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辞职了,却不是因为职业炒股

11-04-06 10:03 11287次浏览
月湖25号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辞职了,因为亚健康
决定职业休息了,炒股业余玩玩
一切都是浮云
想开了,健康第一
打开淘股吧APP
6
评论(10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月湖25号

11-06-05 12:50

0
此方首次服用,药性平和,无不良反应
月湖25号

11-06-04 10:35

0
读四圣,读伤寒,读金匮,发现中医大家其实就是一位杰出的工程师
一位哲学家,一位思想家
月湖25号

11-06-04 10:20

0
【摘要】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处论述到了代赭石的临床运用,尤其对治疗喘证、冲气上冲、胃气不降、吐衄血证疗效确切,现就其有关论述作些整理与探述


  【关键词】  张锡纯;代赭石;《医学衷中参西录》;临床经验
  
  近代河北名医张锡纯(1860~1933年)重视脾胃调治,生善用赭石,其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有二十余首方剂用到了代赭石,不仅医理精深,谴方用药巧妙,而且有着独到的见解,医界瞩目。兹就其代赭石临床运用的学术特点和经验探析如下。

  1  重镇降逆治胃气不降

  张氏谓阳明胃气以息息下行为顺。有时胃气不下行而转上逆,推其致病之由,或因性急多怒,肝胆气逆上干;或因肾虚不摄,冲中气逆上冲。迨至上逆为故常,其下行之能力尽失,即无他气排挤之时,亦恒因蓄极而自上逆。于斯饮食入胃不能传送下行,上则为胀满,下则为便结。久之兼证歧出,或为呕哕,或为呃、为逆,或为吐衄,或胸膈烦热,或头目眩晕,或痰涎壅滞,或喘促咳嗽,或惊悸不寐,种现证头绪纷繁,则治之愈难。张氏根据自己十年经验,认为欲治此证非重用赭石不能奏效也。盖赭石对于此证,其特长有六:其重坠之力能引胃气下行,一也;既能引胃气下行,能引胃气直达肠中以通便,二也;因其饶有重坠之力,兼能镇安冲气使不上冲,三也;其原质系铁氧化合,含有金气,能制肝木之横恣,使其气不上干,四也;为其原质系铁氧化合,更能引浮越之相火下行,而胸膈烦热、头目眩晕自除,五也;其力能降胃通便,引火下行,而性非寒凉开破分毫不伤气分,因其为铁氧化合转能有益于血分,六也。因此,张氏治胃气逆而不降之证,恒但重用赭石。如治呕吐方的镇逆汤,治膈食方的参赭培气汤等。赭石的用法也是有讲究的,张氏一贯主张生用之,张氏谓赭石“生研服之不伤肠胃”;“性甚和平,虽降逆气而不伤正气,通燥结而毫无开破,原无需乎煅也”。

  2  凉血止血治吐衄血证

  赭石:色赤,性微凉,张氏谓其“能生血兼能凉血”;“生服则养气纯全,大能养血”。赭石治血证,古已有之,如《神农本草经》谓其治赤沃漏下;《日华诸家本草》谓其治月经不止也。张氏则用其治吐衄血证。《内经》厥论篇谓“阳明厥逆衄呕血”,此阳明指胃腑而言也。盖阳明胃气,以息息下降为顺,时或不降,则必壅滞转而上逆,上逆之极,血即随之上升而吐衄作矣。因此,张氏认为治吐衄之证,当以降胃为主,而降胃之药,实以赭石为最效。然胃之所以不降,有因热者,宜降之以赭石,而以蒌仁、白芍诸药佐之;其热而兼虚者,可兼佐以人参;有因凉者,宜降以赭石而以干姜、白芍诸药佐之;其凉而兼虚者,可兼佐以白术;有因下焦虚损,冲气不摄,上冲胃气不降者,宜降以赭石而以生山药、生芡实诸药佐之;有因胃气不降,致胃中血管破裂,其证久不愈者,宜降以赭石而以龙骨、牡蛎、三七诸药佐之。张氏治吐衄之证,方中皆重用赭石,如治疗吐衄证因热而胃气不降的平胃寒降汤;治疗吐衄因凉而胃气不降的健胃温降汤;治疗吐衄证因肝胆之气火上冲胃腑,致胃气不降而吐衄的泻肝降胃汤;治疗吐衄证失血过多,阴分亏损的滋阴清降汤;治疗吐衄证血脱气亦随脱的保元清降汤、保元寒降汤。

