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转:电池(材料)行业投资逻辑: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10-08-28 08:17 2216次浏览
lsm00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电池(材料)行业投资逻辑: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www.eastmoney.com2010年08月26日 12:11东方财富网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诺安基金发布主题行业系列深度报告——

  新能源汽车产业随着政府政策的推动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投资机遇,国家政策将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实行持续的补贴,而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随着新能源汽车概念的持续火爆,新能源电池作为其中相对关键的环节,得到了从政府官员到投资者的一致关注。

下一个热点板块已被曝光! 这些股很可能快速翻番! 本周可能是最后建仓良机? 千亿资金进场疯抢股名单   其实新能源电池不是某一种电池,而是若干种电池技术路线的合称。电池行业在中国并不是一个新兴产物,而是已经发展了超过10年的半成熟类制造业。在分析新能源汽车对新式二次电池的需求带来的爆发式增长的时候,我们更愿意把所有电池一起来看,最大限度地了解电池行业的历史、现状、瓶颈等。同时,我们作为投资者探讨这个问题的意义在于,当市场上充满了对新兴产业发展的不同的争论和质疑的时候,我们试图摆脱市场上争论不清的思路,从产业变迁的角度对电池行业的发展作出判断,从而尽可能地在诸多的不确定性找到可供投资切入的确定性。

  各类电池的应用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性,不同下游的需求增长注定了各类电池的销量增速。我们认为,除动力汽车外,其他下游行业的短期需求增速都不能乐观,而动力汽车的应用规模尚小,因而对各电池产品的短期销售增长应该是谨慎的。

  提升储能潜力,提高能量密度,这始终是电池技术不断发展的最直接的理念之一。但是,十全十美者尚不存在,特别是高功率与高能量是难以兼得的。而且,我们也会发现,不同产品对电池具有多样化需求。智能手机关注高能量,电动工具关注高功率,混合动力汽车更在意高功率,纯电动汽车更关注高能量.

  从产业链各环节的盈利能力来看,看过诸多电池厂商的生存现状后,我们可以得出大致的结论。偏下游的环节,如电池、电极材料等,盈利能力呈现振荡下降趋势,这是明显的制造业特点;偏上游的环节,如矿产品、冶炼等,盈利能力与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关联度大,这是明显的采掘业特点,特别是拥有矿产资源的,盈利能力相对较高。

  在各个行业里,我们首先讨论铅酸蓄电池产业。产业政策导致铅酸电池的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并且,从成本和安全性的角度考虑,铅酸电池还是无可替代的。对于我们来说,更为关心的是中国铅酸蓄电池的市场,特别是细分市场的需求。整体上来看,全球铅酸蓄电池市场需求的增长是稳定的,由此很难看出对单个企业的业绩影响。中国铅酸蓄电池产量占全球的1/3,但是,出口结构与需求结构存在差异,整体数据用于指导投资是不足的。不少铅酸蓄电池企业具有生产各类铅酸电池的能力,但是大部分企业都是以单一市场为主。因而,不同细分应用的增速,对不同企业的业绩影响是有差别的,会带来不同的投资机会。我们认为,工业用蓄电池,特别是通讯用蓄电池、动力用蓄电池,在未来两年会保持相当快速的增长(30%-50%);电动自行车用蓄电池增速一般(15%),但是市场容量较大。相关上市公司包括:天能动力、风帆股份、卧龙电气、哈尔滨光宇、江苏双登、深圳瑞达、ST 渝万里等。我们认为,重点应用在通讯用蓄电池和动力用蓄电池的企业业绩可能会有良好的增长。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毛利率存在提升的可能性。

