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只要国家一纸政策,诺和灵公费医疗不予报销或报销比例较低,而将甘之霖列入医保品种就可以了,前题是两者药效差不多——实际上也差别不大。流通市值只有30多亿,有一定安全边际。
0
优胜劣汰,胰岛素产品百年三级跳
随着生物科学和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作为治疗糖尿病最有效、副作用最小、最基本的药物——胰岛素,在历经了3次革命性意义的里程碑后,成为全世界临床医生治疗糖尿病的最符合生理、最有效、最终治疗达标的法宝;同时,胰岛素也成为国际上最便宜、用量最大的基因工程药品。
发现胰岛素,拯救1型糖尿病患者
在1921年以前,患者仅能使用口服药治疗糖尿病,缺乏内源性胰岛素的患者的生命无法得到挽救,糖尿病属于致死性疾病。自1921年由加拿大外科医生Banting和他的助手Best发现胰岛素后,使得糖尿病的治疗成为可能,挽救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命,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医学发现之一,该研究也因此于1923年获得了诺贝尔奖。之后,诺贝尔奖又先后3次授予了与胰岛素相关的研究人员,胰岛素因此也成为上个世纪科技界最耀眼的“明星”。
1965年,我国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全合成研究,随后在学术上阐明了胰岛素的空间结构,从而为胰岛素的工业化进程打下了基础。自20世纪80年代初国产动物胰岛素上市后,目前国内主要由江苏万邦等厂家生产。
动物胰岛素虽然价格低廉,但是疗效较差、副作用也较多,已经退出了国际胰岛素市场。
引入基因重组技术,胰岛素治疗更上一层楼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基因重组技术的出现,使得胰岛素的全球工业化大生产成为可能,结束了人类长期依靠天然胰岛素(来源于动物胰脏的结晶分离)的历史,使得胰岛素成为纯度更高、过敏反应更少、治疗效果更佳的糖尿病治疗特效药。这次变革成为胰岛素研究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然而,由于基因工程生产人胰岛素的工业化要求相当高:其一,基因重组胰岛素技术只掌握在欧美几个国家手中,尤其是技术堡垒,成为胰岛素工业化生产的第一个瓶颈;其二,胰岛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小分子,生产过程复杂,生产成本极高;同时,研发和生产的资金也成为众多企业较难涉足胰岛素生产的第三个阻碍。
1965年,我国科学家因首次人工合成胰岛素而举世闻名,这也是中国离诺贝尔奖距离最近的一次科技成就。在这之后,国内在胰岛素研究领域获得院士称号的约有10人。然而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才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二代胰岛素(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从而填补了国内人胰岛素的空白,而它的发明人就是留美博士甘忠如,。
人胰岛素产品种类众多,有常规人胰岛素(R)、中效人胰岛素(低鱼精蛋白锌胰岛素)、鱼精蛋白锌胰岛素(PZI)和预混胰岛素(30R、50R)等。
0
43亿流通市值的,确定性的胰岛素国产企业,就给这个估值?
0
今天只有43亿的流通市值
0
按照楼主逻辑。
000952岂不是更不合理??
0
10月份,中小板创业板的解禁洪峰,为一只垒平台,而浮动筹码逐渐沉淀的前期没有大涨过的股票来说,资金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而对于通化东宝这样的经营和增长开始变好的股票,是一个很好的进入时期
0
昨晚在河西万达广场,负二楼的停车场,内急,走进了万达豪华的洗手间。通透,洁净,龙头水槽都是托托的。
虽然急,但还是要保持风度,不能疾走,稳重中显示出我强大的心理素质,临危不乱,处世不惊。
走进小便斗一看,上贴几个大字“不要用坏了!”,我心中轻笑,我等素质人士,受过高等教育,天安门前拍过照,金陵饭店睡过觉,什么场面没见过?太小看人了,居然怕果果用坏你的小便斗?真乃笑话!
不理他,照用,终于舒服了。。。。托托牌的,自动感应,跟果果我在KFC西餐厅用过的一样,高级货。突然,自动喷水,水量超大,以90度直角垂直向外喷射,果果我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狗日,高科技,居然带清洗功能,难怪怕我用坏了,今天领教了,早知道就应该脱光裤子使用,下次再用这么高级的洗手间我就知道了,不会再像今天这么土,这么没见过世面。
擦干身子,拧干衣服,在镜子前理理发型,调整微笑,依然风度翩翩的出门,突然,一个念头一闪而过,“不要用坏了!”,难道是“不要用,坏了”?
[糗百]
妈的,你丫会写字儿吗?打个逗号会死啊?
0
从目前全球胰岛素市场看,只有三家公司量产第二代胰岛素。在寡头垄断全球市场的竞争格局下,三家公司产品品质难分高低,公司综合生产成本最低。公司未来将成为发展中国家市场份额强有力的争夺者。
0
目前600867的主要竞争对手仍然是诺和诺德与礼来,双方产品质量相当,公司成本上略有优
势,销售关键在于招标环节。在整体研发实力上仍有非常大的差距。
0
公司是一家生产中、西成药和生物药品的大型制药企业,已成为世界上具有相当规模的人胰岛素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全球只有两家公司拥有胰岛素全系列产品,其中就包括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