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中线调整长线上涨

11-04-19 12:02 4057次浏览
思无忧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上证周k


道指周k

crb周k

美元周k


技术分析:
1.道指,crb周k线有小双头迹象,macd都是开始高位钝化,
2.美元的绿色柱状线开始缩短且到相对支撑位。
3.上证a股也到周k线的阻力位,处于途中大三角形颈线。

基本分析关键词:
国际政局 欧美债权信用 高盛 通胀 gdp增速放缓 货币紧缩

结论:商品中期调整来临,软商品农产品基本金属贵金属化工各开始分化,长线看软商品不再是主战场,基本金属是调整过后的重点,农产品在恶性通胀来临时也将波澜壮阔。

顺序:软商品--金属--农产品,而贵金属原油则从头到尾贯穿着
打开淘股吧APP
4
评论(4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看看再说

11-07-09 00:51

0
ding
思无忧

11-07-09 00:14

0
美豆种植面积确定 大豆中长线买入时机来临 

作者 南证期货 陈钟 来源 期货日报 2011-07-08 08:47 

  6月份,在美元走势纠结、小麦、玉米大幅回调、原油继续回落等外围因素影响下,CBOT油脂油料品种延续弱势形态。但国内大豆盘面抗跌性明显增强,在价值区间处连续获得支撑。随着7月底8月初敏感时间节点临近,预计下半年连豆会摆脱今年以来的宽幅振荡格局,中长线布仓时机来临。

美豆种植面积基本确定

目前天气利好、播种进度加快使得5月份被炒作的种植面积题材在6月份开始消散。近日公布的种植面积数据显示,2011/2012年度大豆播种面积为7520万英亩,较2010/2011年度减少3%;而玉米种植面积则增加5%,为1944年以来第二大种植面积年度。大豆生长开花率相对偏低,优良率则与去年水平相当。从数据来看,受播种拖延影响,大豆整体生长周期估计都要后延,后期重点关注七八月份的天气情况。此次公布的种植面积数据,大豆种植面积比6月9日月度报告中的预估值要低50万英亩,中长期来看,这一数据利好美豆。

南美季节性供应压力尚存

目前巴西出口仍有一定压力。截至6月24日,巴西2010/2011年度大豆销售完成72%,较去年的68%有所提前,但低于五年均值74%。预计在巴西出口完成85%—90%之前,市场仍属于供应主导,大豆亦就难言上涨。

另外,南美供应压力亦不足为虑。预计巴西今年大豆产量为7400万—7450万吨左右,新增600万—650万吨的产量,而阿根廷减少500万吨,巴阿两国总产量新增150万吨,但可供出口总量预计会减少275万吨,其中主要减少部分来自于阿根廷,去年阿根廷出口量在1470万吨左右,占当年总产量的27%,而今年在减产的背景下,该国还要保证国内不断增加的压榨需求,只能将其出口减少至900万吨,占总产量的比重也降至18%。全球压榨产能的增长使得对大豆的争夺趋于激烈,这必将促使供应主导期更快速地向需求主导期转化。

全球需求继续疲软,季度库存数据增加

最新公布的美豆季度库存显示,截至6月1日,美国大豆库存为6.19亿蒲,同比增加8%,超过之前5.97亿蒲的预测均值。1—5月份,中国大豆总进口量为1941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需求疲弱。

CBOT大豆自身基本面的利空实际上已经得到充分消化。当前的盘面不振更多地是由于玉米、小麦的连续下挫所致。从盘面上看,美豆在1300美分附近的支撑较强。

价值区间支撑内盘价格难以下跌

连豆经过连续调整之后,处于底部区间弱势振荡,主力1201合约在4400点位、次主力1205合约在4500点位处连续试探,底部特征明显。去年国家的保底收购价为3800,加上运输、仓单等各种成本后折算成当年期货价格的底部在4200元左右。此前预计今年秋季大豆国家的托底保护价应在3900—4000之间,而真正能达成销售的价位应在4000—4100之间。以此价位计算,1201合约的期货价格对应为4400左右,1205的期价对应在4500左右,因而期货盘面在此成本价格附近支撑力度较强。

