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通过我的仔细分析,不知你是否已经明白所谓的1998年香港金融保卫战,自始至终都是在索罗斯指挥棒的指挥下跳舞,要知道对冲基金以杠杆操作为主,他主要的钱都是融资借来的,按现在高盛和摩根斯坦利融资的情况看,一般是10%的年利率,等上四五年慢慢出货无异于自杀,把索罗斯精妙无比的出货当成仓皇出逃,所谓的胜利不过把恒指从16000点跌到8000点这拦腰一刀的空间都不计算,以1998年8月9月这最后2个月的交割来计算,完全是自欺欺人的阿Q 胜利法。
索罗斯对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亚洲四小虎的金融攻击不能称之为骗局,那完全是肆无忌惮,赤裸裸的明火执杖的抢劫。对香港的攻击才称得上是精妙无比、精心筹划的世纪大骗局,索罗斯在香港兴高采烈的庆祝胜利声中,偷偷的拎着装满美元的钱箱回国了,走前还不忘很绅士地对曾荫权与任志刚说热烈祝贺你们取得香港金融保卫战的胜利,你们成功地捍卫了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心说不能告诉你们联系汇率下港币就是美元,攻击港币本来就是扯淡),大胆决策动用 1180亿港币将恒指守住了7800点(心说不能提醒你们恒指是从16000点下来的,不这样谁有能力能接下我的抛盘,)使我沽空恒指的合约还亏损平仓(心说不能提醒你们我的主力合约早就平仓盈利了,这点不过是引诱你们接盘的诱饵,这年头舍不得孩子套不了狼呀),让我除了钱什么都没剩下,等你们庆祝完胜利,有空来美国帮我数钱,我实在搞不清究竟赚了多少,再次祝贺你们取得胜利。
题后话:
香港当年悍然救市,费力不讨好,国际社会一直批评香港违背自由市场经济原则,看看当今的美国这个自由市场经济原则的领袖和捍卫者的作为,香港金融保卫战要真正战胜索罗斯简直简单如儿戏:对港币的抛售有多少接多少,然后存进银行,对所有香港银行提供无限量流动性支持,这样索罗斯再借多少港币都是白送利息,转手又都回银行了,而且银行港币要多少有多少就怕你索罗斯不来借,这样既维持汇率不变,资金充裕利率也不会抬高,你想借机打压股市,门都没有;发布禁空令,禁止做空恒指期货,此前做空恒指期货的获利为不当获利,予以没收;至于索罗斯买的股票管都不用管它了,除了亏本卖没别的办法,否则只有为香港的长期稳定繁荣作贡献了。你说高明不高明,只有不按规则出牌才能灭了这帮家伙,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0
有股指期货的常识的朋友都知道,做空股指期货的主力一定要掌握足够数量的权重股筹码,否则就等于是毡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分析恒生指数的走势,索罗斯等在港股市场对权重股建仓可能在10000点以下才开始,可能在1998年5月左右大规模建仓以对冲沽空期指的风险,6月7月恒生指数攀升到8000点左右,这时对冲基金再次大幅沽空恒指,到8月14日把恒指打到6610点,之前的19个交易日恒指急跌2000多点,每张合约可赚10多万港币,利润之高,让人难以想象。做空恒指期货,恒指每下跌1点,每张合约获利50港币,从索罗斯最初建仓的16000多点,每张合约可赚50多万港币,即使持有1万张合约,就赚了50多亿港币,即使最贪婪的人,在这个时候都应该是收获季节了,何况索罗斯这样的高人,1998年8月上旬应该就是索罗斯大量平仓的时间段,由于无法查到其沽空恒指的具体仓位,无法计算其究竟赚了多少钱。而按有的说法,索罗斯在1998年8月交割的沽空恒指合约中亏损12亿港币,8月交割的合约每张亏损额为3万多港币,也就是说索罗斯新开未平仓的合约应该在3万多张,其整个恒指沽空合约应在数十万张,其盈利难以计数。
