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转贴:天涯头条:银子!银子!银子!

11-04-10 21:54 7547次浏览
狂徒的梦想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我喜欢这篇文章写的思路及认真探索的态度。请勿根据本文进行股票操作。
打开淘股吧APP
21
评论(3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狂徒的梦想

11-04-10 23:01

0
归根结底,白银不仅承载了全世界人民对于财富和货币的历史和文化,承担了工业上的众多期望,也为今天的你提供了一个保护自己财富的途径。
  当前阶段的白银的确是一个你想象不到的一种奇妙的投资产品——如果通货膨胀,工业繁荣,白银价格毫无疑问一定会快速上涨;如果发生金融危机,暂时存在通货紧缩,白银作为人类长期信任的货币一种,也将保证自己的价值。更何况,为了对抗通缩,美欧各国中央银行一定又会大肆印钞,金银价格不可避免的会再度冲向新高!
  其实,世界的白银市场规模小得你不能想象!
  7亿盎司,按照2011年3月1日的历史最高价计算,价值也不过是240亿美元,全世界的富人,只要有极小一部分看到白银的投资价值而开始储存,白银价格立即就会飙升……
  比方说,只要有1万个富翁,一下子发狠而每个人囤积上100万元的白银实物,白银马上会在全世界断货,立即发生挤兑反应;更不必说,如果普通人发现白银的投资价值之后,假定有1000万人每个人拿出自己一个月的工资来购买白银,白银也会立即断货!
  你算一下,全世界有多少个可以动辄拿出100万元的富人?又有多少人愿意拿出自己一个月来的工资来购买白银保护自己的财富?
  到时候你看到的将是白银价格的井喷,1980年亨特兄弟投机所推动的价格飙升,将会再一次在历史上上演!
  至少,笔者我相信,我们都有机会看到这一幕在现实中发生。
牙牙

11-04-10 23:01

0
淘股吧今天集团轰炸呀。
双德贵神

11-04-10 22:59

0
记号,

1980年1月21日,白银涨到了它的历史最高价:每盎司50.35美元。
狂徒的梦想

11-04-10 22:41

0
13.白银价格操纵案:这两家银行

2010年10月29日,《中国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报纸报道了一则不怎么起眼的新闻“摩根大通和汇丰控股被控蓄意操纵白银期货和期权市场”。
  摩根大通是谁?
  摩根大通是当今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银行,2000年由大通曼哈顿银行及J.P.摩根公司合并而成,并于2004年与2008年分别收购芝加哥第一银行和美国著名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和华盛顿互惠银行,身上带着美国乃至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金融家族——洛克菲勒家族和J.P.摩根家族的高贵血统 ,他为什么要“蓄意操纵白银期货和期权市场”?
  不过,在没有找到确凿的证据之前,我们认定的犯罪嫌疑人,也只是嫌疑人而已,不能凭空就说人家某某人“蓄意操纵”,还需要有真正的证据。
  早在2008年9月,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就曾经开展过一次针对操纵黄金期货价格的调查,调查由CFTC的负责人巴特-奇尔顿(Bart Chilton)主导,和针对亨特兄弟的大豆投机调查一样,调查最后以“证据不足”而告终。
  不过,你要注意,“证据不足”并不是“没有证据”,恰恰就有人看出来了其中的猫腻。
我们想想就可以知道,如果就像亨特兄弟一样,一两个合伙人控制了一种商品期货50%以上的交易量,就拥有了操纵市场的能力,更不必说如果你控制了80%、90%乃至100%的时候——然而,很不幸的,就是在CFTC从2006年到2008年的8份季度报告里,人们赫然发现,在所有的贵金属(主要是黄金和白银)衍生物交易份额里,有两家银行,在任何一个季度都控制着50%以上的交易量(2007年季度),而最高的时候,甚至接近100%。
  这两家银行,一家是摩根大通银行,另外一家就是汇丰银行,他们两个所占比例较低的时候,偶尔还有另外一个成员出现,这就是德意志银行。


这几个银行的主要任务似乎就是卖空黄金和白银——进一步的统计表明,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在黄金衍生物上的交易额一直保持在70%以上,绝大部分时间都超过90%!

