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精算成本(十) 蒙地卡羅模擬4/Job-投資組合的神奇之處與實例-金錢和時間都應該留給漂亮女友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法務部請北檢之花代言反毒,標語讓交易的我感觸良多:『金錢和時間都應該留給漂亮女友』
情緒化的投資就是賭,賭就是毒。投資組合是一條很好的路。
在所有的內容中,我避開了所有困難的數學。我想,學過財務工程和統計的人應該能了解我之前那些文字背後所表達的方程式。
對於沒學過這些數學的人,或許也能用自己模擬的線圖中體會很多事情。
我們把資金分配到同樣是勝率30%,賺賠比3:1,停損2%,出手100次的5個策略。假設這5個策略是不相關的。
如圖,5個走勢0相關的資產組合後的結果:
你看,走勢是不是平滑了許多?
資金分配到5個0相關的策略,模擬100次的結果顯示:
平均連虧是8.13%。
比較極端的情況,有17.6%的連虧。
對比於之前單一策略的情況:
平均連虧是26%。
比較極端的情況,甚至會有45%~65%的連虧。
這就是資產組合的威力!
如果資金分配到10個不相關的策略,模擬100次的結果將會顯示:
平均連虧只有4.68%。
比較極端的情況,只有8.52%的連虧。
如圖,10個走勢0相關的資產組合後的結果:
實際的情況如何呢?
其實很多人都已經在執行了…
例如法意的盟友:「程式交易叫阿程」
他使用的是一口波段策略配上二口當沖策略,僅僅是2個策略,就有非常大的分散效果。
而我自己在台灣期權的部位則主要分為3個波段策略、3個當沖策略、一個選擇權策略。眾部位常常會抵消,使得我平常的槓桿使用率不高,這減少了很多交易的刺激性。
雖然部位常互相抵消,但每個策略都是可以獲利的策略,平均的結果,使得一年下來獲利的月份大幅增加。
於是,交易變成一件無聊的事。我變成了一個真的只是在丟銅板的人。應該說是變成一個算牌者。每一把的停損大約是總資金的1%。我知道我的優勢在哪,我的當沖策略勝率分布在45%~62%,賺賠比分佈在1.77~2.76。了解到這點之後,其實我只要一直出手,不用想的太多。
我的波段策略必然抓到所有的大波段,而且使用的槓桿不大,就可以安心睡覺,管它美股,或是歐巴馬又做了什麼事。
盤中的時候,我已經把我的看法寫成了程式,程式會幫我下單。盤中,我甚至可以累了就睡,看自己喜歡的書。
唯有如此,人才有可能得到自由。
多策略,多市場,系統自動下單將會是每個作手最後的目標。
我想過了,健康和時間是每個人最寶貴的財富。
就如同一開始的那張海報:『金錢和時間都應該留給漂亮女友』
這是唯一的路...
交易的目的是為了退出市場…而不是為了永遠待在市場。
0
精算成本(九)-蒙地卡羅模擬3/Job-連虧的展示,順勢而為的宿命,小額投資者的宿命2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上圖所展示的是自高峰以來的最大連續虧損。
就我模擬100次的結果來看:
1. 平均連虧是26%。
2. 比較極端的情況,甚至會有45%~65%的連虧。
3. 連虧和最終報酬率沒有必然的關係。
4. 勝率愈低,連虧愈大。
雖然平均連虧是26%,甚至,我們要遇到40%的連虧並不是難事。
就我模擬的結果看來,勝率愈低,連虧愈大。
這應該是單一策略順勢投資者的宿命,也是小額投資者的宿命:很難撐的過連虧,然後會在最慘的那一刻放棄。
我很明白這樣的過程:當你發現一個可以賺大錢的策略,於是發始下大注。但不知為何,績效就開始走下坡。虧損之後,你並不想減碼,是因為不想放棄翻本的機會,於是在不知不覺中,你用了很大的槓桿。
腰斬之後,你不得不開始懷疑:這個系統是不是失靈了。於是,在最慘的時候,你會放棄你的系統。但往往你放棄你的系統時,系統又開始賺錢了。
這時候,心魔就會出現了:難道,要用逆勢策略?還是尋找超高勝率的指標?
