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我的人生向何处去

10-07-05 15:11 3381次浏览
peng15178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98年,对于80年出生的我,是成人的年份,也是我走向社会的年份。中专毕业后,一同学向我推荐了炒股。我当时幼稚的问,炒股一月能赚多少钱?同学说,起码能把每月的工资赚出来!于是我就找妈妈要了5000元投入了股市,买了一只同学舅舅推荐的股票。

同学是在忽悠我吗?不是,他的舅舅确实在股市上有所收入,买房的钱也是从股市上赚的。现在想来,在股市上赚钱没什么稀奇,但是没经过充分的历练,想在股市上赚钱只能未求荣、先求辱。

那当初就这么进入了股市是偶然吗?我想更多的是必然。股市满足了一个又想要赚钱、又想要自由的毛头小子的所有欲望,这是一种气场相吸。
打开淘股吧APP
22
评论(4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peng15178

10-08-05 21:15

0
做工作室,干的就是代客理财业务,风险不担,收益提两成,客户都是以前工作时认识的熟人。尽管风险不担,但我给客户选择的股票都是我认为非常稳妥的股票。我当时的手法就是选择一些走势比较有生气的股,然后定一个目标价就持股待涨,有时选的股一段时间没有涨,客户就耐不住性子选择退出了。没有绝对高超的技术,想吃这碗饭是不容易的。

  5月中旬的时候,以前一同事为我介绍了个200万的客户,他希望我在为客户赚钱的时候,还能换手频繁一些,从佣金角度也是一项收入。但我引导他说,如果我们专心做好的话,我们和客户都能分到更多的钱,而不是佣金这些短视的钱。因为我相信靠非双赢的模式路是走不长的,而我已经为自己辛辛苦苦奋斗了近10年,我不希望因为道德问题让我未来的路越走越窄。

  说到这里,我真的有些悲哀当下证券业的现状,也许资本主义的盛行必然以人性的堕落作为基础吧。有人说赵丹阳和巴菲特午餐等是炒作,但单就赵丹阳08年初主动清盘一事,真是证券业里不多的一抹亮色。难道赚钱非要损人利己,而不能和同道双赢吗??

  德才兼备方是人才,在才能方面,我的技能储备还是不足,在5.30之前没有及时减仓,那个200万的客户挨了近20%时选择退出,尽管刚退出后没几天那些股就收复失地再创新高。

  5.30行情给我的记忆真的很深,让我明白了次级趋势的强悍。从技术上来讲,我至今都没有厘清把握主流趋势和规避次级趋势的一些技术问题,尽管大部分下跌行情来临之前我往往都能像地震之前的跑路青蛙那样有所直觉。直觉这东西,有些超自然,可能是多年看盘之后的一种下意识综合反应,但直觉的效力往往在身心状态很好,无欲无我的状态下更容易发挥出来。

  关于次级趋势的规避,我现在只能用丁圣元先生的小龟理论来协调。小龟理论说的是,一个缸里有两只小龟,当投食的时候其中一个小龟抢先吃掉大部分食物,那么它的成长就要比另一个小龟要快。那么在第二次投食的时候,身体发育较快的小龟仍有机会抢得先机,从而产生一个强者恒强的正反馈效应。而如果连续多日不给投食,强龟由于身体素质较好,抗饥饿能力较强,也会更容易生存下来。比如07年的牛股、中国船舶、贵州茅台、中信证券、云南铜业等等,5.30期间以极点计算也就20%的跌幅,如果这样的调整放到整个周线图走势中,就不能称为是次级趋势,充其量是次级调整。而很多股票、在5.30时就已经见到顶部,或是承受了腰斩的行情。

  也许,投资股市的标准动作就是“把握起点,把握终点、选好股票”这一简单方式吧,至于追求高难度的自选动作,我想还是把标准动作做熟练了再说吧。
peng15178

10-08-05 21:13

0
06年下半年,一个亲戚找到了我,对我说:“虽然平时我们很少联系沟通,但我知道你年轻时失败的事情,也知道你这几年仍然坚持,我最看好的就是你的执着劲儿。”到了07年初,他在股市入了38万块,交给我来操作。

