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15pt]果真是2008年再现吗?2010与2008对于我们来说,相似之处不少,比如艳照门、地震、举国盛会等等,但这里我们更关心的是,08年的巨熊是否再度出山?先来看看08年的全球大危机,源头自然是美国的次贷坏账危机。而今年则在欧洲发生了主权债务危机,是否会再次成为新一轮经济危机的源头呢?
[size=14pt]1[size=14pt]、人口老龄化是全球衰退的根源
|
二战结束后,1946年各国开始出现婴儿潮,如今60多年过去,这批老人正好要在2006年后陆续退出劳动力市场。40后、50后的劳动力在2006年后开始了加速流出劳动力市场,而补充劳动力市场的是80后、90后数量却是稳中有降的。如果将劳动力市场比喻成一个水库,那现在的情况就是,水库上游来水量稳中有降,而下游大坝却突然大幅开闸放水,整个水库的库存将发生逆转性的变化。干活的人少了,无论怎样统计,加总起来的国民生产总值(GDP)肯定是要减少的。当然,是否绝对数量上会减少,那就要看来水量和放水量相抵的情况,但增速要下移一个台阶是必定的。只是对于欧洲那不到1%的增长,再下一点,增速下降也许就会变成绝对减少了。
|
美国因为并非二战的主战场,虽然在战争结束的前后,其人口出生率发生了变化,也出现了二战后的婴儿潮现象,但其边际上的变化幅度远没有欧洲的大。如果仔细看看美国的人口数量就能发现,对美国人口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移民,作为这个地区上对人才最有吸引力的国家,战前战后持续的移民,也使得美国人口结构受战争的影响,要远小于欧洲。
|
所以,从2006年开始,全球尤其是欧洲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开始平台式的下降,导致的结果就是居民的收入增长乏力。恰好在此时美国房地产泡沫日益严重,居民资产负债率高企,偿债压力日增,最终爆发次贷危机而引发全球经济陷入衰退。
|
如果将时间拉长点来看,即使没有美国资产泡沫和次贷危机,欧洲也必将在二战结束60多年后爆发一次经济危机,这是人口老龄化的危机。美国虽然本土未参战,但人口冲击也有,同样也会爆发类似欧洲的危机,可是美国却先于欧洲爆发危机,是因为其房地产泡沫导致居民负债过高,提早遇到了偿债危机而已。
|
中国、日本同样有类似问题存在。只是中国的婴儿潮比欧美晚了4年到来,老龄化元年从2006年推迟到了2010年。中国在这一轮大危机下,有利的条件有两个,第一个是无论居民还是政府的杠杆率都不高,偿债压力不明显;第二个是人口老龄化主要发生在农村,因为目前50多岁的老人大多集中在农村,他们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很低,这使得老龄化问题对中国的冲击比欧美要小很多。但中国也存在着一个不利的因素,就是经济对外依存度过高,美欧连番危机带来的冲击,对中国的影响将是深远且难以逆转的。中国GDP虽然不会因为中国的人口问题出现台阶式下降,却会被欧美人口老龄化拖累而出现台阶式下降,也就是说,欧美人口老龄化与中国自身人口老龄化相比,或许还是欧美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冲击更大。
|
[size=14pt]2[size=14pt]、美国次贷违约是全球衰退的导火索及原因
|
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大家都知道是因为地产泡沫形成之后,居民负债日渐上升,使得居民的债务偿还压力日增,这时收入并未同比例的上涨,最终导致长在违约而爆发危机。
|
美国在2008年的第一轮经济危机,引起全球经济进入衰退之中,各国经济陷入低迷,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这个时候,就要看谁的开支弹性大,能够得到适当压缩,就能将偿债风险降到较低水平。
|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于是认为全球经济的本次大危机源头都来自美国的房地产泡沫,恐怕也有失偏颇了。美国、欧洲的房地产泡沫,只能说是2008年经济危机的导火索而已。根源在于,全球经济在如今这个当口,正面临着二战以来最严重的人口危机,这直接导致全球经济增长出现台阶式的下降。
|
[size=14pt]3[size=14pt]、欧洲主权债务违约是全球衰退的结果和表现
|
美国的危机演变过程是:美国次贷危机——美国金融危机——美国经济危机——全球经济衰退。
|
而欧洲的危机演变过程则是:全球经济衰退——欧洲经济衰退——欧洲财政危机——欧洲金融危机——全球再危机。
|
两相比较,前者是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失衡,后者是欧洲列国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失衡。无论是居民还是政府,资产负债表失衡,无非是负债率过高,债务偿还压力日渐增加而收入未涨,则危机必现。
|
本次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其表现略有不同,美国是现金流出端的问题,而欧洲是现金流入端的问题。欧洲小国主要是因为政府收入下降而引发偿债危机,而非偿债压力上升所致。
|
美国的危机是可以通过去杠杆化,降地偿债压力来修复的,这属于头痛医头的办法。而欧洲的债务危机是人口老龄化引发的长期问题与美国危机的综合影响,表现是财政收入下降,按照头痛医头的办法,则对欧洲的解决方法应该是增加财政收入,这显然是难以修复的。
|
[size=14pt]4[size=14pt]、欧洲没有泡沫,为何危机了?