外盘高位振荡,内盘上涨乏力

国内压榨亏损亦使得大豆上涨无力。压榨亏损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在国内价格低位振荡的同时,上半年国外价格维持高位振荡,直接造成进口成本高企;二是国家食用油限价令的实施以及上半年生猪存栏低位减少对饲料的需求,使得油厂库存压力巨大,很多油厂不得采取限产停工同时加快库存销售的策略,现货市场难有挺货的信心。

关注近期影响因素

天气因素。历年7月底至8月份的生长期对天气因素非常敏感,这关系到最终单产的形成,而历年此时期都会出现可炒作的题材,这就需要我们提前对类似干旱的情形加以足够重视。

成本因素。随着南美销售临近尾声,北美的预售期即将到来,预计今年南美的销售价为1300—1400,中值为1350附近。从USDA预估来看,北美的销售区间应在1400—1500之间,这是指导下一波段美豆操作最重要的框架。

中国需求。压榨亏损是打压中国进口需求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如果市场借助消息拉高价位,则中国极可能会出现追涨抢货的情形。同时随着上半年的减产及库存消化,对下半年消费旺季的预期亦将支撑国内压榨企业逢低点价的意愿,下半年进口需求恢复的可能性极大。

结论

虽然库存增加短期利空大豆,但中长期看2011/2012年度北半球种植面积减少必将对大豆期价形成明显支撑。另外,当前价格接近成本区,安全性高,从时点上看,7月份开始将逐渐进入下半年消费主导期,“天气+需求”双题材炒作时期,大豆将在启动时点接近时价格回调至安全价位,大豆中长线布仓时机来临。
思无忧

11-07-09 00:13

0
国际铜价恢复大涨 距历史高点已不到5% 

 作者 唐施华 来源 一财网 2011-07-08 07:50 

  在暂停一日之后,周四国际铜价恢复上涨。美国经济数据出现改善、主要矿山劳资纠纷、主要投行纷纷看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推动当日铜价大涨逾2%,令铜价距2月份历史高点已经不到5%。 
第 一财讯:在暂停一日之后,周四国际铜价恢复上涨。美国经济数据出现改善、主要矿山劳资纠纷、主要投行纷纷看好大宗商品期货市场等推动当日铜价大涨逾2%,令铜价距2月份历史高点已经不到5%。过去8个交易日中,铜价在7个交易日上涨。

全天收市,伦敦LME市场三个月期铜价格上涨219美元或2.3%至每吨9758美元,盘中高点9758为4月12日以来最高,距2月份历史高点已经不到5%;美国COMEX市场主力9月铜收市上涨10.70美分或近2.5%至每磅4.4420美元,为4月11日以来收市新高。

欧洲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提高25个基点至1.5%,以应对日益严峻的通胀形势。行长特里谢在随后的讲话有关8月份不再加息的暗示也提振投资者信心。

摩根士丹利、高盛等投行纷纷发布报告,看好商品期货市场。此外,市场预期,由于套利形势改善,6月份中国铜进口将出现反弹,结束连续两个月下降趋势。

供应减少担忧也有力支持铜价。智利Escondida铜矿工会领袖称,因遭遇强降雨,该矿出于安全考虑,在周四暂时停产,令市场担心该公司下半年产量。

智利Codelco工会计划在7月11日举行24小时罢工,这将是1993年以来首次全公司范围的大罢工。一般估计这一次罢工将导致该公司损失4000万美元,铜产量估计将损失4600吨。预计该公司旗下全部6个矿山和一家精炼厂工会都将参加罢工。

