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想请教有一下楼主,对小学生担任班干部,每学期竞选班干部有什么看法?
0
谢谢轻语和小虎,可是数字教师说,孩子不肯动脑筋,畏难,讲她不肯动脑筋这句话也不知多少次了,我都不知怎么办?
孩子偏文,可能死记硬背惯了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我还没到教别人的水平,不知道如何回答你。也许她的数学老师更能帮助你。在本帖和另外一个贴中,我都有提到小琪和小琳的数学学,你找找,不知道是否有帮助。
0
以小琳学数学为例,理科是我的强项,我指导有方,小琳的数学学就轻松高效。
======
我的理科弱项,孩子文科一般,我对她的数学无自信,因为我当初也是数学跛腿厉害。也给她买了一些英才教程什么的,感觉提高不突出,买了一些五年级奥数给她看,没有兴趣,楼主教教我,如何学数学?
0
本学期的计划
小琳开学了,下周一正式上课。我和小琳跟以往一样,翻开数学语文英语书,讨论了本续期的学计划。
以前的学生活很愉快,成绩也不错,我和小琳都想继续原先的学方式。有微调的是,语文数学决定去买两本练册,平时不做,单元结束了做一二份练,检查一下学的薄弱环节。
英语的学方法不断在调整中。由于我本身英语水平差,致使小琳的英语学走了不少弯路。我和小琳似乎不断在“试错”,不断在更正学英语的方法,不断在摸索、寻找正确的、高效的、适合她的英语学法。我常感慨:若我的英语水平高,孩子一开始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小琳的英语水平将比现在强很多。以小琳学数学为例,理科是我的强项,我指导有方,小琳的数学学就轻松高效。
跟以往不同的地方是,以前“学期计划”的讨论都局限于学上,这次“学计划”仅是一部分,大部分讨论了思想品德和生活能力培养上。思想上,要求更加独立思考,不迷信老师、家长、书本、以及各种权威。提高品德修养,对人谦让宽容大度友爱。生活能力上,学会自我控制,自我管理,锻炼独立生活能力。每个星期天为“独立日”,尽量自己独立生活,就当爸爸妈妈不在家。今天正好是第一个“独立日”,她自个起床我不再喊她。早餐她自己煮蛋吃,自己放水调水温洗澡,整理房间。
0
寒假作业和寒假安排
前天跟小琳讨论了寒假作业和寒假的安排。其实,小琳一放假我就应该跟她讨论,但前一段时间由于我忙着看澳网和电影,偷懒了,拖到前天。反正也没耽搁什么事,这段时间小琳每天花一个小时做寒假作业,刚刚完成,不能再拖了,于是跟她讨论寒假的安排。
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有三部分,下面是我和小琳商量的结果:
1、《小学生寒假作业本》,厚厚的一本,语数英三科都包括里面 。这本练不错,小琳已经完成。
2、数学计算215题,纯粹的计算题。我和小琳都觉得没意义,这部分作业由我完成。我算好,她抄答案。
3、阅读三本课外书,并写三篇读后感,每篇至少600字。我觉得这作业挺好,但小琳不喜欢。因为她最近正在构思一篇关于精灵的成长冒险故事,已经写了第一篇,我看过,开篇引人入胜。她不想再写读后感,我同意了,这三篇读后感还是我来写。
寒假的安排,首先,当然是要保证她玩得开心。每天二个小时的电脑游戏时间。早晨睡到自然醒,9点以前不许吵她。中午取消午休,她一点也不喜欢午休,这次如愿以偿,她欢呼雀跃。
学方面,由于寒假作业全部“完成”,她要补英语。英语学每天不超过1个小时,补她的薄弱项:词汇量。原计划是把3至5年级的英语课本全部重新背诵默写,但由于找不到好的范读版本,就换成《新概念英语青少年》。这套书她已经学完两本,虽然很粗糙地学,英语还是有飞速的提高。现在不打算学新的,把第一本拿出来,重新学过。这次学这样安排:一天课文,一天对话练。课文全部背诵,要求会默写。对话练全部会听写。所有的单词都要求记忆。
买了两本硬皮本子。一本做草稿本,另一本是正式的默写和听写本。默写或听写结束,我批改。错的用红笔标出,错的单词她再重写三遍。第二天学时,先复昨天的单词,错的是重点。
已经进行了两天,课文的背诵默写和对话练的听写都完成很好。单词也记得好。暂时达到我预想的效果。
===========
今年春节我也有一项任务:把她的所有文章编辑成册,过完年拿到印刷厂印好装订。大概印十几本,给爷爷姑姑外公外婆等各位关心她的长辈们。我问:要不要送给语文老师一本?她立即摇摇头:千万别。我写的东西正是语文老师反对的。她写的全是小精灵小朋友们逃课去玩耍去冒险的好玩内容。
