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楼主需要努力!!!
0
[size=12px][size=14px] 不为成功找理由,不为失败找借口。我们每个人要不停的反思才能进步!
[size=14px] 市场有消息称今年或不上新三板,转推国际板
[size=14px] 昨日市场有消息称国际板草案已经成型,并且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管理层主推的项目已经由新三板变成了国际板。
[size=14px] 业内人士直言,国际板如果在今年推出,对A股市场而言堪称“年内最大利空”。
[size=14px] 国际板可能抢先
[size=14px] 早在今年1月份召开的2011年全国证券期货监管工作会议上,对全年工作做出了部署,当时的部署有两个最大的看点,一个是“抓紧启动中关村试点范围扩大工作,加快建设统一监管的全国性场外市场”,另一个是“推出转融通业务”。其中新三板尤为引人注目,市场当时多数认为新三板铁定在2011年推出。尤其在两会前后,市场对新三板概念股的炒作堪称如火如荼。至于国际板,在工作会议上虽然也有提及,但在这方面的工作目标为“研究制定国际板制度规则,全面做好有关技术准备,推进国际板建设”,显然在2011年,管理层的目标只是做好国际板的准备工作,并没有打算在年内推出。
[size=14px] 但随着近期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很多细心的投资者会发现,市场中关于新三板的消息越来越少,相关个股的炒作也偃旗息鼓。而在昨日,国际板的草案在坊间流传,再加上近期上海证券交易所做出的“国际板规则和技术准备工作已经完成”表态做印证,种种迹象表明,管理层的态度在近期有所改变,更倾向于年内推出国际板而非新三板。
[size=14px] 杀伤力远大于新三板
[size=14px] 太平洋证券分析师齐向阳介绍:管理层年内主要工作目标从新三板转变成国际板是非常有可能的,因为随着近期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变化,如何疏导国内庞大的资金流向境外分散成为新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允许境外企业到国内股市融资的国际板业务显然成为一个理想的疏导工具,因此,国际板顶替新三板年内推出是很有可能性的。
[size=14px] 大通证券许鹏认为,当初市场展望新三板时,曾认为对创业板构成较大的杀伤力。而如果年内目标变成国际板,那么可以说是对整个A股市场构成较大杀伤力。因为从传闻中的草案看,首批推出的国际板新股或达10只,而国际板初期预计应以红筹股为主,而目前已经为数不多的几只红筹股都是超级大盘股,其中任何一只如果通过国际板回归,融资一两千亿实在是“稀松平常”,其实不用10只,只要有两三只这样的大块头登陆国际板,那么将对整个A股市场的资金面构成强烈的冲击。
[size=14px] 除了红筹股之外,据传汇丰、宝洁、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等一批跨国企业也有意申请国际板融资,许鹏提示投资者,此类股票虽然质地较好,但由于都是成熟企业,发展空间不大,因此在国际市场上股价所对应的市盈率均较低,一旦它们登陆A股,势必拉低A股市场内同板块股票的估值,甚至不排除引发A股市场的价值重估,这对A股市场而言将是不小的压力,因此,建议投资者密切关注国际板方面的消息,这或许是今年A股市场最大的潜在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