但我們停損的原則不可放棄,我們既要停損,也要順勢而為。
事實上,我甚至認為均線所造成的連虧是種優點。因為它可以掃掉意志不堅的人。當意志不堅的人出場時,剩下的人就可以得到甜美的果實。
因為趨勢不常出現,所以「順勢而為」勝率低。
停損會讓出場的機會增加,所以停損也會讓勝率降低。
但「停損」和「順勢而為」卻是投資所需的要件。
因此,
投資是違反人性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這些都是蒙地卡羅模擬告訴我的。
於是,
唯一的路只剩下…
(下期公佈最後的衝擊性結論)
0
精算成本(八)-蒙地卡羅模擬2/Job-連虧的展示,順勢而為的宿命,小額投資者的宿命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報酬率取決於四個參數:勝率、賺賠比、停損、出手次數。
我們先模擬一個勝率30%,賺賠比3:1,停損2%,出手100次的策略。
那麼,平均一次出手會賺(30%*3-70%*1)*2%=0.4%。0.4%,很多,戴子郎說他一次出手大概是0.1%,不過一天的出手次數可以很多。
選擇這幾個參數是有理由的。
一般來說市面上推廣的是「順勢而為」的操作法,
也就是「突破策略」,
是「高買更高賣,低放空更低回補」。
但趨勢可不是一天到晚出現,所以勝率會低(一方面停損也會降低勝率)。因此,我們設定勝率30%。但賺時大賺,所以賺賠比設3:1。
要注意的是,淺藍色線要到第73筆時,才會在100%之上。也就是說,投資是需要耐心的。
這就是:「對的事要持續做」的意義。投機的每一筆交易都是運氣,但當你堅持做對的事時,運氣的成份會愈來愈小。
巴菲特和索羅斯必然了解這一點。為了減少連虧,他們都必定會讓自己的單筆損失控制在本金的2%以內。
大家都知道索羅斯在1990放空英鎊之役中大賺10億美元。對於這個一夜賺10億美元的男人,大家對他的評價似乎都只是個偉大的投機者而已。但如果你仔細去算他當時所使用的槓桿。你會發現不過是區區5倍而已。
以外匯期貨舉例,當你滿倉持有外匯期貨時,槓桿大約是50倍。也就是說,索羅斯使用5倍槓桿只用了1/10的保證金,他是十口的錢玩一口的期貨。如果你認為他承受了不可冒的風險。那麼,大部份玩台指期的人,那些用3口的錢玩一口大台的人,可就冒了不可以犯的錯。
但最大的問題是:趨勢是需要醞釀的。
........
平常的時候,走勢雜亂無章,我們只能盡量控制風險(設好停損2%以下)。也就是說,我們要有心理準備被連巴。
如圖,黃色線是平均每次出手會賺0.4%所形成的走勢。淺藍色線是用統計算出:我們有97.5%的信心認為:走勢會在這條藍色線以上。
每一次模擬出的走勢,差異都相當大。有的是一路大賺,有的是一路大賠,有的是大賺賠回原點,有的是連賠後才大賺,但最重要的是:「或許我們都撐不過那些連賠的心理煎熬,然後砍在最低點。」
這就是順勢而為的宿命,小額投資者的宿命。
...................
儘管超長期來說,投資曲線會以黃色線為中心成長。但你看看那藍色的2倍標準差線多麼寬?這也代表單一策略的變數是很大的。
但,我們不是應該堅持大賺小賠,嚴設停損嗎?
但連虧的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請提出解決方案…
想一下,解決方法很簡單,有人猜到再貼下篇。
多想一想才會進步,不是嗎?
Job
0
精算成本(七)-Give me a evil look/Job-財務工程-用EXCEL,15分鐘學會蒙地卡羅模擬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Give me a evil look!
