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水务 水利信息跟踪

11-04-11 22:44 18834次浏览
我心飞翔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重庆水务三年净利平均增长40%

时间:2011-04-11 08:53 来源:理财周报 评论:0条
  日本地震中东京电力发生核泄漏,进而导致核辐射严重影响海洋环境和周边国家。一个事件牵涉着电力与环保两个领域。而在理财周报本期南方大搜寻中,包括两者在内的公共事业行业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

  同时,在当前情况下,似乎和环保对立的交通运输行业同样进入我们的视线,因为在环保方面做到最好的交运公司才会更受市场青睐。

  重庆水务三年净利平均增长40%

  在南方36家公用事业的上市公司中,水务及环保占了1/3,其余的皆是电力企业。而在众多水务上市公司中,多数仅从事污水处理,只有重庆水务(601158.SH)污水处理和自来水供应业务两者兼得,其也成为国内惟一一家供排水一体化、厂网一体化、产业链完整的省级垄断水务上市公司。

  自去年上市,重庆水务就凭借“一体化”模式获得了环境和经济的双重效益,其2010年实现营业收入32.7亿元,同比增长19.7%,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27.5%。而其近三年的净利润率均在39.52%以上。

  2011年,重庆市将加快两江新区、西永、保税港区域内供排水设施的建设进度,重庆水务作为龙头企业,将再次大干一场。据其4月7日的公告,重庆水务的收购方案获批,拟用1.68亿元收购西永公司和新升公司两家污水处理公司100%股权,其中西永公司主要负责重庆市西永微电子工业园区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的运营管理。

  在环保方面,除了专注于水净化的重庆水务,永清环保[51.82 0.62% 股吧](300187.SZ)成为大气治理新秀。今年3月8日挂牌上市,其主营业务为火电、钢铁行业脱硫、脱硝工程的总承包服务。该行业不可或缺的是技术,永清环保掌握的6项核心技术为其赚足订单,其中海上石油锅炉烟气除尘脱硫一体化和二氧化硫制取无水亚硫酸钠2项技术皆属首创。

 
打开淘股吧APP
5
评论(17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我心飞翔

11-10-09 11:06

0
厦门水价调整方案出炉 民用自来水每吨拟涨4毛钱
时间:2011-10-09 09:10 来源:海峡导报 作者:曾毓慧 评论:1条 
  10月9日讯 厦门自来水价格上调的初步方案昨日(10月8日)出炉,其中,民用水价格拟从现行的1.80元/吨上调为2.20元/吨。

  昨日,市物价局发布消息说,水价上调方案及实施办法已拟定,并将于25日召开“厦门市城市自来水价格调整听证会”,认真聆听社会各界及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据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士介绍,厦门现行城市自来水价格分为三类用水两类价格,民用水、其他行业用水为1.80元/吨,特种行业用水为2.80元/吨。本次拟调整为三类用水三类价格,分别为民用水价格2.20元/吨、特种行业用水价格6.00元/吨、其他行业用水价格2.50元/吨。

  调整后的民用水价将分三个阶梯收费。15吨及以下:由1.80元/吨拟上调为2.20元/吨,占全市用水比例为44.24%;15吨—25吨(含):由2.30元/吨拟上调为3.30元/吨,占全市用水比例为2.47%;25吨以上:原先没这档收费,现拟为4.40元/吨,占全市用水比例为1.30%。

  目前,前来参加听证会的27人已确定,其中包括消费者代表12人,经营方水务集团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各1人,市政园林局、市节水办、市纠风办、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水利局6个政府部门各1人,社团代表市政公用协会、市价格协会各1人,专家、学者各1人,社区代表2人。

  为进一步提高政府价格决策的科学性,厦门市物价局于9日在官方网站上设置专栏,广泛征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尤值关注的是,此次水价听证会将采取一次听证,一步到位,调整后的水价拟从2012年4月1日起执行。

  基数为何选定15吨和25吨?

  此轮调价收费方案,两个关键的“节点”选为15吨和25吨,事实上,这能在很大程度上照顾到大多数用水家庭的利益。

  昨日,市水务集团详细透露厦门市用水量的比例,其中,15吨及以下占了总用水量的44.24%,在民用水中占了绝大部分;15吨-25吨(含)占了总用水量的2.47%;25吨以上占总用水量的1.30%。

  综上数据,不难看出,从占用水量的比例来看,15吨、25吨基数的确定较为符合厦门市民的实际用水情况。

  为何大幅上调特种行业水价?

