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投资杂记

10-05-15 18:39 3582次浏览
逸耕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记录一下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48)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逸耕

10-06-26 18:18

0
过高的估计了本币升值预期,大盘的成效量始终未见放大,反而日渐萎缩。趋势未得扭转,创业板、中小板指数却有破位之象。各指数周线收盘连5周线均都站上。结论:下周大幅减仓。
逸耕

10-06-21 20:28

0
大势有见底迹象,今天半仓,目标为中小板股。
bjzgp

10-06-20 18:39

0
前些日是大盘形态头肩顶破位后的反抽,到了理论跌幅才能入市的可能行。
bjzgp

10-06-20 18:33

0
也许年底会有机会?瞎猜的!
逸耕

10-06-10 12:56

0
论坛上躺兄大作,本人觉得很好,其是M1与股市的关系讲的较透彻,特摘抄过来。

  
  2010年6月10日> 财经 改变文字大小:大 中 小 | 打印 | 关闭  
  躺捡之·股市投资杂记(30)
  从国家货币政策看股市的走向
  上期杂记谈了欧美经济就像一窖争先恐后霉烂的红薯,而且美国必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烂红薯。看来还可能真是如此,6月4日匈牙利总理的发言人称,匈牙利经济正处于“非常严峻的状况中”,市场普遍担心匈牙利成为第二个希腊。看来,欧洲这一堆红薯,尽管哪些会烂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不过我相信,除了德国,对欧洲的其他国家的经济红薯本人都没有信心。而且本人对整个美洲以及亚洲的东南亚、西亚、中亚和非洲的部分国家的经济红薯也缺乏信心。我们的央行行长周小川6月4日在韩国釜山出席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重申,他对欧洲经济和政治局势信心依旧,并相信欧洲央行和欧洲各国有化解当前危机的能力。对周大行长的高论,本人不敢苟同。目前,美国道指已跌破万点大关,头部迹象明显,美国股市可能是世界所谓的最成熟市场,与经济状况关联度高,从美股走势看,也许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的红薯已经到了霉烂的边缘!
  对于中国经济,本人一直谨慎看好,但是中国股市依然很不成熟,主要表现在股市行情与经济发展状况关联度不高。前期本人认为中国股市中期调整的低点已经探明,就是2481点,虽然后期仍会出现反复,但市场已经反转。通过最近几天的研究,我意识到自己的这一结论是过于乐观的错误结论。新的结论是:中国股市也正在进行二次探底,而且第二次底部(第一次底部为1664)仍然没有探明,可能在2000点附近并且盘中破2000点的可能性很大。中国股市可能要等到明年5月才能探明第二次底部,开始转牛,到明年年底才开始走大牛行情。在明年5月前,任何行情都只能是难以创新高的行情,也就是不可能有效突破前期高点3478点。因此,就是一种在2000点至3478点之间的仰卧起坐或者俯卧撑行情,有心人可以据此设计自己相应的高抛低吸的操作思路。这其实是一种股市中长期预测,本人一直很少预测,比较喜欢按信号操作。这次就算一次尝试,理由后面讲。
  世间一切事物都有规律,股市亦然,掌握了其规律,那么股市的走向就变得有迹可循,而且也就可以进行大致的预测。大家都知道,中国股市是地地道道的政策市。但具体是什么政策左右了中国股市的走向呢?我认为起决定作用的是央行的货币政策。世界上大抵能称为市场的东西,必然依靠交易行为而存在,而交易必然形成价格波动,一般而言是供需关系决定价格,但我认为,最终还是货币决定价格走向。需求再大,没有货币,无法实现交易,就像现在房地产界的大佬*、潘石屹、王石之流总是以老百姓对房屋硬性需求大作为房地产价格不会下降的理由,殊不知房价已经到了相当一部分人买不起的地步,银行又不断提高首付比例,如果无法筹措足够的货币,再硬的需求也无法变成现实的购房行为,而且致命的是央行对房贷市场实行货币紧缩政策,房价下跌便成为可以预测的事情。股市作为一个交易市场,像任何其他市场一样,本质上都是靠货币或者资金推动的。至于说什么供需推动、业绩推动、重组推动等等,对于个别股票或者板块来说,或许有一定道理,就整个市场而言,则无异痴人说梦。
