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潜伏也是需要耐心的
0
做狗宝去
0
顶LZ的好文,让我们一起陪着976成长。
0
好贴,楼主有博客吗?告知?
0
慢慢看,先顶下
0
刚发完贴内容就来了~~抱歉
0
喊口号谁都会喊~~来点实在的内容
0
首先,请允许sahoo:
向淘股吧”森林焱炎(福海灵山)“、”淡淡的名贵“、**“沉默的投资者“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是他们引领sahoo走近了600976,是他们揭开了体外培育牛黄的“转折之年"。
一、澄清几个问题
1、发明专利保护期限
有股友说体外培育牛黄的发明专利保护期限至2013年,实际应为2021年。
依据为“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改变募集资金用途公告”,公告日期2005年4月27日。
在“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一款中,明确公告了专利保护期限:“目前,大鹏药业在原专利技术基础上改进和完善体外培育牛黄工业化生产技术,成功地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保护,保护期至2021年。 ”
2、原材料新鲜牛胆汁的质疑
和锦研究根据其他研究人员的资料,以每1000克牛胆汁可以生产牛黄3克进行估算,600976年产5吨牛黄所需要的牛胆汁不少于1500吨,这些牛胆汁依照公司说法,还必须是新鲜牛胆汁,因此质疑体外培育牛黄可能仅仅是一个“商业计划书”。
和锦的这个质疑,令很多牛黄迷困惑,有股友说,只要新鲜牛胆汁的疑问解决,600976就NB了。
Sahooo自己也一度受困于此。
多方求索后,终究柳暗花明,其实这个问题,蔡红娇教授早就说明白了,根本不需解释。
让我们再次学蔡红娇教授的“答记者问”吧,相关问题如下:
问:新鲜牛胆汁中的胆红素不是很高,是怎样培养出胆红素含量达35%以上的“体外培育牛黄”的?
答:在体外培育牛黄的形成过程中,我们补充了胆红素,然后通过生化过程将其转化为复合胆红素钙。
问:体外胆汁的稳定性如何?
答:新鲜牛胆汁在低温冷藏时是稳定的。
问:体外培育牛黄具有哪些技术优势呢?
答:......
原料采用新鲜牛胆囊胆汁及其制品,资源丰富,容易获得,不加任何添加剂。
.......
3、股份变动
2005年,公司公告出资5850万元组建健民大鹏药业有限公司并持有45%的股权,这个股权后来减少为39%(另一种不准确的说法是35.37%),但细查公司历史资料,这个股权变动居然没有任何公告。
Sahoo细查了公司历年定期报表,发现股权变化出现在2008年,2008年半年报中,其参股股权赫然载明仍为45%,而至该年年报,则减少为39%,期间公司并无专门公告。
但在2008年年初的一则董事会决议公告中,找到了如下信息:
2008年1月17日(600976)"武汉健民"公布董事会决议公告
武汉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近日以传真方式召开五届六次董事会,会
议审议通过如下决议:
(1)......
(2).......