要賺錢,只在於一點:那就是「賺的要比賠的多。」簡單的道理人人都知道,但唯一的差別是:計算成本的功力不同。
蒙地卡羅模擬。它就像是惡魔之眼,可以讓你看清很多事情。
用蒙地卡羅模擬可以創造出類似股價的走勢。(反之不必然,即不代表股價是隨機的。)
蒙地卡羅摸擬在財務工程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盡量讓各位在15分鐘內學會這個工具。
以下是網路上查到的定義:
蒙地卡羅模擬法﹙ Monte Carlo Simulation ﹚假設投資組合的價格變動服從某種隨機過程的型態,因此可以藉由電腦模擬,產生幾百次、幾千次、甚至幾萬次可能價格的路徑,並依此建構投資組合的報酬分配,進而推估其風險值。基本上蒙地卡羅模擬法,是一種基於大數法則的實證方法,當實驗的次數越多,它的平均值也就會越趨近於理論值。
嗯…
教科書就是會讓人睡著…
我就直接說我的作法吧:
目的:模擬出單一個策略的交易報表
報酬率取決於四個變數:勝率、賺賠比、停損、出手次數。
我們先模擬一個勝率30%,賺賠比3:1,停損2%的策略。
那麼,平均一次出手會賺(30%*3-70%*1)*2%=0.4%
所謂的投資就是:如果我一年可以出手100次的話,那麼我一年就可以預期賺40%多一些。
步驟:
一. 開啟EXCEL
二. 在儲存格中輸入=RAND()。會發現RAND()會平均分佈在0和1之間。
三. 你可以設定一個條件:
如果RAND()>0.3,則儲存格=1-2%*1
如果RAND()<0.3,則儲存格=1+2%*3
即在儲存格輸入:=if(RAND()>0.3, 1-2%,1+6%)
四. 我們模擬100次:即往下拉100格。
五. 再做出100次的累積績效曲線,在第B2輸入1,第B3輸入=product(A$2:A3),再往下拉。
六. 把圖畫出來,酷!
七.另外,如果要再摸擬一次,只要點選任一儲存格,按enter即可。RAND()這個函數,只要改變了任一儲存格,就會自動重算。
接下來,我們就可以看到理論的展現了…
我想問問各位,你們看見了什麼?
希望多多回應,大家討論討論…
資金控管-延伸閱讀
2010.01.01 精算成本(七)-連虧的展示/Job-財務工程-用EXCEL,15分鐘學會蒙地卡羅模擬
2009.12.23 精算成本(六)-槓桿與停損/Job-我問你,停損要設總資產的幾%呢?
2009.12.11 精算成本(五)-槓桿/Job-交易,差一點差很多. 少女時代也會變成中年時代?!
2009.12.03 精算成本(四)-實際上我期貨出手一次的成本/Job-手續費、稅、滑價
2009.11.26 戴子郎的博弈十誡與下注十要/Job
2009.10.08 資金控管-我與當沖高手的對話3/Job-答案公佈
2009.10.02 資金控管-我與當沖高手的對話2/Job-賺錢的關鍵是什麼呢?
2009.10.01 資金控管:我與當沖高手的對話1/Job,待續…
2008.10.22 資金控管系列-停損的真義/Job
2008.08.28 成本精算(三)/Job-對帳單分析
2008.08.27 精算成本(二)/Job-Tradestation程式交易
2008.06.27 不停利,必自斃/Job
2008.06.23 精算成本/Job
2008.06.17 心態-絕對停損!/Job
2008.05.30 停利的藝術/Job
2008.04.25 Parkson老大的程式交易與資金控管/Job
2008.02.15 國外期貨資金控管技巧(三)/Job
2008.01.30 國外期貨資金控管技巧(二)/Job
2008.01.30 國外期貨資金控管技巧/Job
0
精算成本(六)-槓桿與停損/Job-我問你,停損要設總資產的幾%呢?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過大的槓桿總讓人一次倒地不起…
其實答案很簡單.
「你現在要做交易一筆要設停損,你認為損失總資產的幾%是你可以接受的?」
先在心裡面想一個%吧,再接著看下去…
--------------------------
槓桿其實是種稅。
而且,殺人於無形。無色無味,只能用數學的計算來了解。它是內隱的(implicit),而不是外顯的(explicit)。
我們先以「公平賭局」做考量,就像下圖:
當你損失1%時,你要賺回1.01%,才能回到本金,需要補回的差額(槓桿稅)有0.01%。
需要注意的是,當你損失2%時,需要補回的差額不是兩倍的0.02%,而是四倍的0.04%。
這代表什麼?
代表報酬率變成2倍時,你的成本卻變成4倍以上。
當損失10%時,差額有1.11%,是0.01%的111倍!
這是槓桿最危險的地方,它呈平方以上速度增加。
但更可怕的是,你感覺不到它的影響。
大賺時,你會愛上槓桿,你會「事後論地」認為你是對的。有了甜頭,就會有下一次的Show Hand。
只有在損失的時候才能體會個「大概」。但或許大部份的人什麼也不能體會。
事實上,一般人會認為差額1.11%算什麼。但我卻認為這個成本大的可怕,因為這個成本每次都有。
不理性的是:股票手續費千分之1.425,加稅來回不到千分之4.5。期貨的稅是合約規模的十萬分之四,加手續費來回不到千分之1.2。大家很在乎手續費被刮了一層皮,拼命對營業員殺價,卻不在乎槓桿所隱含的成本?