  我为他选了一只股票,叫*ST禾嘉,当时的价格是两块四一股。我是这样解释理由的:

  一、虽然禾嘉的第一大股东是四川禾嘉实业集团,但实际控制人是自然人夏朝嘉。在股权分置时代,作为一个资本家不但不会把好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而且会把上市公司好的资产向外转移。但是中央开启股改后,这种局面将会有所改变。

  二、目前上市公司处于亏损状态,再亏损就会暂停上市。但上市公司的亏损并不严重,资产质量也不是特别差。而上市公司的总股本是3亿2,也就是说,夏朝嘉只需向上市公司注入3000万的利润,基本就能保壳成功。而市场价以两元计,夏朝嘉间接持有的8000万股期满后起码可以值1亿6千万。所以说,这只股的退市风险是不存在的,而且还存在着不少的资本运作空间。

  三、技术上处于一个两年的大圆弧底已经被突破的态势。综上所述,在一个基本面处于较窘的状态,但是未来的基本面和当下的技术面都向好的时候,往往是一个很好的买点。

  然后我继续说:“如果您不放心的话,我可以再去成都走一趟,好好做一个调研。”我的这位亲戚是一个多年摸爬滚打过来的生意人,以他的商业嗅觉,也觉得这是个机会,他对我说:“以你的分析,我觉得已经不用做实地调研了。”

  结果我们就像一个商业运作一样,满仓介入了禾嘉。但我的趋势感不是很强,一个月赚了近50%的时候就全部退出了。

  然后我又选了一个中大股份,理由就是冲他的股指期货题材,当然也兼顾了一定的技术走势。就这样,两个月轻松的从38万打到78万。可能我的这位亲戚觉得钱赚的太快太轻松了,也就撤出了,事后他给了我6万块的酬劳。生活的挫折有时就像生病一样,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多上这6万,我已经无债一身轻了。

  我一直觉得有两种力使我前行,一种是股市对我的自然吸引力,一种是债务压力转化成的动力。可是经过成功的一役,我的动力似乎小了很多,我的前进只能靠兴趣导致的牵引力来拉动。也许从心理生理上,紧绷多年的神经需要有一段时期的调整和放松。

  人放松之后,就会想到玩,玩的多了,精神就会涣散,涣散了就更想着玩。那时候,我租的工作室有时会变成牌室,简直是乌烟瘴气。只有当他们走后,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才能静下心安坐在电脑前和股市进行心灵对话。

  那放松仅仅是因为把债还上了吗?在这里,我想做一次心理上的深究,我还能想到两个因素:

  第一、当我的那个亲戚把38万刚刚交给我的时候,就对我说过一句话:“你现在已经不是能看到曙光的时候了,你的人生已经要迎来光明了。”当我和亲戚的这一役之后,我也许觉得他说的是对的。我也觉得我辛苦这么多年,该出师了。但现在想来,那不过是他人的鼓励和自我的鼓励罢了,何必当真呢?前文也提到过,虽然经历多年的学,我更多的是去追求知识,而不是智慧。而市场考核一个人就是看其智慧,正所谓“只有赢家,没有专家。”其实,智慧也不是求来的,是需要静下心悟来的。所以,我的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二、还是一种心理暗示的作用。那是在我上中专的时候我妈妈从所谓高人那帮我算了一命,说我是少年多磨难,中年有成。后来不论查到哪个版本的算命典籍,对照自己后都是这个结论。当我确认我少年多磨难的时候,我也自然的相信我可能会中年有成。另外,在我落魄的时候,我也信奉着一句话:“年轻时不要想着把口袋装满,而要想着如何把脑袋装满。”但当这句话和我隐约相信宿命结合到一起的时候,一旦机会来临,我觉得机会更大的意义是对我的磨练,而不是财富。呵呵,看来年纪轻轻写回忆录有些不对头的,因为在人生大问题上我现在也无法定论。

  但上述种种心理活动汇聚到一起就会形成一个人处事的态度,而态度有时真的决定一切。在这种态度和气场下,我在07年还经历着一些事。
peng15178

10-08-05 20:58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你的后半句够让我晕的,佩服!!
金融家

