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中行转债(113001),和平卫士 职业初段 2011-07-21 05:47:18
中行转债(113001),2010年6月11日发行上市,共发行400亿元,第一年年息为0。5%,第二年为0。8%,第三年为1。1%,第四年为1。4%,第五年为1。7%,第六年为2%,初始转股价4。02,最新转股价3。59,中国银行最新收盘价为3。09,中行转债最新收盘价为102。91。中国银行2010年每股收益0。39,2011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0。12。
技术面和操作点分析
中行转债于2010年6月18日在上交所上市,开盘当日跌破面值,为风险厌恶者提供了良好的吸纳良机。后来在市场人士的追捧和中国银行上涨的带动下,中行转债在2010年10月18日,达到最高价117,初段参与了这一波行情的炒作,其后,中行转债慢慢盘跌。
可转债最大的特点是其债性和股性的双重特点,当它跌破面值或接近面值时,成为进可攻退可守的极佳品种,目前的中行转债就具有这方面的特点。现在价格102。9接近面值,仅仅靠分红就可收回本息,由于中行转债的转股价只有3。59,中国银行每年派息在0。15左右,转股价会不断降低,只要行情一来,就会给点阳光就灿烂,甚至一不小心就会赚20%-50%,所以,现在的中行转债是只有收益没有风险的和平卫士。
在操作上,我们可以在目前价位大敢吸纳,在101左右到达重仓(指占自己总资产的10%),如破100面值,可以满仓操作。顺便提一句,目前的中国银行(601988)也符合初段的K线低位战法。
0
可转债可以和股票一样享受中行的年底分红吗
拿转债做长期投资相比股票有三个优点,一是拿股息,二是有利息,三是股票拿股息是要付百分之十的税的,而转债不用付这百分之十的税,如果六年中分红一元,光税就能省下0.1元。还有一点,如果股票是上涨的,那么你的转债除完息后虽然拿不到钱,但比拿钱更合适,你可以多得到相应的股票。所以才定了个如果股票价格高出转股价百分之三十达到一定的天数就必须转股,不然公司就有权强行赎回的不利于股民的嫂点子。
60.217.248.* 2010-5-30 22:52:24
朋友你有一点说错了,转债要交20%的个人所得税
58.247.189.* 2010-05-30 22:58:56
百分之二十的税你指的应该是利息税,这个是有的。就等于少拿了些利息。
60.217.248.* 2010-5-30 23:10:29
0
所以别怕错过之前的几百点无所谓,喝喝茶保个本一年看准机会动几次然后谦卑的等着大机会出现,一切都是缘分!
0
别把市场想的太复杂 泛舟 2011-07-19 23:53:23
倒不是因为这段时期事情比较多,写的才越来越少,主要原因还是自己看的太多,反而认为懂的越来越少,而且发现很多问题并不复杂,你说股市很复杂?确实复杂,之前曾经有过一个实验把所有人类能想到的股市变量因子输入电脑,运算了一个月后电脑炸了,可见股市的不可测性,你说复杂?
其实也不是很复杂,遇到很多在市场非常成功的人,大多都是一句话:现在就看看玩玩,主要还是等牛市来.呵呵听听简单,但是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呢?本想多请教一些,但对方确实也说不出什么,只是一个劲的说,自己也没啥能力,就是躲过了熊市,遇到了牛市两次后账户就九位数了,实属运气.真是运气么?其实这才是成功的本质,真是性格决定命运啊.
经历过的2001年到2005年的投资者在回忆回忆当时的每一天你们是怎么度过的,当时也有不少翻几倍的品种,五朵金花大多翻倍.但是998的时候呢?能不亏是绝世高手,输20%是一流高手,输一半是正常高手,市值仅高峰期的三分之一是正常人,还有一类是很悲惨的人,我的一个邻居曾经20万变成1.8万,基本无语了.
