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五月稀土价格变动图600111

11-05-06 13:02 80515次浏览
侯东东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600111公司三大主要稀土产品氧化镨钕、氧化镧、氧化鈰五月价格继续走高
[不支持站外图片]

[不支持站外图片]

[不支持站外图片]

[不支持站外图片]

[不支持站外图片]
打开淘股吧APP
57
评论(88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侯东东

11-06-17 12:23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正常散步
longer4521

11-06-17 10:04

0
稀土拉稀
侯东东

11-06-17 00:03

0
 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主要从事国际工程承包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1997年4月16日进行资产重组,剥离优质资产改制组建中色股份,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中色股份是国际大型技术管理型企业,公司的业务领域已经覆盖了设计、技术咨询、成套设备供货和安装、技术服务、试车投产、人员培训等有色金属工业的全过程。

  其子公司中色南方稀土(新丰)有限公司7000吨/年稀土分离项目进展顺利,已获得环保部和发改委批准。项目建成后,年产氧化镧、氧化钆、氧化镨等15种稀土产品合计6531.7吨,以及副产品氯化铵3729吨等,公司将建成南方规模最大的稀土分离企业。新丰县稀土资源丰富,现有稀土矿储量20多万吨,其中特有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储量超过12万吨。公司并有望借此契机获得新丰县丰富的稀土资源。

  同时,公司与宜兴新威集团共同合作,双方共同出资在缅甸和中国分别注册成立公司在缅甸境内北部地区及其他地区开展金属、工业原料矿物和矿石等资源的勘探、开采项目。并且公司与缅甸关系良好,并且与之合作的新威集团拥有约30年的稀土从业历史,是拥有从探矿、采矿、选矿、分离完整能力的稀土企业。

  在去年上半年,公司控股子公司赤峰红烨与*ST威达签署了《重大资产置换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之框架协议》。红烨投资公司以持有银都矿业9.26%的股权认购*ST威达非公开发行股份的数量为5362.83万股,公司将拥有ST威达10.26%的股权,成为*ST威达的二股东。*ST威达重组一旦获批,预计公司将实现巨大的投资收益,将会大幅增加公司的业绩。(
侯东东

11-06-17 00:01

0
国内稀土整合风暴将起 包钢肃清对手欲专营   

    如果整合方案实现,包钢集团将正式成为中国北方稀土市场的唯一老大。

  “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 包头世博稀土冶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春新用这九个字总结内蒙古自治区正在进行的稀土行业整合方案。

  自治区政府上月转发了一份《内蒙古自治区稀土上游企业整合淘汰工作方案》,在这份至今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的文件中,政府确认由包头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包钢集团”)专营稀土冶炼分离,并将35家稀土企业列入整合淘汰范围,其中31家将断电关停。

  如果文件的目标得以实现,包钢集团将正式成为中国北方稀土市场的唯一老大,或者是垄断企业。在稀土成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战略资源这个有利背景下,包钢集团无形中等于持有了尚方宝剑,这也使得旗下上市公司包钢稀土(600111.SH)成为资本市场的明星股票,价格直逼100元。

  上述文件要求整合淘汰工作6月底结束,但是据时代周报从内蒙古方面得到的消息,目前整合已经陷入僵局,受阻不前。在关停名单、补偿资金等多个方面,稀土企业都提出了质疑。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有鉴于近年来中国境内多个政府主导的产业重组浪潮,相信包钢集团方面最终还是会完成对这35家企业的重组和淘汰。而有了资本市场和地方政府的保驾护航,包钢集团在中国北方稀土市场的垄断专营局面将会加速形成。  强制关停22家

  在张春新看来,显然他的世博稀土是属于被误伤的一个,张春新说,这次整合方案中,包头市凡是名字里有“稀土”两字的企业基本都受到了牵连,好在现在有关方面没有强制执行,“我们是做设备的,现在根本没有稀土冶炼分离这方面的业务”。即便这样,世博稀土还是被列入了补偿关闭的名单。