Freeport-McMoRan Copper & Gold公司印度尼西亚Grasberg矿山劳资双方计划在周五举行谈判,印尼政府称,该矿目前已经完全停产。工会威胁称,倘若不能达成满意的协议,原定一周的罢工将再延长一周。

伦敦LME交易所铜库存结束10日连降,周四小幅回升675吨至46.19万吨,仍处在两个多月以来最低;明显低于6月9日达到的47.79万吨一年多高位。
思无忧

11-07-09 00:11

0
高盛继续建议增持商品
作者 李哲 来源 证券时报 2011-07-08 08:06 

高 盛商品分析师杰弗瑞·居里7月6日发布了关于大宗商品价格的最新预测报告。这份报告认为,国际能源署(IEA)7月底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不会有太大影响,今后12个月大宗商品价格仍会上涨,建议买入黄金。

针对国际能源署表态将再次释放石油储备的言论,居里认为,国际能源署再次释放石油储备的影响力会比首次释放的影响力小。这份报告预计IEA7月底的释放行动对全球石油供需平衡的影响时间相对较短,反响也不会超过第一次释放。这部分释放的石油只会在近期稍有增加供应量,几乎不会改变中期的储存水平和原油价格走势。预计石油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增加,石油储存量和欧佩克的闲置产能都会下降。今后6到12个月内,油价会大幅上涨。高盛仍然做多2012年12月布伦特原油。

对于金属价格未来走势,这份报告明确预计将延续涨势,出现进一步上涨,尤其是铜。高盛报告继续推荐做多2012年6月伦敦铜、2012年12月伦敦锌、2011年12月纽约黄金。

目前,全球三大铜矿面临罢工相关的供应中断,这可能是劳资冲突再度抬头的早期迹象,将使得本已脆弱的供应更加紧张。同时,智利今年恶劣的天气一再冲击铜矿业生产,造成铜矿商中断运营,而预计智利北部地区将迎来更多的强降雪、降雨及大风天气都将导致铜产量的减少。

在农产品方面,这份报告预计大豆表现会超越大市。高盛分析师仍然预计大豆价格表现会超过玉米,继续做多2011年11月大豆。近来数据显示,美国玉米与棉花种植面积高于预期,减少的大豆种植面积超过预期。因此,预计明年大豆价格可能高于当前水平,但玉米和小麦价格会有下降。
思无忧

11-07-09 00:10

0
高盛变脸王

到处看空、唱空、做空,“招人烦”的高盛到处搞得人心惶惶。前日还在唱空的高盛最近却又对大宗商品市场持看多观点,市场上空又旋起一个问号,高盛这次又在耍什么阴谋?

高盛Goldman在7月7日发表研报,称大宗商品今明两年将继续上涨。高盛表示:“最近,处理希腊债务危机的进展和经济数据的改善提升了周期性资产的市场情绪。我们继续期待今年下半年和2012年部分时间大宗商品回报进一步提高。我们重申对3、6、12个月期限里大宗商品的‘超配’建议和大宗商品12个月回报率20%的预测。”

高盛这一判断基于他们对全球经济的看法。高盛在研报中称:“我们预计全球经济今年下半年将会重新加速,因为日本地震的短暂拖累和4月份油价大涨的冲击将逐步消失。净影响是,一方面2011年增长速度将低于2010年高于趋势的步伐,另一方面经济对于大宗商品需求上升仍将相当积极和提供普遍支持。”

然而就在两周前,在国际能源署(IEA)释放6000万桶原油储备之后,高盛当时唱空原油:“我们预计7月底之前释放6000万桶原油储备有可能将我们布伦特原油3个月目标价格下调10-12美元/桶至105-107美元/桶。”

当时市场普遍解读高盛唱空原油是迫于美国的政治压力,毕竟飙升的油价于美国经济无益,然而高盛却迅速地转变了对原油的观点,在7日的研报中称:“IEA释放储备的影响没有最初看起来那么大。”