现在不也是这样么?每天也有涨停,也有化工和水泥翻几倍,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又如何呢?你们赚钱了?获利了?真的没什么意义.何不等待趋势明朗后再重仓介入呢?或者说至少等待沪指走出2650-2850的箱体后再去想到底怎么操作,牛市只有1000点的涨幅么?呵呵那一次牛市不是涨5倍左右的?所以别怕错过之前的几百点无所谓,喝喝茶保个本一年看准机会动几次然后谦卑的等着大机会出现,一切都是缘分!
0
股市算术:赚10倍还会亏钱吗?sosme 2008-06-17 03:05
巴菲特曾有一个观点:在股市中人们对普通的算术问题缺乏常识――我非常认同。
一直就想将我对股市算术的一些随感进行整理,但感觉内容非常庞杂一时居然理不出头绪,我只好沿袭“散打”的风格想到那里就写到那里吧,先从这个问题开始:赚10倍还会亏钱吗?
当然会:比如在赚10倍后又亏损掉90%以上,不过这并非典型事件、并不具有普遍意义。
但当我审视现实后发现赚10倍还会亏钱居然是个“大概率”事情,比如:在赚10倍后信心膨胀几乎是个必然的结果,当1万元变成10万元后如果你抵押你的房产增加投入20万元,此时的资本总额将达到30万元,此时-30%的下跌就将你最初的那个10倍收益吞噬,在这个案例中10倍=-30%;当然赚10倍后可能人人都有自己是“股神”的感觉如果你勇气再太些追加投入90万那么-10%的下跌就将你最初的那个10倍收益吞噬,在这个案例中10倍=-10%。
我为什么认为上面的案例具有普遍性质呢?在熊市末期当“拒绝毒品、拒绝股票”成为时尚的时候普通人的投资欲望是被压抑的,这个时候的投资额度是非常有限的,在从熊到牛的转变不期而至的过程中可能几倍或10倍收益轻易到手,这个时候增加投入、有钱就买在所谓黄金十年的喧嚣背景下基本就是一个大概率事件,正是因为在牛市高潮的追加投入一旦发生幅度不大的调整就会将之前的数倍暴利吞噬一空、而如果一旦发生较大调整就算有数倍或10倍的先期收益亏掉本金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可以看看所谓的公募基金资产膨胀最疯狂的时候正是在牛市的高潮期,这里面同样的故事在大量的上演。
其实对所谓的私募也一样,比如比较典型的林园或但斌,他们都曾有过非常辉煌的投资业绩(林园还未证实、但斌感觉可信),最近看到的资料也非常巧合他们的年复利都达到90%以上(这个成绩如果能够延续那就可以做股神他爹了),虽然他们的初始投资回报都很高,但他们资产的扩张期却是发生在牛市的高潮阶段(在这个期间纷纷成立所谓的信托),这也是他们的名望最盛的时候,根据我上面的分析这就是在牛市高潮追加投入的典型事件,在这个期间投资的资本膨胀越大那么亏掉本金所需要的调整幅度就越小,其实初期投资的所谓18倍或180倍对后来者或追加投资者而言其实是不堪一击的、误导的意义远远超过引导的意义。
不知道我的这道股市算术是否有漏洞?抛砖引玉,欢迎大家参加探讨。
--------------------------------------------------------------------------------------------------
股市算术(续一):-33%与-50%之间的距离
投资亏损-33%与投资亏损-50%之间的距离之大超过一般人的想象
亏损-33%你需要50%的上涨才能回本
亏损-50%你需要100%的上涨才能回本
亏损-60%你需要150%的上涨才能回本
亏损-80%你需要400%的上涨才能回本
其实把这道算术延伸下去会得到一些有启示意义的观点:
1、在一个持续的下跌过程中“损失程度”与“下跌比例”并非线性关系;
2、在一个持续的下跌过程中“末期小幅下跌的杀伤力”与“初期大幅下跌的杀伤力”相当,或者说熊市末期“微弱下跌的杀伤力”易被低估或被忽略;
3、如果把上面的算术放在时间的平台上来分析就更有意义了,就通常意义而言400%上涨比50%的上涨需要更多的时间,亏损幅度对平均复利的打击也非线性的而是几何级的。
0
虽然看到比较晚,但这个还是要顶。
0
完成吸收合并预估时间修正,将逐渐建仓(不泼冷水) 183.14.187.* 2011-03-22 15:55:00
本人准备逐渐进场(600263 路桥建设,未来的中交股份),理由如下:
1\成交量迅速减少,筹码锁定牢固,波动空间不大,14.9元应该是近期底部,要到14.53元以下估计很难.
