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坑爹的报道,要淡定要淡定要淡定。

11-05-22 14:41 36574次浏览
百居一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坑爹的报道,要淡定要淡定要淡定。 [原创 2011-05-22 13:22:42]

[size=14px]多晶硅产能过剩 川投能源子公司陷困境_公司新闻_证券时报
TIME: 2011-5-19 22:22:49
见记者 何顺岗

  5月19日,在川投能源2010年度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对该公司2010年度计提控股子公司新光硅业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比年初预算增加1.2亿元提出质疑。川投能源副董事长、总经理赵胜德称,随着多晶硅行业竞争加剧,加之国家《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实行,新光硅业公司目前经营形势严峻。
  根据华衡评估公司的价值咨询报告,以2010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的新光硅业全部股东权益价值为12.1亿元,按照持股比例,川投能源享有4.7亿元,与上年末账面价值6.4亿元的差额约为1.7亿元,川投能源2010年初预算的减值准备计提金额为5000万。
  面对投资者对新光硅业减值准备计提增加的疑问,赵胜德指出,新光硅业是国家首批建设的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产能本身过低,且随着多晶硅行业的迅速发展,竞争加剧,此前从国外引进的技术并没有竞争优势,与国外进口多晶硅产品相比,差距十分明显。
  据悉,新光硅业2010年共实现产能1039吨,销售收入4.6亿元,为企业贡献净利润173万元。与2009年相比,产能增加,但净利润巨幅下滑。赵胜德表示,由于多晶硅产能过剩,竞争加剧,新光硅业目前处于保本微利状态。
  据专业人士介绍,近期光伏产品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国金证券近日研报认为,在成本不断下降和下游硅片盈利急剧萎缩的双重压力下,多晶硅价格将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以年初的最高70万元/吨为基准,预计下跌幅度可能接近40%。
  根据专家评估,新光硅业的年产能最大可达1200多吨,该公司近两年的实际产量还没有达标。同时,随着国家《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实行,多晶硅行业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在环保与电耗等方面已提出硬性指标。
  面对市场的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赵胜德表示,新光硅业目前处境非常困难,公司将抓紧实施技改,力争两年内使年产能达到3000吨,各方面指标满足国家的行业准入门槛。


评述:
---------------------------------------------------------------------------------------
  这个何顺岗,还是见记者,居然连赵德胜的名字也搞错。看了这篇报道,第一感觉是出来吓唬小孩了。
  多晶硅产能过剩,已经是一个过期的名词了,不过似乎公司管理层依然对此怀有深厚的眷恋之情,每每成为新光表现不佳的遮羞布。
  在同等条件下,为什么国内其他多晶硅企业都有不错表现呢?如果要全面分析“新光硅业目前处境非常困难”的问题,客观地讲,除了公司自身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外,还应该包括多种外部不利环境的因素。
  用电价格占多晶硅生产成本30%强,四川省的水电资源非常丰富,二滩提供四川省内的部分优惠电价就只有每度电0.15元,不过新光目前的电价却高达每度电0.70元,据有关报道,在国内其他多晶硅企业中,中能是自供电的,洛阳中硅等企业也只有每度电0.30元左右。
  多晶硅生产中必要的天然气供应也时断时续,09年三季度多晶硅市场价格好不容易反弹,但是新光当期的产量却很低,原因就是天然气供应不能保障。
  在当前的新光身上,实在看不出四川省对于新能源行业的扶持态度。


  尽管放出来的冷风还渗透着阴森森的感觉,但是新光自身还是在不断努力的,面对复杂的市场竞争和变化,新光另辟蹊径,在提高产品附加值方面下功夫,去年投产的新光工程公司总投资约四亿,年产350吨的单晶硅拉制及切片生产线,据推测,年平均销售收入可达到57750万元,年税收可达到3000万元。
  如果放在同等条件下考察,新光的成本大概在每吨35万左右,因为产品质量好,再加上产业链延伸,在目前情况下,应该还是有较好盈利空间的。
  去年新光有1000万技术输出入帐,今年还会更多。
  “公司所参股的新光硅业公司是全国首家千吨级多晶硅生产基地,尽管现阶段存在规模小、能耗较高的问题,但是新光硅业公司作为行业先行者,同时作为国内多晶硅质检平台、标准制定者之一,市场形象良好,产品质量稳居国内一流行列,是目前国内技术实力最雄厚、技术专家队伍最权威、最为整齐、操作员工队伍最为熟练的多晶硅行业领军企业,依然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这是2010年公司年报对于新光评价,应该更具权威性吧。


