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xiaojun131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这两天关于产业资本的话题比较热,包括报纸,电视,还有古怪兄的一篇帖子。
就此话题谈下我自己综合各方面之后的一些看法。尽量写短,逻辑到位就OK,写长了也没人会看。
古怪兄应该是看到昨天《证券时报》或者《上海证券报》等媒体关于“产业资本欲打造市场底”“ 产业资本出手增持抄底 市场有望构造阶段性底部”之类报道,然后成文。但我个人觉得缺乏个人独立思考或对此全局概念的模糊导致。
目前市场上主要观点在于“19个月来首现月度净增持”即19个月来增持金额超过减持金额,末了,还加一句上次出现此情况是2008年10月份,当时形成了1664点的重要底部。确实一般意义而言大股东增持在一定程度上确认了市场估值处于底部区间,存在较高的投资价值。
但当前的形势或并不如此。
1.WIND 数据,5月份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金额达到31.60亿元,其中长江电力就占14.28亿元。国电电力增持市值达5.43亿元,两家公司就达合计20亿;长江电力纯属现金牛不缺钱,财大气出出于维护股价才出手,去年8月,今年1月都出过增持的公告。而国电完全是出于为了完成去年12月提出的增持承诺。
2.很多公司所谓的增持只不过出工不出力。茅台1万股就不说了,今天又来个精工38万股,二级市场价才9元不到,就看后期了。飞乐音响的就手法就更下了,5月7日直接华鑫证券营业部间过户1176万股,明显是自家的上海华铭投资有限公司腾过去的。还公告说是增持!狠!
3.除去这长电、国电两个大头,增持的金额不过11.6亿(里面包括飞乐音响左手倒右手的1.2亿),而减持金额则是18.74亿(减持的公司没什么分析的,不管怎么跌在他们看来价格还是划算,此时不套现待何时?),如此一比,数据其实还是负的,而不是表象看到的“净增持”。
4.我们甚至没有考虑5月解禁市值为1168亿,远低于2010年月均解禁市值的3400亿。也就是说如果5月解禁市值为3000亿,我们无法判断减持金额会达到多少。另外假如你为大小非3年都熬过了,终于盼到解禁了,看到市场这样急跌根本就不怎么给抛售的机会,傻子都会等有点反弹再来减持。
5. 5月份共计高管增持了542.87万股,同时有减持了1060.28万股。减持股数近乎为增持股数的两倍。”为什么?且绝大部分高管的增持是为再融资而服务的如湖北宜化、长航油运。可谓增持只为增发!
6.不分析长江电力,国电的数据,相比较而言,当前的增持力度仍不够大。同样来自wind的数据,2010年初至5月中旬,增持市值占解禁市值比例为0.34%,而同样数据在08年底为0.65%。
7.08年确实出现过增持潮,但其背景与目前不一样。一方面当时市场确实处于非理性状态,盲目杀跌,股价相对便宜。08年底A股PE大致为18倍,PB 为2倍,而目前PE大致为20倍,PB2.78倍。另一方面当时政府后期有4万亿接力,现在能有什么?如果再来个2次探底,靠什么?降息?再来4万亿?
结论:1.当前的市场估值水平不算低,没有足够吸引力来促使产业资本来加大增持力度。
2.如果单从产业资本角度来看,市场言底尚早!当前不要相信所谓的产业资本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