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借花献佛,闽发论坛精华帖

11-03-31 16:58 78022次浏览
唐门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首先感谢 我是股盲兄,提供的地址,未经过兄的同意把搜集的闽发以前的帖子发出来,如果有什么不妥的话,请指正。


来淘股吧不到一年,但学到很多理念和方法,很喜欢淘股吧的氛围,感觉大家在一起交流探讨,有激烈的辩论也有平心静气的教导,有各位大佬传授的先进的理念,有各位坛友分享的生活点滴,其乐融融。也有感于浑不吝兄曾经发过《回复秦慕楚兄----关于论坛精神 》 宽容,有爱,互助,无私,这些就是淘股吧最大的无形资产吧。

近期,淘股吧备受关注的《第九届职业炒手杯百万实盘大赛》即将拉开序幕,just999兄,站岗兄,赵老哥兄,炒股养家兄,心如止兄,只做兄等大佬高手的回归,这届比赛一定会是淘股吧最精彩的比赛之一,用坛友的话说 淘股吧全明星赛。在这里也祝校长转型大道通畅,迈向更高的目标!

因为时间原因以及文件内容较大的原因,只能一点点的复制粘贴,我目前也在搜集,想一边搜集一遍复制粘贴,再次感谢我是股盲兄的无私提供。先贴上几张图,周末慢慢贴上来吧。
http://www.tgb.cn/Article/191203/1
这是我是股盲兄提供的远地址所在的,如果想自己下载学的同学请到这里。

从大赛中感受操作思维学操作模式,从文字中参悟市场的理念。

以下的图是文件里面闽发坛友的网名。如有冒犯请指正。






























后面的文字主要是以上前辈的言论,有的没法打开,只能发可以打开浏览的。

再次感谢我是股盲兄,以及提供这些资料的那位仁兄。

如有什么问题,请指正。
打开淘股吧APP
125
评论(283)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唐门

11-04-01 22:53

0
一起学。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唐门

11-04-01 22:52

0

【 ? 原创:sammel  2006-09-12 21:42 】  
  【 ? 原创:photon  2006-09-12 20:36 】
  -----------------------------------------------------------------------
  【 ? 原创:四段  2006-09-04 23:26 】   
  长期债务偿还,股票回购,红利发放,并购等等是有利于股东的,有利实现内涵式增长的。当然这只是一种选择,如果一定要“自由”,任他堆在那也可以,因为并不影响持续稳定扩张 
【 ? 原创:四段  2006-09-12 22:01 】  
  谢谢sammel兄!一般来说资本支出指的是“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这个项目。而其他的投资项目则理解为收购。
【 ? 原创:sammel  2006-09-12 22:05 】  
  请教四段兄,如果公司通过收购而控股了某公司并且合并了报表。则以后对该公司的投资是否就计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这个项目? 
【 ? 原创:四段  2006-09-12 23:05 】  
  sammel兄,我想应该是这样。因为以后是一个整体了。
  另外资本支出为什么那么被看重?因为它是要被折旧的 。
  收购子公子不用,它可以带来盈利的增长 。