  世博稀土还处在正常生产状态。另一家企业包头市新源稀土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冀代雨对时代周报表示,他们最近联合了5家左右被整合的企业以及行业协会,正在就整合方案进行申诉,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回应。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转发的这份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经信委制定的文件,被整合的35家企业被分为三个群体,四家重组合作后进入包钢稀土专营体系,22户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关闭,并由包钢集团出资,相关地方政府酌情予以补偿,还有九家没有合法手续的被强制淘汰。

  据知情人士透露,内蒙古自治区稀土行业管理工作原来是在发改委,后来才被移交给经信委方面,“他们也承认不懂稀土工作,但是这次文件仓促出来了总得执行”,有知情人士对记者表示。蹊跷的是,即便是到现在,被整合的企业也没能看到这份文件,“我们没有收到,我还是在别的政府部门看到的原文。”张春新说。冀代雨也说,他只知道这份文件仅下到了包头市政府一级,“市里也很同情我们,但是没办法”。

  问题主要出在22家补偿关闭的企业身上,他们一方面认为整合方案制定得太粗糙,各个企业情况特殊没有区别对待,再就是补偿标准严重偏低,以新源稀土为例,资产价值5000万元以上,但是补偿额只有450万元。

  时代周报在网络上辗转找到了整合方案原文,文中要求包钢集团要停止对关停企业原料供应、工商部门要吊销关停企业经营执照等、电力部门则对关停企业实施断电,整合工作要在6月底结束。不过现在的情况是,因为整合方案引发相关稀土企业出现反弹,甚至一家企业的职工因为前途问题到包钢和包头市政府门前聚集,引发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整合工作能否如期完成还不确定。

  内蒙古经信委原材料工业处处长任玉祥在接受时代周报问询时承认整合工作遇到很大困难,但是他否认会暂停整合。任玉祥表示,政府也注意到了被整合企业反映的情况,正在开会研究这个事情,目前没有官方的调整决定。

  打包企业包钢包揽

  由于中国北方稀土资源九成以上都来自包头的白云鄂博矿,而包钢集团又掌握了包头95%的矿业资源,在上游资源控制上比较容易成功,包钢集团在2008年年底又以控制国际稀土价格为目的,联合区内多家企业成立了包钢稀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稀土产业上下游上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可以说,整合前上述相关企业就完全依附包钢集团了。

  但是此次整合方案等于是把北方市场清理干净。此前,被整合企业指控是包钢集团方面牵头制定了上述文件,包钢集团重组合作的对象只有自己旗下参股的四家公司,而对那些业务上吸引力不大的公司则是直接进行关停。而对于整合区内稀土企业引起的相关争议,包钢集团外宣部门表示没有最新的消息可以分享。

  包钢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包钢稀土副总经理兼董秘张日辉对时代周报表示,包钢方面确实也收到了自治区政府的整合文件,“他们(被整合企业)有压力很正常,下来主要就是如何落实的问题”。包钢稀土是包钢集团的稀土产业平台,未来其整个稀土战略预计也将通过包钢稀土实施。根据公开资料,包钢稀土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1.16亿元,同比增加116.05%,净利润4.84亿元,同比增长276.96%,公司预计2011 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将大幅增长,可谓形势一片大好。张日辉表示,对于整合区内稀土企业,包钢稀土肯定会进行相关信息披露,但是截至目前确实没有最新的说法,也无法对相关争议作出表态。

  内蒙古稀土企业联合会秘书长王成印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时表示,其实好多企业早前已经是半死不活,能开工有一半产能的已经算不错的,政府完全有更合适更市场化的手段可以淘汰他们,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搞一刀切。

  王成印表示,对于包头市来说,稀土产业是辛辛苦苦二三十年培育的一个产业,包钢集团的税收都是缴到区(省)里,这等于把包头市每年几个亿的税收都整合没了,而且这次整合牵扯到6000名工人的饭碗问题,他们都是从业多年的熟练技术工人,整合后关于他们的未来并没有说法,很容易出现问题。