  不难发现,调整前,特种行业用水由现行的2.80元/吨上调为6.00元/吨,涨了3.20元/吨,可谓幅度不小。

  昨日,市物价局解释说,调整特种行业用水价格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但这有助于消除浪费水资源现象,有利于特种行业切实树立水资源危机意识和节约用水意识。

  统计数据显示,厦门现行的特种行业用水价格为2.80元/吨,位列全国36个大中型城市倒数第2位;调整后,6.00元/吨的价格将位居全国36个大中型城市第23位。

  低收入家庭水费如何补助?

  权威数据显示,现全市有13533户低保家庭。

  在水价上调背后,如何最大限度地照顾低收入家庭呢?

  据市物价局人士介绍,低收入家庭可凭《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金领取证》,到水务集团办理相关手续,最高可减免18元水费,优惠标准从过去的10元提高到调价方案中的18元。

  民用自来水分三档收费

  15吨及以下2.2元 现行1.8元/吨

  15吨—25吨(含)3.3元 现行2.3元/吨

  25吨以上4.4元 现行没这档收费

  备注

  民用水:含居民生活用水,行政事业单位用水,市政、环卫、绿化、消防等公共用水。

  特种行业用水:桑拿、洗车、足浴、纯净水等。

  其他行业用水:除民用水和特种行业用水以外的所有用水。(以上价格均不包括1元/吨的污水处理费)
我心飞翔

11-10-03 02:23

0
主旋律高调 公私协作低徊——2010年基础设施行业回顾与展望

  2011年04月10日 12:44 分类:经济 标签: 高铁 阅读:333 评论:0 
  张燎

岁末年初,又是一元复始,又是盘点和展望之时。

经历了2009年的整体低迷,2010年基础设施咨询行业的回暖步伐令人欣慰。

盘点过去,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可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本期《济邦通讯》,我们策划年终特稿,对2010这一年进行盘点,回顾行业中最具影响力的公司、事件、项目、现象和政策,展望新的2011年,行业里又有哪些前瞻值得关注。

上篇行业盘点

水务环保

关键词:水价、并购、上市、污泥、新兴产业规划

水价始终是社会高度关注的议题和媒体热词,尽管国家发改委2010年在其网站数度撰文,对水价的性质和调价的必要性进行说明,但问题并没有被解释清楚,却更糊涂了。有关水资源和水服务的定价机制的争议表象背后,是政府对涉水公共服务的定位模糊,责任承担犹豫不决,缺乏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等深层次原因。众多水务运营企业期盼已久的正常的水价调升要求,实际上被2010年11月的《国十六条》以反通胀的名义宣判了禁止令。事实再次证明,缺乏建制和约束力的水价定价机制,调价在经济波动和强政府管理模式中是多么的脆弱和不堪一击。我不禁为那些投资中国城市水务的企业想起一句话:企业才是最大的弱势群体!

  我们曾经在一篇文章[1]中提及中国水务行业经过前几年项目层面的跑马圈地,目前已经进入以企业并购为扩张手段的发展阶段;环保行业也呈现类似的情形。并购一方面发生在国有企业通过并购方式完成产业链的扩展和区域的整合扩张,例如国电集团控股收购沈阳振兴环保公司、广东广业集团收购50多家省内县市污水厂、江西洪城水业整合省内70多家水企成为一体化水务公司、深圳水务集团收购蛇口的招商局水务公司等等。另一方面,部分外资企业或民营企业在可竞争的项目资源减少背景下,改为借助企业并购来实现资产规模和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例如上实控股年头年尾分别对亚洲水务(凯迪水务)和联合润通的收购、胜科公用对汇津中国的母公司Cascal的收购完成了对汇津中国业务的整合、日本三井收购凯发水务的中国业务、盛运股份参股中科通用进入垃圾焚烧行业。