以當沖的人來說。每天先賺10%再賠10%,那一年250個交易日,你就有1.11%*250=277.5%的差額。你要補回這個差額,才會賺錢。對我來說,那就是無形的稅,而且是壓力極大的稅。
我跟身邊的朋友做了簡單的調查。
投資,會賺還是會賠,高下立分。
我問他們:「你現在要做交易一筆要設停損,你認為損失總資產的幾%是你可以接受的?」
比像保守的人會說5%,不過這種人很少。
大部份的人會說20%、30%,比較誇張的還有50%。
停損設10%的人,我敢保證,一定會賠錢。
20%以上的人,註定要賠光了。
原因很簡單,你要怎麼把差額補回來?
差額0.01%幾乎可以忽略。以當沖的人來說。每天先賺1%再賠1%,一年250個交易日,你就有0.01%*250=2.5%的差額。難道找不到一個一年能獲利2.5%的當沖系統嗎?如果一年繳2.5%的稅,我很樂意,因為我賺的回來。
最後,同樣的問題,我問交易很久的人。
他們的停損大概是1~2%。
如果你問我,我的答案會是1%。
再來,「停損應該設總資金的幾%?」這個問題有沒有標準答案呢?
其實大師們都已經說出正確答案了…這就是成功的最大公約數!
債券天王葛洛斯說:停損2%,而且他也會要求他的交易員如此做。(請看他的書債券天王葛洛斯 )
海龜交易系統老祖-丹尼斯:每個商品停損不能超過總資金的2%(請看海龜的書海龜特訓班or海龜投資法則
)
專業投資理原的作者-Victor:建議2%,實際1%。附帶一提,他的12年平均報酬率超過70%。(請看他的書專業投機原理(一) 、 專業投機原理(二))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發現他們說的是一樣的,但我賠過幾百萬證明他們說的是對的。
並發誓這輩子絕不再犯。
但你能清楚我的明白嗎?
資金控管,還不只如此~~請看下集,停損與連虧。
進階的註:其實這只是簡單的數學問題,幾何平均數會永遠<算術平均數。我先賺50%,再賠50%。算術平均沒賺沒賠。但幾何平均是賠25%。
不過很可惜的是,投資是用幾何平均來算。
0
精算成本(五)-槓桿/Job-交易,差一點差很多. 少女時代也會變成中年時代?!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少女時代: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最高學府的學生,他非常聰明,無師自通,領悟了一些方法,據說勝率八成以上。這個方法是利用技術分析、美股、三大法人籌碼、買賣力以及一些特殊現象來選擇買賣點(主觀交易)。
他最常說的話是:「我覺得這個盤漲不上去了(還有我覺得跌不下去了、我覺得不太對勁)。」
中年時代:
我看過他的對帳單,他常常可以把本金在一個月內翻個幾倍(用選擇權全押)。他常跟對我說行情的看法,也經常是準確的。
有一次,在法意的投資聚會中。我幫大家上了資金控管的課後,他跟我說:「我覺得資金控管就像是『盾』,選擇進出場點是『劍』。如果我擁有最強的劍,就不需要盾了。」(意思是說:每次我都看對,所以看到可用餘額就覺得很礙眼、很浪費,覺得沒有效率,為何我不全押?)
我有一點點預視的能力,就是看到一點徵兆就能猜出未來的發展。在我看來,即使翻了多少倍,那也都是虛幻的財富。
翻倍?何難之有?
台指期漲停板前,我身邊就有人「剛好」買了Call,從幾萬元翻到200萬。但最後,有錢留下來嗎?沒有。
(我認為是剛好。只是,他們一定認為自己看到了什麼。你相信嗎?我在319槍擊案前就買了一堆put。10點、20點的put可以翻到1000點。我的運氣可以好到今天買進put,隔天馬德里就發生恐怖攻擊、隔天就發生陳由豪的事件。但是我告訴你,三個月後,我賠光了,全部都沒有留下,全部。)
我幾乎所有的財產都在期貨帳戶中,要把留倉限制在2倍槓桿以下、要把每出手的損失限制在總資金的2%以下、還要把最大可能的連續虧損限制到20%以下,還要能做到年報酬超過100%。
那,才是功力。
我可以在盤中,在獲利的前提下滿倉,但收盤前,一定會減到2倍槓桿以下。因為我必須確認,即使收盤後再遇到2根停板,我也會不傷元氣。
翻倍?何難之有?