  3  开胸膈,坠痰涎治喘息

  痰郁肺窍则作喘,肾虚不纳气亦作喘。是以论喘者恒责之肺、肾二脏,未有责之于脾、胃者。不知胃气宜息息下行,有时不下行而转上逆,并迫肺气亦上逆即可作喘。张氏提出治疗喘证应重视脾胃的观点,也是值得后世临床借鉴的。他认为,生赭石压力最胜,能镇胃气冲气上逆,开胸膈,坠痰涎,止呕吐,通燥结,用之得当,诚有捷效。虚者可与人参同用。如治阴阳两虚,喘逆迫促,有将脱之势;亦治肾虚不摄,冲气上干,致胃气不降作满闷的参赭镇气汤,方中人参借赭石下行之力,挽回将脱之元气,以镇安奠定之,亦旋覆代赭石汤之义也。又如治虚痨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的醴泉饮,在滋脏腑之阴的基础上,用人参以补助气分,与玄参、天冬之凉润者并用,又有补助阴分。且虑其升补之性,与咳嗽上逆者不宜,故又佐以赭石之压力最胜者化其升浮,可使人参补益之力下行直至涌泉,而上焦之逆气浮火,皆随之顺流而下;更可使下焦真元之气,得人参之峻补而顿旺,自能吸引上焦之逆气浮火下行也。又如治虚痨喘逆,饮食减少的滋培汤,方中重用山药以滋脾之阴,佐以白术以理脾之阳……脾与胃脏腑相依,凡补脾之药皆能补胃。而究之脏腑异用,脾以健运磨积,宣通津液为主;胃以腐熟水谷,传送糟粕为主。若但服补药,壅滞其传送下行之机,胃气或易于逆上,故又宜以降胃之药佐之,方中之赭石、陈皮、牛蒡子是也。且此数药之性,皆能清痰涎利肺气,与山药、玄参并用,又为养肺止嗽之要品也。

  4  平肝降胃镇冲治冲气上冲

  张氏谓冲气上冲之病甚多,而医者识其病者甚少。即或能识此病,亦多不能洞悉其病因,而施以相当之治法。冲者,奇经八脉之一,其脉在胞室之两旁,与任脉相连,为肾脏之辅弼,气化相通。是以肾虚之人,冲气多不能收敛,而有上冲之弊。况冲脉之上系原隶阳明胃府,因冲气上冲,胃府之气亦失其息息下行之常,或亦转而上逆,阻塞饮食,不能下行,多化痰涎,因腹中膨闷、哕气、呃逆连连不止,甚则两肋痛胀、头目眩晕。其脉则强硬而长,乃肝脉之现象也。盖冲气上冲之证,固由于肾脏之虚,亦多由肝气恣横,素性多怒之人,其肝气之暴发,更助冲胃之气上逆,故脉之现象如此。治此证者,宜以敛冲、镇冲为主,而以降胃、平肝之药佐之。其脉象数而觉热者,宜再辅以滋阴退热之品。如降胃镇冲汤。张氏谓赭石最善平肝、降胃、镇冲。龙骨、牡蛎之性,皆善镇肝敛冲,以之治痰原非所长,而陈修园谓龙骨、牡蛎同用,能引逆上之火泛滥之水下归其宅,为治痰之神品。其所谓痰,皆逆上之火泛滥之水所成,即冲气上冲痰饮上泛者是也。是以方中龙骨、牡蛎各重用八钱,辅冀赭石以成降逆消痰之功,而非可泛以之治痰也。二药必生用,煅之则其气轻浮不能沉重下达以镇肝敛冲。张氏对冲气上冲的详细阐述,即使对今世之临证用药亦具有指导作用。

  由上观之,张氏对代赭石的临床运用,经验是相当丰富的,无论证之寒热虚实缓急,张氏皆通过巧妙配伍而用之。张氏评价赭石“实为救颠扶危之大药也”。

  作者单位: 200081 上海,解放军第411医院中医科

  (编辑:宋  冰)


张锡纯对于病理的分析独到啊
月湖25号

11-06-04 10:12

0
兄的情况一般几付药就可以了,只是宜早治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scally

11-06-04 10:09

0
建议练练太极拳
月湖25号

11-06-04 10:02

0
 近代名医张锡纯先生,是位具有很强的革新精神的中医学家,他注重实践,讲究疗效,在处方遣药方面,尊古而不泥古,常常平中见奇,获取卓效笔者初读其名著《医学衷中参西录》,受益良。本文结合临床实践,仅就代赭石一药的临床应用,略谈学体会。 

