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穆式足球——哥玩的不是足球,哥玩的是情报战 欧冠决赛,国米赢了,穆里尼奥赢了。有人喜欢他,因为这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也有人讨厌他,因为他能够让足球如此“丑陋”。但年纪轻轻(仅从顶级足球教练这个领域看)就夺得两座冠军杯,并且还是率领不同的球队做到的,他不是成功,是很成功。而且我想说的是,如果硬要他回答一下为什么他喜欢踢“丑陋”足球的话,他会很平静的说:是对手让我们丑陋。仅此而已。确实,我粗浅研究穆式足球的结论就是,核心只有两个字——针对!
这种针对是精确到对手每个惯,每个情绪波动。而支撑这种针对性战术的便是巨量的情报(收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穆里尼奥就是一端连接巨大的数据库,另一端连着机械系统的自学型计算机,他的球员自然是机械系统的零部件。之所以不恰当,是因为这部机械系统的某一固定零件是需要”灵光一现“或者说”自我意识 “来完成整个过程的。这个我下面会解释。
首先,说说一个很关键的零件,守门员塞萨尔。不可否认,他是一名出色的门将。但是他在欧冠半决赛和决赛接连做出世界级扑救,扑出梅西和罗本的“招牌动作”,只是实力+运气吗?要知道完成度如此高的“招牌动作”,在他们各自的联赛里不意味着进球,也差不离啊。为什么到了塞萨尔这里就失效了呢?我的答案是完全是针对性训练的结果。有了针对性训练,可以提前作出判断,加上自身原有的实力,扑球成功率就会提高。有一句话叫细节决定成败,我认为塞萨尔的这两扑就是完美的诠释。也可见穆里尼奥赛前的情报收集工作是多么细致。
另外,请允许我回放决赛中塞萨尔扑球前的场景。总结一下,罗本和梅西的“招牌动作”可以归纳如下。边路拿球后凭借速度优势横向带球摆脱,趁着中路队员补防的空隙选择射门或传出致命球。可这招到了国际米兰这里不仅出现的次数少,而且从结果看效果为零,为什么呢?还是针对。穆里尼奥根据他们的特点采取了三人联防的针对战术。具体做法如下图。一般是边后卫A采取上抢紧逼,球员C负责切断传球线路,球员B作为后援,在A被摆脱的情况下负责补防和堵抢眼工作。这样纵然你有通天的本事,也变得难以施展了。这还是得益于赛前的情报收集分析工作。
教练工作细致如斯,那么球员是不是完全按穆里尼奥的意思去踢就可以了呢?也不是。穆式足球的体系里还需要一个“天才”,一个能够完成致命一击,一个唯一不需要参与防守的选手。在国米,这个人就是迭戈米利托。国米进球了,拜仁没有,可能差就差在那关键一扣,阿尔腾托普有机会扣过防守队员射门,罗本也有一个,可是他们都没能处理好。反过来看,这正是米利托的天才之处。而选择扣过范比滕,恕我瞎猜,可能也是赛前穆里尼奥有过交代的,因为范比滕转身慢的弱点很明显。但关键时刻能够想起来,并且做出来并完成最后一击,完全是球员灵性的体现。穆里尼奥找到了这个关键零件,而这个关键零件也没有辜负发现他的人。
最后,穆里尼奥作为情报战的高手,不但体现在情报收集和分析上,干扰对手也是一等一的高手。比如比赛中干扰瓜迪奥拉教训伊布,还有扰乱罗本的情绪等等。
总之,穆里尼奥将现代战争的特点完美应用到了足球上。说句玩笑话,穆里尼奥下一份工作不应该是去皇马当主教练,而应是接替丹尼斯·布莱尔出任美国国家情报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