  本人受别人的启发,经过认真地研究,发现股市的走向主要是由央行的货币供应量尤其是其中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的同比(就是比上年同期)增长率决定的。本人从央行公布的有迹可循的2004年1月以来的M1数据计算出2005年1月以后的每月M1同比增长率,再绘制成走势图,然后与我国股市2005年1月以后的走势图进行叠加比对,发现以下规律:
  一、股指走势与M1同比增长率正相关。M1同比增长在10%以下,特别是连续3个月或者间断3个月以上出现10%以下增长,形成大盘底部的可能性极高;然后随着M1同比增长率的不断提高,股指也会不断推高进入牛市;当M1同比增长率到顶以后,股指接下来也会到顶,牛市或者中级反弹行情(如去年8月以前的行情)结束。此后,M1同比增长率不断下滑,股指也不断下行,进入中长期调整或者熊市,直到进入另一个正相关循环。譬如2005年3-7月M1同比增长都在8.88-11.25%低位徘徊,其中3、5、7月都在10%之下,上证也处于寻底过程中,其中6月探明998点的低点。此后,M1同比增长上升到2007年9月的22.07%顶点后持续回落,股指也逐步走牛直到2007年10月16日见6124点大顶然后逐级回落走熊。因为货币供应量见顶反应到股票市场可能需要一点时间,而且9月数据也要10月才能得出和公布,所以M1同比增长率顶部与大盘顶部相差半个月是很正常的,能在10月卖出已经是相当迅速和准确的反应。直到2008年9-12月又连续出现4个月M1同比增长在10%以下的情形,说明在1664点又构造成了大盘大底,那么我们在连续出现3个月低于10%后的12月初买入就很精准了。
  二、M1同比增长率并非越高对股市越好,在经济正常的情况下M1同比增长率高于同期GDP增长率10%以上为非正常状况,在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也非越高越好,不具有可持续性,此时,M1同比增长率和大盘可能双双见顶回落。6月4日消息,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联合部署全国严查GDP注水。这说明GDP存在虚假成分。由于数字出官,本人认为GDP主要是存在虚增成分,因此在做股市研判时,严格来说应该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增长率数据打8折使用。但是不好把握的是国家统计局居然经常会在数字公布很久以后还会进行调整,主要是拔高,而且股市投资者也不便根据未来的调整数据进行投资行为的调整,因此对即时公布的GDP增长数据不做打折,但不采用调整拔高的数据。如国家统计局后来将2007年的GDP增长率调高到14.2%,但当时公布的2007年1-3季度的增长率为11.5%(现在来分析,将14.2%打8折,数据也差不多),据此我认为2007年9月的M1同比增长率不宜高于21.5%,而该月实际为22.07%,不可持续,可能回落。实际情况是该月即为高点,次月开始即持续回落。股市大盘也随即在10月16日形成大顶然后持续回落。在全球经济危机的这些岁月里,各国央行超出正常范围加大货币供应,M1同比增长率也超出正常比例上升。譬如我国央行自2009年6月至今连续保持超出同期GDP增长率10%以上的M1同比增长率,最高在今年1月份,达到38.96%。这是不可持续的,预示着未来的货币供应量只可能减少,绝无可能继续增加,因此去年7月以来,大盘应该是在构筑一个较大的顶部无疑。今年2月开始,M1同比增长率拐弯下行,对股市的抽血作用立竿见影。鉴于从已经公布的今年4月数据得知,M1同比增长仍高达31.25%,距离10%以下构筑底部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据此判断,大盘现在不可能是底部区域,并根据大体对称原理,可得出至少要明年5月才具有见底可能,底部点位在2000点附近,甚至更低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可以断言不会跌破第一次探明的1664点的底部。
  三、在正常经济环境下,大盘探底成功后,通常M1同比增长率要达到16%,才可能走出并维持牛市行情。但在全球经济危机环境下,即使探底成功后M1同比增长率超出16%,也不一定能走出牛市行情,行情力度会打折扣降为中级反弹行情。如2006年8月首次出现M1同比增长率大于16%的情形(16.32%),表示大盘将走出牛市行情。而在全球经济危机环境下的2009年行情中,3月份首次出现M1同比增长率大于16%的情形(17.02%),其后却没能走出牛市行情,仅走出中级反弹行情。
逸耕

