文化的福建莆田婆姨。忙完教学之后在自家的菜园灌溉,如同我祖父和父亲的生命历程一般。“园蔬有余滋,旧谷犹储今”、“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或者如左季子“闭门种菜,开阁迎宾。”
如今却在炎凉世界历劫。如何得到清凉去处?
我喜欢的歌者朱哲琴说:「与过往的不一样,以前是由自己出发,这次不是为我而作,而是展现少数民族文化之美,在汉文化培养下成长的我,两者可互相对照映衬。但我这次的音乐不是严谨的作曲方法,而是直觉地回应民族音乐的魅力,例如某些少数民族的歌曲,一开头突然来个高音,并没依循正统音乐的起承转合,但也是一来就被感动了,那就是各方水土养出不同特质。」
朱哲琴特别珍惜少数民族音乐快要流逝的传承,最大的触发点是○五年,擅长蒙古长调的西部歌王哈扎布的去世,还有于○七年一位西藏哲蚌寺领经师翁则的去世,令她深切地领悟到:“美丽的东西不是永远都存在的。”她在采风的过程中,也慨叹贵州苗族的飞歌,因山树的日渐流失,乡村的城市化,令这浪漫的民族音乐渐渐失传。“苗族的飞歌是苗人恋爱的歌,他们没有文字,谈恋爱不用说,只是用飞歌来表达,在这个山头对着那个山头唱,唱成一双一对。但现在连山林也少了,还到哪儿去飞歌?现在年轻人到城中打工,因为绣花打银器不能赚到钱。”
朱哲琴还说,在西藏,人们常常会进入遥远的历史,去体验内心需要的生活,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和他的情歌便是每个人的体验和经历。他是神王、诗人、歌手和情圣,是所有女子的情人,是一个莲花芬芳、魅力无穷的伏藏。
仓央嘉措的情歌其实还是道歌。有了仓央嘉措,西藏每天都是情人节。他给古老而严谨的格鲁派注入了人世的血液,实现了佛性和爱情的水乳交融,使格鲁派顿时显得飞扬灵动,山高水长。
地球上有一片最神秘的高原——西藏高原。高原上有一片最神秘的角落——中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墨脱。墨脱地处西藏高原的东南边陲。外面的人要去墨脱,只能徒步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主脊,在原始森林和无人区中行走几个日夜,山路险恶,毒蛇猛兽出没,绝粮断水,九死一生才能抵达。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封闭的条件,使墨脱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我想去墨脱。
0
晕,若耶溪畔,一代佳人,做了淘股吧的DJ,不过是灰常高雅的DJ,本吧无出其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