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ngbaiyi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近期股市有几个现象比较引人注目,分别是破发与破净、增持与套现,消息很密集形势较复杂。笔者汇总如下,希望读者能从中找到规律,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破发
1、海普瑞今日开盘报148.50元,离破发仅0.50元的距离,开盘后不久即破发,盘中最高价为 148.50元,最低144.05元,收147.20 元,跌8.00%,换手18.94%。海普瑞本被市场寄予厚望能够登上第一高价股的宝座,但在上市两天中昙花一现的表演之后,连续两日大跌。昨日,海普瑞也以跌停报收,今天跳空低开,也仅仅离跌停板只有一步之遥。
2、N爱仕达高开后一路走低,股价最低触及发行价18.80元未跌破,最后强守住报18.81元,微涨 0.05%;N嘉欣午后直线跳水跌破22元发行价,收盘跌1.91%,报21.58元。
3、统计数据显示包括5月6号上市的4支新股,今年有114支中小板和创业板个股上市,截至5月7号,中小板上市的72支新股中已有9支破发,占比达12.5%,而创业板则由于双高特征尤为突出,破发现象更为明显,其中,创业板的数码时讯,宁波CQY五,在5月4 号上市的后的第二个交易日,其宣布破发,这引发了继今年二月初星辉军模,台基股价破发后的又一轮破发潮,统计显示,在今年上市的42支创业板新股中,以上周五的收盘价计算,已有10支出现破发,占比更接近25%,次新破发潮再次出现。
4、股市暴跌殃及新股,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已有29只破发。其中,中小板有12只新股破发,创业板有11只新股破发,大盘股有6只破发。相比发行价,多达14只新股最新收盘价跌幅超过10%。
从细分数据来看,较发行价折价幅度最大的是招商证券(600999),折价幅度高达22.84%;紧随其后的是中国中冶(601618),折价幅度也达到了17.53%。除此之外,中国化学(601117)、柘中建设(002346)、中国西电(601179)、光大证券(601788)、华泰证券(601688)、中国一重(601106)和巨力索具(002342)等7家公司的折价幅度都在10%以上。
二、破净
1、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股市亦有轮回。2008年8月初,上证指数2800点左右时,在股民翘首以待奥运行情时,安阳钢铁(600569.SH)、邯郸钢铁(600001.SH)、韶钢松山(000717.SZ)等成为当时第一批跌破净资产的股票。2010年4 月末,世博开幕在望时,上证指数再次回到2800点左右,安阳钢铁、马钢股份(600808.SH)、长春经开(600215.SH)再次成为破净先锋。
2、部分房地产公司每股净资产虽然很高,但是这些公司未来面临房价下跌风险,甚至当房价下跌幅度过大时,会进行计提准备。另一方面,在市场极度低迷的时候,破净现象会大量、长期存在,二级市场价格远远低于每股净资产也是常有的事。在极度低迷的2008年底,有数据显示,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公司一度超过200家。
三、增持
1、据WIND资讯统计,5月开始的仅仅十余天时间,就已经有中国建筑、冀东水泥、建发股份、海信电器、贵州茅台、青岛海尔、上海金陵等公司的大股东增持。此前被大股东增持的个股屈指可数,1月份仅有天音控股和京新药业,2月份有海螺水泥、方大炭素、中兵光电、农产品、中国国贸5只,3月份仅有中工国际、世荣兆业、浙江龙盛和瑞贝卡4只。鲁西化工10位高管今年2月份集体在6元附近增持,两个多月过去,这些高管的亏损都达到了10%左右。
一方面,有不少上市时间不长的公司屡屡破发,特别是一些估值并不很高的大盘蓝筹。例如中国建筑发行价为4.18 元,其大股东屡屡在破发价附近增持,而中国一重、华泰证券等公司目前二级市场价格已经远远低于其发行价。
此外,2008年底至2009年初,有被大股东增持记录的一些上市公司的二级市场价格已经开始接近此前的增持价格。比如,张江高科大股东2008年底在10元附近增持张江高科,大股东当时称,增持价格不高于16元/股。而昨日张江高科的收盘价不到11元。再如工商银行,汇金公司于2009年10月左右对其进行增持,增持价格超过4.5元,而昨日工商银行的收盘价格为4.43元。
2、恒基地产主席李兆基於5月3日至5日,合计增持532万股恒基地产股份,持股量由53.88%增持54.12%,此乃「四叔」李兆基去年4月份以来,首次入市增持股份。今早恒基地产(012- HK)呈现窄幅整理,日低见46.85港元(下同),午后股价有所回升,现时持平於48.10元,升1.58%。受楼市相关措施的影响,近期地产股整体表现疲软,并跑输大市,为何四叔现阶段增持股份?莫非地产股已经过度下跌,入市时机来临?