  据王成印透露,内蒙古稀土企业联合会现有成员48家,整合后可能只剩下六七家,此前联合会方面也专门就整合问题给政府上过书,但是没有得到正面回应,所以目前无法就事件发展做出预测,如果政府执意关停相关企业,那是谁也挡不住的。

  冀代雨对时代周报表示,其实他们也是拥护整合的,对于那些手续不全或污染环境的稀土企业就应该整顿甚至关停,但是政府也需要区别对待手续合法、技术领先的企业,即使包钢集团独家经营的话也不应该是现在这样,而是应该实事求是、公平对待大家。

  一直在密切跟踪包钢稀土走势的金元证券分析师孙凡对时代周报表示,当前包钢稀土整合内蒙古稀土产业进展不顺利也算正常,下一步看政府能把补偿额定在多少,毕竟企业方面都希望得到更多补偿,而对于自治区政府来说,包钢稀土专营这个事情肯定是要做的,只能向前推进。

  张春新认为,在僵持不下的情况下,目前各方都在等待,希望有国家有关部门能就此事表态。

  今年5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规定:推进稀土行业兼并重组要坚持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兼顾中央、地方和企业利益,妥善处理好不同区域和上下游产业的关系。

  据悉,6月13日、14日,全国稀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工信部部长苗圩在会议上透露,工信部正在按照统筹规划、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研究制定加快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具体方案。据悉,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领导也在会议上做了发言,但是关于内蒙古自治区的稀土行业整合方案,外界还没有看到工信部的定调。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已先后四次提出组建大型稀土集团,上到国家下到地方都对做大做强稀土产业集团梦寐已久,但是这些设想最后都没能成功。2002年,原国家经贸委员会等部门联合上报《关于组建全国性稀土企业集团的请示》,获国务院同意,批准组建南北稀土集团。然而,计划于2003年5月挂牌的中国北方稀土集团落了空,打算于较晚完成组建的中国南方稀土集团也根本无声无息。

  时至今日,组建稀土大型企业集团的环境已经今非昔比,而且有利了许多。即便是在国内其他省市其他行业,国企重组整合产业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

  而在这种背景下,工信部表态组建大集团后,预计包钢集团也将继续在涉嫌垄断的指控下继续完成对北方稀土产业的专营计划。

  北方专营南下扩张

  华泰联合证券分析师叶洮发布报告认为,随稀土冶炼分离环节的政策整治力度日渐严厉,包钢稀土将逐步成为北方唯一的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和稀土产品供应商,北方稀土市场由包钢稀土专营格局已逐渐形成。  此外,包钢集团从政府得到的支持是全方位的。5月25日,包钢稀土公告,内蒙古区政府正式批准组建包头稀土交易所,这是全球第一家稀土产品交易所。

  包钢稀土董秘张日辉对时代周报表示,目前稀土交易所的筹备工作在正常进行,下一步主要就是正式挂牌,但是具体时间还没有确定,“国内稀土市场和国际市场是相通的,而中国的市场比重又是最大,所以稀土交易所的成立有助于稀土价格更透明,肯定会影响国际稀土市场”。

  中邮证券分析师何阳阳日前发布报告显示,目前包钢自己主要是经营轻稀土,所以向中国南方扩张成为必然,最有可能得手的就是江西的重稀土。去年11月份,包钢稀土出资2.32亿元收购信丰新利等三家企业已经获得赣州11500吨的稀土分离产能

  此前,有包钢稀土内部人士对记者表示,包钢稀土近年来在进军南方重稀土市场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有过试探性的出手,但是一直成效不大,直到去年收购江西三家企业可谓一次重大的进展。

