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打开
下载
打开
下载
下载
验证信息
获取验证码
一键领取
打开app查看
打开app查看
稀缺为王
10-05-27 22:22
1657次浏览
春夏秋冬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来源: 股市动态分析 发布时间: 2010年05月24日 14:59 作者: 蔡晓铭
自4月中旬开始的市场剧烈调整,让"价值"二字在诸多投资者眼中变得十分苍白。在带有恐慌性的下跌中,似乎持有任何品种都是一种危险。不单是金融、地产、钢铁、电力、有色这些大的板块,甚至是传统意义上具备防御特征的高速、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板块,在这一轮的暴跌中都无一幸免。
不过,市场真的没有抵御下跌的品种了吗?亦或是只有那些估值虽然高企,但却有主力资金"庇佑"的小盘个股具备一定的抗跌能力?
我们在统计和研究中发现,市场在近期剧烈的波动中并不是没有自身内在的逻辑--随着09年以来市场扩容步伐加快,A股市场的供求结构实际上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大批量的新增证券供应使得"供求"这架天平失衡。在此格局下,资金在放弃一些供应量庞大的证券品种的同时,开始集中到一些供应量稀缺的板块和品种中去,市场自发的树起了"物以稀为贵"这杆大旗。
"稀缺为王"的逻辑可以进一步解析为"资源稀缺、品牌稀缺、技术稀缺"等层面,中金黄金、山东黄金、包钢稀土、同仁堂、云南白药、青岛啤酒等一批具备稀缺特征的个股在本轮下跌中都远远跑赢了大盘,"防御"一词几乎可以和"稀缺"划上等号。如果将考量的时间拉长到自1664点以来的反弹,我们同样也可以发现稀缺证券品种的累计涨幅要远远超过市场平均水平。
寻找稀缺品种,或许可以成为投资者在把握未来行情演变时的一个指向。
行情分化背后的逻辑
以上证指数为参照物,从本轮暴跌的起始点4月15日收盘的3164点到5月19号收盘的2587点,上证指数累计下跌577点,跌幅为18.23%。
统计数据显示,在4月15日到5月19日这段时间内,只有88只个股保持区间上涨,跌幅在5%以内的只有155只个股(含88只上涨个股)。剔除*ST威达、ST厦华等长期停牌后复牌补涨的个股,以及武汉塑料、德赛电池等具有重组、分拆上市炒作概念的个股,在剩下的抗跌上涨个股中体现出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这些股票中的相当一部分对投资者来说都并不陌生,甚至是耳熟能详:同仁堂、中金黄金、东阿阿胶、山东黄金、张裕A、天士力、青岛啤酒、片仔癀、云南白药、包钢稀土、康美药业、西藏矿业等等。
而同样是在4月15日到5月19日的时间段内,跌幅超过30%的个股几乎清一色的集中在金融(证券)、地产、钢铁等近年来供应量较大的板块上,如广发证券下跌40%、海通证券下跌34%、中信证券下跌31%、西宁特钢下跌35%、华业地产下跌36%等。特别是券商板块的颓势,几乎很难让人相信它们曾在06-07年上演过波澜壮阔的走势。
两相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分化行情两头个股的差异:抗跌上涨的个股都带有"稀缺"的特征,其业务难以被竞争对手复制--或是资源无法复制,或是品牌无法复制,或是技术难于复制。不单是在已上市公司中难于找到更多类似投资标的,就是在未上市企业中,也缺乏同质化的公司。
暴跌的个股则带有"大众化"和"供应量大"的特征,其业务具有同质化的倾向,且近年来同类品种证券新增供应量相当大。表现最为典型的是券商股,在业务上各个证券公司都具有同质化的特征,尽管行业内的竞争水平有高低之分,但业务模式却没有太大差异,这同时也导致了佣金费率恶性竞争的局面。而券商股的供应量增长则相当大,在2006年以前,上市券商只有宏源证券和中信证券,随着此后券商上市热潮的兴起,目前上市券商增加了长江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国元证券、东北证券、西南证券等,总计达到12个。
同质化证券品种的巨大供应量在市场能够维持足够热度时尚不至于立即带来太明显的压力,但一旦市场趋势变坏,这种供求关系失衡的局面就会展现得淋漓尽致。资金此时则只能选择"用脚投票",离开那些供应量过大的品种,选择那些稀缺的品种。
中长期投资更显差异
以一个月的行情分化来看待"稀缺"与"非稀缺"的差异或许有失片面,但当我们把时间拉长,却发现这种"稀缺"与"非稀缺"的行情表现差距更大。
以2008年10月28日最低1664点反弹至2010年5月19日上证指数收盘的2587点这一年半的时间为考量区间,上证指数这段时间内累计上涨55%。
同样是在这一时间区间内,先看具备稀缺特征的个股:包钢稀土涨幅375%、云南白药涨幅128%、山东黄金涨幅387%、中金黄金涨幅445%、张裕A涨幅65%、青岛啤酒涨幅113%、片仔癀上涨170%、东阿阿胶上涨153%。这些个股均远远跑赢大盘,虽然从短线来看这些个股都会跟随大盘出现涨跌,但其中长期上涨趋势并不跟随大盘。
再来看看同期"非稀缺"个股的表现:券商股中的中信证券涨幅15%、国元证券涨幅8.5%、宏源证券涨幅18%;地产股中的万科A涨幅26%、绿景地产涨幅11%、保利地产涨幅39%、华侨城A涨幅55%;基建板块的中国中铁同期下跌1.3%、中国铁建下跌12%。这些个股远远跑输大盘,且一遇下跌市道,杀跌的抛盘便汹涌如潮水。
上述"稀缺"与"非稀缺"个股一年半的市场表现差异之大,足以到令人乍舌的地步,但这种巨大的分化实实在在的出现了。
单纯的从公司业绩增长和基本面变化来看,我们会感到这种市场行情的差异实在令人诧异。以中国中铁为例,公司2009年完成营收3463.7亿元,同比增长47.6%;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8.9亿元,同比增长517.6%。公司基本面并没有出现恶化迹象,但其股价表现却十分糟糕。
不过,如果我们在看待这种市场行情差异时结合证券供应量的变化来思考,则会发现市场的逻辑并不复杂。类似中国中铁这样的大盘蓝筹股虽然具备良好的获取现金流的能力,但从2009年IPO重启以后,类似特征的公司证券供应量也大得惊人,这些大型公司无一不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获取现金流的能力,当同质化的公司一拥而上时,市场的消化能力也是有限的。
在这种供求失衡格局下,资金与其说是主动向"稀缺"品种转移,倒不如说是被迫从"非稀缺"品种中退出。
打开淘股吧APP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6)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心缘
10-05-27 22:39
0
先顶再看,好好学
chengibson
10-05-27 22:35
0
很好的观念,谢谢分享!
梦西施
10-05-27 22:34
0
感谢,多转帖~~~~~~~~
梦西施
10-05-27 22:33
0
同质化的公司一拥而上时,市场的消化能力也是有限的。
舞踏云霄
10-05-27 22:32
0
好啊 稀缺为王!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