这件事我已经拖了一年多,去年暑期我就计划要完成。结果平时一有时间我忙着看电影看体育比赛听音乐,未能抽时间把孩子的文稿整理出来。这令我惭愧。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感谢鼓励。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这篇报道很早就看了。有一些争议。谢谢你的转帖,让我再次深入思考。
0
不错
0
自动适应学校的环境
这是去年的事了。有一次语文老师布置练,其中有一道阅读题,讲一位贫困少年刻苦学,最后如愿以偿考上大学的故事。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故事雷同乏味,小琳读完后写了四句:人生本该happy,何必整天study。考试pass就可以,早点毕业挣money。我看了哈哈大笑,母女俩乐了一番。当时我心想:以我对语文老师的了解,小琳肯定要挨批评。但我不想扫小琳的兴,让老师去教训她吧。
第二天小琳一字不改咧咧把练交上去。语文老师看后爆怒,在班上狠狠批斗,同学们听到歪诗乐不可支,笑得东倒西歪。老师抓狂,把小琳拎出来罚站示众,并处以重刑:抄本文三遍。
有了这次教训,小琳知道了开玩笑也要看场合看对象,否则将自找难堪。她主动缓和跟老师的关系,为自己争取宽松的学环境。
几次碰壁后,小琳的“自动纠错系统”引导她主动做出调整,积极适应外面的环境,适应老师严酷的管理,做事有分寸,学会自我保护,跟同学们友好相处。学校成了她的乐园。
========================
儿童的“自动纠错系统”
这是我自个胡创的名词,其实就是适应能力的一部分。适应能力范围广泛,本楼只关注“儿童自动纠错能力”。这是人类(包括动物)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经过千万年的进化形成的自我保护能力,这是与生俱来的生存能力。人人生而有之,并伴随终生。区别的是,有的人主动积极去适应,有的人被动消极甚至倦怠抵制。
儿童天性未泯,直觉敏锐,有强大的纠错能力。需要解释吗?因为幼童没有独立生活能力,只有依附成年人才能生存下去,所以他们是天才的观察家,具有极强的观言察色能力。主动适应不断纠错,这是幼童生存的本能。家长所需要做的,就是让孩子顺其天性成长,不要去摧毁破坏他们的天赋,孩子自然能健康成长。很多家长教师不尊重孩子的天性,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孩子,孩子的天性慢慢被磨灭被驯化,失去了蓬勃的野性和生气。
扯远了。我谈谈从小琳身上学到的几点体会:
最重要的是当孩子由于犯错而受到惩罚时,一定要让孩子独自承受痛苦。经过痛苦折磨的孩子,教训刻骨铭心,改正的决心就很大。像在上文中所述,不要急于去安慰孩子,让她独自品尝苦果。我以前常由于心疼而沉不住气,急忙去安慰她,结果我分担了她的痛苦,她哭后又依然如故。
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他们的生存能力和潜力。相信他们有能力解决自己的问题。允许他们犯错误。家长大胆放手不要包办,给他们自由成长独立思考的空间。
平时要灌输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孩子才能走在正道上。这是孩子分辨是非判别对错的基础。
0
孩子们的“自动纠错能力”
不知道家长们是否发现,孩子们都有“自动纠错系统”?我后知后觉,这两年才注意到的。这跟在老师家长帮助下的“批评—改正”不一样。这是小孩自发主动纠错的能力。举一例:
由于小时候家里过份溺爱,小琳养成了不少坏惯。跟小朋友们一起玩有时把家里的坏毛病带出来,“自我为中心”,受不得委屈。平时我常跟她说对同学要宽容友爱,她嘴上应得好好的,但恶还是偶露峥嵘。
有一天晚上小琳跟三位同学小宇、小星、小亮到楼下玩。才玩30分钟小琳就回家,门一开,她就跑到房间趴在床上放声大哭,哭得撕心裂肺,像受了天大的委屈。我没有马上进去,等到她哭一会儿,才进去。如果她一开哭我马上就跟进,她的反应多半是气急败坏是把我推开,我不仅自找没趣,也没任何效果。让她哭一会,激昂的情绪降下来,此时才是安抚的时机。(家长不用瞎担心,小P孩能有多大的事呢?)