很久以前,在我的資金還很少的時候,我可以把200萬,一個星期翻到1000萬。看對,再加上滿倉就行了。怎麼做?就像我早期文章寫的那些,我都寫了。
只是,就像黃毅雄的文章一樣。他從0~1500萬,不斷的來回振盪。我經歷過那過程很多次。太痛苦了,即使你賺到了大錢,也不敢花。因為你會覺得,你需要更多的錢,才能承擔這些風險。你會覺得,你隨時都會失去錢,所以你不想花。這算什麼邏輯?
或是,
你心裡會有個念頭。就像傑西李佛摩說的:當你大賺的時候,一定要提一部份出來,而且絕不能再拿去做交易。
股票作手回憶錄,我看了5次以上。
我後來覺得這種想法很可怕。
大賺之後,一定要拿出一部份花掉。只有花掉的錢才是真實的。這算什麼想法?前提是不是代表:你認為你是豪賭。或許賺不到一下筆,所以應該要花掉?
在資金來來回回的過程中,我不斷的苦思,明明我都看對了,但為何帳戶的金額無法增加?
但其實答案很簡單…
待續…
0
精算成本(四)-實際上我期貨出手一次的成本/Job-手續費、稅、滑價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感謝johnnee0936與sugizo26的回覆,這裡對槓桿和基本輸率再做深入說明。
未計算手續費+稅的當沖系統:
計算手續費+稅的當沖系統:
(謝謝程式交易叫阿程 http://www.wretch.cc/blog/trading16888提供的範例,以來回一次成本5點(1000元)計算,這個當沖系統原本可獲利282萬,扣除手續費和稅之後,淨利剩下195萬。不過,這仍然是個相當優秀的系統。)
我實際上做程式交易,實際的手續費+稅大概1.5點內,實際來回一趟的滑價約2~3點。
每次的成本用5點來算相當合理。
所有的人都要記得,你每次出手,大台一口來回一趟,就是會少1000元。
如果你沒有把握:「平均」每次出手能賺個10點,真的不應該出手。(注意,是平均)
就我的實際程式交易經驗來說,期貨長線留倉的「手續費+滑價」佔整個淨利約8~12%,算是相當低的。
一天當沖最多一趟的系統,手續費+滑價佔整個淨利約大約18~37%。
當沖的話,的確愈多趟,成本會愈高,也愈難開發。
這很好理解,你每次出手的成本就是5點,這就是抽頭。你平均每次出手可以賺10點,那成本就佔了手續費的50%。所以,愈是短線,愈是難做。
至於基本輸率到底怎麼算,我認為要用槓桿來看。假設大盤現在是7500點。假如不用槓桿,也就是用7500點的錢(150萬)去玩一口,那基本輸率是5/7500。(不到千分之一,超低,長期真的很難賠錢)
用三倍槓桿是用2500點(50萬)玩一口,基本輸率是5/2500。(還是比股票低)
多謝johnnee0936提醒,如果用一口保證金玩一口的話,大台指目前一口保證金為77000元,以跳動一點200計算,相當於77000/200=385點。
那基本輸率就是5/385=1.3%。
你要想你每次出手,帳戶資金就至少少了1.3%,這就是每次出手的「基本輸率」。
這種情況下,要贏,真的很難。所以當沖,又全押的人,幾乎不可能賺錢。
我最後的建議是,無論如何,「留倉」絕對不要超過3倍槓桿。那麼,你在金融市場上幾乎可以稱是不敗了。
0
克服心魔3/Job-操作生涯不是夢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新書即將開始預購 請推"重劍無鋒 Job"
交易是最危險的人類行為,僅次於戰爭。 ~操作生涯不是夢