  最近几年,以广晟有色、五矿集团、江西铜业、中色股份等为首的稀土类企业都在中国南方大步圈地扩张,但是包钢稀土相对来说在南方就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值得关注的是,从2009年1月1日至今,涨幅前十名股票中,稀土概念股占据三席,包钢稀土更是涨了15倍(1555%),位居第二。有关稀土概念的持续炒作仍在继续,这也被认为是此前攀西开发传闻骤起的原因。

  孙凡指出,目前稀土市场确实鱼龙混杂,有些浮躁,但是应该不会影响像包钢稀土这样的真正有稀土业绩的上市公司。孙凡发布的研报依然继续看好包钢稀土,12个月内目标价区间为85-110元。最近,包钢稀土的股价一直在75元-78元期间徘徊。
  包钢稀土早已在中国A股市场沉浮十几年,一直低位徘徊,此前并没有引起市场足够的重视,最低曾下探至3.20元的历史低位。只是在2007年随着大盘一直攀升到超过60元,此后直到金融危机的重创而结束,也是在2009年开始,国内舆论突然开始关注稀土的国家战略价值之后,包钢稀土的股价才开始稳步上涨,并具备了冲破百元的气势。(时代周报)
侯东东

11-06-16 23:55

0
 稀土市场假消息泛滥 幕后现机构私募操纵影子

  稀土“水军”造市场上稀土投资大多是假消息,幕后有机构、私募操纵影子

  从低价贱卖到奇货难求,如今的稀土无论是在现货交易市场还是在股市,都演绎了一幕幕“鸡犬升天”的闹剧。

  近期,A股市场充斥着与稀土有关的各种投资传闻,这些传闻一出,与稀土“有染”的上市公司股价立即轮番上涨。甚至连TCL、西南药业、新都酒店、昌九生化等与稀土业务沾不上边的上市公司,自传出有投资稀土业务的计划后,股价均经历了数轮精壮的涨停行情。

  利用稀土抬高股价的手法几乎类似本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稀土投资传闻先是出现在各大股吧和论坛,随后,传闻中的当事公司股价大涨,接下来,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停牌澄清。

  据本报记者统计,自今年以来,已有超过20家上市公司涉及虚假稀土概念。其中,涉及投资开发新疆拜城县稀土矿、合资开发四川攀西稀土、重组山东微山湖稀土、收购浙江西部稀土、借壳江西赣州稀土的传闻,均为虚假消息。

  中国稀土学会的一人士对本报表示,市场上稀土投资传闻大多是虚假消息,甚至有公司自己释放的消息都值得怀疑。

  那么,谁是虚假稀土概念的制造者?本报记者从多位稀土投资人士处获悉,部分投资者和机构利用网络水军释放假消息,然后借此抬高股价获利。

  重组传言满天飞

  最新的稀土传闻是围绕“南方稀土三强”展开。根据国务院5月19日公布的《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家将用1-2年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届时,南方离子型稀土行业排名前三位的企业集团产业集中度达到80%以上。

  6月13日,有消息指出,南方稀土三强的名单将在本周揭晓。当日,南方稀土企业中色股份、广晟有色、五矿发展、中国铝业、厦门钨业被资本市场轮番炒作,其中,五矿发展、中国铝业逆市涨停,剩下的几家公司股价涨幅均超过5%。

  本报记者从工信部稀土办公室人士处获悉,南方稀土三强究竟是哪三家企业,目前还不好说,甚至短期内都不好说,这取决于各家公司的整合实力。

  而此前炒得最热的是赣州稀土借壳以及重组山东微山湖稀土。

  3月18日,率先被曝出赣州稀土借壳传闻的西南药业、昌九生化双双强势涨停。3月21日,西南药业第一时间否认,股价应声而落。而没有及时回应的昌九生化则继续被市场借题发挥,缩量震荡两个交易日后再次强势涨停,短短4个交易日涨幅达25.22%。股价的强势异动倒逼昌九生化发布公告作出澄清。