我坐在床边,轻轻拍着她的背,问:宝贝,怎么啦?
她边哭边说:他们不跟我玩了。
我:为什么?
琳:我把小星推倒,他们就都不跟我玩了。
我:你干嘛推小星呢?
琳:小星太烦人,一直冲着我啰啰嗦嗦,我就推她一把,小星倒在旁边的椅子上。小宇、小亮上来拉着小星走了,我在后面喊,他们都不理我。
小星跟小琳同龄,个子娇小。现在事情明了,小琳恃强欺弱。感谢小宇小亮两位富有正义感的小朋友,替我教训了我家的小魔女。
我轻声重复一句:哦,小星啰嗦,你就推倒她。
小琳再次放声大哭,掩饰她的理亏,她抽抽噎噎说:我在后面喊他们,他们都不理睬我。
我心里想:活该呀。
小琳被小伙伴们抛弃,哭得伤心欲绝。我没说话,擦去她的眼泪,把她抱在怀里,静静地一会,我说:妈妈有事,在外面,你若需要我,就喊一声。
我削了一个苹果端进去,出来在客厅继续玩电脑。留下她一人独自品尝痛苦。
我的QQ上有一个家长群,小星妈妈的头像亮着。小星学成绩不好,又爱叽叽喳喳,常受老师批评。小琳欺负小星恐怕不止这一次。我真想跟小星妈妈道歉。我克制住自己的冲动:孩子的事让她们自己解决,这不是大事,大人不要插手,给小琳自己解决。
房间里的哭声一会高一会低,慢慢减弱下来。这次小琳是真的痛彻心肺,足足哭了半小时。
我进去看她时,她已经恢复平静。边吃苹果边看书。
我们没有再讨论此事。我深信:昨晚她已经得到了足够的教训。
第二天晚上吃完饭小琳没有像平时那样下楼玩,而是拿着书坐在沙发上看。有人按门铃,小琳一下跳起来,跑去开门。门铃话筒响起小亮和小星的声音。小琳有些激动,赶忙换鞋子跑到电梯前迎接。小亮小星没有进门,她们像往常一样嘻嘻闹闹,一起下楼玩。
这次事前事后,我始终没有议论过一句,但对小琳的教育效果特别好。这次教训后,小琳很珍惜跟同学们的友谊,跟同学在一起更加宽容友善,注意克制自己的坏脾气。
====================
小琳小时候在家里是以她为中心,养成了自私的惯。到了幼儿园很不适应平等的集体环境,幼儿园三年竟然没有交到一个朋友。我当时看到很着急,把小朋友们带到家里玩,帮小琳交朋友,可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小琳仍然孤单着。上了小学后,小琳的“自动纠错系统”发挥作用,她吸取了幼儿园的教训,学会分享,学会帮助同学,交了很多朋友,与以前判若两人。我这才安下心来。这次期考后的聚会,家里来了15个同学,全班三分之一都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