有位在自營部工作的朋友,他說他一進去,主管就叫他把一本原文書看完。那本書是:【Trading for a Living】,我說我本書其實寰宇有中譯本:「操作生涯不是夢」。雖然中文聽起來是本爛書,但其實是值得一看的。(就像Winner takes all,翻成「穩操勝算」,雖然是本好書,但中文名稱就讓人不想去買。)
哥德說:「真理隱藏在現象之中。所以你要不斷地提醒自己。」
我很遺憾的說,交易是需要紀律的。僅管你在市場上跌跌撞撞,為自己設下了一些戒律,就像一串堅固的鐵練。但總有一天,戒律仍然會從最弱的環結斷裂。
但其實讀了心理學後,由其是近代的腦部科學後。你會發現,其實這一切都沒有道理。因為人類的腦袋內部就嵌入了這些自我毀滅的程式碼。
人類的想法,決定於腦中微量化學物質的變化。清醒與否是褪黑激素。分秘血清素,人就會覺得幸福。腎上線素會激起戰鬥意志。你覺得疲憊是缺乏多巴胺。愛情就是腦內產出大量多巴胺下的產物,讓人傻笑、發暈、耳根發熱(每人症狀不同)。
但最可怕的莫過於沒有「病識感」。你病了,你覺得自己沒有病。
如果有人醉了,卻說自己沒醉,我們會覺得好笑。
但更好笑的是:你說你一定會賺大錢,但每次交易卻仍然承受自己無法承受的風險。
以下摘自:操作生涯不是夢
大毀滅的競賽
幾乎所有的行業都為其成員提供某種安全網,當你呈現自我破壞的危險行為時,主管、同事或客戶都會提醒你。交易沒有提供這方面的設施,所以它的危險性遠高於其他的人類行為,市場提供許多自我摧毀的機會,而且沒有安全網。社會上的每一位成員都撥出一部分的心力,彼此防範錯誤的後果。駕車的時候,你避免撞擊其他的車輛,其他的車輛也避免撞擊你。如果某部車子突然打開車門,你會閃開。在高速公路上,如果某人突然切入你的車道,你或許會“幹××#@%……”,但還是把車子慢下來,你避免發生車禍,因為雙方所付出的代價都太高。在市場中,人們缺乏正常的互助心理。每位元交易者都希望撞毀對方,每位交易者都會被對方撞傷。交易的高速公路上哀鴻遍野,沿途都是車禍遺留下來的殘破車輛。交易是最危險的人類行為,僅次於戰爭。
在盤中的高點買進,就如同在車流中突然打開車門,當你的交易指令到達場內時,交易員都爭先恐後的賣給你----撞毀你的車門,包括你的手在內。交易對手希望你失敗,因為他們希望佔有你的損失。
改變交易模式的觀念
如同大部分的精神醫生一樣,我有一些酗酒的病患,我也擔任一家大型戒毒中心的顧問。
經過不久,我發現酗酒者與吸毒者參加“互助會”的團體之後,其復原的效果遠勝過傳統的心理治療環境。
心理治療、藥物治療、昂貴的醫院與診所設備,它們雖然可以讓酗酒者清醒, 但很難讓他們保持清醒。大部分的酗酒者很快又沉迷在酒精中,如果讓他們積極參加“戒酒互助會”(Alcoholics Anonymous,簡稱 AA)或其他類似的團體,復原的機會將大得多。
當我發覺 AA 的成員有很高的治療比率之後,我成為“戒酒互助會”的忠實贊助者。我開始把酗酒的病患送往 AA 或其他類似的團體,例如:ACOA。現在,如果有酗酒問題的病患前來找我治療,我都堅持他同時參加 AA 的聚會。我告訴他,如果不這麼做,將是浪費我們雙方的時間與他的金錢。
多年以前的某一天晚上,我前往一位朋友的辦公室,邀他一起參加同業的晚會。 當時距離晚會開始的時間還有兩個小時,我的朋友問我:“你是想去看一場電影,或陪我參加一場 AA 的聚會?”雖然我曾經送很多病患前往 AA,但本身還沒有參與這類的取捨,因為我沒有酗酒的問題。我及時掌握這個機會----讓自己體會一個嶄新的經驗。
聚會的地點是本地的“青年會”,一間樸實的房間裏,大約有十幾位男人與幾位女人,坐在折疊椅上。聚會的時間將近一小時,非常訝意地,他們似乎在談論我的交易情況!