  大型水务企业的整体上市在2010年终于梦想成真。重庆水务集团A股IPO募资近35亿,极大地刺激了原本挣扎在利用国债、世行亚行贷款和引进外资股东之间的水务企业——“包袱重、利润薄、价格死”的公用事业原来还有如此融资之道。西安、无锡、海口、南宁等地水司都在谋划准备主板的整体IPO上市。成都兴蓉借壳蓝星清洗,将成都市的国有供排水业务资产曲线上市;珠海水务集团通过国有股权划转方式获得上市公司力合股份的控股权,未来存在整体上市的可能;南昌水业借道洪城水业已经实现了整体上市;同方股份分拆后成立的水务环保板块企业——龙江水务和同方环境都可能单独上市。国内创业板为中小型水务环保企业开了另一道上市之门。碧水源、万邦达、大禹节水受益于创业板狂热期,都实现了大比例超募;国祯环保、江苏维尔利环保、永清环保仍在这条路上疾行。

  污泥处理处置在2010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各种规模层次不一的专题研讨活动层出不穷,有行业媒体组织了污泥处理典型案例的评选,有公司声称拥有某种特殊技术诀窍,可以低成本地方便进行污泥的无害化、稳定化处理。由于全国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数量创新高,污泥生成量迅速增加,处理处置的成本无法由原来的污水处理费覆盖已是明显的事实。问题的关键有二:污泥处理处置的成本如何补偿?采用何种因地制宜的最佳适用技术来处理处置城镇污水厂的污泥?污泥市场空间潜力很大,2010年这两个关键问题都取得一定进展,我们期待2011年有更大的突破。

  “节能环保”产业被国家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之首,引来资本市场对这类公司的追捧,“节能环保”已成为并列于TMT、大消费等多数PE基金看好的热门投资行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对于我们那些惯了仰盼政策出台,沐浴在优惠政策“阳光雨露”中的企业,无疑是一针强心剂。但强心剂毕竟只是强心剂,倘若只重点关注如何争取优惠政策,忽略赢利模式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短期内可能有效果,长期而言则钝化创新意识,退化竞争力。

  此外,2010年的天津新泉海淡项目为天津大乙烯工程供水,唐山曹妃甸海淡厂BOT项目开工建设的消息表明,非传统水源的开发和利用迈上了新台阶。成熟的技术,低至5元/吨的价格,难怪长期缺水的北京市的供水安全保障问题,有关方面也提出可采用海水淡化的方式来解决。水务行业特许经营在大城市基本没有动作,但相比信贷资金汹涌的2009年,中小城市水务环保设施BOT、TOT项目数量出现明显的上涨。从高峰期跌落的火电烟气脱硫迅速陷入低价竞争的尾市行情;电子垃圾处理有了新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2011年初开始实施,电器产品生产者需缴纳废弃电子产品处理基金,而国家对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实行多渠道回收和集中处理制度,对其处理实行资格许可制度。

  应该说,经过十多年的巨额资金投入,中国的水务环保行业在处理能力和技术应用方面取得明显成果,也开放了相关设施的投资运营市场,但是至今普遍存在的“重设施建设、重投资和处理技术,轻源头减废,轻全过程管理”状况似乎积重难返。
我心飞翔

11-10-01 01:59

0
外资巨头败北 中资公司中标银川水务

  www.stockstar.com 2010-8-26 2:22:00 高永钰 第一财经日报

  
  中铁一局联合体获自来水公司49%股权 

  历时将近两年的银川市自来水总公司和污水处理公司产权转让终于尘埃落定。 

  外资巨头败北 

  昨日在银川举行的股权转让协议签字仪式上,中国中铁(601390)下属的中铁一局和天津创业环保(600874)集团联合体最终以7.017亿元获得了自来水公司49%的股权,而马来西亚Taliworks Corporation Berhad公司和北京美华博大环境工程公司联合体则以8.1亿元拿下了污水处理公司TOT(移交—经营—移交)特许经营权。 

  为银川水务提供咨询顾问的北京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确认:世界水务巨头威立雅和中法水务,均没有出现在此次投标名单中。 

  事实上,最后参与银川自来水项目和污水项目的投标人共有12家,除了上述两家联合体之外,还包括柏林水务、中国恩菲—北京恩菲联合体、金信安—摩根大通亚洲基础设施基金、深圳水务、中冶华天、标准水务等一些中资和外资的水务公司。 

