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想当初我同事怀孕,买防辐射服我用我的淘宝ID帮她买,现在她孩子三岁,淘宝都已经好几个钻了。我在京东也朝金牌会员努力,我们科室大部分人的手机都来自京东网购。网购确实改变了人的消费观念。
要是京东国内上市就好了,或者顺风也好啊。好的物流公司确实也是非常好的标的。
那天收拾库房卖纸壳箱子,发出感叹,哪个上市公司做这个的呢?物流的发展肯定能带动纸箱的发展。后来一想这东西太大众化,没有护城河,就没再动这方面的心思。
0
淘宝的光棍节优惠,以及那两天之后的惯性,很买了几件衣服。总起来因为是淘宝商城联合品牌店搞的,价格不错。之前媳妇买过一次淘宝普通店的衣服,一共花90多买了三四件吧,很惨。教训有:
第一,一分钱一分货,贪便宜买的衣服很多网页图片和实际东西根本不是一回事。
第二,买衣服尽量买品牌的,品牌的旗舰店和代理商之类搞活动时买。品牌的相对有保障。
去年的冬天基本上净在淘宝买衣服了。自己买,同事看好了聊好了帮同事买。等等。
第三,基本上商城相对一般淘宝店还靠谱些。呵呵,是个人都明白的。
下面说用户粘性。我的网购5浪启动,直接和这个有关系。
本来大家有需求才买。平时不是老是看什么购物网站。但是淘宝出了“聚划算”我也是帮别人买豆浆机才知道的。之前没有点击过。
这一下可就疯狂了。每天有便宜东西,种类很多耶!这可要了命了。从小孩玩具,小家电,到衣服,自己买,帮别人买。咔咔咔咔。每天都要看看什么东西便宜。
0
权衡兄好,文字已修改。
0
给你加油~~~~~~~
0
请股天乐把第7楼第一段里面“1月”改为“十一月”。把七楼最后一行"呵呵"后面半句删除。因为重复了。
0
这个时期网购最大的变化,是6月份开始,除了淘宝,知道了京东和新蛋。然后在下半年注册。经历了七月到十一月的网购低谷之后,进入第5浪。疯狂到类似网瘾,购物癖。每天下班之后的相当时间,都泡在上面。
在新蛋注册了之后,主要是帮别人买过两次东西。数码相机和移动硬盘。因为他们信不过淘宝的个人网店。但是我们可怜的县城,新蛋每次要走宅急送,要买家多支出10元的运费。美其名曰“系统自动生成送货方式”很无语。于是在京东和新蛋都开辟并大上百货业务之后,我慢慢放弃了新蛋,甚至后来一次没有买过东西。相当部分百货价格不高,在京东“全场免运费”面前,10元运费的新蛋,呵呵。
0
这个时期,第一次在淘宝上给别人充话费,也是第一次充。在淘宝上买世博门票,还在淘宝上买了个简易家具,运过来板子螺丝自己组装。在夏天世界杯期间参加“秒杀”,没秒到什么东西。这一段,帮别人买东西同样进行中。
这个阶段有两次大的支出。一次是看到“嗨淘”上一款11.6寸屏电脑六折,2328元。五折的1900多,已经卖光了。于是第二天一早去银行转存并充值,买了下来。现在就是用这个写。那个小的被下岗。但是小的确实很皮实。促使我买新的最大的原因是那个小的屏太小了。有一次上网银网页上“确认”的对话框(?)居然没有,无法操作。而同时台式机上是有的。
另一次是买了一款电子书阅读器。是在电子书论坛上看“二手交易”信息买的。 汉王一款全新机子,支付宝交易。就算是一年后的现在电子书跳水三四成,这个价也不亏,但是后来看那人的交易记录,有人1000块也买到了。现在我仍然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东西是正品,还有新华书店的发票(假发票?),机子的ID可以在汉王书城下载东西。也可以升级。现在将近一年用着也可以。省电省眼。卖家说是汉王的私人代理商。如果这样,只能说汉王的利润太高了。代理商市价砍下去三分之一甚至40%,仍然赚钱。
0
下一个阶段是网购一段高峰,在去年春天孩子送回老家之后三个月。因为断奶了,老人不愿意总在这里耗着,要照顾我爸生活。这个高峰大致相当于股票的3浪。这个时期本地的变化有:中通和圆通出现,尝试网购的人数明显增多。这个时期买了些书。有自己想买的,也有同事和学生想买,为了凑够包邮金额自己顺带买的。
这个时期几点总结:1.一套《每天读点金融史》,万万不要买。那是大学教授让学生们攒的书。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2.某品牌触屏机,水货亚太版的,要慎重买。帮同事买了一台,虽然比行货省了300多,但是有速度慢和易死机问题。
如果有高手,有解决办法,请教我。不过另有同事买的行货,没有上述问题,但是用一年半后也得一天一充电。
3。飞利浦的MP3,飞声效果的,很可以买。还有创新的小石头,给孩子听歌,有外放又结实,很好。
0
结果是由于闹甲型H1N1流感,本市出现病例,所有的学校都放假了。正赶上爷爷去世到老家奔丧(是不是该用这个词),以及之后秋收干活。当时机子是同事代收的。委托他检查机子质量。他的评价不错。但是自己心里仍然惴惴不安。
开学回到单位是9天后。表哥开车送我们一家过去,用电脑登录开心农场收菜之后,摸着小触摸板评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后来机子被带到办公室。之所以要七寸,是想可以放在抽屉里。店家推荐我买1700还是1900的宏碁上网本,9寸屏似乎。但是没舍得买。结果那段时间之后没什么行情,也没怎么做白银。倒是看了几天股票,更多的时候,大家用来买东西了。后来因为看上去有点点招摇,就没怎么带去。之后七个月,给同事买过十几次东西,自己只买了一个电饼铛和电压力锅,现在都给老家父母那里了。因为母亲给我们看孩子做饭用惯了。呵呵
0
由于奶粉送到之后和M品牌一样,孩子后来不喜欢喝了,就没有再买。试过好几种之后,最终在实体店买的YP牌子的。之后再次网上买东西,是半年之后了。
起因是投资。9月网上看到民生银行开通了贵金属T+D,所谓400元即可投资。呵呵。因为县城和市里都没有民生的网点,专门到省会去了一趟,办了卡,买了U宝。想起来顿足捶胸,当时白银便宜啊。2009年9月初啊。因为这个东西杠杆大,风险高,而且手机是不能交易的。于是动了念头,想买一台上网本,俺当时是月薪2000,现在也仅是2600的穷人啊。只能买这个啊。那时候也没有IPAD啊。像现在山寨的七八百的平板也没有啊。千挑万选,选定了网上一款“喜万年”七寸屏的g-book。深圳的店卖1200左右。最终以赠电脑包,内胆包,包邮1230左右成交。这回由于是买上千的东西,又是问的很细。那个店主很好。甚至在深夜仍然耐心,这次也出了点障碍。我竟然忘记了登录用淘宝账户就可以,还以为用支付宝密码。结果一天后问同事才知道。汗。
这两次和店主交流都是用QQ。没有装旺旺。当时不知道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