  这次公司单方面对于新光计提1.7亿资产减值,广大投资者普遍感到十分费解。
  按照川投能源拥有新光39%的股权计算,新光的资产减值将高达4.4亿。但是,截至2010年底,新光的生产情况基本正常,并没有大规模更新设备的迹象,报表显示,新光在2010年四季度还一举扭亏为盈,由此可见,新光本身并没有进行资产减值计提。同样是大股东,天威保变拥有新光35%的股权,在2010年的年报中也没有出现此类计提。
  由于这次计提,川投能源在2010年的业绩从0.55元降低到0.36元,当时,股票市场正面临可转债转股价定价之际,出台这样的信息,出乎投资者的正常预期,有效地压制了股价上涨。
  从事后看,川投集团大比例放弃了可转债配售,肯定会稀释股东权益的,压低转股价是进一步雪上加霜,严格讲,在上述一系列相关事件中,大股东并没有克尽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之职责,甚至有故意放水之嫌疑。
  国家的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章中有明文规定,看来这次老黄是明显犯规了,应该得到黄牌警告。


  多年来的种种迹象表明,大股东对于川投能源的股价表现是充满企图心的,个中原因也许比较复杂。然而正是由于存在这种强烈的企图心,公司在财务数据和信息透明方面表现非常糟糕,常常漏洞百出,捉襟见肘,却也很容易导致市场上众多不明真相的投资者上当受骗。
  另一方面,川投集团是四川省政府的窗口企业,客观地讲,在扶持上市公司方面还是有口皆碑的,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发生损害投资者长期利益的事情。


  其实,川投能源中长线的投资价值还是非常明确的。
  2010年川投能源净利润3亿多,保守估计五年后可以达到30多亿,此后,二滩的水电规模还将增长一倍。
  同时,新光身处前景广阔的新兴行业,既是多晶硅产品制造厂,又是多晶硅技术提供商,技术储备全面完整。在目前阶段,新光是影响股价涨跌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后二滩时代,新光将成为公司进一步成长的源动力。
  造成股价变化的因素更加错综复杂,谁也不能打包票,就川投能源股票而言,现在的股价是每股15元,长期看,翻两番达到每股60多元并不是天方夜谭。
  换言之,从现在起开始计算,在五年时间内,川投能源的净利润增长十倍、股价翻两番,是一种大致的预期,相当于每年30%的投资复利,更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公司未来的成长性依然旺盛。