高盛究竟是真心实意地为客户着想,还是意欲通过强势话语权造就市场的新一轮洗牌?其背后的意图颇为耐人寻味。

可以预见的是,以高盛在大宗商品市场的地位,他的建议显然能起到指引的作用。一位期货经纪人表示,当一个巨头建议买进时,几乎所有的投机者都会听从这一信号,结果自然是市场大涨。

事实上,高盛多空假唱的情况从不乏先例。

以石油为例,在上一轮石油泡沫破灭前,高盛的看多报告曾被业界无数投资者“顶礼膜拜”过:2008年5月份,当国际油价抵达每桶120美元的历史天价时,高盛曾将油价剑指200美元,并提出2008年下半年油价将先达到每桶141美元。

两个月后的7月3日,国际油价便突破了每桶140美元,一度高达147美元/桶。

但好景不长,伴随金融危机的爆发,油价一路暴跌,最低跌至每桶不足40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年8月20日发布的报告中,高盛依然坚定看多石油至149美元/桶。

随着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高盛终于在2008年10月承认错误转为看空,看空的观点与看多时同样激进,当时高盛警告油价最低可能会降至50美元/桶。

“在泡沫破裂前,高盛一路做多,并通过看多的研究报告‘忽悠’了一批资金进场,泡沫破裂后,它却先跑了。事实证明,高盛在那次油价大崩盘中安然度过,但把前期跟进的那批资金给坑惨了。”一位期货市场人士表示。

这一次预测的背后,是否也存在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呢?毕竟商品市场距离历史高位还有一段距离,高盛以经济复苏支持为由看多商品也看似合理。但高盛“月初唱多,月底唱空”的策略近乎屡试不爽,尤其是以其称霸商品市场地位的姿态,想在市场上制造一个虚假潮流更是易如反掌。

对于投资者来讲,最重要的是分析其报告的基本理由是否充分合理,而不是跟风。切忌进入高盛布下的局中还浑然不自知,毕竟“高盛变脸”的速度跟川剧变脸有得一拼。
思无忧

11-07-07 23:22

0
注意此位置lme-铜3上的周k线,月k线的形态!
2006年5月高点,2008年7月高点,以及2011年5月低点。
参看90年,95年,04年突破3000历史高点之后形态。

思无忧

11-07-04 09:16

0
大宗商品:年中“大变局” 关注大宗商品时间窗口 
 作者 田芸 来源 经济观察报 2011-07-04 08:00 

纵 观2011年大宗商品市场各项数据,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各个商品品种之间走势的明显分化。

在大宗商品金融属性日益明晰的今天,宏观政策对资金的收放,让一些受资金驱动较为明显的商品品种波动加大;而与此同时,农产品等“通胀敏感型”品种则在政策的抑制下逐渐拉大了和国外的价差,保持波澜不兴。

多位分析师认为,6月底、7月初是大宗商品走势发生大变局的时间窗口。

商品走势明显分化

因为受到资金和政策影响的程度不一,中国大宗商品市场各品种之间的相关性在2011年上半年明显减少,而分析师认为,今年下半年商品会出现更明显的分化。

去年一些上涨幅度较大的品种,例如橡胶和棉花,2011 年上半年调整的比例也是最大的,使得这些品种的波动率远远大于其他的品种。

根据银河期货研究中心的统计,郑棉在上半年出现了17.78%的跌幅,而橡胶、PTA两个品种也下跌了超过15%。这与白糖、大豆、硬麦几个农产品低于1%的价格变动产生了强烈对比。

“商品分化的情况主要和资金有关系。”银河期货研究中心副主任、首席宏观经济顾问付鹏认为,郑棉和橡胶这两个品种在去年受到明显的资金驱动,而今年大幅度的紧缩政策带来了资金层面的紧张,这两个品种的调整幅度就非常大。