  下面我们讨论镍氢产业链.包括上游的镍矿资源、稀土资源、正极材料氢氧化镍、泡沫镍、负极材料贮氢合金粉以及镍氢动力电池。从整个产业链价值分布来讲,电池成本的50%~60%都是泡沫镍,13%是氢氧化镍,22%是贮氢合金粉。从盈利能力来讲,镍氢动力电池盈利能力最强,毛利率约35%左右;泡沫镍、氢氧化镍、贮氢合金粉毛利率较低,约10~12%之间。在镍氢产业链上,我们相对看好镍氢电池厂商,不看好上游资源供应商.镍氢动力电池在未来3~5年的发展前景广阔,我们认为在供需缺口下镍氢动力电池厂商将有一定的议价能力,从而能够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但现在的政策明显偏向支持锂电池,在锂电池PHEV 和EV迟迟不能发展起来的情况下,只有靠HEV带动,政府政策转而倾斜一些,镍氢公司的投资机会才会来临。

  现在讨论最多的是锂离子电池行业。动力锂电池是电动汽车驱动系统的核心部件,其成本占动力汽车驱动系统总成本的50%-70%,目前锂电化学品品质和成本已经成为电动汽车普及的关键瓶颈。我们会在后文着重探讨。

  对于技术的进步,我们永远无法预判,只能跟踪;对于市场需求的判断,很多人争论成本下降与需求放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就容易陷入鸡生蛋蛋生鸡的无休止的讨论中。在面对新兴产业时,我们依然相信“太阳底下没有新故事”,也就是说,我们尝试从产业变迁的规律角度,探寻未来行业变迁趋势,找出投资标的的最优顺序。至于业绩爆发的时点,我们只要保持对行业的跟踪,相信会逐一收获。

  技术国产化带来产业规模的提升和新的盈利空间,同时优质企业也将首先脱颖而出,在突破初期带来超额收益和投资机会。我们认同,产业环节的国产化突破仍会复制着新产能快速扩张导致利润水平的下降,企业收益提升会不断地打折扣。投资者最应该关注的时期就是技术国产化的初期。

  这里重点分析锂电池行业。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材料主要是正极材料、电解液和隔膜。

  电解质体系相对稳定,传统锂电池电解液和动力电池用电解液的区别在于添加剂。目前,全球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供应商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我国电解液厂家已有华荣化工、天津金牛和东莞杉杉等10余家,产能也都在1000吨/年以上,总产能达到27600吨。产品涵盖了高、中、低端市场,基本满足我国锂离子电池生产需要,并有部分出口。根据《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我国将在2011年前形成5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按锂电池占有率80%及每辆混合动力汽车平均用40公斤电解液计算,电解液的需求将增加16000吨,相当于目前国内已有产能的57.97%.

  全球六氟磷酸锂供给呈现寡头垄断格局。目前,全球总产能在4000吨/年左右。其中,日本三家厂商的产能为3430吨/年,占全球的85%左右。我国所需的六氟磷酸锂电解质基本都从日本采购。天津金牛目前拥有国内唯一自主知识产权的六氟磷酸锂生产线,产能250吨/年,并规划扩产到400吨/年,但其六氟磷酸锂全部自用,只对外出售电解液。多氟多2吨/年六氟磷酸锂中试装置已经运行,中试产品质量接近国际水平;2010年下半年,公司200吨/年的六氟磷酸锂生产线也将建设完毕。公司规划在200吨/年的生产线运行稳定后再建设1000吨/年六氟磷酸锂生产装置,届时将成为国内最大的六氟磷酸锂供应商。张家港亚源高新技术材料有限公司由江苏国泰及其子公司华荣化工共同出资成立,该公司规划建设300吨/年六氟磷酸锂装置,但截至2009年底,亚源公司六氟磷酸锂尚未完成中试。除这3家公司外,国内其它公司六氟磷酸锂产业化何时完成尚没有明确时间表。

