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0
始终如一 终有厚报。
0
lz有进步,
安泰集团相对思源电气和孚日股份好多了
0
0
周末乱说
前两天和老婆聊到一个问题,有的人为什么会感到空虚,比如我。
仔细思考,才牵扯出一个更大的问题。
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生存是首要问题。父母教小孩的首要目标,是让他能成为一个能独立生存的人。这个目标现在看起来,起码是残缺的。
人生不过八十年,最重要的是开心,如果不开心,活八十年也是枉然。如果麻木地过八十年,也是白过。
什么样的标准衡量开心,我目前思考的答案是心灵自由。
但,很少人心灵是自由的。
之前看过武志红的博客,中间一句话发人深思。大意是,人一生下来由于原生的生活背景,形成这样那样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惯,这个行为模式和思维惯像一个笼牢一样把人们装在其中,人们就带着这个笼子安全地与周遭相处,有一天,环境不再需要这个笼子,而人们还是惯了在笼子里面生活,蜷缩其中,不愿出来,因为他们不愿意相信这个世界已经改变,原来的运行法则已经行不通,呆在里面感觉安全。这就是心灵的牢笼,99%的人都生活在这个牢笼之中,少部分人意识到,多数人意识到或者根本不相信有这样一回事,极少数人做出改变。
空虚就是牢笼的一种外显。
空虚对应充实,充实是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向往,每天都是新的,我们还要满怀感激地投入其中。
我就是被传统教育成一个需要工作来证明成就的人。我相信有很多人都是。这种看起来很美的事业心,实质上只是生存问题的一个美丽包装而已。换言之,如果一生为事业而操劳,最后还是为生存而奔波,解决的问题,仅是活下去,而不是开心地活下去。这种教育结果最要命的地方,是把人的价值等同于生存工具,不管赚的钱多钱少,仅是赚钱工具而已。
当行为模式告诉我们生存是第一位并不断强化时,这种内化在大脑潜意识中的东西就开始屏蔽与此无关的浪费精力和时间的兴趣爱好,努力地让它的主人把所有精力放在与生存有关的事情上,久而久之,我们就失去了生活的乐趣,开始感到空虚,甚至有时候在充实的工作中也会。
如何通向心灵自由,还需要不断探索。
0
总资产多少了?
提出多少钱了?
0
0
0
自由的真正含义是当它交到我们上手去,我们要有勇气去把握,无论是否有能力,都值得一试。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