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下雨了,又到了播种耕耘的季节
0
非常好
0
622仓位体系:6成保底,2成零风险,2成低买高卖(转债正股、增发类)
投资三知道:知道涨多少,知道跌多少,知道卖出时间
买卖三保证:保证确定性,保证低买高卖,保证只输时间不输金钱
0
投资人:今天我想把股票割肉了,有没有来鼓励我的?
现在大约有20%仓位的股票
600030 中信证券,现在21元,净资产15元。现在市盈率很低。
不堪忍受天天跌的痛苦了,感觉证券公司在熊市中将来业绩还会大幅下降,等跌破净资产时候或许还可以少量买入。
准备腾出资金空仓,或者从事低风险投资。 大家意见如何?
本人文笔不行,只能用大俗话表达,老兄将就看。
如果老兄企图分析后市的涨跌来决定是否割肉,估计你会异常痛苦的。
更加倒霉的是很可能你不斩仓它就一直跌,终于忍不住割了,正好就是最低价
痛苦的根源何在呢?那是因为你把投资最根本的东西搞错了。投资获利的第一要素
是:防止自己情绪失控,等待对手情绪失控。
情绪为什么会失控呢?因为你“不知道”。不知道后面涨多少,不知道跌多少,不知道这笔投资
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情绪怎么才能不失控呢?最好是“三知道”。知道能涨多少,知道会跌多少,知道投资的期限有
多长。但实际上不用也不可能做到“三知道”,知道一个或两个就完全可以了。
现在回到你的中信,看看你知道几个?不知道几个
1.涨多少。行业龙头,以后要推期指,融资融券,市盈率低。恩,这是有利因素,但是不是一定就
得涨呢?好像也不是必须的吧,不涨群众也不能拿它如何。如果真的涨了,涨多少啊,1块,3块还是
30块?你知道嘛,反正我不知道
2.跌多少?净资产?净资产不是15元吧,除过权的。再说谁规定不能跌破了,你自己也心虚吧。
还有啊,公司的业绩是不是真实的啊,以后会不会亏损啊,ST啊,或者重大违规行为啊。以后还要
一大堆券商要上,如果定价很低的话,会不会把它拉下去啊。不是我吓唬人,股票越跌,这方面的
东西你恐怕想的越多
3。投资期限有多长。你是否定了一个时限,比如我就拿半年,到时候就卖掉,盈亏不管。
恐怕你也没有吧
好家伙。投资三因素你一个都不知道。投资的损失暂且不论,内心的痛苦是谁也抗不住的。不但跌难受
,涨也难受。最后一定是情绪失控,买在高点或割在低点。因为在大的转折前后,往往是最痛苦的时候
。
对于中信怎么处理,方法其实很多啊。你对照上面三条就可以了。比如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涨到40就卖,不到就不卖。你要确保跌到10块8块的时候你情绪不会失控
2。半年后卖,不管多少钱。
3。现在就卖,就当买个教训。你要确保涨到50块100块的时候情绪不会失控
以后再投资的时候,对照“三知道”原则,我觉得挺好使的
先看债券:
1.投资期限:知道。只要你的资金使用期限与之差不多就可以了,如果
是短期资金投资长期债券恐怕就要情绪失控了
2.涨多少:知道。只要够你的希望收益率就行
3。跌多少:不知道。受基准利率影响,但只会浮亏。此外得公司不破产才行
在看转债:
1.时间:知道。不一定是到期,和条款设计有关,不详细说了
2。跌多少:知道。纯债券,但只是浮亏,而且是最坏结果
3。涨多少:知道。最少也是连本带息,而且是最少涨幅
分离债正股
1.时间:知道。权证到期,一翻俩瞪眼
2.跌多少:不知道。
3。涨多少:不好说。不能保证一定上行权价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分离债正股比一般股票要好,其实不是真的好,而是你
知道了“一个半”,情绪上比较稳定
我们以前搞过的正股+沽权
1.时间:知道。权证到期
2。跌多少:知道。溢价幅度
3。涨多少:不知道。蒙着多少算多少
看看指数基金
1.时间:知道大概。反正有牛有熊,熬三五年一般能出头
2.涨多少:知道大概。XXX市盈率就高估了,大盘的市盈率相对稳定一些
3。跌多少:知道大概。XXX市盈率就低估了,而且也不会退市什么的
投指数基金比股票情绪要好控制的多,最后说股票,你会发现属于“三不知”品种,
纯粹就考蒙
股票
1.时间:不知道。
2.涨多少:不知道。技术分析?基本分析?是人们企图安慰自己发明的东西吧
3。跌多少:不知道。而且相当恐怖,农不好来个预亏,St,退市什么的,估计把你搞疯了为止
搞股票就一定不知道嘛,到也不是。我见过一些投资人,它们采用的是“强制自己知道”,而且它们有三个特点:一是全部是长期投资,二是都是业余投资人,三是抗风险能力极强
我说两个典型代表,我是学不来的
一个是小伙子,白领。十万积蓄全买了一只股票
1。涨多少:他说不到十倍就不卖
2。跌多少:他说大不了到零蛋。我有工作,有收入,不怕