  此后,传闻向其他公司蔓延。据本报记者统计,共13家上市公司传出与赣州稀土借壳。本报记者从赣州市政府确认,借壳仅是赣州稀土整合的初步设想。

  另一个“待字闺中”的稀土矿是山东微山湖稀土。4月20日,有传言指“安泰科技大股东在人民大会堂签约收购国内第二大稀土矿,山东微山湖稀土和加工厂”。

  传言当日,安泰科技的股价被巨量资金拉至涨停。其后收购消息被质疑“虚假”,4月25日安泰科技应声跌停,4月25日又被拉至涨停。

  本报记者从安泰科技控股方中国钢研集团获悉,公司从未在人民大会堂签署收购微山湖稀土矿的协议。

  此外,6月初“包钢股份与攀钢钒钛合资开发攀西大裂谷稀土矿”的传闻经本报记者证实也为虚假消息,两家公司均对此发布澄清公告。

  谁是幕后操手?

  谁释放出了这一连串的假消息?

  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大多稀土传闻的消息源头为股吧、投资论坛及收费QQ群。

  以“包钢股份与攀钢钒钛合资开发攀西大裂谷”为例,该消息最先出现在QQ群,此后又迅速出现在包钢股份及攀钢钒钛的股吧,后来该传言被各大网站转载。赣州稀土一系列借壳传闻的传播方式也与此类似。

  一位证券公司经理告诉本报记者,释放这些消息的是私募或机构聘请的网络“水军”,一般大资金都会推几个预测“高手”或投资意见领袖通过网络释放消息,然后再有条不紊地吸筹或抛筹。  “水军们”释放假消息的手法类似。首先,所有消息并不泛泛而谈,而是时间、地点、人物,甚至投资细节一一俱全。

  以此前TCL投资新疆稀土矿的虚假消息为例。该消息的原文是:新疆发展改革办公室透露,TCL新疆能源有限公司已与相关机构达成初步协议,将于近期择机签订投资开发世界第一大稀土矿新疆南部拜城县特大型稀有金属铌钽矿,预测铌矿资源储量超过10万吨,钽矿资源储量超过1万吨,另外还有铪等其他稀有的稀土金属,预测开发后的总价值将超过1300亿元。

  包钢股份与攀钢钒钛合资攀西稀土矿的假消息也被炮制得有板有眼6月1日,包钢股份和攀钢钒钛与四川省攀枝花攀西开发区(攀西裂谷带)签订框架协议,总投资额约28亿元,建设攀钢钒钛稀土产业园项目。另外,攀钢钒钛稀土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攀钢钒钛已与攀西开发区达成初步协议,将于近期择机签订投资开发世界第三大稀土矿攀西裂谷带特大型霓石石英正长岩-碳酸岩杂岩体的稀土矿,预计该矿轻稀土资源储量超过40万吨,储量已经超出了中国已探明的轻稀土总储量,预测开发后的总价值将超过4000亿元。

  实际上,上述貌似人证物证俱全的稀土传闻并非空穴来风。例如,TCL投资新疆铌钽矿的事情早已被媒体披露,但此次传闻称该铌钽矿含有稀土元素。从而生搬硬套为稀土概念。

  另外,攀钢钒钛确实具有稀土资源,但这些资源仅为攀枝花铁矿的伴生矿,品位仅为0.19%,不具备开采价值。

  本报记者发现,今年“水军”释放的一系列虚假稀土消息,在此之前均有类似传言,只是未被证实。

  一位分析师告诉本报记者,在资本市场,当出现有炒作空间的概念时,幕后操手只需花几万元,提供具体信息和要求,就可以让网络公关公司雇水军在各大金融网站造势。

  上述分析人士形容“水军”为“机构或庄家之犬,无德可言”,哪里有值得炒作的题材,哪里就是水军聚集最多的地方。

  “水军”的活动规律是,当幕后投资者待股价拉升之前洗盘之时,或震仓时唱多引诱散户抛筹,或主力出货时唱顶。

  一位曾在股吧里充当“水军”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水军”现在的报酬为50元/天。