【 ? 原创:赤壁  2006-09-13 20:16 】  
  自由现金流的计算的一点想法
  之前我的想法是 = 经营现金流 - 资本支出 (需要的净增加的营运资金就忽略不计了)经营现金流很容易得到,现金流量表有现成的数据。资本支出似乎也有现成的数据,即现金流量表中有一栏数据 :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但是这个数据的弊端是没有包括并购所支付的现金,但是大规模并购应该算是资本支出吧。
  所以资本支出是否应该采用期末对比期初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的增加额呢
【 ? 原创:赤壁  2006-09-14 12:36 】  
  最后更新,应该答案比较标准了
  自由现金流 = 经营现金净流量 - 资本性支出
  资本性支出 =期末资产净值-期初资产净值+当期折旧费用
  这里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其它长期资产
  之所以用净值是因为并购或购买的对象可能是旧资产。 
【 ? 原创:四段  2006-10-20 12:49 】  
  钢铁业中宝钢的自由现金流是明显高于平均许多的,这是由于什么原因导致?对于企业的未来成长又有什么影响?关注并用时间来验证,对于理解自由现金的意义相信作用不小。
【 ? 原创:四段  2006-10-21 00:02 】  
  从以前的数据可知,宝钢生成自由现金的原因主要有:吨钢利润高于行业平均2倍以上(技术和管理优势),吨钢投入虽然较大但吨钢折旧也高(抵消),技术改造少。概括地说是依靠高利润率再投资维持增长,相对于利润投入少,对原材料的需求少,抗风险能力强;而其他的钢铁则不同吨钢利润低,折旧低单位投入也少,相对于利润投入大,对原材料需求大,抗风险能力小。
【 ? 原创:四段  2006-10-21 10:26 】  
  5 自由现金流(FCF)=经营性现金流 ?C 资本性开支
  FCF好比是一个人的工资在减去所有开支后结余下来的部分,公司可以用FCF来发放股利、回购股票,或进行其它投资。不论是个人还是公司都希望这些“闲钱”越多越好,所以,投资者非常看重公司FCF的生成和增长能力.
  7 资产重置比率 = 资本性开支 ÷ 折旧
  如果该比率低于1,说明公司固定资产在缩水,既每年新增的固定资产投资低于折旧,导致固定资产净值的下降,这种状况虽然在短期内有利于利润率和自由现金流等盈利指标,但基本是无法持续的,大多数行业公司的可持续增长需要不断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资产重置比率也是判断商业周期的重要指标,如果一个行业长期投资不足,且产能利用率接近饱和,通常预示着一轮景气周期的到来。
  
  14 自由现金流收益率 =每股自由现金流 ÷ 股价
  股息是公司实际分配给股东的现金收益,而自由现金流就是潜在的可分配现金收益。如果自由现金流收益率长期明显高出股息率,就会有故事要发生,公司要么会加大股利分配力度,要么用来投资或扩大再生产,不论怎样,股价都有上涨动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美林证券对自由现金的解释。
【 ? 原创:小弟  2006-11-06 22:36 】  
  谢谢四段的自由现金流量法,提示小弟对宝钢和韶钢进行了财务充分的分析。
  赤壁,请现身,小弟有问题请教:
  小弟一直在思考并购到底应不应该算资本支出?小弟倾向于不算。您的公式"资本性支出 =期末资产净值-期初资产净值+当期折旧费用"是有参考资料的还是自己思考的结论?可否给个出处。
【 ? 原创:荒漠战车  2006-11-07 02:44 】  
  f
【 ? 原创:基技合壁  2006-11-07 07:50 】  
  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原来是出自美林证券,昨晚我已找到原文出处。“资本性支出 =期末资产净值-期初资产净值+当期折旧费用”,这个好象有点不妥,比如房地产公司的地价上涨,期末资产就有可能比期初资产高出许多,但却不是资本投入造成。并购或新建的项目在建成或并购完成以后好象是可以转化为资本性支出的,这个在每个个股的年报里的附注里好象有详细的转化细节,不过我还不怎么十分清楚。
【 ? 原创:赤壁  2006-11-08 13:07 】  
  公式中的资产只包括固定资产净值及在建工程等项目。
  房地产企业的土地是在存货里面,不在其列。(房地产公司购买土地已经在经营现金流里已经扣除了,不需要在后面的资本支出里再减一次)
  并购也算是资本支出,难道不用花钱吗?(当然也要看并购内容,象宝钢那样的并购绝对算是资本支出,反映在长期资本的增加上)
我给出的公式是与同行讨论的结果,比较可信。
【 ? 原创:小弟  2006-11-08 14:12 】  
  如果用净值算,是不是把变卖固定资产也计入了自由现金流?下面是从书上抄的:“公司在其未来的扩张上有两个主要选择--通过在资本支出上的更多投资实行内部扩张,或通过收购来投资于其他企业的现有业务。”不过小弟现在不太关心这个问题了。说白了,只要知道公司把钱花在哪儿了,就可以了,是不是一定要归为资本支出或收购并不那么重要。
【 ? 原创:小弟  2006-11-08 14:46 】  
  谢谢赤壁的解答。当然,如果能再多谈些看法就更好。
【 ? 原创:呆二  2006-11-08 17:42 】  
  小弟,收购是按经营外投资概念记账的,分别对应于资产负债表的短、长期投资,现金流量表的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投资所支付的现金,权益表里的投资收益,而DCF其实上只考虑经营性现金流的,所以他对投资型企业是不适用的,当然你也可以将DCF公司改造一下,通过考虑经营外投资各项因素的方式来估值投资型企业
  如果全资或控股收购后报表合并,收购企业的各项数据都合并到母公司的各科目中,DCF公式就又正确了