3。时间:他说等多久都行
05年入市的,买的有色,真的变成100万了,辞职当职业股民了,采用以上方法又买了
另一只股票。最多到300万,现在150万。
运气啊,还是运气
另一个是退休的局长,资金分成30份,买便宜的ST,5块以下的那种
1.时间:他说大概一两年,要么重组成功,要么就退市了
2。跌多少:他说大不了退市,不要了
3。涨多少:他说最少五倍,一个顶四个,而且不会有那么多退市的
赚了不少钱啊,疯子,我学不来,心脏受不了
0
德隆大师谈学术分析与心理分析
我个人认为,投资主要的拼杀的是理念和心态,这两者如果搞错的话,分析就是瞎扯蛋了,分析的越多赔的越多。
我个人也是有个发展的过程,从技术分析到基本分析,现在主要遵从心理分析和学术分析,在加上资金管理,前两者已经基本不用了。
我认为在整个的投资过程中,情绪控制是最重要的,大约要占到90%,资金管理占9%,大家都认为最重要的分析,我觉得充其量占1%。对我来讲,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和调整自己的情绪。
其实关于什么基本分析、技术分析都是都是蒙人的,对于一只股票的主要分析一两句话就足以(次要分析也不会超过5句话),其他的洋洋洒洒的几千乃至上万字的研究报告都是糊弄领导和投资人的。人家几十万乃至上千万的资金投进来,你的研究报告就写三五句话,面子上实在交代不过去。
大家别走技术分析这条路,死胡同。技术分析在逻辑上有问题。逆势交易肯定是死路一条,顺势交易好点,但长期看也无法战胜指数。我不信技术分析,有理论上的基础,也有统计数据上的支持。
基本分析在原理上是对的,但所需要的假设条件很多,成本也很高,所以自身并不能保证足够的成功率。而且我认为股票走势并不完全取决于基本面,这里不详细谈了。而且还要判断牛市啊,熊市啊什么的。说实在的,要是能知道是牛还是熊,随便谁来操作都行吧。
技术分析和基本分析,我就不说了。因为我根本就不信。
心理分析主要分析投资人在各种情况下是如何思考的,情绪失控是他们和我们在极端情况下的表现。心理分析说白了就是抓对手的漏洞,其实大家一直在用。转债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抓住了上市公司不想还钱这个漏洞。
学术分析是指:投资人不可能长期超越市场的平均水平,最佳的策略是分散买入后持有不动。又分两类:一是除非要用钱,否则永远不卖出;二是只有在达到事先设定的条件时才卖出。学术分析是一种令人比较难接受的观点,不但在感觉上不合理,而且不被大家接受,也不符合人的心理,但正因为学术分析是一种最痛苦的投资过程,所以收益反而是最大的,这个有统计数据支持。
当然了,投资不光是要收益,心理上也得高兴才好。挣钱不就是找乐嘛,要是整天都那么难受,赚钱又图什么呢?干脆还是分批买入,分批卖出吧,心理舒服点。
每个能坚持到最后的投资人都会有一个成长的过程
我93年入市,开始的时候在股市门口的书报摊上买到了一本关于RSI指标的小册子,以为捡到了宝贝。那时候电脑还没有,天天手工计算,干了好几年。
现在想起来不由得哈哈大笑,那书要是真那么灵,门口的大妈还卖什么报纸啊!
现在是把技术和基本分析都扔了,我信奉的是“越简单的就越好”,最好是是个人就能懂的理由。
理由有时候太简单了,自己都含糊了。为什么其他人看不见呢?
我做个一个实验,把转债,0061,0708等推荐给其他很多投资者。他们都认为我说的对,可是没一个人肯买。借口有两个,一是嫌等的时间太长,他们要的是买了马上就涨的那种;二是嫌赚的太少,他们要的是肯定能涨多少多少的股票
这更加坚定我走”心理分析“这条路。我发现,人一旦进入到这个市场里,智力水平,哈哈,不说喽。
我不判断大盘趋势,因为我认为不论采用何种办法,对与错的概率都是50%。这是学术分析中的一个最主要的观点。
对于无风险的东西,有就买,没有就算了,余钱就申购了。
对于有风险的东西,我采用下面的办法。
我把大盘化成若干区域,低风险区,中风险区,高风险区,但我并不预测指数在这个几个区域之间如何运动。我只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才买,这样虽然肯定会丧失一些机会,但不会赔大钱。
具体的操作流程可以这样
1、写出买入理由。别超过5句话,100个字,多了肯定不对头
2、确定好买入价或买入条件。一次买和分几次买都行
3、评估风险,确定每只股票的最大仓位
4、评估大概的持仓时间
5、确定卖出价或卖出条件。同一类的品种一定要采用统一的卖出条件。比如说对于0061这类,卖出条件可以设定为拿到最后一天,或者涨50%等。涨10%就卖肯定是不对的(这个问题比较深奥,可以以后谈)
6、数钱,享受生活
当然了,操作的时候还会碰上一些具体的问题。
比如说每一只股票的仓位问题。就拿0061来说,你打算占总资金的多少呢?
