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000151 信息跟踪贴

10-08-11 09:24 198424次浏览
honeywood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俄罗斯大鳄欲整合俄罗斯的钾肥公司 形成规模庞大的钾肥生产企业 然后提交价格 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所以 0151走出去获得资源很急迫也很重要 未来钾肥及农产品趋势看涨。
==========================================================================
Vancouver — Globe and Mail Update
Published on Monday, Aug. 09, 2010 7:30PM EDT
Last updated on Monday, Aug. 09, 2010 7:33PM EDT

A reclusive Russian billionaire is attempting to create a rival to Potash Corp. (POT-T116.49----%), a move that could buoy fertilizer prices and consolidate control of the global potash market.

Suleiman Kerimov, an oligarch who has a seat in the upper house of Russia’s parliament, wants to combine potash producers that had been split apart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Soviet Union.

If he succeeds, his combined company would be nearly as big as Potash Corp., the world’s largest producer of potash, a key fertilizer for crops such as corn. The two companies could control supply and steady prices.

But it’s not yet clear whether Mr. Kerimov wants to win market share by selling larger volumes at lower prices or if his aim is to propel fertilizer prices higher with his expanded market clout.

“We don’t know how they’re going to act,” said analyst Charles Neivert of investment bank Dahlman Rose & Co. in New York.

“Russia is always difficult to handicap, in terms of how things will go, because you don’t understand all the connections, where sovereign and political issues might take precedence over economic issues.”...

...Reports from Russia indicate the Kremlin wants Belaruskali, another potash producer, to also become part of Mr. Kerimov’s potash empire...

----------
Well, it seems to become even more urgent for China to become independant from the arch rival Russia in the case of future food production.
打开淘股吧APP
30
评论(153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谷溪

10-11-17 16:16

0
为什么要注水,注水干嘛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honeywood

10-11-17 16:04

0
钾肥“十二五”:目标自给率80%(2010年11月16日 09:13)
  “‘十二五’的目标就是实现钾肥供应的自主保障,主要内容是发展国内产量,最大的亮点则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
  11月11日,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秘书长刘富昌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钾肥行业的“十二五”规划正在制定中,计划将于明年1月左右公布。
  自今年8月必和必拓提出收购加拿大钾肥供应商Potash以来,钾肥这一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行业,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并引发了“钾肥会否重蹈铁矿石被动局面”的争议。
  对此,刘富昌向本报记者表示:“从长期来看,只要中国将实际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就可以防范国际钾肥资源垄断可能带来的风险。”
  自主保障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亓昭英用这八个字,来解读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口钾肥,主要品种为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以及含钾复合肥,进口量逐年增加。预计2010年的进口量,将超过400万吨实物。
  并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市场需求与国产钾肥产量之间一直存在缺口,进口钾肥还将占据重要地位。
  但随着中国国产钾肥产能的增长,中国对进口钾肥的依赖性在减小。“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自主保障。
  “原来我们60%-70%的钾肥都需要进口,近年来,随着国产产能的释放,国产、进口之间的比例不停地发生变化,由于境外项目拥有产量的出现并进入国内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实现国产、进口、境外1:1:1是我们的长远发展格局目标。”亓昭英告诉本报记者。
  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酝酿,在全国21个省开展大规模地质找矿行动。“这当中,也把钾矿,尤其是可溶性钾矿资源纳入了议事日程。目前,我国的可溶性钾矿量还较少,且分布不均,但仍有潜力,需加大勘探力度。”
  刘富昌告诉记者,2010年,国家已经投资了5000万在钾矿勘探上,已在四川、新疆、云南这三个地方找矿,已发现了一定潜力。“2011年,计划投资将达到7000万,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用于找钾矿工作。”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钾肥的表观消费量,从2004年到现在基本维持在600万吨(K2O)左右,其中,2005年和2007年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715.0万吨(K2O)和831.3万吨 (K2O)。
  而预计到2010年底,中国钾肥生产能力将超过390万吨(K2O),产量将达到350万吨(K2O)以上。
  由于钾肥的“弱周期性”特点,亓昭英认为:“如果国际市场钾肥价格高过农民的承受能力,中国国产钾肥完全可以满足农业的需求下限,从而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由于钾肥价格偏高,中国经多方论证后,坚持全年没有进口高价产品,既未耽误国内生产,最终也迫使供应商在当年底签订了中国2010年到岸合同价每吨350美元的全球最低价。
  多路出击
  据本报记者了解,随着国家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扶持骨干企业政策的实施,国内几家重点的钾肥生产商也已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方式上,则因地制宜。由于中国非传统钾资源丰富,“十二五”期间,国内钾肥企业将重点开展利用盐湖低品位钾矿、海水钾、不溶性钾矿、井盐钾等资源的自主产业化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选择典型矿点建设规模化示范工程。
  亓昭英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不溶性钾矿的开发技术已经成熟,产业化已经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十二五”时期,青海盐湖集团(000578)将增加100万吨的年产量,达到350万吨实物量的产能规模;青海其他钾肥厂的产能将超过200万吨;新疆罗布泊二期工程建成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实物。
  再加上海水钾、云南固体钾、境外钾肥企业及不溶性钾资源的开发,预计2012至2015年间,中国国内钾肥产能将达到520万吨K2O,折标准氯化钾825万吨。加上老挝等境外钾肥项目建设,总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实物量左右。年产量则将会根据市场情况保持在600万至800万吨实物量,钾肥自给率将由2007年的30%提高到60%以上。
  而整个“十二五”时期,预计中国氯化钾、硫酸钾及硫酸钾镁肥等钾肥产品年消费量为800万至1000万吨实物量。因此,未来5年内,中国自产钾肥可基本满足国内钾肥需求的下限水平。
  “‘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还会从各个方面支持境外钾矿资源的开发,争取境外这部分也能够早日‘反哺’国内钾肥市场,为国内钾肥产业形成支撑。”亓昭英向记者表示。
  近几年来,境外钾资源的开发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分别在老挝、刚果(布)、加拿大等国家取得了钾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证,在今年或明年,老挝钾项目将有装置投入生产。