  投资是一种博弈,674的主力很强大,这是每一位参与川投能源股票的投资者时刻应该铭记的谆谆教导。


附录:
---------------------------------------------------------------------------------------
人大代表黄顺福:应避免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进入西部-新闻频道-和讯网
2011年03月15日13:22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北京3月14日讯(全国两会报道组记者)3月12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投资集团董事长黄顺福在接受四川新闻网与和讯网联合访谈时坦言,随着行业准入政策的调整,太阳能光伏产业重要原料的多晶硅产能过剩问题将逐步得到解决。未来多晶硅产业的主要任务是提高附加值。他同时指出,西部地区在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时,要有选择性,避免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的产业进入到西部地区,即由原来的引资方针转变为选资。
  2004年,海外太阳能市场突然爆发。2007年,由于多晶硅价格一路上扬,而且有钱还难以买到货,包括四川在内的不少地方,都上马了多晶硅项目。黄顺福表示,川投能源旗下新光硅业是四川最早大规模投产多晶硅的厂家,年产多晶硅1260吨,2007年投产后,2008年当年就赚了10亿,收回了投资成本。由于看好多晶硅产业发展前景,国内不少地方纷纷上马多晶硅项目,总生产能力达到每年25万吨,但一段时间内,多晶硅需求只有5到6万吨。至此,多晶硅产能过剩,多晶硅价格也由2008年每吨300万元,降低到目前每吨40多万元,一些项目还没有投产就面临亏损。
  3月1日,工信部正式发布《多晶硅行业准入条件》,黄顺福称,此条件在能源、环保以及生产投入上提高门槛。不达标得就应该淘汰。黄顺福建议,在此基础上加大多晶硅下游产品的配套,增加多晶硅的附加值,使得多晶硅产业能够健康发展。
  黄顺福分析多晶硅产业产能过剩的原因指出,首先是没有很好的规划。生产多晶硅要耗费大量电能,一般生产多晶硅要选择电力充足、电费比较便宜的地区,但不少多晶硅项目盲目选择了本来就缺电的华东、华中,明显布局不合理。加上国家层面没有及时对此做出规划,这是多晶硅产能过剩的一个原因。
  其次,在建以及建成的多晶硅项目,在技术上落后。世界上美国等国家先进的多晶硅技术都不愿意转让,四川新光硅业的多晶硅技术,一部分是自己研发,一部分是俄罗斯的技术,经过简单整合后采购了日本、美国、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设备,"凑"成了项目的开工。国内不少后来上马的多晶硅项目,都是采用和新光硅业差不多的技术,造成多晶硅生产过程中,废物排放量高、能耗高,削弱了产品竞争力。
  最后,下游产品的开发没有配套。多晶硅只是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原料,用来生产太阳能电池片和电池组件等下游产品。盲目上马造成产能过剩的多晶硅项目,只能把产品卖到国外去,相当于变相贱卖了资源。
  在谈到东西部产业转移的问题时,黄顺福说,东部产业转移应该是劳动型密集的,资源消耗比较多一点的。西部地区相对来说资源丰富一些,劳动力资源也比较丰富一些,这些产业它转移到西部来就会发挥区域的优势,这样大家是共赢的。但是,西部地区要拒绝那些淘汰的、能耗高的、污染严重的产业。产业转移要有选择性的,要从引资政策转变为选资。

打开淘股吧APP
1
评论(23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百居一

13-01-24 19:57

0

我前面已经说过了,795和900分别是火电和水电的蓝筹标杆,在这里做一个记号是为了方便与市场上所有电力股票作对比,也方便进一步跟踪估值的变化。
目前886的价格,和674一样,已经包含了对雅砻江未来的预期,难道这还会是一个问题吗?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skyend168

13-01-24 19:26

0
600795 ,业绩是0.2827,股价2.76元,9.76倍PE。
795不能做 600886 的参照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百居一

13-01-24 15:24

0

在淘股吧发表文章比较吃力,版面编辑与别人不同,还不能修改,各位将就看吧。
百居一

13-01-24 15:21

0
戏说大渡河开价53亿 [原创 2013-1-22 12:30:45] 

背景资料:
大渡河与雅砻江一样,也是流域统一开发,去年装机容量595万千瓦,发电量254亿度电,净利润约20亿,净资产约100亿,到2016年规模大约可达1200万千瓦。
大渡河目前的股权结构如下:国电电力69%,国电集团21%,川投能源10%。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国电集团正在与川投能源就股权转让问题进行谈判,以前的说法是可能转让10%股权。
广大投资者对股权转让问题颇为关注,市场传闻,转让价格高达53亿。

分析推理:
首先,我们假定这个数据是真实的,那么这53亿决不仅仅是10%股权的价格,而是全部21%股权的价格。
如果是这样的话,这笔交易的市盈率约12.6倍,市净率约1.19倍,与目前长江电力的市场估值大体相当,记得当初大朝山转让给国投电力的开价是29亿,由此可见,产业资本对于水电资产还是相当看好的。
其次,我们再假定川投能源采用全额股权融资的办法进行资产收购,那么增厚的利润并没有太大惊喜。
53亿不是一笔小数,股权融资的可能性比较大,假设以每股10元融资,约增加股本5亿股,加上可转债转股,到2016年川投能源的总股本约27亿股。
我们假设2016年大渡河的发电量是600亿度电,每度电的净利润也是0.07元,那么,31%权益的净利润是13亿;雅砻江已经说得很多了,50亿净利润,48%权益是24亿;田湾河权益约2亿。
仅此三项合计39亿,每股盈利约合1.44元。
如果没有这次股权转让,雅砻江24亿,大渡河4亿,田湾河2亿,合计30亿,除以22亿股本,川投能源的每股净利润也能达到1.36元。
最后,希望上市公司能够在融资方面多想办法,尽可能提高股票的含金量。

