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永生投资的未来

10-08-05 15:09 2634次浏览
灵山九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贵州神奇集团“80后”总裁:员工是最可爱的人

[日期:2009-01-16] 来源:贵州政协报 作者:丁双喜 [字体:大 中 小]
来源:贵州政协报 记者 丁双喜

如果某一天,在贵阳市某高校的篮球场上,碰到一个帅气的大男孩正在球场上翻腾跳跃,他很有可能就是贵州知名企业神奇集团的年轻总裁,“80后”的贵州省政协委员张涛涛。

走近张涛涛

在贵州,有一个家喻户晓的企业,那就是神奇集团,该企业成立于1990年,是贵州省制药行业的龙头老大,现拥有20多家下属企业、1个上市公司,已发展成为以制药为龙头,涉及酒店、金融、房地产、饮料等多个行业经营的企业集团,现有职工6000余人,资产总值20多亿元,年平均上缴利税9000余万元。

作为这样一家大型企业的“少东家”、执行总裁,1980年出生的张涛涛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呢?锦衣玉食,豪车名宅,一掷千金?无论走到哪里,都被鲜花和掌声簇拥?带着猜测,记者走进了贵阳华美达神奇大酒店——贵州神奇集团总部。

没有富丽堂皇的装饰,没有豪华奢侈的摆设,更没有漂亮迷人的女秘书,桌子上堆满了文件资料和图纸报表,在一间简洁的办公室里,记者见到了张涛涛。单从外表看,张涛涛就是一位普通的年轻人,但经过简单交流,就让人明显感觉到他身上的那股儒雅之气,进一步接触后,他与生俱来的沉着、果断的商业气质就自然地流露了出来。

放弃深造,勇挑重担

“我是在河南省镇平县一个名叫张林的镇上出生的,三岁随父母来到贵州,因为年龄小,适应不了水土,又返回河南老家,一直到小学一年级下半学期才再次来到贵州,当时我父亲的生意在黔西南,我就在兴义读小学,后来又到贵阳读初中、高中。”因为父辈的成功,张涛涛的人生注定了不平凡。

谈到“80后”这个群体,张涛涛发表了他的看法:“80年代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显成效的时期,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国家施行了独生子女政策,这个时期的孩子受的溺爱多。对前辈吃苦耐劳等优良品质的继承要欠缺一点,但我认为‘80后’这个群体,相对来说还算稳重,对家庭和家族的责任感也比较强,敢于、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少年时期的张涛涛聪明好学,碰到问题不仅仅要搞懂“是什么”,还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非得弄清楚“为什么”,并且特别喜欢自己动手实践操作。2000年,即将高中毕业的张涛涛碰到了人生第一次抉择,要考大学了,由于受父辈的影响,再加上他平时就喜欢琢磨中医中药,最终决定报考北京中医药大学。入学后,张涛涛碰到了难题,中医中药专业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太多了,这可是他最不擅长的。

一年之后,张涛涛毅然决定重新选择。他报读了美国某著名大学的管理学专业,被美国大学录取后,张涛涛发现国外大学没有考试压力,注重平时积累,教育模式灵活多样,非常适合他,他真正享受到了学的乐趣和成就感。凭借高中时过硬的数学底子,张涛涛又报读了该校的会计专业,两个专业同时研修。

回忆起国外求学的经历,张涛涛脸上洋溢着幸福:“刚到美国,普通的英语会话,对我来说还算轻松,可涉及专业课程中的术语,理解起来就相当困难了,因为美国的历史和文化与中国截然不同。大一、大二两年,我把精力着重放在研究美国英语和历史上了,大三、大四开始主攻专业课,任务重,压力大,有时候看书要从早上一直看到晚上。经过一天的苦读后,在充实中入睡,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美国的大学课堂用三分之一的时间讲理论,剩下的时间主要讲案例,这种授课方式我非常喜欢,有时我也会在课堂上发言,常引来一片掌声。2006年,我参加了清华大学的总裁班培训,课堂上的一些商业模式的模拟训练,相当一部分是在美国读书时,就早已尝试过的。国外求学的日子将是我一生的财富。”

2005年6月,张涛涛顺利地拿到了两个专业的毕业证,成为双料学士。利用短暂的暑假,他一边到美国各地旅游考察,一边思考今后的人生。他再一次面临人生的重大选择,是继续读研究生,还是先找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就业,积累国外资本运作的实际经验。张涛涛比较倾向于先找一家美国会计师事务所实,了解国外企业管理和运作模式,再顺便考取美国的注册会计师,适当的时候报读美国的研究生。

就在这个时候,他接到了家人的电话,称父亲年事已高,想早点退休,安享晚年,希望他早点回去接管家族企业。张涛涛回忆当时的情形,坦言道:“我一直对父亲的生意,对神奇集团的情况不了解,也不太感兴趣,虽然也知道自己终究要回国接父亲的班,但没想到这个时间会来得这么快。当时接到电话后,非常矛盾,甚至不想听从家人的安排,哪怕暂时滞留国外,把自己能够完全当家做主的时间再拉长一点。”

