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去等待巴菲特说的一生中的20个孔—— wjmonk (转帖)

11-04-16 16:03 13881次浏览
山野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价格是结果,如果一个公司可持续利润增长了100倍,市值增加100倍是自然的过程。但如果对企业理解不够深刻,很难有耐心等待公司从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

我有两个朋友,分别于2年前各买了某两个公司的股票。现在每年的现金分红对比他的成本大概在15-20%不等,而且企业的利润增长情况,现金流情况都非常好。他们不怎么知道股票价格,也无需知道。但同时,你觉得市场会无效到保留他们买入的价格到现在,从而让他们把分红继续用原价格买入获得15-20%的分红收益率吗?
举这个例子,无非是想说明一个基本道理,市场价格长期看是有效的,这个有效是企业内生增长决定的,投资者是外因。何为因,何为果。是企业素质决定了长期价格,而不是交易者决定。

对价值投资者来说,在一个法币的世界里,我们确实不是特别关心以法币计量的价格,而更关心资产的质量和数量。
在硬通货世界里,我们对价格的关心程度会高的多,因为硬通货本身就是资产的最终表达方式之一。其实几年前的旧帖里就我就推荐过以资产为心的做法,没想到过了这些年,共同经历了美元泡沫化的过程以后,我们还得在原地讨论这个老问题。
对我本人来说,考量资产的质量就必须去把握企业的竞争力,行业竞争格局,管理者的诚信等一系列问题,考量资产的数量就是考量市场规模,产品和服务的种类这些问题。
假设回到农业社会的地主模式下,我可能更多的考量是土地的质量,在这种土地上种植何种作物,以及何种作物哪些人种的好,再就是如何把剩余的作物作为资源去开荒获取更多的土地或改良现有土地获得更多更优质的收成。这个模式的循环是土地-土地。有一个交易市场,可以提供更多的选择,没有也不影响这个模式。
对交易者来说,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可能考量的是这块土地今年的收成是否有变化,以及其他人如何考虑这种变化,最终目的是通过交易得到法币,完成法币-法币的过程。没有交易市场,交易者就只能转行了。
这两种模式比较而言,从短期内看前者很蠢,一点都不精明。但由于持续研究和不断收集,最后的结果是前者获得了高收益的土地和优秀人才这些最稀缺的资源,后者则拿着一堆法币,如果不做下一个交易,将面临手中的法币被越来越多的法币稀释的风险。同时随着优质资源越来越多的被前者拿走,后者交易的标的素质也会越来越差,从长期看,前者整体的收益就越发明显的超越后者。
现代股份制公司比农业社会的土地的差异性要大太多,所以通过研究找到优秀组织带来的成果也会比在农业社会要明显的多。
归江说的1倍与100倍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为了阐明两种模式最终结果及形成原因。但这些话,对很多人来说,是无法真正理解的,这种无法理解与智力水准无关。所以归江最后只能得出结论:价值投资是一种信仰。
我本人不赞成过度商业化的重要原因也在于此。目前投资界以短期内法币价格为考量标准的方式对真正的投资是有害的。但对世人来说,忽略价格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我又无法预期客户对投资的理解可以达到巴菲特和芒格的级别,那么现实的选择就是遵从戴维斯的模式,建立一个小而精的研究团体,走自己的路。
最后,要说明的是,我们并不是完全都不关心价格。在差不多的素质的公司选择中,价格还是我们考虑的重要因素。特别是我们会找出一系列堪比硬资产的股份公司,他们可以提供货币的储值功能,从而成为我的价格体系中代替法币的部分。优质公司与硬资产公司股票估值的比例关系,我是非常重视的。当没有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的时候,我的组合就由这些硬资产组成,去等待巴菲特说的一生中的20个孔。
(我)没有深度,都是一个普通人的思考。我的智力、知识结构、年龄都不能做真正的深入思考。
不过努力踮起脚尖看远点的愿望是有的。