附录:网络讨论
【 原创: 别人笑我 2012-12-06 16:51 】
听说大渡河国电开了高价,和川投希望的差距非常大,不乐观。
【 原创: 小小股东 2012-12-19 16:28 】
1.曲靖之所以挂牌是因为已有买家,当然过程会需要一段时间,但是国投卖出意愿很坚决。不知道川粉怎么想自己手里的新光哈。 
2.煤电关系是大周期逆转,14年别说煤企产能还要进一步释放,五大的煤都大规模达产了,运力也将更宽松。

3.知道国电大渡河开价多少吗?呵呵。 
4.川投做空动能已衰竭俺认可,2投好事将近。 
5.个人预测国投今年净利润11-12亿左右,会预增300%左右。
【 原创: chhlj65 2012-12-19 18:07 】
大渡河什么情况?说话说一半,急死人
【 原创: fwfzy 2012-12-19 18:53 】 
是不是自己也不知道,充大神来着
【 原创: 川投五十元 2012-12-20 09:36 】
是啊,请小小股东兄透露一下国电开价多少?
个人认为10~15亿元之间是合理的,否则四川省对付他们的办法多的是。
【 原创: 川投五十元 2012-12-20 10:24 】
小小股东可能是基金方面的人士,国投里面的博时?
请透露一下:1、大渡河国电开价多少?2、雅砻江好事将近,是什么好事?
国投走势和火电关系不大,否则国电为什么还是那么熊?
川投主力主要是产业资本和QFII,偏重于基本面,消息来源不比基金灵通。
【 原创: 养老股东 2012-12-20 11:46 】 
每个人都有各自消息源,有些没定数的确不宜太早挑明。50兄何必打破砂锅。好事指电价高于0.3元。我早就讲过电价0.3元以下不必讨论的话。
【 原创: 别人笑我 2013-01-17 15:56 】
要价50亿哈
【 原创: 川投五十元 2013-01-18 09:48 】
这才是恶搞
【 原创: 飞翔铁 2013-01-19 13:47 】
据说53亿
【 原创: 川投五十元 2013-01-19 15:59 】
这种谣言没有任何意义,给国电集团吃豹子胆,他们也不敢报出超过15亿,不信就等着瞧。
感悟

13-01-24 14:40

0
大家都是股东 讨论可以 争吵就不必了 

再说估值这东西 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
小小股东

13-01-24 14:36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是这个道理,确定性是要有严谨的逻辑支撑的,您这种前瞻性早已升华到先知的层次,我等凡人自是不可及了,膜拜了。
养老股东

13-01-24 14:34

0
湖北兴化刚上市时就以它的高成长,绩优股而闻名。它与同期的四川长虹比翼齐飞。只是97年后过了它的巅峰。97年后到现在就再没碰过。这样的解释能明白吗。
百居一

13-01-24 14:25

0

谈到投资的逻辑,其实有很多话好说,看以后是否有机会吧。
就你所言,大家都想明白的事情,还有多少利润可言?
相反,你没有看到的地方,你没有想明白的地方,别人却看到了确定性,这才是机会。
投资是不是这个道理?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养老股东

13-01-24 14:25

0
我只买确定的东西,就因为我对川投的确定性远高于国投。你的不确定或许就是我的确定。
小小股东

13-01-24 14:08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这没错,但是很明显你和楼主一样,对高度不确定的东西兴趣很浓,湖北兴化的时候我真不知道你看好什么买的,就像楼主04年就买674,难道那时候就知道雅砻江会注入?就清楚详细的注入方案?这样投资实在太不严谨。长期投资靠的是复利,享受复利的关键是成功率,保证成功率的是高确定性,注资产重组这种事是多方利益的博弈,别说我们,就是企业高管也不能完全把握,何谈确定更谈不上能养老。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