补图  宝钢

金钝

11-04-01 22:49

0
感谢,学
唐门

11-04-01 22:47

0
★从自由现金流看企业成长性
【 原创:四段  2006-07-10 23:47  价值投资 浏览/回复:15729/86】
  任何财务指标都不能单独,静态地看,否则难免会犯片面的错误。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许多人轻视了财务指标的重要性。自由现金流就是其中之一。自由现金流即巴菲特所称股东盈余,体现为经营现金流减去资本支出后的余额。
  人们对于自由现金流主要有以下两个误区。
  误区之一:自由现金流只代表企业能回报股东的能力,例如分红的能力。
  误区之二:在扩张中的企业自由现金流自然不好。

对于第一个误区,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个企业最理想的状态是保持住一种赚钱能力,而不是在竞争中削弱或丧失了这么一种赚钱能力。那么要想成长自然需要再投入。如果自由现金流充沛的话,就可以用这笔资金投入,即内涵式的增长。如果企业不能靠自己营运产生的资金投入的话,只好依靠再融资,但这势必造成股东价值的摊薄。一般而言自由现金流好意味着低投入高收益,这是品牌,专利带来的特许经营权的表现。如茅台就是典型的例子。
  对于第二个误区,稳定增长的企业是不存在这个问题的。因为现在体现的以前扩张的效益,前几年扩张的效益如果不好,凭什么可以预期现在的扩张能取得好效益。只能说明是一种赚钱能力的缺失,这类企业往往成长性极差。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企业是处在疯狂扩张之中,如所谓的高成长性和反身性股票。典型例子是振华港机和苏宁电器。这就涉及到成长与价值的问题,成长是为了价值的更大化,而不是为了成长而成长,我们的市场比较浮燥,主力往往利用成长性来吸引人气疯狂炒作。如果成长的结果是更多的固定资产投入,赚的钱是为了买更多的原材料等等,就要小心了。一旦竞争力不强时多年的利润积累就会化为乌有,比如苏宁要是自己搞不下去时,大概只能值8折净资产的重置价值。
【 ? 原创:标准  2006-07-11 00:59 】  
  好铁
【 ? 原创:怒马狂飙  2006-07-11 08:27 】  
  楼主可能要给人追杀
  好贴!!!!!!!!!!!!!!!!!!
【 ? 原创:怒马狂飙  2006-07-11 08:30 】  
  说的好及了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靠自己的利润来成长
  要靠融资来扩张,那这个应该属于风险型的企业
【 ? 原创:大道无术.  2006-07-11 09:00 】  
  【 ? 原创:怒马狂飙  2006-07-11 08:30 】   
  说的好及了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靠自己的利润来成长
  要靠融资来扩张,那这个应该属于风险型的企业 
  ========================
  这个好像很难说
  所有的企业上市都是为了融资,融资是为了发展
  关注的焦点我感觉是:风险是否可控
【 ? 原创:J.L.  2006-07-11 09:00 】  
  这个帖子说要讨论的话题很有意义,但我对贴主将苏宁作为反例深以为憾。
  苏宁,和德国阿迪达斯,香港的思捷环球,中国的美特斯邦威一样,为“轻资产”模式的典范,苏宁并没有和大商那样依靠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来扩张。
  很难想象,如果你说阿迪达斯,思捷环球,美特斯邦威搞不下去了,这些企业还值多少钱。包括美国昨日的领涨股之一的google,如果他搞不下去了,还值多少钱。
  苏宁服务于广大的消费者,就消费者群体而言,比茅台还要广,其进入壁垒之高也非一般人所能想象,这种自然竞争形成的垄断,不是贴主一句搞不下去,所能涵盖。
【 ? 原创:夏洛克  2006-07-11 09:10 】  
  误区之二:在扩张中的企业自由现金流自然不好。