  因无法说服加拿大政府放行,昨日,必和必拓无奈宣布放弃收购全球最大钾肥公司Potash。而这起引起业界轰动的并购案的告吹,对于钾肥最大进口国中国来说并不算虚惊一场。专家提醒说,中国钾肥行业应该由此产生危机意识,警醒起来,避免钾肥成为第二个铁矿石
  今年8月,必和必拓开始向加拿大钾肥公司Potash发动收购战。该公司董事会以“严重低估”为由否决。随后,必和必拓又展开敌意收购,向其股东直接提出总共386亿美元的加拿大史上最高收购价。然而,必和必拓的强势态度没有达到其预想的效果。本月3日,加拿大政府以不完全符合国家利益为由,否决了必和必拓公司的收购方案,虽然按照规定,必和必拓可以在30天内提出补充方案,但该公司认为,加拿大政府要求必和必拓的让步过多,因此最终选择了放弃。必和必拓公司在最新发布的声明中说,此次收购计划的失败导致必和必拓公司产生3.5亿美元的交易费用。
  此前,业内普遍认为,必和必拓意欲通过收购Potash,使钾肥成为其继铁矿石之后又一占垄断地位的产品。资料显示, Potash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性肥料、饲料及相关工业产品生产商,也是全球钾肥产能最大的公司。2009年,其钾肥产量约占全球产量的11%,产能占全球钾肥产能的20%。
  而中国除了是全球最大钾肥进口国,也是Potash的最大客户之一,Potash又持有中化化肥22%股权。故此,业界分析师曾指出,必和必拓如果收购成功,也将间接进入中国钾肥市场。这将使中化化肥间接落入必和必拓之手,而中国也可能将重蹈铁矿石受制于人的覆辙。
  “必和必拓收购加拿大钾肥公司失利,可以说让中国逃过一劫。不过中国要从中吸取教训。”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他指出,从铁矿石到钾肥,中国似乎一定要受制于人才开始想解决办法,这只能算是亡羊补牢。而通过此次必和必拓收购案,中国应该明白不能总抱侥幸心理。而应该未雨绸缪,对于一些资源性产业可以通过投资并购等方式提前进行产业布局。
  事实上,虽然必和必拓失败了,但由于对进口钾肥依赖度高,中国并未逃出劣势地位。不久前,中化化肥与加拿大钾肥公司等3家生产商签署协议,将在2011、2012、2013三个年度分别从后者购买100万吨、105万吨、110万吨钾肥,总量不低于中国钾肥进口总量的33.33%。拟议价格折合每吨600美元、695美元、790美元。这远远高于今年以来400美元的均价,顿时激起千层浪。
  其实,很多现在价格疯涨的产品在几年前还处于供大于求,如果能提前采取行动,那现在的状况将有明显不同。白明认为,长久以来的机制问题使中国企业过度注重眼前利益,而缺乏长远的战略思维,这一状况亟待改变。
闲聊

10-11-17 15:32

0
大股东现在的任务就是往市场里注水。减持结束之前想看到起色没有可能。
lueying

10-11-17 15:19

0
黑白兄你心情俺理解,只是别总想着这事。。跟他们对着搞除了让我们这些重仓的重复受伤还能有啥好果子??

