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五月稀土价格变动图600111

11-05-06 13:02 80460次浏览
侯东东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600111公司三大主要稀土产品氧化镨钕、氧化镧、氧化鈰五月价格继续走高
[不支持站外图片]

[不支持站外图片]

[不支持站外图片]

[不支持站外图片]

[不支持站外图片]
打开淘股吧APP
57
评论(88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高山湖水

11-09-16 09:16

0
包钢稀土高管测压:资源税推升成本年增10倍
“我从业30多年来,稀土价格像今天这么剧烈地变化,还是首次碰到。”昨日(9月15日),日本先进材料株式会 (AdvanceMaterialsJapanCorporation)会长中村繁夫(ShigeoNakamura)说道。

  在同日举行的“2011国际稀土年会”现场,不止一位稀土企业人士发出“稀土下游受不了”的感叹。然而,由于稀土资源税调整,包钢稀土 (600111,SH)的生产成本几乎提高了10倍左右。而稀土价格走势及其未来全球稀土供需格局,成为国内外企业关注的焦点,据了解,即便未来非中国供应的轻稀土资源可以满足除中国市场外的全球市场需求,但中重稀土的可获得性仍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稀土上下游各有苦衷

  “近年来稀土产品价格持续上涨,目前虽有所回落,但长远看,价格会在合理的高位运行。”昨日,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忠判断称。

  有来自赣州的企业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稀土价格上涨得太高,企业的运营成本和产品成本增加,使得国内部分下游企业无法维系正常生产,不得不减产乃至停产。”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国内8大稀土品种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爆发式增长,其中以镝铁合金和金属镝涨幅最高,分别达748.28%和715.79%。

  但已让下游企业苦不堪言的稀土高价,并未博得稀土上游企业的“同情”。“大家都在关注稀土下游,很少有人注意到稀土资源税调整后的影响。” 李忠测算,以轻稀土为例,包钢稀土的原料涉及稀土伴生矿每年是1200万吨,按每吨60元计算,一年仅资源税带来的成本企业将增加7.2亿元。他还透露称,“加上环保投入、人工成本等因素,原材料从稀土精矿开始,包钢稀土的生产成本几乎提高了10倍左右。”

  据悉,对于中重稀土矿来说,资源税上调每吨30元后,同样增加了上游企业矿产品的生产成本。“由于稀土原材料涨价,必然导致中游分离产品也会按一定基数涨价。”李忠表示。

  中重稀土元素难替代

  稀土高价及供应趋紧,影响不止在国内。

  据悉,作为发展新兴产业不可或缺的战略性资源,未来几年全球对稀土的需求将继续以每年5%至8%的速度增长,中国稀土消费量将保持10%以上的年增长率。而相对于快速增长的需求,中国稀土指令性计划在未来几年的供应量是相对减少的。

  为减轻对全球主要稀土生产国中国的依赖,日本已开始采取行动。“今后日本稀土将不断向海外扩张,截至目前,日本不少企业已经与哈萨克斯坦、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企业签订合同,以便进行稀土项目的开发。”中村繁夫表示。

  澳大利亚工业矿物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达德利·金斯诺思则认为,到2020年,非中国供应的轻稀土资源可以满足除中国市场外的全球市场需求,但中重稀土的可获得性仍将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中村繁夫也坦陈,日本一直致力于稀土产品替代的研发,对如何减少使用铽等元素有了进展,但对稀土磁铁材料中的中重稀土元素的替代并未找到更好的办法。
高山湖水

11-09-16 09:15

0
我国稀土储量五年间下降37%
过去一年来,稀土价格飞涨,价格从“土”直跃“黄金”。今年前七个月,氧化镝价格上涨858.3%,涨幅最小的金属镧也超过300%。

  中国五矿进出口商会会长徐旭在15日召开的2011国际稀土年会上表示,我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资源、生产、出口和消费国。2010年我国生产各类稀土分离产品11 .89万吨,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375.5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73.7亿元。

  但徐旭指出,在稀土资源开发飞速增长的同时应该注意到,长期以来我国以低廉的价格供应全球90%的稀土市场,我国稀土资源储量直线下降。他介绍道,2006年中国国土资源局发布的全国矿产资源储量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探明稀土资源总量为8731万吨。但今年美国地质资源局的勘探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稀土储量仅为5500万吨。这说明,从2005年到2010年的5年间我国稀土储量降幅达37%。