(3)同意公司对武汉健民大鹏药业有限公司不予增资。
由此推测,健民大鹏在2008年进行了增资,而公司竟未参与。
说点题外话,本公告日6天后,即2008年1月23日,公司公告出资人民币10000万元对顺华置业进行股权投资,占其股本总额的38.46%,短短一年后,即2009年1月,又分2次将股权转让,获转让款共计12921万元。
当年公司还参股了其它项目,可见公司不缺资金,未参与大鹏增资,只能理解为公司当时对体外培育牛黄市场信心不足。
果然,2008年健民大鹏公司出现巨亏,可见华立当家人对市场洞若观火,有先见之明。
二、市场出现转机
1、混乱的政策
(1) 人工培育牛黄正式应用于医药,启始于200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下发的《关于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问题的通知》(国食药监注[2004]21号)。
该通知规定:对于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含牛黄的新药,可以将处方中的牛黄以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牛黄等量投料使用,但不得以人工牛黄替代。
所附《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用药品种名单》共计42个品种,2005年调整为38个。
这一通知,相当于体外培育牛黄的“出生证”。
(2) 按理说,这42(38)个药品从此都不得使用人工牛黄,但遗憾的是,《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用药品种名单》所列品种的法定质量标准中,大都缺乏相关检测标准,对牛黄功效性成分胆红素的含量测定更是一个也没有,加上国家相关配套法规的严重缺陷,人工牛黄有禁不止,牛黄市场仍然长期混乱。
(3) 法规的严重缺陷之一是,《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用药品种名单》仅仅规定了品种名称,对剂型却没有明确界定,导致同一产品在剂型不一样的情况下使用不同牛黄的局面。例如:大活络丸、安宫牛黄丸、万氏牛黄清心丸、梅花点舌丸、回春丹等必须使用天然牛黄、培植牛黄或体外培育牛黄,但大活络胶囊(部颁新药转正52册)、安宫牛黄片(部颁中药14册)、安宫牛黄栓(部颁新药转正51册)、万氏牛黄清心片(地标升国标)、梅花点舌片(地标升国标)、梅花点舌胶囊(部颁新药转正41册)、回春散(地标升国标)等产品标准“处方”项下为“人工牛黄”,降低了含牛黄名方名药的治疗功效。
2007年,为了改变同一产品不同剂型使用不同牛黄的混乱局面,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关于对牛黄及其代用品使用品种剂型界定的复函》中,明确指出,“对于依据国家药品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症用药品种改剂型或改变用药途径的新药,可将处方中的牛黄以培植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替代牛黄等量投料使用,但不得以人工牛黄替代。”算是堵住了这一漏洞。
(4) 更荒唐的是,2005版《中国药典》竟将上述名单中的诸多含牛黄药物的牛黄成份标注为“人工牛黄”,如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等,造成了一药多方的混乱局面。
(5) 造成的结果是,牛黄市场长期鱼目混珠,同样是“安宫牛黄丸”,不同厂家的产品,其胆红素含量和市场价格可以相差达数十倍。
不难理解,为何人工培育牛黄的发展会如此举步维艰,其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检测标准的长期缺失。
2、混乱的市场
牛黄分四种:天然牛黄、体外培育牛黄、体内培植牛黄、人工牛黄,其中体内培植牛黄产量极低,所占份额极小。
天然牛黄的神奇应用已有千百年历史,我国的天然牛黄产量很小,主要依赖进口,而2002年,为防止疯牛病通过用药途径传入我国,国家决定禁止进口牛源性材料制备中成药,这意味着天然牛黄进口的政策之门关闭。
按理说,天然牛黄应该出现巨大市场缺口,体外培育牛黄正好可以弥补,而事实是,体外培育牛黄推广多年,市场认知仍然有限,销售举步维艰。
原因之一在于,天然牛黄一直存在走私,天然牛黄被禁止进口以后,走私市场空前繁荣,香港是全球最大的天然牛黄集散地,也是全球最主要的走私市场。优质的天然牛黄,售价一般在15万元以上,而走私市场的所谓“天然牛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其售价可低至6至8万元,而且不乏制假售假。中国一年消耗多少数量的优质天然牛黄?谁也不知道,据某市场人士称,即便是国内的知名中药企业,也舍不得使用优质牛黄,而香港市场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和出价配制牛黄。
有报道说,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天然牛黄大约4000公斤左右是走私牛黄及一些假冒牛黄,其余不足500公斤的天然牛黄是靠国内零星收集。