3、大盘持续下跌,对于市场信心是一个巨大考验。如今产业资本频频出手护盘,向市场传递出一个积极信号,或许底部开始显现。
4、股价低估引发“自家人”团购 大股东与高管齐掀增持潮
随着近期上市公司股价的持续疲软,新一轮控股股东和高管增持已接二连三涌现。4月底以来,多家公司披露了控股股东或公司高管增持股份的公告。面对短期内股票价格的快速下降,产业资本已按捺不住了。
另一方面,高管增持的热情更为高涨。从4月27日至5月11日之间的10个交易日当中,沪深两市共计有62名上市公司高管或高管亲属在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票。除南通科技外,宗申动力和新野纺织也出现了高管集体增持的举动。
市场普遍认为,控股股东和高管的增持行为可被视为股价大幅低估的信号。如建发股份的市盈率仅有8.4倍,在物资外贸行业中最低。近期,该公司控股股东和高管的接连开始增持公司股票。
历史上看,2008年下半年曾有一波增持潮流,几百家上市公司争先恐后增持公司股份,随后市场迎来了2009年上半年的一波上涨行情。而今年1 月底,中国建筑、长江电力、海南椰岛等公司也出现了一连串的大股东增持事件,随即股市迎来两个月的稳定期。分析人士认为,如今在股指大幅下调之后,再度出现控股股东和公司高管的增持风潮,其背后所隐藏的含义值得玩味。
四、减持
1、纽约银行梅隆于5月5日申报,以3.863元(港元,下同)的每股平均价,减持了265万股马鞍山钢铁,涉资1020万元,其持股比例由5.15%减至4.94%。马鞍山钢铁5月5日跌4.70%至3.85元,成交5573万股;今日则涨0.81%至3.75 元,成交4142万股。
2、银鸽投资股东减持697万股 占总股本1.26% ST珠峰股东减持168万股 占总股本1.06% 风华高科股东减持1000万股 占总股本1.49% 七喜控股业绩不佳 第三大股东密集减持 林海股份遭控股股东减持 敦煌种业二股东减持公司股份 烟台冰轮遭控股股东减持 山大华特股东减持170万股 占总股本近1% 窃密门未审 同洲董事长减持3000万股 小肥羊多高管减持 共套现1.88亿港元 莱茵生物:个人股东减持套现1.34亿元 莱茵生物遭大股东减持套现上亿 东方雨虹股价暴跌 高管"辞职潮"+"减持风" 大股东闷头减持 大商股份股权结构或变盘 生益科技二股东3次减持套现5亿 生益科技遭股东减持 德豪润达遭股东减持
3、随着A股的接连暴跌,B股的大额资金也出现了恐慌性出逃的迹象。昨日,沪深两市的大宗交易专区共发生了13 笔大宗交易, B股占了11笔,其中,深交所昨日的大宗交易成了B股的专卖,共发生了10笔大宗交易,且全部为B股交易。11笔B股的大宗交易共涉及8只B股,其中以港元为交易单位的7只深圳B股共成交6731.73万港元,另一只以美元为交易单位的上证B股伊泰B股(900948)则成交了212.26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