  2009年正极材料市场份额,中国制造占39%。目前的竞争态势是,传统的钴酸锂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产品性价比优势明显;新型正极材料则给予我国技术深厚积累的领先企业以弯道超车的机会。2008 年全球磷酸铁锂供应量为1500 吨左右,其中最大供应商美国A123 供应750 吨,国内厂商供应量500 吨左右,其中斯特兰几乎占一半份额。从公开资料统计来看,全国磷酸铁锂厂商产能约6400 吨,但实际量产数远低于产能数,不足产能的1/10。国内领先厂商包括天津斯特兰、北大先行、湖南杉杉、深圳贝特瑞以及天骄科技。大规模应用取决于成本的进一步降低。目前国内磷酸铁锂价格维持在15-20 万元/吨,国外进口价格约35 万元/吨。如果磷酸铁锂电池的成品率能够提高到90%,将会使它的成本降低到目前的50%左右,从而能够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锂电池隔膜的主要技术掌握在少数企业手中,供给高度集中,严重依赖进口。国外的隔膜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的celgard公司和日本的旭化成、东燃和宇部。由于技术壁垒较高,投资风险大,国内企业的投资热情并不高。国内能够生产锂电池隔膜的,仅有佛山金辉高科、新乡格瑞恩、桂林新时代和深圳星源材质4家公司,产品质量与国外同类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价格也只有进口隔膜的1/3~1/2。其中,佛山金辉的产品质量相对较好,供应中低端市场。国内中高端市场,主要由东燃、旭化成和celgard公司垄断。国内隔膜的供给远低于需求。佛山金辉的产品虽然主要用于中低端市场,毛利率仍然高达60%以上。

  锂离子行业的原材料是碳酸锂。碳酸锂行业有两个核心要素,一是资源控制权,二是提取精炼技术。目前全球产能集中在SQM、Chemetall 和FMC 三大厂商手中,约占全球总产量的77%。双要素垄断造就了碳酸锂行业的全球寡头垄断格局。我国盐湖锂储量相对丰富,仅次于智利和阿根廷。目前全球碳酸锂年需求约10万吨左右,其中电池级占比逐年提高,已由2002年的20%提高到2008年的27%左右。根据我们的假设和测算,到2015年,全球电动车新增碳酸锂需求约6万吨;到2025年,新增碳酸锂需求约16万吨。我国卤水提锂主要在青海台吉乃尔盐湖(中信国安)和西藏扎布耶盐湖(西藏矿业)两地进行。青海台吉乃尔盐湖属高镁锂比的硫酸盐型,镁锂比平均大于40:1,锂镁分离困难。西藏扎布耶盐湖由于能源短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恶劣等条件的制约,预计建设5000 吨碳酸锂生产线需要投资10 亿元,而对比矿石提锂的天齐锂业5000 吨碳酸锂生产线投资约2 亿元。

  假设动力汽车需求量进展缓慢,那我们把电池行业作为一个有一定技术含量的高端制造业看待,我们认为在产业进口替代的前端,按照技术成熟度的先后顺序应该是第一种合理的逻辑。按照行业发展格局的变迁格局,选择最适合自身企业发展模式的企业,会是产业升级中脱颖而出的企业,这应该是第二种合理的逻辑。另外我们还可以关注为电池行业做配套升级的企业,拥有自己主业同时向新能源产业合理延伸的企业。

  我们对于新能源动力电池总体的判断是,虽然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大力扶持的新兴行业,未来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商业化的成本方面,都还没有到大规模爆发的时候。同时从诸多业内展览会了解的情况,动力电池企业还有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真正用于汽车动力电池的产销量都很小。市场需求启动还需等待。

  但国内对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投资热度却与日俱增,有些材料比如电解液已经初步有供过于求的担忧,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厂商普遍开工率不高。

  在未来2年内还很难看到业绩有实质性增长的背景下,目前新能源动力电池相关个股的股价已有一定程度的高估,预计将会随着市场整体估值下降而出现回调。待股价回落至相对较合理水平后,再行介入为宜。

  我们建议在电池领域关注由其他(除新能源汽车)需求端引发的行业景气度增长,比如储能领域的快速增长。在值得关注的受益板块上,不把思路仅局限于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范畴,倾向于诸多其他电池技术成熟的龙头企业。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2)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悟股有道