他們談論著酒精,但只要把“酒精”換成“虧損”,他們的談話內容完全適用於我。在那段期間,我的帳戶淨值還是像打擺子一樣的起伏不定。當我離開“青年會”時,我知道自己處理虧損的方法應該如同 AA 處理酒精一樣。
“戒酒互助會”所提供的啟示
幾乎每一位酗酒者都可以保持幾天的清醒,可是,不久之後,喝酒的衝動便無法控制,他又拿起酒瓶。酗酒者無法抗拒誘惑,因為他不能脫離酗酒者的感受與思考模式,清醒是起源于、也終止於個人的心智。
“戒酒互助會”有一套制度來改變人們對於飲酒的感受與想法。它的成員採用一套
步驟的程式改變他們的心智,這 12 個步驟代表個人成長的 12 個階段(請參考“Twelve Stept and Twelve Traditlons”)。戒酒者參加聚會,彼此分享戒酒的經驗,勉勵對方,相互扶持而保持清醒,每位成員都有一位夥伴----另一位 AA 的成員,當他有喝酒的衝動,可以向對方求助。
由於 AA 所採納的 12 個步驟程式非常有效,其他的團體也紛紛仿效,包括:兒童戒酒、戒煙、戒賭與其他團體。我相信,交易者若採用這 12 個步驟的原則,同樣可以“戒除”虧損。
否認
正常的飲酒者可以享受一杯雞尾酒、葡萄酒或啤酒。但當他覺得夠了,很容易停止繼續飲酒。對於一位酗酒者來說,當他碰到酒醉,自然會產生一種“不醉不休”的欲望。
一位酗酒者經常說道,他必須克制酒量,但絕不承認自己有酗酒的問題。大部分的飲酒者都否認自己是酗酒者,當你告訴一位親戚、朋友或員工,他的飲酒已經失去控制,結果一定是堅決的否認。
一位酗酒者經常說道:“老闆開除我,因為我宿醉而遲到;老婆帶著小孩離開我,因為她完全不通情理;房東想趕我離開,僅因為我積欠了幾個月的房租。我將會逐漸控制酒量,然後一切就沒有問題了。”
這個人已經失去工作與家庭,而且也即將失去遮蔽風雨的窠,整個生活已經失去控制----
但他還是不斷說道:“他將降低酒量。”這就是否認!
在分崩離析的生活中,酗酒者拒絕承認他們的問題。大部分的酗酒者都心存一種幻想,他們可以逐漸降低酒量。只要他們繼續認為自己可以“控制酒量”,情況的發展必定愈來愈惡化,即使他找到新的工作、新的妻子與新的房東,結果還是一樣。酗酒者否認否認酒精已經控制他們的生活。當他們談論著降低酒量時,相當於嘗試控制一種不接受控制的行為,這就如同某駕駛人在山路上失去控制而車輛打轉。當車輛跌落山谷時,任何小心駕駛的承諾都已經太遲了。一位酗酒者的生活也失去控制,但他否認自己是酗酒者。
交易輸家與酗酒者之間,存在著赤裸裸的對照。他不斷更新交易的戰術,就如同酗酒者將威士卡換為白蘭地。一位元輸家拒絕承認自己對於交易已經失去控制。
絕境唯有當酗酒者承認自己是酗酒者,然後才有復原的希望。他必須瞭解酒精已經控制他的生活----而不是他控制酒精,大部分的酗酒者都不能接受這項痛苦的事實。唯有在谷底的絕境中,唯有當無路可逃時,他才能夠面對這項事實。
這種穀底的絕境,可能是來自於一種致命的疾病,或是破碎的家庭,或是失去工作而潦倒街頭。酗酒者唯有沉淪到某種程度,唯有當打擊到達無法承受的地步:最後,事實才能夠穿越否認。
絕境代表一種無法忍受的痛楚,讓酗酒者瞭解自己的處境,這類的痛苦才能夠瓦解否認的防禦。他察覺自己僅有一個單純的抉擇----扭轉生活或死亡。唯有在這種情況下,酗酒者才可能踏上復原的道路。
獲利可以讓交易者感受權力的滋味,享有陶醉的激情,他們嘗試再度捕捉這種高潮的經驗,於是進行草率的交易,將獲利還給市場,大多數的交易者無法忍受連續的嚴重虧損,身為交易者,他們被捲入市場的洪流,陷入絕境之中。少數的殘存者得以發現,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他們的方法,而是在於他們的想法。唯有體認這個事實,才可能是成功的交易者。
0
最後一篇-心態/Job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近來和較多的人接觸,否則我的操作是與世獨立的
我發現純粹的孤獨所思考的結果,行動會和市場上的人完全不同