  1 适应证
  
  书中(指《医学衷中参西录》,下同)记载:“赭石……,质重坠,善镇逆气,降痰涎,止呕吐,通燥结,用之得当,能建奇效”。张氏以,该药降逆气而不伤正气,可广泛地应用气逆证以及由气逆气滞引起的气血食水停聚诸般证候,只据书中摘录的病例看,就有“充血上逆发疮”,“上焦痰壅气滞喘咳憋闷”,“胃气壅滞脘满不食”,“胃肠积滞便干结”,“吐血衄血”,“头痛头晕”,“癫狂痫疯”,等等。根据我们体验,只要病机存在“气逆”、“气滞”者,便可单用或配入复方,放胆使用,一点笔者已形成了惯用药,且多有效验,现简介一例;1993年暑期,笔者遇一因“心肌梗死”(恢复期)住院10周尚未出院的患者楚某,男,44岁,突发严重的“呃逆”症,应用西药多而疗效不明显。诊见患者呃声不止,身躯后挺,食水难入,痛苦万分(患者妻子惊恐万状,啼哭不止),舌暗,脉细弦而时有中止。虑其病由郁怒引起,故治以疏肝解郁、活血降逆法,处方为“四逆散”加代赭石、丹参、赤白芍各15g,柴胡10g,枳实12g,甘草8g,丹参30g,生代赭石粉60g(取其中极细末20g冲服),水煎服。3剂大效。二诊将生赭石加至120g,取30克冲服。共服药6剂,呃逆完全停止,饮食恢复正常。

  2 配伍应用
  
  诸上逆证使用代赭石,是张氏用药特点之一,根据其书记载,或单用或入复方,只要证明药当,往往妙手成春。我们体会,只用此一味,对于一般的胃气上逆、呕吐哕逆,较轻证的吐衄血,气滞胸闷、脘满纳呆等证,便有良效。配入复方时,它药亦不宜多。查书中以赭石为主药的方子,配药四、五味以上者为多,较常用者有(1)参、赭并用,善治逆气上干,填塞胸脘;呕吐哕逆,证属上盛下虚者。(2)吐衄之证,当以降胃为主,降胃之药,首选赭石,因热者佐蒌仁、白芍;因寒者佐干姜;兼虚者佐人参、白术;下焦虚损,冲气上逆者佐山药、芡实,等。(3)赭石配蒌仁、苏子可治上焦痰涎壅滞、下焦大便不通,上清其痰,下通其便。(4)头痛头晕,证属肾虚而肝旺者,重用赭石,配以龙骨、牡蛎、龟板、萸肉,皆用生品。笔者用此方辨治神经衰弱见有本证候者,每见良效。(5)中风证见头晕目眩,口眼歪斜,舌强难言,或见全身发麻,半侧肢体无力者(主要指高血压脑病),重用赭石、龙骨、牡蛎,配以蒌仁、生石膏、菊花、连翘,收效捷速。癫狂痫证,属于痰气上冲者,可以赭石伍以大黄、朴硝、半夏、郁金和甘遂。笔者曾以上方化裁,服药12剂,成功地治愈一例中年女性精神分裂症。同事中有应用张氏加味磁朱丸治愈羊痫疯的验案。(6)书中另有诸多配用赭石的经验良方,诚可参考。

  3 使用注意点
  
  3.1 必生用 书中明确指出,赭石必须生用,“煅用之即无 斯效,煅之复以醋淬之,尤非所宜”。因为我们用本药纯由该书启发,即用便是生品,故缺乏使用煅赭石的正反经验。
  
  3.2 量宜大 因该药毫无毒性,降逆气而不伤正气,故用量宜大。一般可用30~50g,重证可用至200g。
  
  3.3 服用法 可入散剂,亦可入煎剂。煎剂宜扎细,并从总量中筛选1/3~1/2量的极细末,药液冲服,更能保证疗效。 

  作者单位:265600山东省蓬莱市精神病防治院

       265600山东省蓬莱市中医院  

本人注:用量保留,作者列出的用量过于大了,当然因人而异,
此方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心典上均有重点提及,尤其适合脑力,心力者备用
讨生活

11-06-04 10:00

0
加强运动,什么病都会好的!
我现在每天做完股票,休息半个小时,就去爬山,
那现在身体倍棒吃饭倍香!