  一位包钢稀土股民表示,目前,稀土概念股吧的“水军”最多,也是最活跃的,“有等解套的,有盼获利的,根本分不清谁在给谁抬轿子。”(21世纪经济报道)
侯东东

11-06-16 23:54

0
传中国将建立重稀土战略储备 稀土板块或再爆发
  编者按:消息人士透露,中国计划建立重稀土战略储备,该计划可能将导致稀土出口下降、价格上涨。而随着上游稀土资源整合的逐渐深入,“稀土不稀”,在短短1个月内每吨价格竟上涨超过1000万元。从“低价贱卖”到“奇货可居”,如今的稀土无论是在现货交易市场还是在股市,都演绎了一幕幕“鸡犬升天”的闹剧。究竟稀土板块还在利好的带动下还能炒作多久?谁又会成为行业整合的真正龙头?哪些稀土概念股还未被充分挖掘?闲话不表,请看下文...
  
第1页:消息指中国将建立重稀土战略储备第2页:稀土市场假消息泛滥 幕后现机构私募操纵影子第3页:市场资金利率飙升 稀土价格继续大涨第4页:稀土一个月每吨涨价1000万元进入泡沫时代第5页:稀土价格一年疯涨16倍第6页:工信部等六部委深度调控稀土行业 推进行业整合第7页:竞逐“前三” 几大稀土巨头暗战正酣第8页:五矿王炯辉:集团必入南方稀土行业前三甲第9页:国内稀土整合风暴将起 包钢肃清对手欲专营第10页:包钢稀土(600111):全球稀土定价权花落包钢稀土第11页:银河磁体(300127):新增产能保证未来高速增长第12页:中色股份(000758):稀土分离项目获批第13页:厦门钨业(600549):仍强化主业优势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14页:中国铝业(601600):走出谷底 "增持"第15页:金钼股份(601958):产能扩张有望迎来收获期 "增持"第16页:广晟有色(600259):资产注入是必由之路 业绩释放有待时日第17页:五矿发展(600058):战略转型促进业务成长第18页:中金岭南(000060):精耕细作终将开花结果 合理价33元第19页:辰州矿业(002155):独特优势 三大看点 强烈推荐

  =====本文导读=====

  【最新传闻】中国将建立重稀土战略储备(本页)
  【主力操纵】稀土市场假消息泛滥 幕后现机构私募操纵影子
  【价格飙升】市场资金利率飙升 稀土价格继续大涨
  稀土一个月每吨涨价1000万元进入泡沫时代
  稀土价格一年疯涨16倍
  【谁是龙头】工信部等六部委深度调控稀土行业 推进行业整合
  竞逐“前三” 几大稀土巨头暗战正酣
  五矿王炯辉:集团必入南方稀土行业前三甲
  国内稀土整合风暴将起 包钢肃清对手欲专营
  【十大金股】包钢稀土(600111):全球稀土定价权花落包钢稀土
  银河磁体(300127):新增产能保证未来高速增长
  中色股份(000758):稀土分离项目获批 
  厦门钨业(600549):仍强化主业优势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中国铝业(601600):走出谷底 "增持" 
  金钼股份(601958):产能扩张有望迎来收获期 "增持" 
  广晟有色(600259):资产注入是必由之路 业绩释放有待时日 
  五矿发展(600058):战略转型促进业务成长 
  中金岭南(000060):精耕细作终将开花结果 合理价33元 
  辰州矿业(002155):独特优势 三大看点 强烈推荐

  =====本文阅读=====
死洋芋

11-06-15 18:54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孩儿坐蓝

11-06-15 15:05

0
今晚内蒙出台利好!
zczh2000

11-06-15 14:26

0
是不是有一笔5万笔手压单
zczh2000

11-06-15 13:08

0
又轮600111来拓展空间了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