而另一个波动率较大的品种PTA主要是受到下游纺织企业低迷的影响,而下游纺织企业低迷的原因主要还是源于资金链的紧张。

在紧缩政策加大了一些品种波动的同时,抗通胀的政策方向按住一些品种上涨的势头,缩小了其可能产生的波动。

相对于工业品,农产品上半年可谓是波澜不兴。之前和海外价格走势较为一致的农产品近期出现了较大的内外价差。“受天气因素影响,海外农产品依然保持强势,而国内由于控通胀的压力,所以国内的农产品保持的相对比较平稳。”付鹏说。

分析师认为,今年下半年大宗商品的分化将进一步凸显。以有色金属为例,上半年保持强劲的铝、铜和螺纹钢未来下半年有创出新高的可能,而锌受到其供应层面的商品属性的影响,未来的新高的概率小于其他有色。

以大宗商品投资闻名的南非标准银行认为,目前大宗商品的抛售为建立新的长仓创造了机会,尽管当前的全球经济环境仍不利于反弹的持续。不过,标准银行仍看涨黄金,同时也看好铜、铅、原油、铂、银的稍长期买入机会,并预计这些机会在接近第四季度时出现。对于这些商品类别,标准银行认为有望看到投机性仓位的降低以及库存的下降。

波动率是对冲基金这样的短线资金最为热爱的。事实上,近期大宗商品市场的风格转换已经让那些专注于商品市场的对冲基金成为了高回报率的明星。根据道琼斯瑞信对冲基金索引的统计,管理期货对冲基金的月收益率达到了2.90%,而同一时段多空股票的对冲基金收益率却只有1.72%。

事实上,大宗商品已经成为了今年最热的投资领域。巴克莱资本在一项机构投资者调查中显示,83%的机构决定在未来3年里保持或增加向商品市场的投资额度,而90%以上的机构认为,今年商品市场的总体回报率会超过6%。

年中“变局”

多家机构分析师都认为,因为种种影响大宗商品走势的因素都将在年中产生变化,年中大变的可能性非常大。

事实上,当前全球的所有核心问题都已经集中在了现在,中国政策是否会转变?美国QE2结束后是否会继续宽松?欧洲债务危机第二次是否会蔓延?下半年全球是否是一场大格局的变化,全球市场是转变还是延续,这三个问题将成为引导未来全球商品市场运行的最重要的要点。

瑞士银行大宗商品分析师Peter Hickson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开始商品市场将会有明显的信号,再次进入牛市的可能性非常大。

而付鹏认为,下半年商品会出现“变局”,但涨幅可能不会太大。“由于量化宽松的继续,美元的退三进一式的贬值,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将持续增长,国内和外盘关系较为紧密的期货品种,如铜等继续出现上涨势头,但是由于国家抑制通货膨胀,大宗商品不可能大幅猛烈上涨,应该是较为温和的上涨。”

而其他一些和外盘关系不大的商品,比如螺纹钢等主要还是依赖国内的产业链供求关系,货币政策的影响一方面体现在价格上涨压力的减小,一方面体现在信贷的松动,对钢厂、贸易商等高负债经营企业的利好,因此整体上只会带来较为缓慢而长期的利多消息。“所有商品的拐点的根本就要源于中国的政策是否转入稳健,”付鹏认为,“而中国的严厉紧缩政策下半年可能有所松动,或将转为通胀和增长并重。”其具体措施可能为,不会有直接加息,仍然以提高存款准备金比例及发行央票等微调的手段,并逐步降低操作频率,降低操作力度。

目前国内外市场普遍预测,中国CPI指数将在5-6月份见顶,之后会逐步降低。这样就为货币政策的松动创造了条件。

多位分析师认为,从经济、金融和政策综合考虑,在国内外大形式纷纷酿变的背景下,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下半年具备了转变的条件和内在需求。
股市一乞丐

11-06-30 22:23

0
思无忧

11-06-30 22:21

0
以油脂,豆类为首的农产品后面几年值得期待
思无忧

11-06-30 22:19

0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