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抗癌药研发六载修得正果 股价才5元多

10-09-03 23:53 6190次浏览
JosephLee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抗癌药研发六载修得正果

每经记者 朱蔚淇 实记者 张长颖
一向业绩平平的海欣股份市场消息传出,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抗肿瘤国家一类新药很快将拿到三期临床批文。而公司对该药的信息披露语焉不详,

外界看好研发项目
近期,有关海欣股份将取得抗直肠癌药三期临床批文的消息在市场上不胫而走,将人
们的注意力引向了这家名不见经传的纺织企业。该公司的主营业务是面料和服装,然而
医药业务已占到了总体比例的30%。目前该公司生产的药品多为普药,而医药板块前些
年亏损连连,直至去年才扭亏为盈。此外,该公司还持有1.74亿股长江证券,为后者第
三大股东。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向该证券代表何莉莉查询上述抗肿瘤一类新药相
关信息,对方表示,该药品叫“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APDC)”,可用于治疗直肠癌
,由海欣生物技术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合作研发。

记者从国家免疫规划中心等网站上发现,二军大的此项研究在医学界颇受关注,是我
国首个自主研发的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正式批准的、针对晚期大肠癌的
APDC治疗性疫苗。

项目负责人,二军大免疫学研究所曹雪涛院士曾对外界介绍,这项研究突出的特点是
,采用化疗去除部分免疫抑制因素,利用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激发肿瘤特异性免疫,
从而杀伤肿瘤细胞,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肿瘤免疫疗法之一,这
也回击了以往免疫治疗与化疗相互矛盾的观点,。

APDC于2001年10月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2003年完成I期临床研究,2004年10月进入I
I期临床试验。项目于2005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该项目获得国家十五“863”重大
专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研项目等基金的资助。

分析师对此项研究的前景颇为看好。信达证券分析师马婕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
临床三期实验主要是观察药品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一般来说能拿到三期临床批文的药
物,基本上就能上市。她还表示,肠癌药物市场广大,光是几个主要国家的抗大肠癌药
物市场容量就在17亿美元以上,而且估计抗癌药物的利润率能达到80%以上。

海欣股份在2009年年报中曾披露:“公司持股51%的海欣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
的国家一类新药抗肿瘤药三期临床已通过国家药监局组织的专家论证,批文正在审批之
中。该企业经过努力,获得了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基金近500万元。”

2008年年报中,公司这样表述:“上海海欣生物技术公司正在开发的国家一类抗肿瘤
新药已完成二期临床,三期临床申请报告已上报国家药监局;三期临床实施的计划正在
抓紧论证之中。”
以上短短两段话,就是公司对于该项药物研发情况所披露的最详尽信息。至于药物疗
效、治疗原理、研发时间、投资总额等信息,公司从未公告。
在查询时何莉莉才透露,海欣生物技术是海欣股份的子公司,持有49%股权的另外一
大投资者,是位于杭州的一家非上市药企。海欣生物技术于2004年就介入了该研发项目
的投资,并且100%拥有相关技术,目前已为此项目投入了近3000万元。

何莉莉介绍,目前公司正在等待三期临床批文,一般药物在取得此批文后还需要2年
以上的临床试验时间,试验结果出来后才可申请最终的生产批文。而公司目前将精力放
在获取三期临床批文上,没有考虑后续工作如何进行,并且不排除出让该项目的可能。

已经默默耕耘了6年之久,投入的研发费用也在3000万以上,海欣股份真的会将这只
“金鸡”转卖他人吗?一位分析人士指出,面对供不应求的抗癌药物市场,这样的行为
和自己生产销售相比,似乎有杀鸡取卵的嫌疑。而公司业绩一向不佳,APDC如能顺利上
市销售将为公司带来“重生”的机会。
另一位业界人士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表示,通常,非医药类企业出让医药项目的目
的是集中主营业务,然而海欣股份的医药板块已占据很大比例,此时走收缩战略似乎并
不合理。不过鉴于这个项目已经投资了6年且迟迟 “不下蛋”,未来漫长的等待可能会
令公司耐不住性子。
打开淘股吧APP
2
评论(3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