10-08-05 17:30

0
佩服
bhj8

10-08-05 16:54

0
和其他人写的有类似之处,改编的没有痕迹。
tomhank

10-08-05 16:22

0
LZ尝胆卧薪,非常佩服啊!
米布

10-08-05 15:53

0
F
F
F
peng15178

10-08-05 15:30

0
到了05年末,自己的学历、资格都配齐了,工作经验也有了一些,随着职位的变换自己的收入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看来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可是这些收入对于压在我头上的债务大山简直是杯水车薪。情急之下,我想,如果去北京这样的城市发展,是不是薪水会高些。抱着这一想法,我又学了个网页设计、心想如果北京的网络财经媒体招人,是不是这个技能能派上点用场,我又用了一段时间苦练证券英语翻译,用来增加自己的专业成色。

  06年春节一过,我就辞职,准备做一个北漂了。记得当时应聘一个在美国上市的网络财经媒体,负责招聘的一个年轻人对我说:“如果你是负责人,你准备怎么发展公司业务,你把自己的想法写一个文案。”我就趴在北京的地下室里开始笔耕,然后用MAIL发了过去。可惜我没收到公司的回复,但是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发现这个网站的活动和策划就好像完全采用了我的文案似的,我希望这只是一个巧合。。。

  另外我把有招聘信息的证券单位都记下来,查好地址,一一去上门推销自己,只可惜06年初证券行业还没完全从冬天苏醒过来,他们都是只招市场开拓人员,偶尔遇到客气的经理,会把你送到电梯口,然后说一声对不起。

  时间一过就是两个月,我没有了前几次找工作的好运气,我有些吃不消了,这一仗,我认输了。落寞之余,我想到了我原来C证券的经理。C证券的经理是一个非常有干劲的证券人,在我重回C证券为机构服务的时候,经理已经转投了D证券。05年那一年里,我在优越的环境中为自己不断冲着电,我的经理却在D证券艰苦的环境中希望杀开一条市场血路。经过一年的努力,经理已经在06年初的时候形成了一定的气候。经理在C证券相当器重我,但我为了自己能在专业上更上一层楼,把握那次难得的机会,就没有随他而去。

  我到D证券找到了经理,讲了自己北京找工作的败笔,然后说:“您知道我在专业上和客服上是有自己一套的,我可不可以在这里发挥自己。”经理说:“我知道你有这方面的能力,但你过于追求专业上的东西,我要弥补你的短板,我要让你接触人,接触营销市场,一段时间后我会安排你到你想要的职位。”

  也许是大环境配合,我的营销很快上了轨道,成了一员干将,声明一下,我没动用一点以前工作关系,所有客户都是新开发的。收入也比以前在C证券工作时有4、5倍的增长。06年这一年,我还上了一部分的欠债。但那一年我身上的气场在悄悄发生变化。因为我和股市失去了亲密接触,还总要为完成指标而分心,我的身上多了很多浮躁。就像真爱的恋人离开了自己的身边,虽然收入高了,但我的内心是痛苦的。在那时,我用很多不好的方式麻醉自己,生活得一塌糊涂。

  直到06年年底,经理成立了一个类似服务部的地方,到那的客户承担的佣金较高,但可以享受我和一同事指导的服务。10来个客户和我们在那并肩作战,基本都听我的指令,客户的账面也一路走高,我又如鱼得水的和客户打成一片。可惜好景又是不长,出场地的人和公司就分配问题产生分歧,业务暂时宣告中止。后来有人想承包这块业务,客户们的回答是:“过去可以,但要求我也必须跟着过去,为他们指导。”

  我只能又回到营销岗位,但显得很消极。经理肯定会想:“这个孩子,在我最难的时候就没跟我,只是一股脑的想贴近市场。”但我有我自己的想法,其实我内心是有一种“复仇”的心理,我希望在哪跌到,在哪爬起来,我想在市场投资上赚到一笔钱,来抚平年轻时的创伤。堤内损失堤外补也只是为了还债的一种权宜之计。看来,两个不同志向的人,很难最终走到一起。