  徐旭还表示,在稀土生产、消费、出口大幅增加,稀土资源总量快速消耗的同时,轻重稀土结构性矛盾已经显现,结构性供应紧张更加加快资源消耗速度。

  澳大利亚工业矿物有限公司执行董事Dudley J Kingsnorth对此表示同样的看法,认为轻重稀土结构矛盾愈演愈烈。他表示到2015年,中国以外稀土生产将会满足其轻稀土需求,但是重稀土需求只能满足其中50%。这意味着,这50%的重稀土资源只能来自于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受到稀土价格高企及中国对稀土出口的限制的影响,各国加快开发本土稀土产业。

  Kingsnorth表示,目前全球有200个稀土项目计划要开发,但是他也指出,由于环境、资金、技术、销售等各方面的因素,到2020年可能只有3-5个项目能够投产。

  对于稀土将来价格走势,各方专家均表示价格将继续保持高位。
高山湖水

11-09-15 13:00

0
没人关注了?
张洪

11-09-07 21:04

0
j加油
红天满地黑

11-07-05 01:19

0
涨跌都高兴

11-07-04 23:14

0

凤凰卫视7月4日《国际新闻》节目播出“郑浩:日欲开采太平洋稀土至少要在二十年后”,以下为文字实录:

姜声扬:你刚才提到中日之间很多的问题的一个纠结就是资源的问题,在资源方面,比如说东海油气田的问题,钓鱼岛的问题,钓鱼岛可能更多的是政治的问题。还有早前另外一个问题,稀土的问题。但是等一下我们会看到一个新闻,就是日本有学者发现,就是在海底其实蕴藏了大量的稀土的问题,所以这个议题上面如果现在还没有实际能够去开采的阶段。但是是不是在这个问题上双方间少了一个矛盾?

郑浩:有关在太平洋地区发现大量的稀土资源的储藏,这是法新社最先报出来的,报出来之后日本的国内媒体大肆地报道。

姜声扬:宣传。

郑浩:大肆宣传,甚至有观点认为,由于发现了这样一块储藏量非常丰富的稀土资源,因此对中国的稀土的依赖,特别是所谓的中国对稀土资源的垄断将会打破,这些全都是胡说八道。因为我们知道,储藏量是一方面,实际开采是一方面,实际应用又是一方面。说到这三点,日本人要能够拿到真正的从太平洋深底1000多米的深水层。

姜声扬:3500到6000米,很深。

郑浩:那到这个稀土资源最后经过提炼,因为要经过酸处理。拿到这个稀土资源20年以后的事情,至少,我相信,我个人的一个判断。所以所谓地要突破中国的垄断,中国也没有什么垄断,其实中国过去只不过是调整对自己的稀土资源的出口的一些政策。中国要保护自己的环境,中国没有说有意的要垄断稀土资源,像一些国家主要的是美国、日本,认为这个是中国垄断,那是它们的立场。但从中国的立场来讲,稀土资源我们现在仍然供应,只不过在适当的时候可能要调整出口量。据说是下降了10%去年,但是所有的这些都不是中国有意的要垄断稀土资源。

姜声扬:保护自己的资源。

郑浩:你也垄断不了,你虽然储藏量是占世界最大的,但并不是说唯一的只有中国才有。

姜声扬:当然,澳大利亚、巴西都有,美国自己都有。

郑浩:蒙古现在也发现了有稀土资源,日本也想和蒙古开采稀土资源。所以中国你要完全垄断,也是不可能的。所以日本的媒体也用不着兴高采烈,也用不着用这个话来说中国要垄断国际市场,又什么要打破这种垄断,那是早着呢,要到真正日本能拿到太平洋底下的这个稀土资源20年以后。

姜声扬:作为《科技无限》的主持人,您说的话当然相信,谢谢郑先生的点评。

暗影

11-07-04 17:32

0
转帖:
日本人现在开始练用水桶吊井水的技术,准备全民提桶去海上吊稀土了;长长的吸管在那么深的深海、那么大的水压下早就扁了(还吸个屁,肯定不靠谱),只有用吊桶来吊还行;但绳子必须用石墨稀的,不然长达6000米的绳子都拿不动,成本大约2000万美元/吨
~~~~~~~
现在, 唯一可行的是 -----先回家去 计算一下,6000米深海的压力是多少。。。。
暗影

11-07-04 17:04

0
去6000米地深海 开采 ?
先摸摸可行的设备、技术在哪儿?
再摸摸成本会贵到 哪里?
~~~~~~科学家的实验室、论文 都没有错的。
  很早就有的实验室的超导,如果都现实的话。那么,所有的金属都靠边站。
新注册

11-07-04 15:55

0
我相信!据说外太空稀有金属多的是,去采吧~~~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rikey89

11-07-04 15:52

0
日本专家在海底发现稀土资源 可采量为陆地千倍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