  而基金直接参与地方水务公司改革更属首次,金信安—摩根大通亚洲基础设施基金在投标中的报价为不到4亿元,中铁一局和天津创业环保集团的报价高达7亿元。 

  根据银川市政府的决定,在特许经营期内,银川市有关部门将按照国家公用事业特许经营管理的规定,对自来水公司与污水公司实施更加严格的监管,以保障自来水和污水行业的公共安全为前提,进一步提升自来水品质和污水处理服务水平。 

  针对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水价问题,银川市政府将明确要求企业接受政府方进行成本监审,并严格按照相关调价程序进行价格调整。 

  今年3月份,银川已经上调了自来水综合水价0.7元/立方米,到2011年将使水价达到2.4元/立方米。 

  “或许前几年并不赚钱,但从发展的角度看,这笔交易肯定划算。我们之前所做的咨询报告预测,这个项目的盈利水平大概保持在8%左右。”金永祥说。 

  而马来西亚Taliworks Corporation Berhad公司是马来西亚证券交易所主板市场的上市公司,其经营管理的六座供水处理厂,联合供水处理设计量达到104万立方米/日。 

  金永祥认为,尽管中铁一局的主业并不是城市供水和污水处理,而马来西亚Taliworks Corporation Berhad进入中国时间并不是很长,但联合体中天津创业环保和美华博大在行业内已有很多贡献。 

  水务改革“驱动力” 

  由于政策因素,银川自来水项目曾被搁置了半年之久。 

  银川市政府提供的资料称,其实评标工作今年1月底就已结束,但当时国内对水务改革的争论较大,中央政策不明朗,为了慎重起见,银川市委市政府适当放缓项目的推进,组织力量对改革争论进行研究并对本项目改革进行利弊分析和可行性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改革是必要和可行的,符合银川市的发展需要和市民改善生活的需要。”一位银川市政府方面的人士对本报称。 

  并且,“恰逢国务院出台了13号文,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城市公用事业,市委市政府又启动了两个项目并取得了谈判成功。”上述人士进一步称。 

  2009年的水务改革争论,对地方政府颇有压力。一位地方官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宁可暂缓地方水务企业改革,也不愿意冒这个风险。 

  2010年上半年,国务院先后发出了促进民间资本进入公用事业的“36条”(13号文)和进一步清理整顿地方投融资平台的“19号文”。这两份政策对地方水务企业改制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由于‘19号文’下发,地方融资平台受阻,地方政府需要从包括公用事业在内的其他渠道筹集资金。”上述地方官员最后表示。
我心飞翔

11-09-30 10:00

0
昌源水务蓄意打造新疆首个水务上市公司?
时间:2011-09-30 09:22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0条 
7 月 25 日,新疆昌源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昌源水务”)召开股东会,并做出决议,同意通过受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业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新业公司”)持有的新疆融盛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盛投资”)100%股权,间接收购融盛投资持有的新疆库尔勒香梨股份有限公司(ST香梨(600506),以下简称“ST香梨”)25.22%股份,并授权本公司经营班子办理受让融盛投资股权有关的事宜。

7月30日,ST香梨亦发布公告证明此事称,昌源水务以4.65亿元收购价格,成为ST香梨新的实际控制人。

打造新疆首个水务上市公司 昌源水务蓄意首吃螃蟹?

根据《ST香梨详式权益变动报告书》,对于后续计划,昌源水务称,在此次权益变动完成后12个月内暂无改变ST香梨主营业务或对ST香梨主营业务作出重大调整的计划。

尽管如此,面对ST香梨长期以来的业绩平平,以及尚无以水务为主业上市公司的新疆市场,还是不免令人心生联想:昌源水务是否有意首吃螃蟹,借ST香梨之壳,打造新疆首个以水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一位长期跟踪ST香梨的券商研究员表示,中国水务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水务投资’)控股昌源水务,进而控股融盛投资,再到控股ST香梨,不出意外的话,香梨将被重组为新疆区域内的水务类公司。

对此,中国水务投资总经理刘正洪则表示相关事宜正在研究,由于上市公司受信息纰漏规定约束,目前尚不方便透露。

据了解,ST香梨曾为扭转长期或微利或亏损的经营状况,屡次进军其他领域,尝试多元化经营之路。

据媒体报道,2007年3月,ST香梨曾以约8000万元的价格收购新疆联合化工公司的全部股权。同年7月,ST香梨董事会通过了成立巴州香梨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议案。2008年8月,ST香梨再度宣称拟收购库尔勒市燃气公司部分资产。