身体感觉好的不得了!
星月

11-06-04 09:55

0
辞职了,心累了,放松心情
月湖25号

11-06-04 09:44

0
太阳病旋复花代赭石汤证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 作者: 2010-1-14 
摘要: 乃至伤寒或因汗吐下伤其中焦正气,致冲气肝气皆因中气虚损而上干,迫搏于心下作痞硬,且其外呼之气必噫而后出者,则非小青龙汤所能治矣,而必须治以旋复花代赭石汤。《伤寒论》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旋复代赫石汤方】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切,代赭石一两,......

专题推荐: 临床快报 药市动态 违法广告 医保动态 药品价格 流感疫情 保健常识 妇科课堂 医改动态 
  心下停有水气可作干呕咳喘,然水气仍属无形不至于痞硬也乃至伤寒或因汗吐下伤其中焦正气,致冲气肝气皆因中气虚损而上干,迫搏于心下作痞硬,且其外呼之气必噫而后出者,则非小青龙汤所能治矣,而必须治以旋复花代赭石汤。

  《伤寒论》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石汤主之。

  【旋复代赫石汤方】旋复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切,代赭石两,枣十二枚擘,甘草三两炙,半夏半升洗。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人之胃气,其最重之责任在传送饮食,故以息息下行顺。乃此证因汗吐下伤其胃气,则胃气不能下行,或转而上逆。下焦之冲脉(为奇经八脉之一),原上隶阳明,因胃气上逆,遂至引动冲气上冲,更助胃气上逆。且平时肝气原能助胃消食,至此亦随之上逆,团结于心下痞而且硬,阻塞呼吸之气不能上达,以致噫气不除,噫气者强呼其气外出之声也。此中原有痰涎与气相凝滞,故用旋复花之逐痰水除胁满者,降胃兼以平肝,又辅以赭石、半夏降胃即以镇冲,更伍以人参、甘草、大枣、生姜以补助胃气之虚,与平肝降胃镇冲之品相助为理,奏功自易易也。

  赭石最善平肝、降胃、镇冲,在此方中当得健将,而只用一两,折为今之三钱,三分之则一剂中只有一钱,如此轻用必不能见效。是以愚用此方时,轻用则六钱,重用则一两,盖如此用,不但取其能助旋复、半夏以平肝、降胃、镇冲也,且能助人参以辅助正气。盖人参虽善补气,而实则性兼升浮,惟借赭石之重坠以化其升浮,则人参补益之力下行可至涌泉,非然者但知用人参以补气,而其升浮之性转能补助逆气,而分毫不能补助正气,是用之不如不用也。是以愚从屡次经验以来,知此方中之赭石,即少用亦当为人参之三倍也。

注解:此方补胃气

  旋复花,《神农本草经》谓其味咸,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为其味咸,有似朴硝,故有软坚下行之功,是以有以上种之功效。敝邑(盐山)武帝台污所产旋复花,其味咸而且辛,用以平肝、降胃、开痰、利气诚有殊效。

  王姓童子,十二三岁,于晨起忽左半身手足不遂,知其为痰瘀经络,致气血不能流通也。时蓄有自制半夏若干,及所采武帝台旋复花若干,先与以自制半夏,俾为末徐徐服之,服尽六两病愈弱半,继与以武帝台旋复花,俾其每用二钱半,煎汤服之,日两次,旬日全愈。盖因其味咸而兼辛,则其利痰开瘀之力当益大,是以用之有捷效也。夫咸而兼辛之旋复花,原为罕有之佳品,至其味微咸而不甚苦者,药局中容或有之,用之亦可奏效。若并此种旋复花亦无之,用此方时,宜将方中旋复花减半,多加赭石钱,如此变通其方亦权可奏效也。

  或问︰人之呼吸惟在肺中,旋复代赭石汤证,其痞硬在于心下,何以妨碍呼吸至噫气不除乎?答曰︰肺者发动呼吸之机关也,至呼吸气之所及,非仅在于肺也,是以肺管有分支下连于心,再下则透膈连于肝,再下则由肝连于包肾之脂膜以通于胞室(胞室男女皆有),是以女子妊子其脐带连于胞室,而竟能母呼子亦呼,母吸子亦吸,斯非气能下达之明征乎?由斯知心下痞硬,所阻之气虽为呼吸之气,实自肺管分支下达之气也。
月湖25号

11-06-04 09:19

0
油票太多,上来用掉二张
路漫修远,还需要不断的努力

小柴胡汤的效果没有想到只需要一副药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了
服用第二剂量的时候其实已经过量了,马上服温补的药加以补正

今天再次调方了
以调理脾胃为主,调理脾虚胃气较弱的状态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