  ----------------------------------------------------------------
  请帖主分析一下600535天士力, 其在经营现金流一直为正的情况下自由现金流自上市以来却一直为负。或者说是“投资资本增加而收入不怎么增长”。
【 ? 原创:四段  2006-07-11 09:57 】  
  怒马狂飙兄:我对苏宁也没有什么研究,我提的只是一种可能性,记得有一个在新浪写博客的基金经理也说过苏宁有可能继续暴涨,也有可能什么都不是。 大道无术兄:如果自由现金流好的企业适当地再融资,成长的速度是不是更快?
  J.L.兄:我也知道这个话题很有意义,但个人能力有限,权当抛砖引玉。对于你说苏宁的壁垒高我不认同,这类企业属于行业发展的初期,完全需要仰仗经营者的素质以及经营特色。在高成长的光环下,人们是不是忘记了高风险。
【 ? 原创:J.L.  2006-07-11 12:02 】  
  四段兄:俗话说,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第一个吃螃蟹的不同寻常就在于此。
  就连琐家电经营而言,追根溯源,苏宁在90年代中在扬州开店可以说迈开了第一步,但真正进入大规模连锁经营的是国美,这里面如你所言,包含太多决策者自身的素质,比如洞察力,胆量等,还有运气。
  目前而言,在全国范围内形成规模也就苏宁和国美两家,永乐,五星,大中都还只能算是区域连锁企业。你看后者的苦苦追赶就知道,成为业界领袖的价值所在,这里面包含了太多东西,多少年在这个行业的摸爬滚打,适时把握良机开始第一步的扩张,领先制定的行业标准比如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框架的调整,人才储备等等。BESTBUY收购五星就是想缩短这个过程,目前只能说任重道远。
  你去看现在国内其它平价连锁业态的管理者这些后来者对苏宁和国美的推崇,就知道领风气之先的里程碑意义。
可以类比的是,各个城市的那些著名商业街,好像约定俗成一样,人气始终很旺,这是一种看不见的壁垒。
【 ? 原创:羽你羽我  2006-07-11 12:40 】  
  请问四段“内涵式的增长”怎么量化成一个指标?
【 ? 原创:猪倌  2006-07-11 12:59 】  
  现金很重要
【 ? 原创:1129  2006-07-11 13:19 】  
  留个记号
【 ? 原创:1129  2006-07-11 13:31 】  
  上市公司的报表不直接提供 股东自由现金流 这个财务指标有些令人难以理解。
【 ? 原创:四段  2006-07-11 22:28 】  
  1129兄:自由现金流可以从现金流量表上得出。
【 ? 原创:sosme  2006-07-11 22:39 】  
  成长是为了价值的更大化,而不是为了成长而成长.
【 ? 原创:小盘股  2006-07-11 23:12 】  
  老巴说过:分析一家公司时,成长和价值是联系在一起的.如果公司没有把一元的利润或新增的资产投资后大于折现成现在的本金一元的价值,那就得分给股东或不应增发.
【 ? 原创:无语  2006-07-11 23:55 】  
  内生性成长是最好的,现在机械制造类的大多都是靠投入再投入,一旦不景气没有订单了,留下的都是一堆废铁和多余的生产线。。。
【 ? 原创:J.L.  2006-07-12 10:10 】  
  人都说只有把投资(股票)作为一项严肃的生意来做,才可能有好的回报。说到生意,那就听听苏宁总裁孙为民这两天接受采访时的生意经吧,对于价值的理解,这些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十多年的人也许比我们更懂。
  尽管孙为民认为,零售业的并购是一个大趋势,但他对此却显得比较谨慎:“并购和开店是两种不同的投资方式,开店是一家一家开,并购是一次性资本支出,苏宁不排斥以并购方式来扩大现有规模,但我们要核算投入和产出,不会盲目出手;另外,并购还要考虑对对方企业文化的同化能力,如果不具备足够强的同化能力,即使吃了资产,也不见得能消化。”
  如果为了成长而成长,完全可以和永乐那样大举并购,苏宁没有,他们有精打细算的生意头脑,这是不是价值呢?