  07年春节过后,我经营了自己的工作室,我又重新回到了职业投资者的状态,全身心地继续我的交易之路。
peng15178

10-08-05 15:26

0
我的师父属于外形其貌不扬的那种,但眼睛却极其有神,他的身上有一种清气,也有一种特立独行的特质,待人很有礼貌,又不太愿意和他人靠的太近。

  我直觉上就感觉这人不一般,就喜欢和他接近,在闲聊的时候他了解到我是一个很爱钻研的人,甚至是多年来为了求取真经都不曾交过一个女友,他对我说了一句,他可以渡我。

  从04年认识师父到现在,我都能感受到师父身上有一种神力,比如说我问他一股票的未来走势时,他会说,如果该股走出一个倒T字走势时,就会开始连续拉升,事后的走势和他说的如出一辙。再比如04年至今这几年的大顶大底,都能在恰当的时候被他鉴定出来。

  我的师父主要在三个方面给予我很大的帮助,首先他对我给予鼓励,他说他当年也有恩师,他的师父在90年代初期就因为大比例融资而倾家荡产,妻子和他离了婚,他赔的只剩一个需要赡养的老母亲,为了渡日,一日三餐都只能吃方便面。后来痛定思痛,在96年那波牛市时就已经东山再起了,现在的他,早已身家无数了,有司机专门为他开着加长奔驰座驾,大部分时间他都是一边享受着海南的阳光,一边看看股市行情的。

  我的师父又说回了他自己,他也一样有一段职业投资者的辛酸史和成长史,但最后他告诉我,他当年入股市时已经28岁了,他那时的28岁就像我18岁那时,很多东西还都处于懵懂状态,他鼓励我,让我认清我自己最大的资本--年轻。 

  他对我的第二个帮助就是教会我如何看图,他没传授我具体的技法,他只讲了看图时应有的状态,就是学会赏图,一幅图如果做的很干净,很简单,这说明背后的布局者内心坚定,实力不俗,也不会为小利而奔波劳碌的那种。我想,这种看图方式有些像赏析郑板桥画的竹子,简单中透着笔法有力,简单有力中透着一种味道。

  他还说,庄家不一定都是恶庄,专吸股民的血,有的庄家在布局完成后会在图上清晰地向一些有识之士发出信号,众人拾柴火焰高,届时只有高位的贪婪者才会成为牺牲品。这种路数也有些像当年的大摩模式,说的是美资投行在吸足货后不用自己的钱来拉升,而是采用发研究报告的形式,利用报告来吸引源源不断的投资者。近几年的A股市场,这一手法也成了常见手法了。

  他对我的第三个帮助就是让我去体悟佛学,我想这也是他对我最大的帮助。在这一点上我的师父也是身体力行的,他不吸烟、不饮酒、还是个素食主义者,难怪他身上有一种不寻常的清气。他向我讲授什么是天道轮回、什么是因缘、什么是戒定慧、什么是业力等。

  目前已有12年股海经历的我,虽未皈依,但却是很推崇佛学的。佛学是促使人修心的很好法门,也是一种大智慧,是这种智慧能让你多年修来的东西变得圆融无碍。以后有机会,我会专门整理一章佛学对我们的帮助。

  其实,我的师父极少教过我具体的技法,他只是在重要的地方给予我启蒙,将我领进了门,我想这已经足够足够了。在这里,我也和后面的年轻人共勉:如果你坚持不懈的努力,总会有贵人出现在你的身边。
peng15178

10-08-05 15:24

0
我和C证券是这么联系上的,一天我看到C证券招人,就把电话打了过去,和对方在电话里沟通了会,对方说让我过去见个面,我说我现在还在上班,等下了班过去时您那也该下班了。对方却说:“没事,你几点来,我等你到几点。”于是下班后我赶了过去,经理和我聊了一个来小时,将近7点来钟才散去。

