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彼得林奇读书笔记
读彼得林奇的书,可以找到巴菲特的幽默,但是不像格雷厄姆那样有精准的提法,更多的是像在聊天,看过后印象深刻的东西不多。充分体现了投资是艺术而不是科学,当然林奇关注的投资类型繁多也是一个原因。
一、注重基本面分析。
1、真正了解你所持股公司的业务情况,真正清楚你持有这家公司股票的具体理由(“它肯定会上涨!”根本算不上什么理由)。2、弄清楚你所持有的股票属于什么类型,这样你将会更清楚地了解你对投资回报的合理预期应该是多少。3、找到公司发展的主线,根据这一主线密切关注监视公司的发展。4每个星期至少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进行投资研究。计算累计收到的股息以及计算自己投资盈亏情况并不算是投资研究。5相信自己的能力。业余投资者从其工作中能够获得有着巨大价值的投资信息,而且往往要比专业投资者提前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得到。把股票消息与提供股票消息的人分开,不要盲目听信任何人的股票消息,不管提供股票消息的人多么聪明、多么有钱、上一次它的消息多么灵验。6定期重新核查公司分析。每隔几个月就应该重新核查一下你的公司基本面分析。特别对于那些快速增长型的公司而言,你必须问问自己,公司如何才能保持收益继续快速增长。一家增长型公司的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创业期,这一时期公司主要解决在基本业务方面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缺陷;第二阶段是快速扩张期,这一时期公司不断开拓新的市场;第三阶段是成熟期,也就饱和期,这个时期公司开始要面对想要进一步扩张已经不再像过去那样容易的现实。第一阶段都要持续好几年的时间。对于投资者来说,第一阶段风险最大,因为此时公司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第二阶段则最安全,并且也是赚钱最多的时期,因为此时公司只需简单的复制成功的经验就能持续快速增长;第三阶段最容易出现问题,因为公司的增长已经接近上限,公司必须找到新的方法才能使收益进一步增长。当你定期重新核查一家公司股票的基本面情况时,必须确定公司是否正在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当你看到公司的成熟期来临时,你应该弄清楚公司新的发展计划是什么,还要弄清楚这项计划是否真的具有成功的可能性。
二、构建投资组合
1、仓位:把资金永远留在股票市场,根据基本面的变化把资金在不同股票之中进行投资,这样可避免许多时机选择失误的投资操作和由此产生的痛苦。2、股数:根本不存在一宗合适的投资方法能够量化分析投资风险与回报具体是多少,投资的关键并不是确定一个持股的合理数量,而是逐一调查研究确定每一个股票的质量。3-10只比较适合。增长型投资没有超过40%。3、厌恶止损。如果不能坚持“当股票下跌25%时就追加买入”的正确信念,就不能从股票投资上获得像样的回报。 4、从身边发现、聊天都是发现牛股的途径,窃以为在资讯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多逛论坛也是发现牛股的有效途径之一。
点评:林奇的风格高度分散,表面上与巴菲特不同,但是主要仓位很集中,其他的是为了试仓,这说明他一直在寻找、思考,集中投资的几个,但是放弃了更多。这点与巴菲特是一致的,巴菲特每天大量的工作时间说明他也一直在思考、寻找。两者的区别在于巴菲特看准了才动手,更加谨慎;而林奇在更多未知的情况下,通过数量概率来提高成功率,这样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关注度,在我们自己的投资经历中经常出现看好买入的股票不涨,而曾经关注但是没有买入的股票大涨的情况。在多元力量共存的情况下对应持仓也可多元,可解决类似银行长期不涨的情况。特别是在基本面确定的白马股是机构的研究长项,机会不多,主要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另一种痛苦是看对买少了,所以索罗斯说关键不在于你看对了没有,重要的是你的仓位是多少,以前我的投资过于谨慎,低仓位是常犯的错误,这说明对自己的股票研究不透信心不足,前期的钒钛由于思考成熟,全仓买入。
三、收益决定股价