10-06-10 00:34

0
第一个行业是医药,第二个行业是信息设备,第三个行业是食品饮料,第四个行业是白色家电,第五个行业是电器设备,
逸耕

10-06-10 00:25

0
总感觉在这个位置和时间上持股不踏实,看了安信的研究报告,更加深了这种感觉,本着熊市见利就跑的原则,明日计划减仓。
逸耕

10-06-08 23:14

0
大盘好像有见底迹象,加些仓位。
逸耕

10-06-07 13:15

0
中金公司:“内忧外患” A股市场将继续寻底
2010-06-07 10:45:29 来源: 中金公司 跟贴 2 条 手机看股票 市场回顾:

小盘股不甘寂寞、热点纷呈,权重股无动于衷、制约上扬:沪深两市早盘维持弱势下探态势,随后券商股展开上攻,但对股指拉抬作用有限,午后黄金类股一度猛挫,引发股指再探日内低点,后受创业板块、地产等板块强势上扬带动,上证指数勉强红盘报收。

后市研判:

美股将维持弱势整理的态势。在欧洲债务问题重新引起投资者担忧的同时,就业数据并没有在基本面上给美股稳定支撑。相反,私营部门就业人数增速大幅放缓对本已不乐观的市场情绪影响可以说是雪上加霜,当市场预期落空之后,美股大幅下挫,说明当前市场情绪十分脆弱。我们认为,美国经济基本面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目前还未显现,就业市场企稳复苏的趋势也并未改变,但经济增速下半年放缓将是事实。投资者将调整对美国经济复苏甚至是企业盈利的预期,在此之前,短期内我们很难看到推动美股持续反弹的动力,市场依然将在风险偏好低迷状态下维持弱势整理的态势。

“内忧外患”,A股市场将继续寻底

虽然在持续的低迷走势之后,市场估值持续下降,不排除市场出现短期的技术性反弹,但鉴于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速在调控的影响下从局部景气高点回落,尚未见到企稳信号;经济依然需要消化前期为刺激经济而放出的巨额信贷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房地产市场和物价压力,政策转向的空间和可能性都不大,周末二套房认定标准的出台也表明政府并未放松对房地产的调控;而欧洲债务危机有继续蔓延之势。内忧外患之下,我们对市场走势相对审慎。虽然市场对经济下滑的预期已经有所反映,但经济和盈利的真实下滑依然会对市场造成负面影响,如上周二公布的低于预期的PMI数据还是给市场造成了压力。另外,下周初中国A股市场将休市,外围市场短期的不确定性可能使得本周市场做多也相对比较谨慎,成交量有可能进一步萎缩。建议投资者继续保持低仓位。

政策全面转向的条件尚不具备

从历史情况上看,2004-2005年的调控周期中并没有看到政策的明确转向,各项经济指标平稳回落,当时代表货币政策的利率水平、财政刺激的力度等等,都没有明显的放松或者加码的趋势。经济则在完成对调控政策的消化之后,在2005年中开始显现出加速趋势,这是带出市场走出低谷的根本因素。在2007-2008年的调控周期中,内外需面临双重冲击是政策转向的根本原因,而这一政策转向是在出口、工业增加值、物价等指标均显示掉头下滑趋势的情况下才发生的。当前大部分经济指标依然较为强劲,部分指标显示出回落趋势,包括具有一定领先性的货币信贷增速、PMI等指标,以及投资增速、工业增加值等,且回落趋势也相对较为平稳,并未出现类似2008年下半年的“骤降”,而出口、消费、物价等指标依然在高位。这样的走势使得我们相信,当前环境并不支持信贷紧缩及房地产政策的全面转向。而且,即使是出现了类似2008年年底的“大幅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大幅的货币放松”式的“政策转向”,市场可能也很难有类似的反映。而从长期来看,未来政策的重点将侧重于支持经济转型。

(本文来源:中金公司 )
逸耕

10-05-25 22:22

0
东阿阿胶:阿胶块提价5% 维持40元目标价
2010-05-25 11:01:33 来源: 招商证券 跟贴 11 条 手机看股票 
阿胶块出厂价上调5%至542元/公斤:我们从经销商了解到,阿胶块出厂价上调5%,年初至今累计提价约38%。此次提价主要原因:1、阿胶最高零售价高于目前的终端零售价,本身具有提价空间;2、1月初大幅提价时处于销售旺季,通过聚集高端消费人群,目前渠道存货及公司库存趋紧。目前阿胶块各地零售终端价在720-760元/公斤,与最高零售价相比仍有空间。

聚焦高端市场策略十分成功:我们走访了深圳地区多家一致药店、海王星辰连锁药店,发现这些OTC 药店只经销东阿阿胶的阿胶产品,且阿胶系列产品(阿胶块、阿胶浆、阿胶原粉、固元膏、阿胶补血颗粒等)均陈列在显眼位置。公司阿胶块自09年底撤出县级以下市场,聚焦高端市场。目前,城市高端的连锁药店只销售东阿阿胶产品,为公司区隔其他竞争对手产品提供了天然壁垒,利于培养客户对东阿阿胶品牌的忠诚度,也为阿胶块的长远提价战略奠定基础。

增加销售费用投入以拉动终端消费:阿胶块提价是公司的长远战略,公司10年将投入更多费用,通过广告、建立消费者档案、养颜养生馆等多种手段,拉动阿胶块终端需求。此外,公司在阿胶浆及保健品上也将投入更多费用以确保终端需求的持续增长。1季度是产品消费相对旺季,公司费用投入较少,我们判断2季度开始费用投入将有所增加。

暂维持业绩预测及“强烈推荐-A”评级:维持预计2010-2012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4%、42%、40%,EPS 0.87元/1.23元/1.72元。公司是我们长线看好的资源性战略品种,阿胶“药品、保健品”双重属性决定了其具有受众广、提价空间大的特点,其天生就是一个大品种。预计中报仍将保持快速增长,给予2010年45倍预测PE,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及40元目标价,建议长线投资者介入。主要风险是国家回收流动性,高端人群消费萎缩导致阿胶块销量回落。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