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估势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迎崖而上,顺水而下,取舍之间,得失分明
有一高僧,是一大寺庙的方丈,年事已高,开始考虑自己的接班人。某日,他将自己的两得意弟子用绳索吊放于寺院后的悬崖之下,说:“你们俩谁要能凭自己的力量,从崖下上来,谁就是接替我之人。”这两个弟子,一个叫觉坚,一个叫觉远。
身体瘦弱的觉坚,在悬崖之下屡爬屡摔,摔得鼻青脸肿,还顽强攀爬。当他拼死爬至半壁,无处着力之时,摔落崖下,头破血流,气息奄奄,最后高僧不得不用绳索将他救助上来。
而身强体健的觉远,攀爬了几次都不成功之后,便沿着悬崖下的小溪,顺水而下,遇树林,出山谷,然后游名山,访高师。一年后,他才回到寺中。高僧不但没有骂他怯懦怕死,将他赶出寺门,反而定他为接替自己之人。
众僧不解,高僧便微笑着解释道:“寺院后之悬崖极其陡峭,是人力不能攀登上的。悬崖之下,却有路可寻。若为名利所诱,心中则只有面前的悬崖绝壁。天不设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笼之内,徒劳苦争,轻者苦恼伤心,重者伤身损肢,权重者粉身碎骨。”
高僧将五彩袈裟和锡杖传于觉远,语重心长地对众僧说道:“师言要听,但伸缩进退变化。乃圣人之道。明者因境而变,智者随情而行。攀爬悬崖,是师出难题,验看弟子心境如何。能不入名利牢笼,心中无牢,顺天而行者,便是我的意中人。”不久,高僧在安详中圆寂。觉远成为这座大填寺庙的住持。
万事理通,佛学流传至今,确因佛祖有大智慧。
迎崖而上,看似近在咫尺,却不想身后许是万丈深渊; 顺水而下,退一步海阔天空,领万山之灵气。得名师指点成正果。炒股之人,大多人心高气躁,却不肯退一步思考,不肯“顺水而下,遇树林,出山谷,然后游名山,访高师,成正果”。回头再看由K线组成的崖谷沟坑,正是取舍得失的写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