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有着天壤之别,价格仅为200-300元/公斤,在我国,大量低端牛黄药使用的均为人工牛黄,由于政策原因,一药多方,即人工牛黄与天然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共存的局面长期存在。更有甚者,人工牛黄本身的质量状况也参差不齐,合格的人工牛黄并不多。
而在日本、韩国,人工牛黄被禁止使用,含有人工牛黄成份的药品被禁止进口。
3、政策的转机
(1) 将于2010年10月1日开始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对禁止使用人工牛黄的品种,将增加猪去氧胆酸和游离胆红素等指标的检测,牛黄药市场长期缺乏检测标准的历史得以终结,体外培育牛黄在市场上得势不得分的局面有望根本改变。
体外培育牛黄将因此而得以在市场竞争中“凤凰涅槃”,如果说,体外培育牛黄市场会有春天,那么,新《药典》的施行之日,就是这个春天的“立春”日。
(2) 2009年5月27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生产、销售假药、劣药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文规定,生产、销售的假药“属于急救药品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四十一条规定的“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相对含牛黄类品种,‘两高解释’剑锋直指38个品种中以人工牛黄替代牛黄、体外培育牛黄、培植牛黄的违法行为,牛黄药制假将触犯刑法。
(3) 2009年8月18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其第三部分中药饮片明确规定:颁布国家标准的中药饮片为国家基本药物, 而体外培育牛黄为2005年版《中国药典》“药材及饮片”新增品种。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规定,安宫牛黄丸为国家基本药物品种,为2009年版国家医保目录甲类药品,并被列入《国家标准处方中含牛黄的临床急重病用药品种名单》。
为保证基本药物的质量,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将制定严格的监管办法,监督目录品种的生产。
4、市场的转机
(1)体外培育牛黄的市场推广,大体已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04年取得“出生证”后,盲目乐观,全面出击,计划当年销售1000公斤,实际结果是四处碰壁,市场根本不买帐;
第二阶段聘请了咨询公司,确定战略联盟体大客户模式,与江西樟树药业、广西梧州制药、广药、上药、哈药等企业先后结成战略联盟,这一方式仍然举步维艰;
第三阶段,即09年4月,授于中国药材集团体外培育牛黄独家代理经销资格,当年上半年大鹏公司即告扭亏,并从下半年起连续三个季度赢利。
(2)中国药材成为独家经销商
2009年4月,中国药材集团公司与武汉健大鹏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体外培育牛黄战略合作协议与独家代理经销协议》,根据协议,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在3年内享有体外培育牛黄的全国独家代理经销权,同时双方共同表达了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密切合作方式的愿望。
此举表明健民大鹏在经历了数年痛苦的市场洗礼之后,其体外培育牛黄的市场营销模式宣告彻底失败,转而委托中国国药集团独家代理,从一年来的市场变化来看,实为明知之举。
(3)中国药材凭什么?
有意思的是,中国药材也是国家一类新药——人工麝香的独家经销商,并推广多年,人工麝香早已成为中国药材的拳头产品,公司还经商冬虫夏草等多种濒危珍稀药材,中国药材俨然就是濒危珍稀药材的经销专业户。
令人惊讶的是,人工麝香与体外培育牛黄竟有诸多相似,两者均为濒危珍稀药材,均经历了长期艰苦的研发,均于2004年获得政策许可,均因人工研制而遭市场排斥,售价均在5万左右,均由中国药材独家总经销,很多名药(如安宫牛黄丸)同时使用这两种药材。体外培育牛黄与人工麝香简直就是孪生兄弟。
而人工麝香自2004年获得生产许可以来,目前已牢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约占麝香市场份额七至八成。
可见,中国药材成为体外培育牛黄的独家经销商是多么顺理成章的事。
在09年4月以前,中国药材也一直在进行体外增育牛黄的市场开发,取得独家经销商资格后,已将其作为新一代拳头产品不遗余力地大力推广。
可以推测, 这三年的独家代理应有一定的业绩条件,不难想象,牛黄是大鹏公司的唯一产品,独家经商,意味着大鹏公司把自己的身价性命都押在了中国药材身上,大鹏公司冒了极大风险,而中国药材接过了巨大的责任,对于这一合作,双方的信心来源是什么?