人的思想一旦參雜了其它思想,
行動就會像多頭馬車,最後只會五馬分屍
和別人溝通之後,我的操作行為中,逐漸參雜了其它人的思想
例如:有人告誡我:G8貨幣,通常一天的波動是150點
於是我因此錯過超過150的行情
有人告誡我:有賺就要跑,如果能當沖,每天賺錢,何必夜夜釘盤。
結果,我賺了20點就想跑了…變成了黃毅雄所說的丐幫,手緒費也大幅飆升。
當然,沒有大行情時,是得當丐幫。
但有大行情時,丐幫的行為就會變成阻礙,迷失在大浪中,看不到潮汐的變化。
但別人的告誡並不是沒有用,因為堅持和固執很難分辨。
有個名人說:"我強悍的秘密來自於永無止境的欲望",我認同
我認識的最強的一個人,只能用野獸來形容他
那當然是心態上的形容,並非行為與外在
野獸對於敵人與食物不會手下留情,但也盡全力保獲身邊的人
史瓦格也在 新金融怪傑 中說:在市場上獲利,除了要有操作的慾望,還有有信心。
當一個成功的交易員,就是需要永無止境的欲望、
無比的信心、還有絕對清楚的頭腦。
對我來說,停損是最簡單的事,我每天都在停損
停利比較難,因為人總是太貪婪
但當丐幫最大的好處就是,學會如何不貪心
最近商品及非美貨幣,走入了空頭
多頭一般來說,型態、費波那西系數、趨勢線等,都有一定的功用
空頭則較為困難,上述的似乎會失去作用
空頭最大的特色,就是隨時都會急跌一段,你想追時,又反彈了
我認為只能用均線,在均線往下時,價格突破後再跌破時,就是空點了
0
當沖粗論/Job
分享 FacebookPlurkYAHOO!
當沖,基本上,It's just a game.
但卻能萬蟻蝕象,用指甲刀打敗倚天劍和屠龍刀。
~~Job
註:倚天劍是紅手傑說的10日ma,屠龍刀則是60日ma
我是沒有資格談論當沖的,因為我賠了不少錢在當沖上
但由於本人從來沒有對任何一件事在精神上認輸過
所以我一直把趨勢單的獲利拿去練當沖
我愈"認真",就賠愈多,我的勝率高達5%
我認為我是個天才,只要反著做,就算扣除手緒費
沒多久,我也可以超越比爾蓋茲
一天賺2%,一年250個交易日,我早上8點半上工,1點45點收工
當個快樂的丐幫也不錯
不過實際上要反著做,是會精神分裂的
當你悲觀的時候,你會感到希望
當你興奮的時候,你會很憂鬱
馬斯洛說,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實現,但當沖似乎是個
自我否定,以及自我毀滅的過程。
不管怎麼做,我依然保持著每日-2%~-5%的報酬率。
被巴久的人,通常會做一件事,就是Let it be.
讓它去吧,時間可以造成傷害,但也可以撫平傷口。
最後的一個決定,時間它撫平了我的本金。
如果當沖不能獲利,那麼為何又有許許多多的交易冠軍做的是短線交易呢?
很久以後,大約是交易過幾千筆趨勢單後,(n筆單是交易員的計時單位)
我"覺得"當沖"似乎"可以賺錢,在你對市場非常了解、
對大盤"似乎"有了直覺之後,你會覺得當沖可以賺穩定的錢。
全美交易冠軍 ,馬丁舒滑之寫的書,他參加十次比賽,有9次冠軍。
我看完他寫的書後,發現短線交易的獲利秘訣就是:
[賣個關子]
答案就是…
再下一頁…加油,快到了…
「清腸!」
沒錯!相信你的眼睛,身為一個交易員,你得眼見為憑。
馬丁舒滑之說,他的爺爺說:「裝一肚子屎的人,是做不了什麼事的」
他奉行每天早上起來,會先上一次廁所;開盤前,再上一次。
我想,這就是他獲利的最大原因。
因為,人類的大腸分3段,有2個轉折,其實一天要上3次,才能排乾淨。
有個前輩說,他大概可以猜到明日的開高收低
但他說不清楚為什麼
有個交易大師說,他在開盤前可以預測今日的開高收低
然後說中的時候,交易室的全體人員就會對他異常尊敬
我問他怎麼預測的,他說:『神明托夢』
過了一年後,又有機會遇到他,我問他:『夢中的場景如何,是哪個神呢?』
他說:
「我開玩笑的。」
你可能會覺得這篇文章,非常的八大工業國
但標題已經告訴你了,這是當沖粗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