【 ? 原创:1129  2006-07-12 12:45 】  
  【 ? 原创:四段  2006-07-11 22:28 】   
  1129兄:自由现金流可以从现金流量表上得出。 
  四段: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 就是股东自由现金流吗?
【 ? 原创:1129  2006-07-12 12:49 】  
  所谓内生式成长就是以自产资金投入扩张的成长吗?
【 ? 原创:主战坦克  2006-07-12 12:50 】  
  贴主
  宝钢的成长性如何啊
  我被套了
  你怎么不分析宝钢了
【 ? 原创:四段  2006-07-12 22:52 】  
  主战坦克:价值分析并不是股评,你如果没信心的话可以换一个标的。
  应该说宝钢也是自由现金流好的一个企业。今年的业绩在0.6―0.7之间。至于成长性,你可以看到01年到现在增长了2倍以上,每年还有丰厚的红利,此外还有不少的项目即将投产。应该说从01年的每股收益0.2到每股收益2.0也许不用十年的时间,并且中间还有巨额分红。
【 ? 原创:四段  2006-07-12 22:56 】  
  1129兄:sosme是用经营现金流量净额减去购建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很好算。应该说也比较接近这个概念了。
【 ? 原创:四段  2006-07-12 23:10 】  
  J.L兄:也许自由现金流并不能适用于超高速成长的企业。美国的那斯达客市场应该有不少企业就是为成长而成长的,一方面迫于压力自身必须加快成长,一方面人们只是拿每股收益乘以天文数字的市盈率来给股票估价,但是这些企业的回报却是最差的,惨遭淘汰之后什么都没了。
【 ? 原创:四段  2006-07-17 22:49 】  
  其实我举振华和苏宁的例子并不是作为反例而是作为特例。振华港机近几年业绩大幅增长,但是自由现金流极差,其实增长的是应收帐款和存货,可以看出振华的利润率并不高,依靠如此高的资产取得的利润在通胀时是要付出代价的,例如钢材涨价对成本影响肯定大,居高不下的资产负债率说明了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扩张将受限。
【 ? 原创:超感觉  2006-07-25 14:58 】  
  四段兄的佳作,我穴道了很多东西。还要继续再仔细琢磨才行。
  不过,关于成长,我觉得也要看公司是处于什么样的行业中。比如在高科技行业里,开始的阶段为了成长而成长也没什么不对。毕竟开始阶段只有成长了,你才会有后面的竞争优势。纳斯达克的大部分股票应该都属于这个类型。虽然有一定的风险,但是一旦成功也将获得很高的收益。看微软和英特尔就知道了。网络经济也同样如此。
【 ? 原创:Beyond0921  2006-07-26 21:31 】  
  【 ? 原创:四段  2006-07-17 22:49 】   
  其实我举振华和苏宁的例子并不是作为反例而是作为特例。振华港机近几年业绩大幅增长,但是自由现金流极差,其实增长的是应收帐款和存货,可以看出振华的利润率并不高,依靠如此高的资产取得的利润在通胀时是要付出代价的,例如钢材涨价对成本影响肯定大,居高不下的资产负债率说明了有一定的风险性和扩张将受限。 
  四段兄能具体说说振华吗,我持有振华很长时间了,感觉他的财务状况并不是很好,现金流比较低,资产负债率比较高。不过我个人感觉这也是他不多的缺点了,至于钢材涨价带来的成本风险,振华作为市场占有率68%的公司,完全可以转移部分成本的
【 ? 原创:sammel  2006-07-26 22:54 】  
  越俎代庖,我统计了一下320的部分财务数据:
自由现金流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经营现金流量
-20231
-15131
-12382
14927
-46443
资本性支出
51353
61366
42289
51373
144944
自由现金流
-71584
-76497
-54671
-36446
-191387
FCF/主营业务收入
-24.81%
-24.88%
-11.81%
-5.13%
-15.81%