10-08-28 14:08

0
磷酸亚铁锂只有靠金瑞科技600390,有技术和资金后盾
lsm001

10-08-28 08:21

0
概念加身 谁在“空中花园”闻“锂”起舞?
www.eastmoney.com2010年08月28日 03:30王传晓21世纪经济报道 
手机免费访问 eastmoney.cn|字体:大中小|我有话说 查看评论(0)   锂电池从雾里看花到击鼓传花

  6月以来,锂电池概念在A股市场炙手可热。并制造了成飞集成、德赛电池、同济科技等一众妖股。

下一个热点板块已被曝光! 这些股很可能快速翻番! 本周可能是最后建仓良机? 千亿资金进场疯抢股名单   从2009年巴菲特投资比亚迪开始,锂电池就成为A股最为烫手的概念之一,但其间泥沙俱下,更是成为游资闻风而动的目标。锂电池的远大前程是憧憬于动力汽车的前景,而目前为市场追逐的投资标的,其绝大多数产品均是用于笔记本电脑等传统领域,虽然各家公司都开始为动力电池厉兵秣马,但核心技术的缺失,使得动力电池的发展并非坦途;一拥而上的非理性,又使得锂电池泡沫开始聚集。

  谁能在这场锂电池冲杀中突出重围,仍有待市场检验。但显然已经有人在这场概念大戏中,通过二级市场,掘下第一桶金。

  这里是锂电池概念股的“空中花园”,也是A股市场的狂欢之地。

  2010年7月6日,复牌之后的成飞集成(002190.SZ),一轮气势如虹的上涨,将其股价从12元左右,推高至35.86元的历史高点。而主导这一切的,正是该公司一纸公告,将增发1.06亿股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即便是成飞集成在五个涨停之后发布五大“风险提示”,仍难以阻挡游资的轮番冲杀。8月23日,在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达到20%以后,成飞集成停盘至今。从7月6日算起的32个交易日,成飞集成掠得212.10%的涨幅。

  成飞集成并非孤例。

  德赛电池(000049.SZ)4月份以来,亦取下132.23%的涨幅。江特电机(002176.SZ)和同济科技(600846.SH),7月以来的涨幅分别达到89.25%和79.21%。而在全部概念板块中,锂电池板块以7月以来25.57%的涨幅,高居榜首。

  “越是处于朦胧阶段,越会有想象空间,市场炒作的动力就会越大。”浙江某私募人士向记者表示。

  “有‘锂’走遍天下”,有券商研究报告如此命名。而在锂电池概念鸡犬升天的背后,泥沙俱下却是不争的事实。

  在这场资本盛宴中,作为锂电池核心环节的正极材料和隔膜,国内几无上市公司参与。

  “深圳有数千家锂电池的组装厂,其实现在有些上市公司做的业务就是把各种材料买来组装起来出口。”某资深行业人士向记者坦言。

  令人迷惑的是,国内部分上市公司,从毫不相干的行业华丽转身而来,其雄心勃勃的锂电池棋局,核心技术从何而来?

  与此同时,咨询公司罗兰贝格(Roland Berger Strategy Consultants)发出警告,称全球汽车用锂电池产业泡沫正在成型,“到2015年,全球车用锂电池产能至少将会是实际需求的两倍。”

  锂电池的野蛮生长终将归顺于强者恒强的丛林法则,但兴风作浪的资本却早已经全身而退。潮退之时,裸泳者终将现身。

  锂电池远大的前程

  2010年6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

  这点燃了锂电池板块的汹涌行情。

  根据上述通知,对满足支持条件的新能源汽车,按3000元/千瓦时给予补贴。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5万元,纯电动乘用车每辆最高补贴6万元。

  “只有通过政府补贴,把性价比的拐点打掉。市场大了形成规模效应,单件产品的成本下降,新能源产业才能实现良性循环。”凯曼资本产业投资总监张炜表示。

  而在此前新能源汽车的技术路径之争中,锂电池几乎完胜镍氢电池。虽然官方在政策上坚持“百花齐放”,但从业界到资本市场,锂电池具有容量大、循环寿命长、无记忆性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全球消费类电子产品的首选电池。而其作为动力汽车的电池装备,也为业界所普遍看好。