1一股股票代表着对一家公司的部分所有权。股票价值最终将会决定股票价格,或者说至少有相当多的案例表明坚信价值决定价格是值得的。2 PEG。一般来说,如果一家公司的股票市盈率只有收益增长率的一半,那么这只股票赚钱的可能性就相当大;如果股票市盈率是收益增长率的两倍,那么这只股票亏钱的可能就非常大。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收益增长率较高的股票更值得买入。比如,收益增长率为20%(市盈率为20倍)的股票要优于增长率为10%(市盈率为10倍)的股票。3每年都能找到合理的办法提高产品价格同时又不会损失客户的公司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4如果你决定不管行业是否景气都打算长期持有一只股票,那么你就应该选择一家税前利润率相对较高的公司;如果你打算在行业成功复苏阶段持有一只股票,你应该选择一家税前利润率相对较低的公司。在行业复苏阶段,公司业务好转,行业内税前利润率最低的公司将会成为最大的黑马。
四、基本面投资(二)
1、寻找那种拥有利基的公司。人们要不断购买的产品,公司是高技术产品的用户或因互联网发展而附带受益的公司。2、寻找那些已经盈利并且事实证明它们能够在其他地方复制其经营理念取得成功的小公司。3、在增长行业中增长速度适中的公司(收益增长率为20%~30%)是十分理想的股票投资对象。4、管理能力也许非常重要,但是管理能力很难进行评估。购买某一家公司股票的依据应该建立在公司发展前景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公司总裁的履历或者演讲能力之上。5、仔细考虑市盈率的高低。如果股票价格被严重高估,即使公司其他情况都很好,你也不可能从这种股票上赚到一分钱。6、研究公司过去几年的派息记录以及在经济衰退期的收益情况如何。7、寻找那种一直在持续回购自己股票的公司。公司内部人士购买自家公司的股票是一个有利的信号,特别是当公司内好几个内部人士同时购买时。如果其他情况都相同的话,那些管理者个人大量持有自家公司股票的公司,要比那种管理者没有持股只拿薪水的公司更值得投资。8、不要投资热门股,可用的策略是金矿卖铁锹策略。9、大公司的股票往往涨幅不会太大,而小公司的股票往往涨幅很大。这点与中国国情倒是很相符合的,蓝筹已经被低估的太多。10、稳定增长型公司都是几乎不可能破产倒闭的大公司,因此关键因素在于买入价格的高低,股票的市盈率会告诉你股价是否过高。因为周期型公司都是些大型的著名公司,因此很容易被投资者将其与那些值得信赖的稳定增长型公司混为一谈。
五、财务报表
1、一份正常的公司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应占到75%,而负债要少于25%。对于困境反转型的公司和陷入困境的公司,我非常重视对公司负债情况进行分析。在危机之时,是负债而不是其他任何因素最终决定公司是否能够幸免于难还是破产倒闭。那些新成立不久的并且债务负担沉重的公司,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
2、在公司面临危机时,负债的种类和实际数额在决定公司存亡上具有同等的影响力。负债可以分为无固定到期日可要求提前偿还的短期负债和有固定到期日不能要求提前偿还的长期负债。短期负债的债权人一看到借款公司出现困难就可以马上要求归还借款,长期负债(从股东的观点来看,这是最好的一类负债)的债权人就不能马上收回借款,无论借款人的经营情况多么糟糕,只要还在继续支付利息,债权人就不能要求提前归还本金。长期负债给公司提供了充裕的时间来解决问题走出困境账面价值经常严重高估或者低估了公司的真实价值。佩恩中央铁路公司申请破产保护时它的股票账面价值还高达每股60多美元呢!
3、这里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则:产品越接近于最终制成品,制造出成品以后再次出售的价格越难以预测。如果公司资产负债表的右边显示公司的负债很大,而且资产负债表左边资产的账面价值又被高估,那么投资这类公司的股票就会非常危险。
4、在一家公司不得不先付出现金才能赚到现金的情况下,这家公司的现金净流入不会太多。这就是为什么我更喜欢投资于那些不依赖资本支出的公司股票。公司不必用流入的现金来苦苦支撑大量的现金支出,因此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比皮格钢铁更容易赚钱。
5、仅仅执迷于上述这种现金收益率的计算并没有什么意义,如果你购买股票的依据是现金流量的话,那么一定要牢记这个现金流量指的是自由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是指扣除正常的资本支出之后剩余下来的现金,这是一笔流入进来却不必再用于支出的现金流量。偶尔我也会发现一些收益一般却非常值得投资的大牛股,这是由于这家公司具有充足的自由现金流量。通常这种公司的老设备已经提取大量的折旧,而这些老设备短期内并不需要进行淘汰再重新购置新设备。由于这种公司尽可能花费最少的支出用于设备更新换代,所以可以继续享受税收减免(设备的折旧费是可以税前列支的)。