但这一系列资本运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为ST香梨带来多少收益。系列重组也因为种种原因而搁浅。

涉足水务领域的计划,也已非一朝一夕。据媒体报道,2010年初,昌源水务就已委派两位高管进入ST香梨,其即为ST香梨现任董事长刘建文、监事胡彦。而中国水网记者从近日获得的新组建的昌源水务领导班子名单中可知,刘建文已走马上任副总经理一职。

面对业界对于正式入主ST香梨后的昌源水务在新疆的自来水、工业用水、水利工程建设这几个主要利润构成方面如何拓展的疑惑,刘建文在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缄口不提,其告知自己电话已被监听,不可随意透露信息,以避免影响股价异常波动。

不过,一位长期跟踪ST香梨的券商研究员表示,从昌源水务的控股母公司——中国水务投资在全国范围内的业务分布来看,新疆区域的业务比重不大。新疆范围内,自来水业务以乌鲁木齐等几个主要大城市为主,中国水务投资想要入局比较困难。而采煤等矿业需要的工业用水,由于新疆本地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工业用水开采成本较高,中国水务投资的拓展空间也相对有限。水利工程建设这块倒可以关注,虽然大型的水建枢纽项目已经被葛洲坝等企业垄断,但一些中小型项目还有值得投入的机会。

接管ST香梨 为增资扩股大业又添一砖瓦?

中国水务投资旗下昌源水务间接接管ST香梨是否也将是其增资扩股计划的又一深入呢?

2010年,中国水务投资共募集资金15亿元,其中自市场新募集资金8亿元;另自其控股的二级区域平台公司新募集资金7亿元。

2011年1月,中国水务投资携手滨州市人民政府,拉开2011年增资扩股大幕。刘正洪曾向中国水网表示,到2011年年底,中国水务投资资产会再增加几十个亿。其增资策略为维持股权结构不变,加强与基金之间合作。

中国水网记者由此推测,此次中国水务投资旗下昌源水务间接接管ST香梨应该也正是其增资扩股计划之一。同时亦可借ST香梨之壳成为新疆地区首个以水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名利双收,何乐而不为?(中国水网)
我心飞翔

11-09-29 09:37

0
长沙水业综合实力挤入全国十强 计划股改上市
时间:2011-09-29 08:54 来源:红网 作者:喻向阳 评论:0条 
  60年前,长沙湘江边上的第一座自来水厂——河东水厂成立,正式拉开了长沙供水事业发展大幕。至今,长沙水业走过了60年历史。
  
  今天,长沙水业集团日供水涉及能力达到215万立方米,第二水源株树桥引水工程日输水能力65万立方米,日污水处理设计能力26万立方米,企业综合实力已进入国内行业十强之列。
  
  2011年,长沙市委、市政府基于整合长沙城市水务资源、构建大水务投融资平台的战略思考,以原长沙水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基础,成立长沙水业集团有限公司。集团经营领域涉及城市供水、引水、排水、污水处理、水务工程建设、物资贸易、水处理设备研发制造、IT、旅游酒店、房地产等多个行业。
  
  长沙水业集团提供的资料显示,公司将以股改上市为动力,壮大资产规模,优化资产结构,逐步形成“一平台、四板块”(即水务投融资平台、引水板块、供水板块、排水板块、水务建设板块)的战略格局,“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提供综合运营服务的区域性现代化知名水业上市公司”。
我心飞翔