  根据日本调查公司Hiedge的预计,电驱动车以及燃料增程的电动车将在2020年达到近350万辆的销售规模;而IIT也预计使用锂电池的混合动力以及电动汽车将在2018 年达到超过200 万辆的销售规模。未来10 年内,充电式的新能源汽车有望以年均50%的速度成长。

  各国对动力电池汽车的补贴政策也是纷至沓来。如德国对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实行5年免税,并提供3000-5000欧元的补贴,冰岛更是提出2012年将全国汽车全部换为电动汽车的计划。

  正是在这一远大前程的指引下,市场资金闻“锂”而动。

  8月23日,同济科技(600846.SH)股价平地而起,连续三个涨停将其股价从7.26元推高至9.57元。中信建投武汉建设八路营业部、财通证券温岭东辉北路营业部等著名的游资营业部均在其间快进快出。

  而在连续三个涨停之后,上市公司方面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作出澄清,传言中的锂电池投资项目,与该公司无关。

  8月26日,同济科技大跌8.78%,同日换手率达到24.68%,游资出逃迹象明显。

  正极材料盛宴缺席

  市场狂热的背后,却是A股上市公司在锂电池产业链核心环节的缺席。

  锂电池产业链由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四大部分组成。国内上市公司大多集中于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生产,而对技术难度最高的正极材料和隔膜,鲜有涉猎。

  其中,正极材料在产业链中成本占比最高,约为锂电池总成本的三分之一。亦是毛利率最高的环节。

  而在正极材料的分类中,目前技术最成熟、应用最广泛、商业化最成功的是钴酸锂,而各国研发的重点则是动力电池用正极材料,包括三元素(镍钴锰酸锂)、锰酸锂和磷酸铁锂等。

  湘财证券在其报告中表示,目前被认为是锂电池发展方向的磷酸铁锂,其正极材料的技术壁垒甚高,优质产品的毛利率可达50%以上,远高于钴酸锂的15%和锰酸锂的25%。

  国内上市公司方面,钴酸锂的生产厂商为当升科技(300073.SZ)和杉杉股份(600884.SH)旗下湖南杉杉,且钴酸锂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手机等数码产品,而点燃市场想象空间的汽车动力电池,钴酸锂则难以应用其中。

  其中,杉杉股份现有正极材料产能达到6000吨,主要生产平台为其控股子公司湖南杉杉,其主要产品仍为钴酸锂。

  杉杉股份2009年年报显示,湖南杉杉该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14亿元,实现净利润2306 万元。

  与之情况类似的,则是当升科技。当升科技的正极材料产能为3900吨,但其95%的产品,正是钴酸锂正极材料。

  本次创业板上市,当升科技总共募得资金7.2亿元,超募4.8亿元。利用募集资金,公司在江苏海门投资了年产3900吨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其中新增产能分别为钴酸锂1750吨、多元材料1550吨、锰酸锂600吨。

  华泰联合证券在其报告中表示,安全性差和过高的成本,限制了钴酸锂在动力电池领域的大规模应用。

  当升科技证券事务代表曾宪勤向记者表示,目前该公司募投钴酸锂项目,尚处于工程设计阶段,预计将于明年一季度建成投产。

  他同时表示,钴酸锂作为正极材料,只能用于小型锂电池,“用不到动力汽车上,主要是安全性的问题。”

  而对于最有希望成为动力电池组件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目前各家上市公司大多处于研发阶段。

  佛塑股份浅试隔膜

  国内A股上市公司缺失的另一个环节,则是隔膜。

  根据国元证券的研究报告 “隔膜制造利润丰厚,以聚丙烯为例,原料成本仅8000元/吨,而加工制成隔膜后,价格可达300万元/吨。”