6、当存货增长速度比销售增长速度更快时,这就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了。无论用哪一种方法(LIFO和FIFO)对存货计价,投资者都可以在同一种存货计价方法下把今年的存货期末价值与去年的存货期末价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存货规模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从好的方面来说,如果一家经营状况不景气的公司存货开始逐步减少,那么这应该是公司经营情况好转的第一个信号。
六、慎重投资。
1、怀疑时等等看。2、那些一旦成功将获得巨大回报但只有微小成功机会的投资冒险几乎从来都不会成功。3、在公司第一轮业绩上涨时最好不要盲目买入,等等看公司的扩张计划是否确实有效再做决定更为稳妥。4、避免检点的市盈率、市净率分析。只根据公司财务报表中的每股账面价值来购入股票是非常危险的,也是根本不可靠的,应该根据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而不是账面价值来买入股票。5、如果你预测某家公司能够从某一特定产品获利的话,那么你应该考虑一下公司总销售收入的规模,计算一下这种产品销售收入在公司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6、特别要小心那些年收益增长率高达50%~100%的公司,对它们一定要用怀疑的眼光进行分析。7、不要相信多元化经营,事实证明多元化经营往往反而会导致公司经营状况恶化。七、逆向投资。
林奇列举的六大投资类型中,在当前中国整体高估的市场上,适用的只有逆向投资,在13条原则中前5条讲的其实都是逆向,要于无人关注之处多翻石头,这与其高度分散的投资风格也是相辅相成的。
1、远离那些热门行业中的热门股。2、投资那些业务简单易懂、枯燥乏味、普通平凡、不受人青睐,并且还没有引起华尔街专业投资者兴趣的公司股票。3、一家处于困境中的公司成功东山再起会让投资者赚到一大笔钱。4、快速增长型公司并不一定属于快速增长型行业。事实上我更钟爱不属于快速增长型行业的快速增长型公司,往往在这种零增长行业中可以寻找到最赚钱的大牛股。零增长行业特别是让人厌烦和压抑的行业中,你根本吧用担心竞争的问题,这样一来就给了你更大的回旋余地来继续保持增长以及扩大市场份额。5、当购买那些公司处于困境之中并且股价表现令人沮丧的股票时,要寻找财务状况非常好的公司,要避开银行债务负担沉重的公司。没有债务的公司根本不会破产。6、寻找那种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很小或者机构投资者根本就没有持股的公司。7、“有时候我更乐意看到汽车行业的销售低迷比预期额外延长了一年,因为我知道这样反而会带来一个时间更长、幅度更大的反弹上涨。”逆向投资中我最喜欢这样的股票,在经历困难之后本来以为会反转,结果又遇到其他的困难。让第一批抢反弹者也失望推出,平安和绿大地以及很多退市的股票都是这类。8、真正的逆向投资者并不是与人人追捧的热门股对着干,而是要耐心等待市场热情冷却下来,然后再去买入那些不再被人关注的股票,特别是那些让华尔街感到厌倦无聊的股票。
八、股票心理学:
1、人类内在的本性让投资者的情绪成了股市的晴雨表。投资者不断地在三种情绪之间变换:担心害怕、洋洋自得、灰心丧气。投资的窍门不是学会相信自己内心的感觉,而是要约束自己不去理会内心的感觉。
2、一定要耐心。水越等越不开,股票越急越不涨。有时要经过数年时间股价才能调整到与公司真实价值相符的水平,有时股价低于价值的时间持续得如此之久,以至于投资者怀疑这种价格是否会最终回归于价值。
3、过高预期害处。当股票表现达不到你预期的高收益时,你很可能会因为希望落空而感到严重挫折,这时焦躁不安的心情会使你恰恰在最不应该放弃的时刻错误地放弃自己本来正确的投资策略,或者更糟糕的是,冒不必要的风险。不论投资好还是坏,都应当坚持正确的投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使长期投资回报最大化。
4、噪音的影响。股票市场投资建议的一个**烦是,无论是好是坏,它都深深印入你的脑海,你怎么也无法摆脱他的影响,后来某天的某时刻,你竟然发现自己正按照这个建议进行投资。莫名其妙毫无理由的。——如果我觉得自己有被假象愚弄出具的危险,我就会重新审视一下自己最初购买这只股票的理由,看看现在和过去相比情况是否不同。
5、在股票市场上认为别人在股市中挣得钱就是我们自己赔的钱并非有益的态度,只会让人完全疯狂。会导致人们为了追逐最高的回报而盲目购买他们本来不应该购买的股票,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避免像以前一样由于错过大牛股而“亏损”掉一大笔钱。这样盲目投资经常会让他们发生真正的亏损,而不仅是由于错过大牛股而产生的心理上的亏损。