狂徒的梦想

11-04-10 22:35

0
12.股神:与白银的那场邂逅
自1980年亨特兄弟投机白银以来,白银市场被彻底激活了,变成了一个投机者的乐园。
  国际市场上,白银几乎是全球日常波动最剧烈的商品之一,“玩的就是刺激,玩的就是心跳”,无数投机家带着对前辈的尊崇,前仆后继地涌入白银市场。
  相对而言,黄金市场由于价值太高,数量太大,难以垄断操纵,但白银相对低廉的价格,有限的产量,使其成为大资本的理想操纵对象。
  从2010年9月份2011年2月份,5个月里白银上涨将近90%,你能说没有投机的因素?
  实际上,不仅亨特兄弟,全世界玩金融的玩家眼中的上帝——“股神”沃伦-巴菲特也在白银投机上挣到了一大桶金子。
  只是美国媒体(包括中国媒体)为了敬重巴菲特的名声,刻意打造一个清廉、节俭、正直而又亲民的金融界道德标兵和领袖形象,基本上不大提这会事而已。
  从1995年开始,巴菲特开始持续买入大量白银,买入的价格约在5美元左右,到1999年年初,巴菲特持有1.3亿盎司的白银,占了当时全世界白银年产量的1/3。
  1998年,在白银价格达到每盎司7.81美元的高位后,他又在白银的回调中不断加仓。他购入白银的平均成本约为每盎司5美元,最多时其手头的白银总量,占到差不多世界一年的白银总产量。
当白银价格从1995年的每盎司5美元上涨至2006年的每盎司15美元后,巴菲特将白银全部抛出,赚得盆满钵溢,下图就分别是2个5年期间白银价格的变动情况,从这其中可以看出巴菲特的精明之处。


当然,如果看2001年以后银价的表现情况,尤其是时至今日白银价格的表现,似乎我们远远称不上巴菲特有多么成功。
对于巴菲特的这次白银投机的“成功”或者“不成功”,我们或许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
  一个方面是,巴菲特足够聪明,他预计到了2008年的那一场金融海啸(当时的银价暴跌至10美元/盎司左右),至少也是预计到了2007年美联储的升息,为了躲过去那一场海啸,他宁愿在2006年次贷危机刚刚崭露头角的时候,就将白银悉数抛出,规避风险。
  另外一个方面可能是,巴菲特最大程度的汲取了亨特兄弟的教训,他没有想着通过摧毁白银市场来发一笔无比大的横财(反正他当时就是世界首富),更不愿意为了赚取亨特兄弟那样不可思议的暴利而搞到倾家荡产,一世英名尽失……
  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不过,在某些金融媒体中,似乎也存在着另外一种“中国政府式的”美化和粉饰活动,给巴菲特戴上了一个道德的光环——他们说,巴菲特为什么投资白银,是因为当时的工业用银大幅度下降,白银跌到了低点,为了避免白银生产者亏损,股神好意出手相救(正如2009年巴菲特50亿美元购入高盛优先股而援助高盛一样?),避免银价跌向更低。
  至于老巴为什么卖掉白银,那是因为他认为白银的价格已经太高了,影响了工业使用者的成本,所以老巴就抛出了自己的白银,平抑白银的价格。
  根据这种说法,巴菲特是一个纯粹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是一个高尚的人,是一个睿智的人,是一个时刻心怀天下的人,是一个脱离了追求金钱这样低级趣味活动的人,是一个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
  实际上,巴菲特自己到并不像某些卫道士那样虚伪,他很少提及自己在白银投机中挣了一大笔钱这种事儿,要是问到他这个事儿,他也诚实回答,并不做作,并不宣称自己是在为白银行业“做慈善”,也没有动辄像某些“中国式英雄”那样宣称自己就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白银事业的健康发展、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事儿在挣钱……
  其实,一个人拥有足够的金钱与影响力,所谓的投资在易被操纵的市场上便成了极为简单的事情,这就是巴菲特所做的事情。无论是投资还是投机,老巴在白银上他挣了一大笔钱,没有什么可耻,也称不上有多么高尚,更称不上什么慈善……
  挣钱而已。
狂徒的梦想