别和其他的掺和,他们就想着什么时候151跌破10块了最好,然后进来拣点。
plasmon2

10-11-17 15:07

0
中成尾盘放出来的7000手不会又是大股东放出来的吧!
honeywood

10-11-17 14:09

0
钾肥十二五目标自给率80% 可防国际垄断风险
2010年11月16日 01:0921世纪经济报道【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条

点击图片查看详细数据

王洁

“‘十二五’的目标就是实现钾肥供应的自主保障,主要内容是发展国内产量,最大的亮点则是要考虑可持续发展。”

11月11日,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秘书长刘富昌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钾肥行业的“十二五”规划正在制定中,计划将于明年1月左右公布。

自今年8月必和必拓提出收购加拿大钾肥供应商Potash以来,钾肥这一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行业,再次成为关注焦点,并引发了“钾肥会否重蹈铁矿石被动局面”的争议。

对此,刘富昌向本报记者表示:“从长期来看,只要中国将实际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就可以防范国际钾肥资源垄断可能带来的风险。”

自主保障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中国无机盐工业协会钾盐(肥)行业分会常务副秘书长亓昭英用这八个字,来解读行业发展的终极目标。

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口钾肥,主要品种为氯化钾、硫酸钾、硝酸钾以及含钾复合肥,进口量逐年增加。预计2010年的进口量,将超过400万吨实物。

并且,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市场需求与国产钾肥产量之间一直存在缺口,进口钾肥还将占据重要地位。

但随着中国国产钾肥产能的增长,中国对进口钾肥的依赖性在减小。“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一步扩大自主保障。

“原来我们60%-70%的钾肥都需要进口,近年来,随着国产产能的释放,国产、进口之间的比例不停地发生变化,由于境外项目拥有产量的出现并进入国内市场还需要一定时间,所以实现国产、进口、境外1:1:1是我们的长远发展格局目标。”亓昭英告诉本报记者。

目前,国土资源部正在酝酿,在全国21个省开展大规模地质找矿行动。“这当中,也把钾矿,尤其是可溶性钾矿资源纳入了议事日程。目前,我国的可溶性钾矿量还较少,且分布不均,但仍有潜力,需加大勘探力度。”

刘富昌告诉记者,2010年,国家已经投资了5000万在钾矿勘探上,已在四川、新疆、云南这三个地方找矿,已发现了一定潜力。“2011年,计划投资将达到7000万,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用于找钾矿工作。”

从历史数据来看,中国钾肥的表观消费量,从2004年到现在基本维持在600万吨(K2O)左右,其中,2005年和2007年达到较高水平,分别为715.0万吨(K2O)和831.3万吨 (K2O)。

而预计到2010年底,中国钾肥生产能力将超过390万吨(K2O),产量将达到350万吨(K2O)以上。

由于钾肥的“弱周期性”特点,亓昭英认为:“如果国际市场钾肥价格高过农民的承受能力,中国国产钾肥完全可以满足农业的需求下限,从而保证中国的粮食安全。”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09年,由于钾肥价格偏高,中国经多方论证后,坚持全年没有进口高价产品,既未耽误国内生产,最终也迫使供应商在当年底签订了中国2010年到岸合同价每吨350美元的全球最低价。

多路出击

据本报记者了解,随着国家新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扶持骨干企业政策的实施,国内几家重点的钾肥生产商也已做好相应的准备。

在方式上,则因地制宜。由于中国非传统钾资源丰富,“十二五”期间,国内钾肥企业将重点开展利用盐湖低品位钾矿、海水钾、不溶性钾矿、井盐钾等资源的自主产业化成套技术与装备开发,选择典型矿点建设规模化示范工程。

亓昭英告诉记者:“目前,我国不溶性钾矿的开发技术已经成熟,产业化已经迈出了很重要的一步。”