  
  

盈利能力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营业毛利率
6.98%
5.30%
6.52%
6.53%
10.88%
税前利润毛利率
7.40%
5.05%
6.70%
6.56%
10.90%
销售净利率
6.64%
4.46%
6.00%
6.43%
9.98%
资产周转率
64.59%
59.06%
63.65%
59.47%
86.61%
资产收益率
4.29%
2.63%
3.82%
3.82%
8.64%
财务杠杆
2.47
2.81
3.42
3.45
3.06
净资产收益率
10.61%
7.40%
13.04%
13.18%
26.42%
没有仔细看320的年报,但其2005年的毛利率竟然增加3.8个百分点,很惊奇并且公司好像没有解释原因。
  从现金流来看,从上市以来就没有钱。
【 ? 原创:Beyond0921  2006-07-26 23:14 】  
  【 ? 原创:sammel  2006-07-26 22:54 】   
  越俎代庖,我统计了一下320的部分财务数据:
  自由现金流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经营现金流量 -20231 -15131 -12382 14927 -46443 
  资本性支出 51353 61366 42289 51373 144944 
  自由现金流 -71584 -76497 -54671 -36446 -191387 
  FCF/主营业务收入 -24.81% -24.88% -11.81% -5.13% -15.81% 
  盈利能力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营业毛利率 6.98% 5.30% 6.52% 6.53% 10.88% 
  税前利润毛利率 7.40% 5.05% 6.70% 6.56% 10.90% 
  销售净利率 6.64% 4.46% 6.00% 6.43% 9.98% 
  资产周转率 64.59% 59.06% 63.65% 59.47% 86.61% 
  资产收益率 4.29% 2.63% 3.82% 3.82% 8.64% 
  财务杠杆 2.47 2.81 3.42 3.45 3.06 
  净资产收益率 10.61% 7.40% 13.04% 13.18% 26.42% 
 没有仔细看320的年报,但其2005年的毛利率竟然增加3.8个百分点,很惊奇并且公司好像没有解释原因。
  从现金流来看,从上市以来就没有钱。 
  谢谢sammel,04年到05年是600320的一个跨越,净资产收益率更是翻了翻。但我不太懂财务,公司也没有解释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现金流确实一直是问题。
  2005年600320在大洋洲和非洲的业务有较大的增长,以后这一块业务和海上起重机包括钢结构应该是新的利润增长点,振华港机的国际竞争力还是很强的。他的大股东在2005年(还是04年?)从海湾股份变成中交,又对他在未来陆地上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我是同时看上海油工程和振华港机的,不过综合来看,海油工程也许会更优秀。
【 ? 原创:四段  2006-07-27 18:27 】  
  楼上各位朋友好。自由现金流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检验盈利的质量,质量好的自然可以放心,质量不好的需要关注,但并不是就绝对不行。自由现金流的另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反映企业会计政策的保守与否或者说目前的净利是偏向于高估还是低估,每股收益是我们判断一家公司的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甚至于是我们判断一家公司的竞争力与成长能力(高利润率再投资)的重要手段,但是每股收益反映的不如自由现金流全面和准确。这在同行业中扩张幅度差不多的情况下,用自由现金流替代每股收益具有比较明显的作用。【 ? 原创:职业投资者  2006-07-27 19:22 】  
  主战坦克:价值分析并不是股评,你如果没信心的话可以换一个标的。
  应该说宝钢也是自由现金流好的一个企业。今年的业绩在0.6―0.7之间。至于成长性,你可以看到01年到现在增长了2倍以上,每年还有丰厚的红利,此外还有不少的项目即将投产。应该说从01年的每股收益0.2到每股收益2.0也许不用十年的时间,并且中间还有巨额分红。
市场给予钢铁股超低的市盈率是不是因为钢铁股属于:"成长的结果是更多的固定资产投入,赚的钱是为了买更多的原材料等等"
  宝钢有这么好的话应该给予很高的市盈率才对啊,为什么市场只给了6倍呢??
【 ? 原创:四段  2006-07-28 22:36 】  
  市场给予钢铁股超低的市盈率是不是因为钢铁股属于:"成长的结果是更多的固定资产投入,赚的钱是为了买更多的原材料等等"―――――――――――――――――――
