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A股3年圈钱近万亿居全球之冠
A股市场到底是实现财富梦想的场所,还是一个圈钱机器?巨灵财经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至今不到3年时间,706家公司通过IPO方式登陆A股市场,募集资金总额高达9252.17亿元,居全球之冠,其中主板公司共卷走3953.24亿元,占比高达43%。这还不包括已经上市公司的增发、配股等再融资行为。
近万亿元巨额融资,实现了少数人一夜暴富的梦想,但给投资者们留下的却是一地鸡毛。2009年6月,桂林三金重启IPO大门时,上证指数位于2900点附近,而时至今日,2400点亦不保,500点空间背后,多少普通投资者的辛苦积蓄灰飞烟灭!
2009年
半年融资近2200亿元
200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已上攻至3000点附近。
股市走好后,熊市中暂停大半年的IPO被重新提上日程。桂林三金成为“啖头汤”的公司,此前最后一只上市的公司是中小板的华昌化工 ,时间为2008年9月25日。彼时正是次贷危机演绎得最惨烈的时期。此后,A股IPO暂停。这一停就是8个多月。
尽管2009年A股市场实际开展IPO的时间只有半年,但融资金额却达到2188.95亿元,当年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十年磨一剑的创业板开闸。
2009年10月30日,28家公司一齐亮相创业板。超高的发行价和市盈率、极低的中签率以及“C28俱乐部”的光环,让这些公司被狂炒。不过,抛开上市后的股价表现不谈,这28家公司的确从资本市场上享受到了一场财富盛宴,他们合计募资总额达154.78亿元,资产规模暴增,神州泰岳 、红日药业发行后每股净资产甚至高达16.66元和14.26元。沪市主板也是2009年圈钱大户。虽然2009年登陆主板的公司只有10家,募集资金总额却高达1318.20亿元,占当年整个A股IPO的60.22%。
其中,中国建筑一家的融资金额就高达501.6亿元。两家券商光大证券和招商证券募集资金也都超过百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建筑上市日期为2009年7月29日,8月4日上证指数上攻至反弹高点3478后掉头向下,并且至今两年过去,3478仍是一个未能攻克的高点。上市两年来,中国建筑累计每股分红仅为0.091元,而截至上周五收盘,其市价已经较发行价下跌约25%。
2010年
农行成全球最大IPO
2010年,市场逐渐从当初经济刺激计划的狂热中冷静下来。与此同时,货币政策在通胀压力下出现“微调”。这一年,A股基本处于振荡之中,许多投资者感慨赚钱难了很多。但是这一年,各行业、各公司向股市伸手要钱却达到高潮,各路公司光IPO融资就达4830.25亿元。农业银行“A+H”同步上市是2010年全球资本市场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从当年年初开始媒体就对农行IPO进行报道,每一细节都成谈资,7月15日,农行A股终于完成挂牌。一个月后行使“绿鞋”机制。最终农行“A+H”股一共募集资金达到221亿美元,以当时汇率计算约合1503亿元人民币,成为全球最大IPO。
农行上市后,国有四大行全部实现上市。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与后来银行业汹涌的圈钱潮相比,农行IPO只成了冰山一角。2010年,另外三大行均推出了A+H股再融资方案,最终三大行合计配股融资1667亿元。农行A股时至今日,其2.68元发行价屡次成为一个难以逾越的坎。只要碰到2.68元,农行走势就会纠结,并多以上攻发行价失败告终。
2010年同样也是中小板、创业板蓬勃发展的一年。据巨灵数据统计,2010年创业板共新增116家公司,合计募集资金达到974.95亿元;中小板新增上市公司203家,合计募集资金更是高达2036.69亿元。