|
如果说美国的居民负债过高引发的次贷危机,问题可以归结为支出端出现问题,可以通过去杠杆化来降低偿债压力即可解决,经济顶多出现一波调整即可。但欧洲的问题是出在收入端,长短期因素的共同冲击下,欧洲将只能静待经济危机的到来。政府收入端有税收加举债,支出端有日常开支与偿债开支。税收下降而举债艰难,日常开支如不削减则只能等着偿债违约了。
|
分析欧洲列国政府的财政开支,历来是福利开支占比较高的,导致财政开支中刚性开支比例较高,弹性小;而在各国财政收入方面,欧洲国家的经济中服务业占比较高,如希腊这个遍地博物馆的国家,旅游业占比过高,收入弹性过高导致其在面临世界经济危机冲击时,不能有效抵御。结果就是欧洲列国都面临着困境,在美国次贷危机的第一轮危机之后,欧洲列国财政迅速陷入收入下降而开支刚性的境地。
|
接下来的欧洲,面临着长期短期双重冲击,可以说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了。短期的冲击就是次贷危机后出现的全球经济衰退,复苏却步伐缓慢。长期的冲击就是经济潜在增长率就因为人口问题而下降,不可逆转。因为欧洲的资产泡沫并不严重,所以国民收入下降并未使得居民资产负债表出现问题,反倒是欧洲列国政府,在财政收入下降而支出刚性约束下,陆续出现偿债危机。
|
[size=14pt]5[size=14pt]、希腊式悲剧将扩散
|
剩下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希腊是第一个?欧洲列国普遍面临老龄化危机,应该说二战核心战场国的危机是最严重的,如德国、俄国、法国等,怎么轮到希腊这个地中海小国呢?
|
这还是与其经济结构有密切关系,希腊是个遍地博物馆的国家,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发达,其实旅游本身就是服务出口的一种形式;同时其商品出口比重偏高,这两者使得其在外部冲击下抗风险能力较差;还有一个原因是,2004年希腊举办了911之后的第一届奥运会,支出远超预算,让一个人口只有北京的60%的国家,去举办如此昂贵的一届奥运,不穷才怪,所以这才会出现负债率偏高,面临冲击时也就首先倒下了。接下来跟希腊类似的还有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英国等,也都是因为其制造业比重偏低而服务业比重过高,经济结构决定了他们是否能躲过这场冬天。慢慢来,等着他们一个一个倒下吧。
|
对于希腊,不存在希腊财政危机导致希腊经济危机的逻辑,正确的逻辑是,希腊经济危机导致了希腊债务偿债危机,这跟美国的次贷偿债危机有本质不同。希腊危机及后续南欧危机,都是表现为财政危机,目前的救市方案也不过是在拆东墙补西墙,仅仅是在偿债层面上。可以这样假设下,就算是免除希腊及南欧国家债务,经济在老龄化冲击下,也依然是继续下行不回头的。
|
[size=14pt]6[size=14pt]、全球暂时不会二次探底,因为第一个底还没探到
|
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只是经济衰退的表现形式,是果不是因。而美国的次贷危机,是经济衰退的因不是果,是对过去若干年高速增长的修正与还债。美国的危机是泡沫破灭的危机,但毕竟人家泡沫过,危机前高速增长过。但欧洲不是,欧洲泡沫并不大。
|
所以回到文章开头,今年的经济不是08年再现,是始于08年的全球衰退的延续,各国救市计划支撑的经济反弹在09年已然结束,如果将09年的定义为反弹,那经济将继续寻底之旅。
|
全球经济已经进入大周期的初冬,除了科学家,任何人都没有办法,只能期盼科学家们能发起新一轮科技革命了。而中国,科学家自然是指望不上,只能等了,要感谢解放战争,让我们的冬天延缓了4年到来,乐观点的话,如果欧美的寒冬不持续4年以上,那中国甚至可以过个短暂的暖冬。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