11-04-10 22:32

0
有必要强调一句——本人这篇文章下了非常非常大的心血,查阅了国内外很多资料(主要是数据),内容可能有转述别人的,但整个思路的确是我个人想的,希望把有关白银的问题谈论清楚。
  你能免费读到这篇文章,自然希望能够给我也贡献点思想!
看了亨特兄弟的投机传奇,你是心有余悸还是跃跃欲试呢?
  为了更清楚的看清亨特兄弟的投机,我们通过银价变化来分析这一经典投机案例。
  

养养

11-04-10 22:22

0
这种文字,通常是超大资金已经完成对银实物与银股的建仓,才推出的,我的银文章有想法是去年8月,交流是10月,收集资料到3月,发表是4-3日
柴火

11-04-10 22:21

0
填鸭体
狂徒的梦想

11-04-10 22:20

0
8.可怕的消耗,到底剩多少

讲了那么多的历史,但对我们最有意义的,却是现在和未来——也就是说,最近几年的白银产量、白银消耗对我们最有意义,毕竟,我们要更依赖于这些数据来推断未来。
  你一定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想知道,现在世界上的白银存量究竟是多少呢?
那我们就不妨来看看最近10年来的白银产量和消耗


正如你从表中所看到的,从2000年到2009年,包括矿产银、政府售银、生产商对冲、投资者净减持等在内的白银总供应,包括工业应用、胶片应用、首饰、银器、硬币及奖状铸造、生产者反对冲、净投资在内的总需求(消耗),是“供需平衡”的。
  可是,从表上你所看到的,不过是一堆死的数据,后面的分析,才能看出真相。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白银赤字!
  什么叫做“白银赤字”,简单的说,就是说净生产量和净消耗量之间的差距。
  所谓“净生产”,肯定只能是矿业生产的白银(Mine Production),如果有必要,还可以加上回收碎银(Old Sliver Scrap);所谓净消耗,那就是工业总消耗(Total Fabrication)。
  注意表中,从2000年以来,每年净消耗所用掉的白银总量为7~9亿盎司左右,然而你再观察矿产银,你会发现只有6亿~7亿盎司左右。
  这,意味着这个世界上的白银,每年都会消失1亿盎司左右。
  这个其实并不奇怪,从1992年到2004年,人类工业消耗掉的白银总量高达8亿盎司!
  你可能会说,不要紧啊,产量增加一些就是了,是的,你的思路很正确,世界的白银的“供需平衡”正是按照你的思路所进行的。
请看下面一副图表,摘自世界黄金矿业公司(WGC)2010年11月份发布的报告,注意2007年的转折——看这篇报告的意思,就是想说明白银不会出现短缺,大家不要恐慌……


很遗憾的问题在于,一年二年的产量是可以增加,可白银并不是一种取之不竭的资源,实际上,世界上的矿产白银正在耗尽当中。
  当然你可以在“净生产”中,考虑到回收白银的问题,实际上,即使考虑到回收白银,从19992年到2006年,世界的白银依然出现了不小的赤字。
  以2005年为例,矿产白银6.37亿盎司,加上回收白银的1.84亿盎司,总量为8.21亿盎司,而总的白银工业消耗量却是8.49亿盎司——依然存在着0.28亿盎司的净赤字。
  也就说,白银实际上,很久以来已经入不敷出了……
  根据世界矿业协会的报道,2005年世界白银储量和储量基础分别为27万吨和57万吨,从世界分布情况看,波兰、中国、美国、墨西哥、秘鲁、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智利等国的储量占到世界总储量和储量基础的80%——其中波兰的储量和储量基础均位居世界首位。
下图是2009年全球矿产白银按照国家排名、公司排名的情况。


按照2009年的产量7.09亿盎司(2.2万吨)计算,世界白银的静态储量再有不到10年就将开采完毕——世界2009年的白银产量已经达到现有技术条件下的极限。
  实际上,当前全球约2/3的银资源是与铜、铅、锌、金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床伴生的,只有1/3是以银为主的独立银矿床,未来银的储量和资源仍主要来自副产银的贱金属矿床,而银从这些矿床中的提取将主要取决于贱金属市场的需求。
  比方说中国,在全世界白银生产国里最近几年老是占据着第三名的位置,但实际上中国基本上没有专门的白银矿山,世界上排名前20的白银生产公司,中国一个也没有,但归根结底,中国能是“以数量取胜”——其白银来源绝大部分来是贱金属矿床的副产品
柴火

11-04-10 22:20

0
煽情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