虽然创业板、中小板公司IPO没有像农行那样全球瞩目,但是也同样有着诸多话题,其中多集中在高价发行、业绩变脸等话题上。2010年5月,从事原料药生产的海普瑞上市,发行价高达148元/股,惹得市场议论纷纷。如今一年多过去,海普瑞早已跌下神坛。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46%,上周五,海普瑞收于每股61.62元(后复权价),较其发行价已跌去近60%。
2011年
“三板齐发”圈钱
进入2011年,全球经济环境更加恶劣,而巨灵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3日,239家公司通过IPO合计融资2232.97亿元;其中主板公司融资852.78亿元,中小板和创业板各融资861.82亿元和721.71亿元,三个板块呈现三足鼎立状态。
目前,虽然距离年底只剩1个多月时间,A股市场仍面临着较大的融资压力。25日(上周五),东吴证券计划发行不超过5亿股,而此后,新华人寿、陕煤股份也在等待上市。
0
半年造就558名亿万富翁
抢钱真容易
0
经历1月下旬新股大面积"破发"的痛苦阶段,近期新股上市首日的表现逐渐好转,但涨幅能超过50%的新股越来越少,新股在二级市场的表现趋于理性,但从一级市场来看,新股高市盈率、超额募资、高发行价等情况依然没有得到改善。
社保基金也吃套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有74只新股在A股市场上市,其中有20家至今还"破发",占比27%,接近三成。其中,华锐风电"破发"幅度最大,高达18.74%;风范股份、亚太科技以及天瑞仪器3家公司的股价也都低于发行价10%以上。
值得关注的是,"破发"的20家公司中有15家都是在1月份因市场下跌而被打回原形,但至今仍未能走出尴尬。这些新股网下申购的机构限售股将于4月份解禁上市,是割肉走人还是等待价格上涨解套?这对机构来说颇费思量。
数据显示,这些"破发"个股的获配机构中,不乏重量级的机构。如主板股华锐风电,有近50家券商、基金、财务公司等机构获配新股,其中5个社保基金组合累计"打新"331.03万股,占网下配售总量2100万股的15.7%。华锐风电的机构限售股4月13日上市,发行价90元到昨天收盘只有73.13元,社保基金是否也会"吃套"?华锐风电接下来一个月的股价表现很重要。
中小盘股亚太科技也是如此,昨日收盘价距离公司发行价已"破发"13.98%,公司总股本只有1.6亿股,流通股3207万股,4月18日将有793万股首发机构配售股解禁,其中社保基金持有244万股,占解禁之后流通股总量的6.1%,该股的走势也十分令人关注。
"三高现象"我行我素
尽管今年股市走势震荡,尽管市场对新股发行质疑不断,但新股发行的速度也未明显降低,且"发行价高、市盈率高、超额募集资金高"的三高现象,在今年仍是没有得到遏制。
据统计,今年以来74家新股IPO累计融资854.8亿元,较预计募资318.23亿元超额的幅度高达169%,虽然相对2010年次新股超额190%的水平有所下降,但降幅并不大。与此同时,新股发行市盈率整体看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有所抬高。去年次新股发行市盈率平均是58.8倍,而今年新股的发行市盈率平均为66.73倍。
就发行价来看,今年新股发行价最高的是华锐风电的90元,虽然没有2010年海普瑞、汤臣倍健的148元和110元那么高,但从40元以上发行价的新股数量来看,2010年有57家,占当年新股总量的16.3%;今年以来不足三个月已有20家新股的发行价在40元以上,占比27%,高于去年。
中签率大幅提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股发行的网下和网上中签率都出现明显的提高。如今年新股网下申购中签率平均值在10.04%,徐家汇、万和电气的网下申购中签率甚至超过40%,内蒙君正、广电电气、东方铁塔、辉隆股份以及春兴精工等的网下申购中签率也都超过24%。而2010年网下申购中签率的均值只有3.13%,低于今年近七个百分点。至于网下申购中签率,今年平均值为1.83%,高于去年0.88%近一个百分点。
有市场人士表示,在去年四季度新股第二轮改革实施,今年伊始新股连连"破发"的情况下,机构和投资者对"打新"的热情有所降温,这是申购中签率提高的重要原因。
0
北京最少又要销售出558套价值不低于500万的房产,房子降价是痴人说梦。
0
在哪种情况下,没有风险呢?当托
0
机构的资金愿意冒明摆着的险?