2\股东大会将至,股东会后我的入场时间点出现.
3\对比究金隅股份吸收合并程序,中交股份无需进行反垄断审查,可大致减少2个月时间.3月25日股东大会通过后,估计5月底6月初中交股份就将上会.时间比我预估时间缩短.(太行水泥:9.14股东会过\11.17反垄断审查通过\1.18上会.中交股份:3.25股东会过\无反垄断审查(减少2个月)\预估5月底6月初上会.)
4\部分股票已到预期目标,锁定利润,大盘趋势不明,无更好选择,选择卧倒.
0
炒股和其他行业有本质的区别 灵活战斗 2011-07-05 12:13
你在其他行业上班,即使你不成功,但是你也可以有稳定的现金流,可以养家糊口,可以过上正常的生活,可以过上小康的生活。
如果你把身家全押在炒股上,如果你不成功(你有99%的可能不成功),你就无法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你无法养家糊口,你无法过上正常生活,更别谈小康生活,你将毁掉你的人生,你的下半生将是悲哀和贫贱。
有些人故意混淆这两者的区别,误导自己或者他人将信心建立在流沙之上。
0
牢记这句话 智战客 2011-07-01 23:05:30
许多股票或多或少趋向与大盘步调一致。事实表明,平均来说,百分之七十五的股票会随市场一起上涨,而百分之九十的股票会随市场一起下跌,尽管个股的价格运动通常比平均指数的运动更不规则。
0
[2011-06-14]全柴动力(600218):浮现套利机会 现代快报
近期A股市场的持续低迷使得一些具有套利预期的个股再现投资良机, 行将被纳入熔盛重工资本版图之下的全柴动力(600218),即是该类公司的最新代表.
作为一起"国退民进"的标准收购案例,H股上市公司熔盛重工今年4月通过其子公司江苏熔盛共斥资21.5亿元购入全椒县人民政府所持全柴集团100%国有股权,但由于全柴集团为全柴动力控股股东, 江苏熔盛通过产权交易取得全柴集团100%股权,进而间接持有全柴动力44.39%股权的行为,已导致其拥有全柴动力的权益超过30%,进而触发了法定全面要约收购义务,要约收购价则为16.62元/股.
然而"市与愿违", 受累于大盘的持续下挫,全柴动力股价在横盘许久之后于近期跌至要约收购价下方,尽管公司昨日逆势上涨1. 53%,但15.96元的收盘价仍与上述要约价略微折价4%.以此计算,若要约收购最终得以实施,目前持有全柴动力近1.58亿股的公司股东(除全柴集团外)将可获合计逾1亿元的无风险套利收益.不过,全柴动力最新股价低于要约价的现实,反映出不同投资者对收购预期所产生的分歧.
与全柴动力当前状况类似, 另一家A股公司水井坊(600779)目前也存在被外商帝亚吉欧要约收购的预期.而从收购进展来看,该并购事宜自去年4月向相关商务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后便再无进展,长时间的未获批复难免令投资者对收购前景产生怀疑. 受此影响,与21.45元的要约收购价(不考虑分红因素)相比,水井坊昨日股价也仅收于20.07元,两者间差距近7%.
全柴动力似乎也是如此, 熔盛重工本次收购同样需要经安徽国资委,国务院国资委以及商务部反垄断审查的相关核准, 在上述监管部门批准后,还需中国证监会出具无异议函后方可实施.也就是说,套利机会的有无,最终还将取决于监管部门对本次收购是否予以放行,这也是投资者在追逐套利机会的同时需要关注的潜在风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