11-09-27 12:10

0
英国南方水务即将出售 有意收购者众多
  
  时间:2007-08-16 11:51 来源:中国水网 评论:0条 
  路透社(伦敦)8月14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银行和基础设施基金,包括高盛(Goldman Sachs)和柏克布朗(Babcock & Brown)目前正准备投入到对英国南方水务(Southern Water)的争夺中,收购价可能为40亿英镑。
  消息来源说,投标者们正在制作指示性要约。8月底,南方水务将被皇家苏格兰银行(RBS)出售。
  他们补充说, RBS的顾问是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它已经将有关的金融资料发送给意图收购的几个公司。出售的价格很可能在30~40亿英镑之间。
  南方水务为英格兰南部的几个郡,包括肯特、苏塞克斯、汉普郡和卫特岛提供水及污水处理服务。它为约100万个家庭提供供水服务,并为200万个家庭处理污水。
  另外,除了高盛和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基金柏克布朗,其他投标者可能包括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美林(Merrill Lynch),还包括德意志银行,它将通过一个投资基金进行投标。
  英国保险公司保诚(Prudential)也对南方水务表示出兴趣,它可能通过旗下的M&G基金管理公司投标。美国的通用电气(GE)也可能会投标,该消息来源说。
  水公司之所以吸引了众多的金融投资者,是因为它们能够提供稳定可靠的现金流,支持自身运营,并可用来偿还债券利息。
  消息来源说,由于南方水务“尺码庞大”、价值很高,而且有一群投资者意图收购,因此,这些投行和基金很可能以联合体形式投标。
  去年,澳大利亚银行麦格里以80亿英镑的价格,购并了伦敦地区水及污水服务提供商——泰晤士水务,所以,它若想再来来买南方水务,就面临着不可逾越的政府规则上的障碍。
  所以,这个银行正试图把几个投资人联合起来进行投标,而它则作为顾问。
  最近水务资产价格上涨刺激着一些潜在的投标者。
  英国金融家Guy Hands的私募投资集团Terra Firma Capital Partners曾同麦格里竞争泰晤士,但是以几百万英镑的差价在并购战中败下阵来。一名知情人士称,Terra Firma不会参与对南方水务的投标,原因不详。
  巴林的投资银行集团Arcapita正在出售南斯塔福德郡自来水公司,售价约为4亿英镑。消息来源说,它也不可能投标南方水务。
  2003年2月,RBS通过收购获得了南方水务的控制权。南方水务总部在英格兰西南部旅游城市沃信。
  消息来源说,这个交易很可能在调节资产值(RAV)的基础上溢价30%。去年,麦格里收购泰晤士水务已经开了先河。
  英国水务监管机构Ofwat公布的南方水务2005-2006的RAV为24.36英镑,这是一个历史数据,现在可能已经上涨。如果以这个RAV为参照,那么在30%溢价的基础上,南方水务的最低出售价格为32亿英镑。
  南方水务拒绝评论,德意志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麦格里、柏克布朗、Terra Firma和M&G也都拒绝评论。
(中国水网 全新丽 译)
我心飞翔

11-09-26 12:51

0
污水处理加速 水务板块前景可期
时间:2011-09-26 08:48 来源:证券市场红周刊 作者:刘伟 评论:1条 
  污水处理加速 再生水产业勃发

  我国年排污水363亿吨,其中80%未经处理,水系被严重污染,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目前全国多数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且有逐年加重趋势。截至2010年,我国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将近1亿吨/日,污水排放年平均总量达到610亿吨,生活污水的占比在60%左右,污水处理高峰期即将到来。

  目前城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一般为70%~75%,处理量远远低于年均排放污水量。“十二五”期间,新增污水处理能力年均增速在10%左右,受益于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污水治理行业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有利时期。

  随着污水的再生利用工作得到加强,再生水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达到20%以上。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每年污水处理厂建设与升级改造的投资额将达到186亿元,其中升级改造投资占比有望大幅提高,投资额可达到42亿元/年。随着水资源紧缺的进一步加剧,再生水有望成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领域。

  MBR是膜处理技术的一种,具有出水水质好、处理率高、水质较为稳定、改造潜力大,节省土地的特点,其特别合适缺水城市,目前在我国市场容量约为30亿元。2011年下半年随着水价提高和水权流转政策细化,再生水市场供不应求。污水处理行业、再生水行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MBR工艺作为再生水生产的最优选择必将获得长足发展。

  淡水需求放量增长 海水淡化补充缺口

  国家海水淡化“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在沿海大规模建设海水淡化工程,可有效增加水资源总量、改善水资源结构、提高水资源安全保障率,是解决淡水短缺和供水不足的战略选择和重要措施。按《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提出的发展目标,今后几年国内需要每年完成新增20~25万吨/日的淡水量。受国家推动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等产业政策影响,目前沿海地区拟建电厂项目几乎全部计划配套建设海水淡化装置。