1、如果交易市场停止交易,K线图没有了,你的技能(如果存在这种技能的话)还有意义吗?研究企业竞争力的方法是有意义的。
2、如果你的交易对手是巴菲特和索罗斯,你想通过K线来玩弄他们,概率大吗?如果你的交易对手是他们,你怎么去思考问题呢?注意,这些被人抬上神坛的人实际上也是现实中我们早晚会遇到的,也许已经遇到了。研究企业竞争力的方法是有意义的。
3、如果有一天,市场经济不存在了,交易技巧还有意义吗?研究企业竞争力是有意义的,因为投入产出比在任何条件下都值得研究。
一个人能够有效的工作的时间也不过就是20-70岁的50年,一共18000天左右,你是否愿意为了一件没多大意义的事情奉献宝贵的生命呢?我的选择是不。即使真的存在这种神奇的技能,我也会说不。即使不考虑这种技能的纯粹掠夺性,我也会说不。
感觉跃兄以为我是一个标榜价值投资收益率和道德观的人,在此澄清,绝无此意。另外,做如下解释供您参考。
1、交易市场并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会永远存在下去。股票市场的生存期限没有人类历史长,市场经济也是如此;
2、价值投资不是获取最高利润的方法,绝对不会是,但是符合自然之道;
3、价值投资不是什么道德投资,更无所谓什么道德消费,分享肯定没有创造符合道德标准,但窃以为比掠夺还是好些,我本人做投资不去寻找所谓最低点和最高点,合适的价格就是我的要求;
4、 我个人认为对独立与自由的想往不应只属于强者,而应属于大多数劳动者。价值投资是属于劳动者的投资方式。我希望的找到的投资方式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投资方式,以便每个人劳动所得的剩余积累(即递延消费)不被各类势力慢慢吞噬。价值投资最可贵的地方恰恰在于它无需高智商,而只需要常识和理性。所以价值投资是我的选择。
我对银行业的理解,非常粗浅,很多东西还想不清楚。
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法币利润,所以银行业成为百业之首。无论各行业如何兴衰,银行业始终是经济舞台的主角之一,行业的持续性可以排在第一等。
银行业的风险在于高杠杆运行,不管赚过多少钱,只要持续采用高风险策略,最后都是一次性归0。银行业的冒进者得到的惩罚比其他行业更严厉。而由于银行业的同质性,某个参与者退出游戏后,剩余参与者可以立即瓜分其客户资产,并获得几年高收益的时间来弥补所谓行业亏损。所以稳健的银行无需搞创新,只要静待冒进者犯错后瓜分它的资产就可以了。在这个抢椅子游戏里无需去猜谁会出局,只要找到最不可能出局的就可以了。
银行业的利润来自息差和服务费。前者的变化趋势,我对其他国家的情况不了解,对中国这种连贷款规模都要管理的方式下如何变化就更不知道了。服务费随着金融资产规模的上升和更多所谓创新产品的出现,大概率上还是会上升的。
银行业的利润跟资产规模密切相关,而大部分资产又都属于富有阶层和大企业,所以如何争取这部分客户很重要,但我也一直想不清楚如何做出差异化。行业竞争格局对我来说是一个谜团,没有方向感。从各银行的报表看,被誉为最佳银行的招商银行报表跟行业基准工商银行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我自己过去的15年里从来没买过银行股,主要是通过可转债间接投资银行业。今年试探性的买了一点工商银行,主要是ROE和分红率实在是太好了,又想不出它在抢椅子游戏里出局的理由。大量买入的还是中国银行的转债。我目前投资银行股的标准是不会出局,分红率高。
写这个东西真的有点赶鸭a子上架了,希望5-10年后会有更多的体会与各位分享。
打开淘股吧APP
36
评论(8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南海鳄神

11-04-30 21:45

0
说得好,太多的“价值投资者”喜欢“高买”,而不是耐心等待真正的低价、等待真正的投资机会,或者真正去洞察价值

拿一些肤浅的基本面研究、浅薄的题材,寄希望于股价快快上涨,而不是思考它的长期价值。这类人、这类机构特别多,也只能嘴上自封为“价值投资者”罢了,离真正的保守精神还差得太远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purehyde

11-04-30 21:18

0
那是中国某些自封的价值投资者很痛苦。我所知道的国际上知名的价值投资者都很快乐。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寂听

11-04-30 21:05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我想起来 鱼鹰曾经问 什么是真正的价格?!!!
钓鱼的猫猫

11-04-30 16:25

0
我奇怪的是,为什么我看中的,WJMONK老大也会盯上了
有点郁闷的~~~~
南海鳄神

11-04-30 15:49

0
wjmonk在90年代就有投资经历的,1996年在阿胶上市的第一天买入并持有至今

他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低调谦逊、谦谦君子。
唐果

11-04-30 15:37

0
好贴。
基技合璧

11-04-30 11:03

0
monk的意思是修道士、僧侣、和尚。
基技合璧

11-04-30 10:58

0
王璟 合伙人 中国科学院硕士 10年研究和投资经验
  
  2006年-2009年:深圳麦达投资合伙人 
  2003年-2006年:博时基金社保基金 投资经理 
  2001年-2003年:国泰君安资产管理部 研究员

========================

wjmonk真的是王璟?那么 其写“长线是金:贵州茅台”时,投资经历只有三年多,实在是让人惊叹了。那时应该是博时投资经理了。我猜想其在任研究员之前肯定还有股票投资经历。一个证券从业人员不可能一上来就是券商研究员吧?券商研究员之下的级别是什么?
onlyone

11-04-26 17:56

0
d
梦想永无止境

11-04-25 21:20

0
记号~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