6、不要预测股票上涨或下跌。坦白的讲,我也根本无法预测哪只股票能上涨10倍或5倍,只要公司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我就会坚决继续持有这只股票。我已经惯一直耐心持有一只一动不动的股票,大多数情况我赚钱是在持有这类股票三四年时间。也许股价一直不动会让你开始想是不是别人是对的而我是错的,但是只要公司的基本面表明公司发展前景很好,那么你的内心痛楚会得到很高的回报。
7、不要预测股市,市场与投资无关。事情从来不会十分明朗,一旦明朗早已为时太晚。无论我们是如何得出最新的金融分析结论的,但看起来我们总是在为最近已经发生的事情再次发生做准备,而不是在为将要发生的事情做准备。上帝和我们开的一个最大的玩笑是,下一次的情况永远不会和上次一模一样,因此我们根本不可能为下次情况实行做好任何准备。上次我们为通货膨胀做好准备的时候却遇到了经济衰退,而下次我们为经济衰退做好准备的时候却遇到了通货膨胀。
九、避而不买的股票
1避开热门行业的热门股。2小心那些被吹捧成“下一个”的公司。3避开“多元恶化”的公司。如果一家公司值得必须进行收购的话,我认为它最好是收购与自己的主业相关的公司,但是一般来说收购会让我感到十分紧张。收购成功的技巧在于,你必须知道如何选择正确的收购对象,并且收购后能够对收购来的公司进行成功的管理。4、小心过于依赖大客户的供应商公司股票。5、小心名字花里胡哨的公司。6、当心题材股。人们对这些股票的小声耳语有种催眠作用,很容易让你轻信,通常这家公司所讲的故事有一种情绪感染力让你容易意乱情迷,这就像听到十分诱人的“咝咝”声响让你直流口水却根本没有注意到只有声响却没有牛排在烤。在这种股票下跌变成垃圾股之前,可能会首先上涨一下,但是从长期来看,我所购买的每一只这种小声耳语的股票都让我赔了不少钱,这些一旦冒险成功将获得巨大回报但成功机会非常微小的高风险股票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让你赔上一大笔钱,除了这一事实以外,另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吹牛吹破天,却根本没有什么实质内容,这也正是那些被人们小声耳语的股票的本质。对于这种小声耳语的股票,投资者根本不必再费事计算公司每股收益等财务指标,因为这种公司往往没有任何收益。为什么不能暂时不投资,等到公司有了良好的收益记录可以确信其未来发展很好时再买入它的股票呢?当公司用业绩证明自己的实力以后,仍然可以从这只股票上赚到10倍的回报,当你对公司的盈利前景所所怀疑时,看一段时间再做投资决定也不迟。
http://liuliu-258.blog.163.com/b ... 408520101118447579/
0
谢谢各位的 推荐的版本
0
格雷勒姆的那本?
0
《聪明的投资人》确实值得反复看 ,谢谢石景山 推荐的版本
0
mk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非常感谢,择时买本读一读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0
投资不简单——《智慧型股票投资人》导读
选自《Value》杂志 www.valuegood.com
2007.4月刊 封面故事 文/张志雄
说来惭愧,内地还没有一本可信的《智慧型股票投资人》的中译本。1999年1月,江苏人民出版社根据1963年版翻译成中文《聪明的投资者》,错得离谱。如格雷厄姆说到一个教训,股票市场上任何赚钱方法,只要非常容易了解且为许多人所遵循,其单纯与方便将无法持久。斯宾诺莎(Spinoza)对哲学的评语正适用于华尔街:“所有绝佳的事物都是困难而稀少的。”这句话的翻译来自于台湾寰宇出版公司的俞济群的译本(1996年年初版,2006年2月初版第十次印刷)。江苏版的翻译是:“Spinoza的总结性的评论应用于华尔街也是一条哲理:所有杰出的事情都像它们很稀有一样的困难”。翻译是件很辛苦的事,我们没必要苛求,但我们看到上述的言语,有何感受?真是“很稀有一样的困难”。一本好书译成这样,罪过啊,还不如不译。不译,我们还有所期待。读了这样的文本,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格雷厄姆的精妙与智慧。更多的读者会因此对《智慧型股票投资人》产生一种莫名的偏见。一个不负责任的译者如庸医,害人匪浅。
0
楼主看的应该是江苏版的《格雷厄姆投资指南》。
我认为这本书翻译的很差:
1、把原著的章节全打乱了,自己重新乱编章节。
2、由于译者金融专业水平的原因,个别段落翻译的很晦涩难懂,容易产生歧义,甚至是反意。
台湾寰宇出版的《智慧型股票投资人》(俞济群 译)翻译的较好。保留了原著章节和附录。