对做空股指期货的主力来说,其在股市持有的权重股筹码主要是为保证其期指合约的安全,在大盘上涨时要能压得住盘,而往下打压时一般都会在低位及时回补筹码,有时我们会看到高买低卖觉得很难理解,对主力来说高买低卖之后,只要能在更低的价位接回来,其股票市值的损失就很小,如果上涨还有盈利。对做空股指期货的主力来说,在指数上下基本处于平衡的区间,其沽空期指的金额与其权重股筹码大致相当,以对冲风险。当其沽空的股指合约获利平仓之后,其对冲风险的权重股筹码就需要清仓,一般来说作为向下打压的手段,不以盈利为目的。
分析道这里,我想你大约已经明白了,在恒指6600点到8000点之间,对冲基金的沽空期指的主力合约大部分已获利平仓了。这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对冲风险而持有的权重股的大把股票如何出货是最关键的了,任志刚等香港金融管理当局在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之前索罗斯等对冲基金四次攻击港币都没整明白对冲基金获利的主战场,在最后的关键时刻一下明白了,我都怀疑这是索罗斯告诉他们的。索罗斯竟然在恒指7500点建仓,区区不到4万张1998 年8月交割的沽空恒指合约完全是诱饵,以掩护1000亿权重股筹码完成胜利大逃亡。曾荫权与任志刚终于知道了对冲基金的秘密,于是大哭几场之后,痛下决心与索罗斯决一死战,颇有点抬棺而战的悲壮。面对索罗斯的疯狂抛售,港府动用充裕的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不惜一切代价挂单接下对冲基金的所有抛单,还乘胜追击,拉高股价,让索罗斯卖了个好价钱,其实当时港府可能急晕了头,没有去查一下沽空期指合约究竟有多少张?其实应该可以查到的。从事后知道的索罗斯在8月 28日交割的沽空股指期货合约损失12亿港币来看,不到4万张,每张30多万港币,总市值不到150亿港币,而港府却掏出了1180亿港币还拉高股价在短短的十个交易日里接下了以索罗斯为首的对冲基金的筹码,帮助其实现了胜利大逃亡的目标。
也许有朋友还是不太明白,从香港保卫战的激烈程度,港府接下的这1180亿港币的筹码应该基本都是国际炒家抛出的,虽然其中难免有其它散户震出来的筹码,索罗斯这些国际炒家的筹码应该在1000亿港币以上,据统计索罗斯在香港保卫战中损失8亿美元,也就是差不多60亿港币,这其中包括拆借港币的短期利息,蓝筹股筹码打压的损失,交易手续费,最终作为诱饵的沽空期指8月合约损失的12亿港币。说到这里你该明白了索罗斯以60亿港币的代价在短短10个交易日,完成了1000亿港币筹码的出货这种不可完成的任务,而且还实现了股指由6600点到7829点的上涨,这天文数字的筹码完成出货,而且基本上是在最后几天出在了最高点,股指却涨了将近20%,股价拉高的收益都不止60亿港币了。这是何等的高明,你说港府取得了香港保卫战的胜利了吗?