但是对父母的孝心,对家庭的责任感,还是让张涛涛在2005年8月份回到了贵阳,他决定挑起家庭和家族企业的重担。

“这就是企业家的人生”

“一切都得从头开始,纵使是管理专业科班出身,纵使英语说得溜熟,但是面对6000多员工,20多亿资产的庞大集团,我仍旧显得像是一个懵懂的小学生。”张涛涛回忆起刚回国的日子,自我解嘲地笑了。

2005年9月份,张涛涛到集团公司旗下的神奇大酒店担任执行董事,两个月后,张涛涛被调至集团公司,担任董事长助理,内部协调、研究企业发展战略、安排公司开会等,几乎公司所有的大小事务都涉及了,“这个阶段基本上就是打杂,还属于学熟悉阶段。”张涛涛谦虚地说。

2006年初,张涛涛开始担任集团公司的执行总裁职务,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接手公司的重要改制工作。

记者问张涛涛,刚从学生转换为社会人,就要担负如此重大的责任,感觉有压力吗?张涛涛笑着说:“决定回国的那一瞬间,我就感觉到了压力,那时侯主要是心理压力,因为我对企业管理只是理论掌握,实际操纵上不熟悉,也不太了解集团公司。回国后,我了解到父亲的艰辛创业史,以及父亲对企业、对我寄予的巨大期望后,那种简单的心理压力就排在了后边,首先是对企业发展及对员工负责的压力,其次是对家庭、对家族的责任压力,最后才是我个人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

为了早日熟悉集团,掌握集团公司的每个细节,每个环节,符合集团公司执行总载这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张涛涛开始了他的奋斗,“没有周末,只有加班,没有度假,只有工作,没有Party,只有应酬,经常在凌晨一两点钟,别人都沉入梦乡的时候,我还在看报表,研究公司下一步发展战略。除了吃饭睡觉,工作几乎占用了我所有的时间”。

当记者问到张涛涛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是什么时,张涛涛思考了一下,不好意思地笑了,“有时会忙里偷闲去打打篮球,但最大的爱好还是睡觉,因为一天下来,感觉特别累。这种日子让我偶尔也有烦躁的时候,尤其是刚回国的前半年,别人都有周末,为什么我没有?为什么每天这么累,为什么周末不能放松一下去郊外转一转?为什么不能随心所欲地度过一天?”

但是每次这样反问自己的时候,他就加深一次对父辈创业艰辛的体会。张涛涛说:“从前我经常抱怨父亲每天为什么这么忙,连亲友聚会都顾不上,现在我才体会到他的身不由己。其实像我一样的‘80后’,在选择权上要比父辈宽松得多,困惑的时候可以先把公司摆在一边,或者让父亲暂时顶一阵子,留点时间给自己思考。但我的父辈,作为创业的第一代,就没有这种可能了,他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毅力,坚持坚持再坚持,相比而言,我还是比较幸运的。”

针对这个问题,张涛涛和父亲做了深入探讨,最后两父子一致认为:这就是一种人生,这就是企业家的人生,既然选择了就不要抱怨。“小时侯,父母太忙陪不了我,现在父母有空闲了,我却又没时间陪他们了,真是太遗憾了。”张涛涛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湿润了。

经过三年半时间的磨砺和奋斗,张涛涛与公司员工相处得比较愉快融洽,并基本掌握了集团公司的总体框架和发展方向,还带领公司团队,针对经常大量饮酒、暴饮暴食人群,开发出了一种名叫“宴保”的新型中成药,可以在人体的胃壁形成保护膜,在抑制肠胃吸收、醒酒、减肥等方面有良好效果,这种新药不久后将投产,相关专家预测该药品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张涛涛的助理评价他是一位很和善、踏实、有毅力、有决心、有抱负的人,和普通的“80后”相比,没有玩心,要成熟稳重得多。

但张涛涛对自己的认识非常清醒,他说:“我现在仅仅把自己定位为企业管理者的角色,做一个合格的管理者是我目前的追求,在合格管理者的基础上上升后,才能成为企业家。目前,我还只是跨出了前几步,还需要历经磨练。”

对于“成功”的定义,张涛涛表达了他“80后”的视角,他说:“成功与否主要是人生的定位问题,我认为民营企业的第二代不能和第一代简单地比‘成功’,第一代是创业者,抓住了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粗放型的历史机遇,获得了奇迹般的发展。第二代应该把自己置于和员工同等的地位上,应该把工作重心放在打造一个让企业所有员工都能获得发展的平台上,只要员工获得发展了,企业的稳步发展就能实现,社会的进步才有希望。我认为这才是一个男人一生最大的意义,才是21世纪的企业家的成功所在,这也是我父亲的愿望。”