  我被经理的诚意所打动,于是辞职去C证券报到。报到那天是下午去的,职位是户室管理员。当收盘之后我进到客户室,客户都已经离去了,眼前的环境就是三个字:脏、乱、差。我想,客户在这个环境做交易,心情和状态怎么会好的了呢?我随便找块布就开始打扫卫生起来,打扫的正起劲时,经理和老总来户室见我,老总是位美女老总,她伸出手,向我的到来表示欢迎,只可惜我当时的手很脏,没好意思握握美人手。

  转天第一天上岗,看似客户们并没有领我的情,他们也不知道我还没上岗就开始默默的奉献着。一会,交易系统暂时瘫痪,客户们像疯子一样叫喊,我赶忙去计算机部求援。再过一会,又一客户喊:“嘿,给我过来。”一种很不友好的口气。我想,以我的外在形象和待人接物,绝对不会引来这么差的人缘。这些客户实际上是在市场长期下跌中饱受挫折,又是在一种长期无人服务的状态下就这么凑合着,积郁着。

  我当时采取的策略就是“逐个击破,重点培养”的应对策略。所谓逐个击破,就是我很有诚意的在每个人旁边坐下聊聊天,唠唠嗑,熟悉一下,表达自己想要服务于他们的意愿。所谓重点培养,就是找出在客户里面最有影响力的,并且有包容力的客户进行重点服务,一旦我在帮助客户过程中有所失手,我想这类客户能够容我,一旦成功,客户会在客户之间夸赞我,从而让我站住脚。

  我选择的其中一位客户果然有大将风度,他说:“第一、你帮助我我首先感谢你;第二、你说买什么我就买什么,你说买多少我就买多少;第三、一旦你觉得自己错了时你也要及时告诉我,我们止损就是了。”苍天护佑,我为客户推荐的股鲜有失手,加之平时我和其他客户的情感沟通,我在客户室的人缘已经相当好了。当交易系统再偶有瘫痪时,没有客户叫喊了,只是告诉我一声,让我去帮忙看看怎么回事,以前和我说话不客气的客户也对我非常客气,还总说让我去他家喝酒。

  记得最经典的一次,就是我为我重点服务的一些客户推荐了ST农化,现在叫建峰化工。那是在2004年10月份的时候,在历史最低点两块钱附近,我直说这是一只发财股,我说这公司没有太沉重的财务负担,重组难度不大,加上重庆市是最重视壳资源重组的城市之一。现在市场价位在2元附近,可以先进5000股,才动用一万块钱,市价每跌一角,就再进6000股,以此类推,金字塔式买入。最后该股最低见到1.54,在大势后来继续下跌创下998历史低点的时候,该股已经从历史最低1.54反弹至3.5附近了。

  现在想来,当时真是少年意气,胆子放的也够大的,换到现在,也许我都不敢像那样建议金字塔式买入了。现在的我更愿意进行右侧交易,也许是越老胆子越小了吧。

  其实我对客户服务的过程更准确的是我和客户的互动过程,不仅我服务于客户,有时客户也会反过来帮助我。一次,在和客户聊天中,我说我对户室前一阵子的环境差表示歉意,客户却说:“这倒没什么,只有在这里有人帮我们赚钱,你们公司搭个草棚我们也会来交易,否则给我们一座皇宫我们也不会去。”这话至今都对我产生影响,任何客户来到股市的初衷都是逐利的,只要自己有让钱生钱的本事,先不说自己能做个财务自由的职业投资者,起码能和广大人民群众紧密结合到一起,从而受到社会的认可。

  另一个摸爬滚打很多年的客户曾经对我说,他买股票专挑庄家准备要出货的股票,我听完有点傻,我想:“不是要努力寻找庄家吸货的股票吗,他那是什么道理。”其实,很多大型庄家和机构一建仓可能会是两三年,即使你发现某股有建仓迹象购入后也不一定拿的住。人家客户的意思是说,庄家吸足了想出货时必然会激活股性,用拉升来吸引眼球,在那时进场赚钱才会轻松有效率。我想,这是属于那位客户的一种市场智慧,一种因人而异的智慧。还有一位客户,他对我的帮助才是终生受益的,尽管我没和他进行过拜师仪式,但我心里一直尊称他为我的师父,我会在后面讲到他。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