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打开
下载
打开
下载
下载
验证信息
获取验证码
一键领取
打开app查看
打开app查看
太极拳杂谈---与热爱健身的人们交流
10-07-03 16:40
4224次浏览
谦虚一点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熊市来了,没事聊聊养生吧。省的看盘费力劳神,反而多做多错。
说起来,我练太极拳有10几年了,兴许在这里唠这些算是有资历的。我感觉太极拳确实是一门比较好的拳种,速度缓慢均匀,门槛较低,适合大众口味,多大岁数都能练。你看公园的老头、老太太都会个一套、几套的,手眼身法步也能说出个八九不离十。而且太极拳的理论是很深的,《太极拳拳谱》的很多东西,可能有人多年都不能解悟,这是我国传统文化在国术领域的集中体现。太极拳是性命双修的东西,没有传统文化的传承熏陶,是不能领悟深刻的。同样没有明师不能登堂入室,这点毋庸置疑。
我练的是陈氏太极。我的师承是陈发科--李经梧--师傅--我,就是陈发科一支的传人。套路和陈家沟打的不一样,我翻遍这么多书籍,可能和《太极拳全书》(人民体育出版社)的里面陈氏太极拳比较像。这套架子被称作陈氏新架,和老架比起来具有缠丝更多,发力更猛的特点。陈发科较为典型的传人有李经梧、陈照奎、洪均生、冯志强等。其中目前大名鼎鼎的马虹是陈照奎的弟子,但他的架子已经改了不少,说句实在话,零散劲太多,动作不整,不易出功夫。师傅常说马虹的功夫是很一般的,基本不和别人推手。洪均生一支比较出彩,有众多传人出门的有张连恩、黄康辉等。黄的动作比较细腻、舒展,是个练太极的料子。李经梧最后在秦皇岛北戴河终老,可能因为地理位置偏于一隅,不能将其太极神功发扬全国,所以不是很出名。其实师爷的功夫是不错的,早在北京学吴氏太极时候,已经是杨禹廷门下的“太极五虎”之一了。后又师从陈发科,可知功夫已经排一二了。举个例子来说,像目前流传的24式太极拳,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是国家体委委托李经梧师爷首次创编的,后逐渐推广全国,可见当时师爷的名气之大吧。
打字慢 一点点来。。。
打开淘股吧APP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19)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谦虚一点
10-07-03 16:40
0
可能人的个性不同、际遇不同、追求不同,所以人的选择就会不一样。像冯志强、王培生等已经在京城出人头地了,师爷却选择在河北省一个小岛上修身养性,颐养天年。孰得孰失,可能自得其所吧。
据说《太极拳全书》(人民体育出版社)这本书的陈氏的内容本来是师爷整理的,影像脱胎陈发科和其子陈照奎,最终却被顾等人堂皇登上自己的名字。师爷为人大度,一笑了之。可见师爷的一门心思放在拳上了,并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这件事估计太极拳界的老人都知道。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