0
第一篇 投资的一般方法
1、聪明的投资者将获得什么
投资的定义:“投资操作是基于全面的分析,确保本金的安全和满意的投资回报。不符合这些要求的操作是投机性的。”典型的投资者将注重本金的安全;他将及时购买证券,一般将长时间持有这些证券;他将注重年收入,而非价格的迅速变化。
过于注重资金的增值会导致投机的心理和操作,最后导致金融崩溃。投资普通股危险不是普通股所固有的性质,而更多的是来自持有者面对股市时的态度和行为,投资者要受内在的和外在的混乱的yh所困扰。法国人说.从崇高到荒谬仅一步之遥。从普通股投资到普通股投机似乎也只有一步之遥。在投资者的潜意识和性格里,多半存在着一种冲动,它常常是在特别的心境和不同于常规的欲_望驱使下,未意识到地去投机、去迅速且够刺激地暴富。
令人啼笑皆非(但不奇怪)的是:当普通股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出售时,人们普遍认为购买普通股是投机或冒险行为;相反,当股票剧涨到根据过去的经验毫无疑问是极危险的水平时,购买股票反而成了投资,购买音反而成了投资者。
进攻型投资者应该被称为投机者。他们愿意花许多州日小心地选择那些合理的且有吸引力的投资。这并不是说这类投资者是该领域的专家。他们的信息或想法很有可能是来自其他人,特别是证券分析家,但最后作决定的是他们自己,决策之前进行估计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有进取心的投资者理性行为的第一条原则是他决不会购买没有经过自己研究的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觉得不满意的证券。
投机的本质与普通股所固有的投机成分相区别。完全的投机既不合法也不道德,并且(绝大多数人)也不能通过它致富。但是,某些投机也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因为在许多普通股情形中,获利和损失的可能性都很大.风险必须有人来承担。就像有理性投资一样,也有理性投机。但在许多情况下,投机是非理性的,尤其是以下三种情况:(1)意识不到自己的投机行为;(2)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巧时,严重投机;(3)动用比你能承受的损失更多的资金。
本书中“理智”的意思是“有知识和理解能力”,而非“聪明”或“机灵”,或超常的预见力和洞察力。更多的是指性格上的特点而非脑力上的
0
第一篇 投资的一般方法
1、聪明的投资者将获得什么
投资的定义:“投资操作是基于全面的分析,确保本金的安全和满意的投资回报。不符合这些要求的操作是投机性的。”典型的投资者将注重本金的安全;他将及时购买证券,一般将长时间持有这些证券;他将注重年收入,而非价格的迅速变化。
过于注重资金的增值会导致投机的心理和操作,最后导致金融崩溃。投资普通股危险不是普通股所固有的性质,而更多的是来自持有者面对股市时的态度和行为,投资者要受内在的和外在的混乱的yh所困扰。法国人说.从崇高到荒谬仅一步之遥。从普通股投资到普通股投机似乎也只有一步之遥。在投资者的潜意识和性格里,多半存在着一种冲动,它常常是在特别的心境和不同于常规的欲_望驱使下,未意识到地去投机、去迅速且够刺激地暴富。
令人啼笑皆非(但不奇怪)的是:当普通股以极具吸引力的价格出售时,人们普遍认为购买普通股是投机或冒险行为;相反,当股票剧涨到根据过去的经验毫无疑问是极危险的水平时,购买股票反而成了投资,购买音反而成了投资者。
进攻型投资者应该被称为投机者。他们愿意花许多州日小心地选择那些合理的且有吸引力的投资。这并不是说这类投资者是该领域的专家。他们的信息或想法很有可能是来自其他人,特别是证券分析家,但最后作决定的是他们自己,决策之前进行估计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判断。有进取心的投资者理性行为的第一条原则是他决不会购买没有经过自己研究的或根据自己的经验觉得不满意的证券。
投机的本质与普通股所固有的投机成分相区别。完全的投机既不合法也不道德,并且(绝大多数人)也不能通过它致富。但是,某些投机也是必要的和不可避免的,因为在许多普通股情形中,获利和损失的可能性都很大.风险必须有人来承担。就像有理性投资一样,也有理性投机。但在许多情况下,投机是非理性的,尤其是以下三种情况:(1)意识不到自己的投机行为;(2)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巧时,严重投机;(3)动用比你能承受的损失更多的资金。
本书中“理智”的意思是“有知识和理解能力”,而非“聪明”或“机灵”,或超常的预见力和洞察力。更多的是指性格上的特点而非脑力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