港府的确取得了1998年8月以及9月恒指期货合约的胜利,而且其投入的1180亿港币的盈富基金在几年之后也取得了不错的收益。我们再看看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们赚了多少钱?上边已分析过,在最后出货的过程中利用香港的金融保卫战,实现了高位出货,我们假设这一过程已将其损失和成本弥补,其前期在沽空股指期货的盈利就是净利润。根据前面的分析,在平衡区间,对冲基金的沽空期指的头寸基本与其权重股筹码持平以对冲风险,现在知道了8000点左右其股票市值在1000亿港币以上,对应的期指空头尺寸也在1000亿以上,恒生期指每点对应50港币,8000点的每张合约为40万港币,也就是说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持有的恒生期指沽空合约在25万张以上,如果全部在16000点以上建仓,每张合约的盈利空间是8000点,即使并非全部都是在高位建仓,如我们前边分析,其大部分仓位应该是在高位建的,低估一点平均盈利空间为6000点,那么每张合约的利润为30万港币,25万多张合约的盈利至少在750亿港币之上,将近100亿美元。由于无法知道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的期指空头尺寸究竟多少,以前分析为估算,但相比香港股市数万亿港币的市值损失,这也不算什么了。
0
在1998年8月之前的四次对港币的攻击中,任志刚都以提高利率来应对,当时舆论叫他任一招,只此一招,而且还是错招。等任志刚明白过来后,就改变了招数,从外汇市场上低价通吃港币,8月5日炒家卖出200多亿港币,8月6日炒家又卖出200多亿港币,香港运用财政资金如数吃下,将汇率稳定在 7.75,同时转手存入银行,将利率也稳住了,这本是一开始就应采用的正确应对,这样炒家就无机可乘,还得赔上拆借利息。
8月14日明白外汇市场不过烟雾弹,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才是主战场的香港当局,毅然决然地决定以巨额外汇基金和土地基金入市干预,与索罗斯为首的国际炒家决一死战。在决定入市之前曾荫权曾在夜里静静地哭过两三次,深感压力巨大,如果失败,就是自己跳楼也无法挽回损失,与任志刚商量决定入市之后,随即向特首董建华提出建议,老板董建华不到半个小时就拍板,和他们斗一场。有关香港金融保卫战的盛况有关描写的文章已有很多,在这里我们就不做过多描述,只说说关键的一些东西, 8月24日恒生指数由港府入市前的6610点推高到7820点,随后的几天国际炒家和港府的交战进入白热化。
由于8月28日为股指期货交割期,迎来了首次决战,上午10点整开市后仅5分钟,股市的成交额就超过了39亿港元。半小时后,成交金额就突破了100 亿港元,到上午收市时,成交额已经达到400亿港元之巨,接近1997年8月29日创下的460亿港元日成交量历史最高纪录。下午开市后,抛售有增无减,成交量一路攀升,但恒指和期指始终维持在7800点以上。随着下午4点整的钟声响起,显示屏上不断跳动的恒指、期指、成交金额最终分别锁定在7829点、 7851点、790亿港元上。普遍的观点认为国际炒家在7500点卖空恒指8月合约,而结算点位收在7851点,国际炒家在做空恒指8月合约上巨亏。 1998年9月7日,香港金融管理局颁布了外汇、证券交易和结算的新规定,使炒家的投机大受限制。当日恒生指数飙升588点,以8076点报收。加上日元升值、东南亚金融市场趋稳等一系列因素,使投机炒家的资金、换汇成本大幅上升,不得不败退离场:9月8日,9月合约价格升到8220点。8月底转仓的期指合约要平仓退场,每张合约又要亏损4万港元。至此,国际炒家见大势已去,纷纷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在整个香港金融保卫战中港府投入资金1180亿港币,有人预计索罗斯在香港阻击战中损失8亿美元,落荒而逃。实际情况真是如香港金融保卫战揭秘说的这样香港当局大获全胜吗?我们回顾一下,对香港的攻击开始于2007年10月,索罗斯在1994年就在精心准备对东南亚的攻击了,可以说1997年10月对香港发起攻击前一切准备工作都已做好了,以索罗斯对货币市场理解之精深,当然知道不可能在攻击港币中获利,攻击港币本来就是明修栈道,索罗斯的主战场就是股指期货,而在1997年8月香港恒生指数在16000点以上,无疑为其提供了做空恒指的建仓良机,有理由认为索罗斯有充分的时间在高位完成沽空恒指期货的建仓。
在1997年10月下旬开始对了对所谓的港币开始攻击的时候,恒指在短短几天的暴跌,市值损失2.1万亿港币,这个时候索罗斯都不需要在对股票市场上对权重股进行建仓,即使有也是少量的用于打压的筹码,完全可以忽略不计,这个阶段其在沽空股指期货的获利几乎是纯利。在1998年8月之前类似的攻击已经发生了4次,每次香港金管局的任一招都是用同样的办法提高短期利率让索罗斯沽空恒指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