“十二五”时期,青海盐湖集团[25.60 -0.78%]将增加100万吨的年产量,达到350万吨实物量的产能规模;青海其他钾肥厂的产能将超过200万吨;新疆罗布泊二期工程建成产能将达到300万吨实物。

再加上海水钾、云南固体钾、境外钾肥企业及不溶性钾资源的开发,预计2012至2015年间,中国国内钾肥产能将达到520万吨K2O,折标准氯化钾825万吨。加上老挝等境外钾肥项目建设,总产能将达到1000万吨实物量左右。年产量则将会根据市场情况保持在600万至800万吨实物量,钾肥自给率将由2007年的30%提高到60%以上。

而整个“十二五”时期,预计中国氯化钾、硫酸钾及硫酸钾镁肥等钾肥产品年消费量为800万至1000万吨实物量。因此,未来5年内,中国自产钾肥可基本满足国内钾肥需求的下限水平。

“‘十二五’规划期间,我们还会从各个方面支持境外钾矿资源的开发,争取境外这部分也能够早日‘反哺’国内钾肥市场,为国内钾肥产业形成支撑。”亓昭英向记者表示。

近几年来,境外钾资源的开发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分别在老挝、刚果(布)、加拿大等国家取得了钾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证,在今年或明年,老挝钾项目将有装置投入生产
honeywood

10-11-17 14:07

0
积极推动氯化钾固矿液化项目:不就是 刚钾的开采模式吗。。。。。。。。

·
  目前,钾肥行业的“十二五”规划正在制定,预计将于2011年1月左右公布。其中,发展钾肥产量以实现国内钾肥供应的自主保障和促进钾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将是钾肥行业“十二五”规划中的主要内容。

  中投顾问化工行业研究员常轶智认为,我国钾肥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在钾肥进口价格方面几乎没有话语权。而且近年来,国际钾肥巨头企业由于看到巨大的市场需求,对钾肥实施限产保价措施,我国钾肥的进口价格更是一路上涨。再加上近期发生的钾肥企业被收购和合并事件,更是引发了业内对我国钾肥行业将会重蹈铁矿石覆辙的担忧。因此,我国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快实现国内钾肥供应的自主保障。

  常轶智指出,我国缺钾耕地面积较大,而国内钾资源又相对比较缺乏,在20世纪70年代,我国就开始进口钾肥,对外依存度较高。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化肥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目前我国钾肥的每年都需要进口大量的钾肥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对外依存度高达70%。

  而国际上钾资源的分布较为集中,全球钾肥市场几乎被世界几大钾肥巨头所垄断,我国在钾肥进口价格方面基本上没有话语权。特别是自2005年我国开始钾肥谈判以来,钾肥的现货价格竟达1000美元/吨的高位。据中投顾问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化肥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08年,我国进口钾肥的合同价格为565美元/吨,市场现货价格一度高达1000美元/吨。

  因此,常轶智认为,我国有必要根据当前国内钾肥行业的现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国内钾肥的供给。例如,积极推动氯化钾固矿液化项目和盐湖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的发展、加大国内钾资源的勘探力度、努力开发境外钾资源等。
闲聊

10-11-17 13:59

0
黑白兄,这个那不出证据的,有心情起诉的人没有实据,有能力提供实据的人不可能参与。
黑白001

10-11-17 13:25

0
邹宝终和陈龙波这种说的好听点叫忽悠,严格来说已经涉嫌犯罪了。

在正常国家他们敢这样  等着在鉄窗里忏悔吧
honeywood

10-11-17 13:11

0
POORS 厉害呀 赚大钱的分析出来的信息就是不一样!!!!

POORS:

博文中有人转贴说MPC副产品中镁污染太大(2010-11-17 10:40:10)
分类:中成杂谈
请问MAA全名中:MAGINDUSTRIAL

是指什么?

MAA的主业就是找镁矿,卖镁的

MPC的副产品中含镁很高

MAA早就规划了在MPC旁开设一个镁厂

大家有空可以再仔细研究一下

镁含量高,那副产品卖给MAA的镁厂的价格就更高

那是好事啊

另,MAA原来规划的就有2期

第1期60万吨,第2期120万吨,怎么可能环保只规划1期?

即使环保只规划了1期,那先开工1期

慢慢规划2期还不行?

这个环保议题真是好议题

估计是最后一个烟幕弹了

慢慢等吧

5,6月,我说过,11元以下是空头陷阱

11月我说,16元以下是空头陷阱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