  海水淡化是实现水资源利用的开源增量技术,可以增加淡水总量,且不受时空和气候影响,同时可以保障沿海居民饮用水和工业冷却水等稳定需求,中国海水淡化设备未来十年投资规模将高达120亿~140亿元。海水淡化主要是通过反渗透膜法,由于具有投资低、能耗小、淡化海水生产综合成本低等优势,其在中国占据67%的市场份额。作为再生水的一部分,海水淡化行业有望进入爆发式增长期。

  供水改革量增价涨 政策扶持节水产业

  我国在用水机制上缺乏科学的用水定额和管理,耗量大、浪费多。全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仅有45%,农业灌溉有效利用率一般只有25%~40%。由于水生产和供水单位的不断减少,自来水供水量呈逐年下降之势,但全社会用水量却不断增加,使得自来水供应成为供方市场。针对我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国家提出提高自来水普及率和水资源管理制度、水价改革、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建设等政策。

  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和田间高效节水灌溉,是当前节约用水的主要方向。“十二五”期间,全国年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下半年随着农田水利建设资金到位,水利设施开始投产,农田节水将水涨船高。
星月

11-09-25 16:18

0
我挺你,执着是投资成功的最佳的策略
我心飞翔

11-09-23 12:52

0
"十二五"环保规划近期有望出台 产业投入或达3.24万亿
时间:2011-09-23 09:21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王颖春 评论:0条 
  9月22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权威渠道获悉,由环保部牵头制定的“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已经上报国务院,近期将正式出台。除此之外,今年年底环保部还将在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之外,再研究提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与土壤修复科技专项。

  环保投入至少要比“十一五”增加1.5倍

  9月22日,环保部总工程师万本太在“第七届环境与发展论坛上”表示,在已经确定的“十二五”环境保护目标中,除了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四项主要污染物减排量减少之外,环保部还修改了关于环境质量的两项具体指标。

  其中之一是地级以上城市(333个)达到国家二级空气质量标准的比例要大于80%,较2010年78.4%的目标提高2.6个百分点。在环境安全方面,“十二五”环保规划将主要精力放在核辐射、重金属、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等方面的污染防治上。

  除此之外,“十二五”环保规划还要着力解决城乡环境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缩小城乡之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的差距,健全省、市、县三级的环境监管体系。

  万本太表示,“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大对环保的投入。据他介绍,我国“十一五”环保投入为2.16万亿,占GDP的1.41%。而据有关专家测算,“十二五”环保投入至少要比“十一五”增加1.5倍,总计可达3.24万亿元,才能实现“十二五”环保目标。

  将出台大气与土壤科技专项

  据环保部科技标准司官员透露,今年12月,环保部将召开环保科技会议,除加快完善环保科技标准外,还将在既有的水专项之外,提出大气联防联控与土壤修复等科技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于2007年12月由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这是中国面向2020年的16个科技重大专项之中,唯一由环保部牵头主持的项目。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水专项中央财政投入预算45.43亿元,总体资金投入则为112.66亿元。

  去年年中,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切实改善区域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到目前为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重点区域是京津冀、长三角与珠三角等地。

  而土壤修复技术是使遭受污染的土壤恢复正常功能的技术措施。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土壤受到各种重金属、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的污染迅速增加,因此土壤修复市场也在随之扩大。有资料统计,在发达国家,土壤修复可以占到整个环保产业30%的比例。

  在此次会议上,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副司长王善成还表示,“十二五”期间,发改委将进一步完善节能减排的政策,实施差别电价,加大财政资金和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推进资源税改革,调整进出口政策,加大各类经营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
我心飞翔

11-09-20 09:20

0
未来每年淡化10亿吨海水: 水价或被动上升
时间:2011-09-20 08:5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评论:0条 
  9月29日,由北控曹妃甸水务投资有限公司持有的曹妃甸阿科凌海水淡化项目将竣工,实现每天5万吨淡化海水的产能,中国脱盐协会秘书长郭有智告诉记者,北京水务部门已经开始就引入淡化水可行性展开研究,考虑把海水淡化作为战略水源,当北京用水紧张时及时启动海水淡化供水。

  另据记者了解,国家发改委等部门编制的海水淡化“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海水淡化处理能力将提升到每天250万-300万立方米,每年有9亿-11亿立方米的淡水由海水转化而来。