理解了这一层关系,让我们来想象和跟踪这三年体外培育牛黄的市场业绩吧。
(4)历年业绩
武汉健民2010年一季报载,投资收益121万元,考虑到公司已剥离其它股权投资,本项收益应该就是健民大鹏39%股权的收益,则健民大鹏一季度利润约为310万元。
健民大鹏历年业绩如下,第一列为营收,第二列为税后利润(单位:万元):
2009年度 4400 713
2009年半年报 2132 0.4
2008年年报 2622 -3862
2008年半年报 1364 -1389
2007年年报 3022 -975
2007年半年报 1872 -174
2006年年报 2553 -210
2005年年报 1756
也就是说,在2009年上半年扭亏之后,健民大鹏已经连续三个季度赢利,平均每季赢利300多万元,2010年一季度310万元的收益,虽未表现出明显增长,考虑到春节因素,预计二季度出现一定的增长应该不算过份。
2009年下半年,健民大鹏营收2268万元,赢利713万元,净利率31%,期待2010年半年报的数据印证。
(5)市场推测
sahoo只想推测一下体外培育牛黄远期市场,非常粗略的。
A、假设5吨产能全部释放
假设中国药材的独家经销价为3.8万元/公斤(纯粹假设,没有任何根据),则总营收为1.9亿元,以39%的股权和30%的净利率计算,600976可得收益约为2200万元,折合每股0.15元。
这个数字实在令人失望。
B、假设遥远的未来实现产销50吨
据说各类牛黄的市场容量每年达200吨,假设若干年后,人工牛黄被禁,天然牛黄神话不再,体外培育牛黄大行其道,国内国际一齐旺销,实现年产销50吨,折合每股收益1.5元。
C、假设净利率为60%
从所周知, 有些药材的净利率很高,假设体外培育牛黄的净利率远不止目前的30%,算个60%吧,只要将上述相应计算结果乘个2就可以了。
D、净利率假设
大鹏药业刚刚扭亏为赢,其净利率仍处低位。
中国药材新取得独家经销资格,处于市场开拓阶段,回报应该不菲,若干年后,体外培育牛黄市场打开,甚至由买方市场转为卖方市场,其“营销费用”自然相应大幅回落。
因此,可以相信,大鹏药业未来的净利水平将有一段快速上升,然后进入缓慢攀升,或许超过上文假设的60%也未可知。
三、天问
1、大股东会否进一步增持股份?
2010年7月5日,武汉健民发布公告,宣布已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36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36%。我们不关心增持的股份是否用来进行股权激励,我们关心的是,公司会否进一步增持股份?
2、武汉健民有无可能增持大鹏公司的股份?
也许2008年有可能,但事实是,当年公司股份从45%下降到了39%,现在,增持的可能几乎没有了。可惜了公司帐上的4亿真金白银。
3、定向增发还是分拆上市?
健民大鹏重组时,武汉健民、武汉大鹏药业有限公司、武汉现代中药产业化有限公司(实际为蔡红娇所有)分别占45%、45%、 10%股权,2008年,武汉健民未参与增资,股份下降至39%,另两家的股份占比情况不得而知。
大鹏药业、现代药业的股份有没有可能通过定向增发注入上市公司?600976有没有可能再剥离其它产业?增发操作简单,但控股权是个障碍,大鹏药业会否愿意仿效万科模式?
或许单独上市是更好的选择?至少对大股东来说是这样的。
4、人工牛黄会不会象韩国、日本一样被禁止?何时被禁止?中国药材能不能推动这一进程?
5、亚洲的出口市场估计会随着国内市场的启动而打开,这个市场有多大容量?
6、未来,体外培育牛黄的新应用将层出不穷,会在多大程度上改变市场容量?
7、600976当前市值23亿元,未来,体外培育牛黄将如何改写这个数字?目前市场上相关股票的市值如下:云南白药400亿,东阿阿胶260亿,片仔癀60亿,马应龙50亿。
需区别的是,600976参股大鹏公司的股份是39%。
四、图表
1、新高
09年底创出历史新高后,经历了长期整理和回撤,7月1日头部破位之日即为见底之时,转眼间离前期高点只有一步之遥了。
2、缩量
在历史高位,换手率持续降低,表明筹码在不断沉淀,长线买家在不断进场。
五、综述
新规推出,渠道发力,市场认知度、美誉度随时间逐渐上升,多重因素正推动体外培育牛黄市场的实质性启动。
体外培育牛黄有着美好的未来,可惜的是,这份美好,600976只拥有39%。
“牛黄无限好,只是股份少”,这几个月来,sahoo心中常常这样感叹。
六、附注:
1、本贴未涉及600976的主要业务。
2、本贴未涉及大鹏药业的成药业务。
3、本贴不构成买卖建议。
sahoo
2010年5月-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