  但国元证券表示,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美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拥有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生产技术和相应的规模化产业。

  身披这一光环的,包括佛塑股份(000973.SZ)、沧州明珠(002108.SZ)、大东南(002263.SZ),前两家公司更是堪称近期妖股。佛塑股份7月以来的涨幅达到28.96%,沧州明珠6月以来的涨幅也高达54.21%。

  早在2009年10月21日,佛塑股份发布公告,称对旗下生产新能源电池隔膜的企业佛山市金辉高科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辉公司”)增资288.68万美元,从此佛塑股份锂电池概念加身,更是在2010年以后一洗此前几无机构关注的境况,吸引包括社保基金、华夏系基金等纷纷进驻。

  佛塑股份旗下与比亚迪的合资公司金辉公司主要从事锂电池隔膜的生产,在2005年、2006年投产后逐渐走出亏损,2007年实现净利润1977万元,2008年净利润3436万元,2009年净利润3839万元。

  而金辉公司拟增资扩建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项目投资总额10500万元,各股东新增投资共712.96万美元,其中佛塑股份新增投资288.68万美元;BYD(H.K)CO。,LIMITED(比亚迪香港有限公司)新增投资236.20万美元;金辉公司管理层及核心技术人员出资成立的一家公司佛山金科达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科达公司”),新增投资188.08万美元。

  金辉公司具有电池隔膜0.12亿平方米以上产能,目前主要产品是电子品电池隔膜,在汽车动力电池上使用很少,包括销售给比亚迪的隔膜,也主要是用在手机用锂电池。

  另外一个锂电池隔膜概念的上市公司沧州明珠,近期公司方面也表示,其研制的锂电池隔膜小样性能“尚未达到锂电池中低端用水平”。

  从2009年至今,沧州明珠股价一度由5.28元上涨至历史最高的2010年初的22.29元(做复权处理),而从今年6月以来的一轮股价上攻,又再度逼近这一历史高位。

  搏杀电解液

  相比国内上市公司在正极材料和隔膜上的浅尝辄止,电解液则是一个群雄并起的市场,但搏杀已然展开。

  “电解液主要是用六氟磷酸锂进行调试,六氟磷酸锂几乎全部是从国外进口,单纯生产电解液,技术含量并不高。”有锂电池行业资深研发人士告诉记者。

  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中,主要的电解液生产厂商包括江苏国泰(002091.SZ)、多氟多(002407.SZ).

  江苏国泰早在2002年就通过旗下子公司国泰华荣涉足电解液生产,其产能也从最初的200吨扩张至目前的2000吨,成为仅次于日本宇部兴产和韩国三星的全球第三大锂电池电解液厂商。而根据东海证券的研究报告,其电解液产品的毛利率,也有40%之多。

  但作为技术门槛较低的一环,电解液项目遍地开花。

  目前,国泰华荣即将产能扩至5000吨,而目前有1200吨电解液产能的新宙邦(300037.SZ),其IPO募投年产2400吨电解液项目,预计将于2011年投产,而超募资金更是将建设5000吨每年的成产能力,预计将于2012年投产。

  此外,杉杉股份旗下东莞杉杉,其电解液的生产能力也将达到每年3000吨,而华芳纺织也宣称,其磷酸铁锂电解液设计产能为5000吨。另外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天津金牛,其产能也将达到每年5000吨。

  但不容忽视的是,对于电解液生产的核心产品六氟磷酸锂,除天津金牛外,国内公司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根据中银国际的研究报告,六氟磷酸锂原材料成本约5 万元/吨,生产成本约为10 万元/吨,目前售价可达到35 万元/吨(含税),毛利率高达67%。

  国内上市公司已经开始抢占这一市场。

  多氟多利用募集资金投资建设的200 吨六氟磷酸锂项目目前正在进行设备安装,预计年内投产。而江苏国泰旗下的亚源高新,其300吨六氟磷酸锂的项目也将进入中试阶段。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