员工是最可爱的人

当谈起进入神奇工作的三年多来,什么事情让他印象最深,最为感动时,张涛涛打开了话匣子。

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有一次,集团下属一家公司急需一笔流动资金,但一时间又抽不出这笔钱,公司的员工们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大伙集资凑出了这笔钱,其中一位员工还把准备结婚用的钱拿了出来,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公司最终度过了难关。

张涛涛说:“三年多来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员工的忠诚和可爱,对企业无私付出的精神。”张涛涛又讲述了另外一个例子,集团公司下属的铜仁中药厂,在并购的过程中,因为股权、土地等手续繁琐,拖了将近四年时间,在这期间药厂停产了。有一位名叫张士彦的员工,被派去担任普通的保卫工作,看护厂房,当时偌大的一个厂,只有他一个人留守,夏天热,冬天冷,并且药厂一直停产,他竟然坚持了四年,在这四年期间连家都没回过,公司也曾提议另外派个人换班,但这位员工称“换了别人不熟悉环境,不放心”,拒绝了公司领导的好心。

“这和我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中一个情节一模一样,一个偏远的高山边防哨所,只有一个哨兵坚守岗位,这件事情太让人感动了。每一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首先要感谢的就是忠诚可爱的员工。”张涛涛动情地说,“所以在很多生产经营的环节上,公司都把权利下放给员工,这是神奇集团的特色。因为神奇的员工忠诚度非常高,值得信赖;并且中国人的性格特点,如果真的给予他信任,给他空间和权力,他反而更加谨慎,更加对企业负责。所以我必须对全体员工切实承担责任,努力奋斗,为员工谋取更多的福利。”

“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这是神奇集团管理者对自己和员工共同的要求。对于年轻员工,张涛涛表达了他“80后”的宽容:“我对年轻员工相对宽松,因为年轻人都会出现错误和失误。另外,还存在着能力的问题,某个阶段和时期,员工的水平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企业管理者必须能够容忍,因为员工的错误和失误也是企业发展过程中需要付出的成本之一。”(来源:贵州政协报 记者 丁双喜)
打开淘股吧APP
0
评论(1)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灵山九华

10-08-05 15:12

0
贵州神奇集团简介

  贵州神奇集团成立于一九九零年,现有职工6000多人,资产总值20多亿元,年平均上缴利税9000余万元。依靠科技、人才与市场竞争机制,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贵州神奇现拥有20多家下属企业、1个上市公司,并跻身于全国大型制药企业行列,成为以制药为龙头,跨多个行业经营的企业集团,并沿着集团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快速发展。
  制药行业:集团现拥有贵州、东北两大药品生产基地。其中贵州基地以生产中成药为主,现已开发出包括心脑血管、抗肿瘤、消化、呼吸等多系统的中成药及苗药等20余种剂型,300多个品种。荣获国家32项发明专利,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13个民族药、38个独家品种及国家二、三、四类药品120多个。2002年,“神奇”商标荣膺中国驰名商标。同年,被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及国家税务总局评为诚信纳税企业。
  其它行业:在以制药为龙头的发展战略指导下,神奇集团积极在其它行业树立“神奇”的品牌形象,涉及酒店、百货、银行、食品、化工、房地产、印刷、饮料等行业。如四星级的贵阳华美达神奇大酒店及贵阳神奇金筑大酒店等。
  科研技术:神奇始终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来推进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在不断充实自身科研队伍的基础上,积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如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新药研究开发中心、沈阳药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都建立了长期科研、技术合作关系。2001年荣获国家人事部批准设立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03年,由贵州省科技厅批准,在神奇科技工业园内设立“贵州苗药制剂工程技术中心”,也被科学技术部认定为“十五”国家863成果产业化基地。这些都为神奇的经营、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光彩事业:饮水思源,神奇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不忘回报社会,先后捐资一亿多元在贵州铺路架桥、立足贵州实际情况扶助贫困地区农民发展生产、修建中小学校和青少年活动中心,并出资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和贵州民族学院设立“贫困学生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2002年3月通过卫生部向非洲及中国西部12个贫困县无偿提供1.2亿元的抗结核药品,发起“光彩康复工程”。2003年,在全国上下抗击“非典”的战役中,神奇率先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捐赠120万元的现金和1000万元的抗非典药品,并通过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向北京抗非典烈士子女捐赠电脑等学用品。
  神奇还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改革,兼并和扶持了贵阳制药厂、林东制药厂、凯里制药厂、明湖制药厂、都匀制药厂、铜仁中药厂等多家国营制药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达成企业优势互补,不仅安置了企业的职工,使这些企业走出困境,焕发生机,而且还加快了神奇规模扩张的发展步伐,最终实现双赢。在近十年的光彩事业发展历程中,已投入资金达3.6亿元,神奇仍在继续努力,为中国尽快迈向小康社会作贡献。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