  由于海水淡化水价普遍比目前淡水供水价格高50%左右,如果大规模应用海水淡化,水价将被动上涨。

  成本与需求尴尬

  考虑到北京输水管网的成本,淡化水用量太小难以实现效益,据中国脱盐协会测算,从天津向北京输水达到50万吨-100万吨/日才能收回成本。

  而环渤海的海水淡化厂多数处于成本过高和小范围供水的尴尬境地。

  青岛正在建设的全国最大规模的城市供水海水淡化项目——青岛百发海水淡化厂,建成后每天可淡化海水10万吨,如果直接进入市政供水管网可满足50万人日常用水。

  据山东一位电厂负责人表示,现在市政管网的水价每吨不到4元,而海水淡化每吨成本在8元左右,淡化海水要进入市政管网为用户所接受,没有政策支持,显然不现实。

  中国脱盐协会秘书长郭有智告诉记者:“海水淡化达到饮用水的标准成本至少在5-7元,与水质、规模、管网都有关系,这个价格以市场化手段进入市场难度很大。”

  此前有媒体报道,曹妃甸海水淡化厂第一期的初始供水价格为5.99元/吨。据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介绍,这个定价是能够实现收益的价格,最后这个价格直接由居民承担还是政府补贴,还要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导向。

  “比如南水北调的成本价6元/吨,但是政府补贴后居民用水支付不到6元。曹妃甸的淡化水进京成本比南水北调低,如果北京市能够用南水北调的思路来对待海水淡化,那么淡化水的价格就不是问题。”傅涛表示:“现在还没到公布水价的时候。”

  此外,如何获得住建部门许可,使得淡化水能够进入市政管网也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目前最大的天津北疆电厂为例,每天可以利用电力产生10万吨淡化水,由于缺乏与市政管道的联通,目前只有不到1/10得到利用。

  据郭有智介绍,目前国内海水淡化的产能为67万吨/天,天津规划“十二五”末期淡化用水60万吨/日,需求无法满足环渤海大小淡化水厂的产量。“业内总是在讲规模,我更愿意讲需求。”郭有智告诉记者。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海水淡化装置60余套,日淡化海水能力近70万立方米,正在建设和运行的最大海水淡化工程日产水量为10万立方米。随着若干大型淡化水厂相继投产,到2012年,天津和唐山两地的海水淡化项目产能就达50万吨/天,满足当地使用外,已经具备送京能力。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内国家应该有相应政策扶持,比较有效的政策就是优惠电价,但是在节能指标约束下比较难。

  淡化水使用量化

  据郭有智介绍,目前国内海水淡化项目还在“靠天吃饭”,项目上马取决于天气情况,很多项目处于规划当中,如果碰到特殊情况比如天气干旱就上了,如果风调雨顺,项目上马就被延后。

  本报记者获悉,近日,由国家发改委牵头,11个部委参与制定的加快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意见已经完成意见征求,并且已经上报了主管部门,年内有望以国务院名义出台,同时发改委还将配套出台海淡化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

  根据上述规划,中国到2020年海水淡化处理能力将提升到每天250万-300万立方米,每年有9亿-11亿立方米的淡水由海水转化而来。

  郭有智介绍,这份海水淡化产业规划比较全面,涉及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国家级示范工程、淡化装备制造基地。

  虽然海水淡化取之不尽,但与现有地下水相比较,在成本上处于劣势,在业内人士看来,新水源应该像新能源一样给予相应的政策。

  业内人士认为,基于海水淡化产业现状,国家应该有一个推动海水淡化利用的政策规划,创造淡化水的需求环境。

  比如目前还没有淡化水进入相应市政管网的规范,淡化水作为饮用水的标准,以及海水淡化纳入到水资源规划,纳入国家水利投资扶持政策里面去,否则海水淡化发展问题重重。

  水利部水资源司副司长于其洋在6月召开的“2011青岛国际海水淡化与水再利用大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水利部将把海水淡化列入水资源统一配置,积极制定相关规划。

  近日,由国家海洋局、科技部、教育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联合发布了《国家“十二五”海洋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海水淡化也被纳入规划之中。

  “随着资源费成本升高,淡化水成本降低,这两条曲线会有相交的那一天,海水淡化的使用会出现质变。”傅涛如是说。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