全仓买入?是的,赶上0061就发了,但要是碰上018呢?没赚到钱,还失去了大把的机会。
0061多少钱卖呢?5元?8元?12元?
当然了,这两个问题处理不好,到不至于赔。
其实学术分析可以处理上述问题,但关于学术问题的研究,我刚刚起步,大部分时候处理的并不好。
假设我们做了个投资组合,包括农产品、大冶特钢、上港、深能源等等,一种10只。
策略一:涨10%就卖。可能大部分都最高价都涨了10%,各别的没到。这样你的总收益率肯定不到10%。
策略二:涨多少都不卖,直到最后的交割日。这10只股票的差别就大了,有象深能源这样的,先到了10%,后来有下去了,最后只挣了3%;还有象上港这样根本没涨,收益为0;但是也有象农产品这样的,涨了200%,它一个就导致总收益率提高20%。
策略二的投资方法并不是运气好,赶上了农产品,而是它是符合统计学中的正态分布概率的(前提必须是组合投资)。你想想,如果你碰上的是一只涨5倍、10倍的呢?
策略一的方法貌似安全,但永远挣小钱。
策略二就是学术分析的主要操作方法,它是按统计学的规律来,根本不管什么基本面,技术面。说白了就是在我们的投资组合中,真正挣钱的就是涨的最多的那一、两个,剩下的都是无用功。
关于目前市场机会减少的问题,我也有同感。但也和大盘整体涨幅比较大也有很大关系。
耐心等待是必不可少的美德,肯定会有机会的。什么时候彩票没人买了,春节民工不回家了,促销的商品没人看了,女士们不逛商场不戴首饰了,那时候才是真的没机会了。哈哈
申购虽然挣不多,但别忘了七赔两平一赚这个定理啊,咱们先捞个第二名再说
0
感谢指导,兄的投资模式说到底做到了两点:一是确定性(策略很明确;保底的情况下,只是涨多少的问题);二是低买高卖(分批建仓、股票和债券转换、20%止盈)。唯一不确定的就是时间,而时间又是我们散户上班族最大的优势,不缺这个,财不入急门吗。后续也坚决采用这个模式。
另外我猜测兄对中间位的判断应该也是动态刷新的,估计是季度刷新的,因此我说的那种单边牛市的情况应该也可以应对。
0
收藏36,推荐8
厚道人不多呀
0
好帖子,收藏了慢慢看。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老兄客气了,谈不上请教,共同探讨吧。
程序化下的投资策略是交易系统的一种方式之一,适合低风险爱好者。
股海兄如果追求更高的收益,比如在06、07年的单边市,在确保低风险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收益。
可以参照低风险品种小结的投资品种,合理分配各个投资品种的仓位,并计算每个投资品种的理论最深跌幅,
比如要约的按要约价的20%跌幅计算,可转债按债券面值的5%跌幅计算。可以计算出伪保底品种跌幅不会超过20%
以100万投资计算,80万投资这些伪保底品种,20万投资零风险品种,伪保底品种如盈利,保持这种比例;如发生亏损,则把20万的救火部队投上去,相当于预备队,降低成本。要约品种一般迟早要回去的,等待是一种美德,要守的云开见日出。
2、针对要约、杠杆基金、定向增发还有可转债这几个好的套利品种,杠杆基金主要投资在大盘低估时期,沪市大盘的目前中位期间在2750--2950,所以2750以下投资部分仓位是不会错的。定向增发是在大盘没有很大的系统性风险时,可以用20%以内的仓位参与,因为要约慢腾腾的,可以用波动大的品种增加投资的趣味,只要跌下去保证自己可以救一部分回来就行。要约、可转债是组合中必备的。
3、只要有好的标的出现,除了分批介入,你还会靠不考虑选时因素?
选时很难,选来选去把心情也搞坏了。好的标的出现,可以仓位稍微重一点,30%左右,如跌多了,把摊大饼的其他零风险品种匀点过来;
如涨了,就等着到达理想的价位,或者事情明朗应该下车的那一天
0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