0
西尔已说答案
0
每天上市的新股都是一只中石油
0
从2009年7月10日IPO重启首家公司上市以来至今,246个交易日共有295家公司完成募资,平均每天1.2家公司募资,目前已完成募资的295家上市公司共募资4910.83亿元,平均每个交易日募资达19.96亿元。源源不断的募资需求,再加上IPO的“三高(高市盈率、高超募率及上市首日高溢价率)”特征,最后导致“破发”新股比比皆是。
据统计,自IPO重启以来,共有288家公司完成募资并上市,截至7月13日,共有92家公司破发,占比31.94%。其中首日破发的有23家,破发幅度最大的是华泰证券(601688),相比发行价下跌了35.25%。13日的收盘价12.95元比20元的发行价,整整缩水7.05元。
在这场破发潮中,到底是没有规律可循?破发是否与发行市盈率高低、发行价高低以及股本规模大小存在关联?
券商股皆破发
按证监会行业分,IPO重启后,共有192家制造业,47家信息技术业、8家社会服务业上市,7家交通运输、仓储业,6家属于农、林、牧、渔业,6家属于建筑业,5家属批发和零售贸易行业,传播与文化产业、采掘业各4家,金融、保险业共有3家,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和房地产各2家。
此次破发大户是制造业,共有62家公司破发,占破发公司总数的一半,达67.39%。
从表面上看,制造业的破发情况很严重,实际上,破发最严重的是金融业,共有光大证券(601788)、招商证券(600999)、华泰证券在今年IPO,不过这三家上市公司全部破发,分别跌破发行价的25.42%、31.64%、35.25%。行业的破发率达100%,成为名副其实的破发重灾区。
破发率名列第二的是制造业,达67.39%,房地产紧随其后为50%,信息技术业破发率较低为27.66%,而破发率最低的是采掘业,破发率仅为25%,仅有海默科技(300084)一家破发。
再从破发的幅度来看,破发在10元/股以上的有3家公司,曾经的第一高价股海普瑞(002399)现在有另外一个头衔——“破发王”,13日海普瑞的收盘价比发行价低22.2元。而奥克股份(300082)、数码视讯(300079)分别比发行价低16.97元和10.63元。
大盘股易破发
破发潮来袭,有市场人士表示是由于发行市盈率过高是破发的主要原因。到底破发概率与发行市盈率高低、发行价高低以及股本规模大小有何关系?
据记者统计,此次破发的92只新股中,首发的摊薄市盈率平均为54.145倍,以7月13日的收盘价计,平均的市盈率为41.7倍。据交易所数据,今年6月份,A股的平均市盈率为22.275倍。由此可见,这92家破发的新股的首发市盈率比A股的平均市盈率高出1.5倍以上,而目前的市盈率则比A股的平均市盈率高出一倍左右。
而另外没有破发的196只新股,首发的摊薄市盈率平均为55.71倍,比破发的新股还高,以7月13日的收盘价计,平均的市盈率为63.2倍。
由此可见,破发概率高者并非是高市盈率发行者,反而大多是低市盈率发行的公司。这一结论背后也许表明,虽然新股的发行市盈率过高引发的破发的确存在,但是要看这个高市盈率是否有高成长性支撑。
而从发行价格看,196只没有破发的新股,平均发行价为26.73元/股,另外92只已破发的新股平均发行价为30.47元/股,破发股的平均发行价比未破发的部分高出3.74元/股。
可见首发价格的高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二级市场上股价的走势。
另外,据记者统计这288家上市公司首日的涨跌幅情况,发现196未破发的新股首日的平均涨幅为63.68%,而92家破发的新股首日平均涨幅仅19.81%。
首日的涨幅首先是为股票以后在二级市场的走势奠定了一个价格基础,另外一方面影响了投资者的心理。这可能导致市场形成强者恒强的情况。
截至7月13日,92只破发新股的平均收盘价为27.04元/股,距离未破发的196只股票的平均收盘价40.5元/股,有13.46元/股的差距。
从数据上看,大盘股破发的几率比较大。据统计,196只未破发的新股,其平均的总股本为23566万股。而破发的92只新股的平均总股本为116348万股。破发的股票的平均总股本比未破的高出五倍有余。
这在今年的IPO市场上最为明显,今年上半年主板市场仅发行了12家公司,破发新股就有10只,破发比例达83.33%。
0
这才是真正的工具
纸上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