  更多的固定资产投入和买了更多的原材料后还有大把现金,只能说明赚钱能力不错,钢铁行业是传统行业,固定资产和原材料是不会失去价值的,另外现在的钢铁消费远没有到顶。
  从日韩的历史看钢铁业最后都是几家垄断,应该说宝钢成为最后的寡头的概率远远比某些行业的公司梦想成为行业领导者的概率高很多。
  欢迎批评宝钢,看到一些反向指标似乎更令人心理踏实。哈哈
  当然我不是针对楼上的朋友,欢迎大家在这个帖中多谈一下其他的公司,对于宝钢已有专帖讨论。
【 ? 原创:四段  2006-07-29 17:54 】  
  自由现金流量的提出正是为了克服会计利润的不足。首先,针对于企业可利用增加投资收益等非营业活动操纵利润的缺陷,自由现金流量认为只有在其持续的、主要的或核心的业务中产生的营业利润才是保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而所有因非正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非经常性收益(利得)是不计入自由现金流量的。其次,会计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确定的,而自由现金流量是根据收付实现制确定的。正因为在会计上不以款项是否收付作为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依据,利润才会有比较大的操纵空间。企业通过虚假销售、提前确认销售或有意扩大赊销范围调节利润时,这些销售无法取得现金,因此应收账款的占用就会增加。为调整利润进行的关联交易通常也不使用现金,同样会导致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体现企业与正常经营业务无关的有关各方的资金往来,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企业与关联方的资金关系,比如出售投资给关联方后应收回的款项等)的增加。可自由现金流量认准的是是否收到或支付现金,对它来说这一切手法毫无影响。再者,自由现金流量还考虑到了企业存货增减变动的影响。而这并没有反映在会计利润的计量上。比如,在会计计量上6天或60天的 “存货”时间对利润的影响是没有差别的。可企业只有将生产出来的产品销售出去才能增加财富。若将大量存货积压在仓库里,非但不能给企业产生利润,反而还要为它不断地支付资金成本(仓储费、保险费、维护费、管理费等)。最后,关于股权资本成本的问题,自由现金流量显然是考虑到了的。因为自由现金流量指的就是在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供分配给股东和债权人的最大现金额.____________摘自《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的计算》
【 ? 原创:古虫  2006-07-31 15:16 】  
  好,支持。
【 ? 原创:龙卷风1  2006-08-02 08:55 】  
  说的好
【 ? 原创:惜福  2006-08-02 09:16 】  
  受教。谢谢。
【 ? 原创:烈火烹蛋  2006-08-02 20:27 】  
  啊!
【 ? 原创:四段  2006-08-02 22:26 】  
  钢铁股中确实普遍存在业绩虚高的现象(宝钢例外),比如济钢净资产收益率22%,看上去很美,但是05年一年的资本支出其5年的折旧都不够支付,产能却增长30%不到。帐面利润看上去很不错,实际利润却很难说,定义为微利或微亏也许更准确。
【 ? 原创:东海闲人  2006-08-03 07:56 】  
  四段兄,对武钢,你认为如何?
【 ? 原创:mmt  2006-08-03 09:00 】  
  四段,我认为,所谓的价值体系本身就是空中楼阁,与投资不知有何关系?价值分析不等于股评,确实,不过,股评还有心理安慰作用,那么价值分析有什么用呢,有心理方面的功用吗?
【 ? 原创:四段  2006-08-04 17:58 】  
  东海闲人:从自由现金看三大钢厂比其他二线钢有优势,具体你可再分析。
  mmt:从长期看价值对于价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不过我提供的是一个思路而不是结论。
【 ? 原创:sosme  2006-08-04 18:16 】  
  价值分析有什么用呢?
  股评有心理安慰作用,但那是情绪化的安慰,安慰之后又如何呢?
  价值分析有更强的心理暗示作用,那是一种理性的安慰,之后是自觉的忍耐与坚持
【 ? 原创:荒漠战车  2006-08-06 20:38 】  
  f
【 ? 原创:yh718917  2006-08-20 14:35 】  
  企业估制值确实是一门深傲的学问,愿所有价值的朋友们共同努力进步.
  估值的方法有很多种,自由现金流也是其中的一种
  正确的估值应该结合不和的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进行估值
  大蓝筹稳定增长的型的企业应该比较适合自由现金流的模式
  而高成长的企业应该是最难估计的,风险和收益同比增长.
  关于自由现金流中的资本成本支出也是个很模糊的概念.老巴宁愿模糊的大概,也不愿意精确的错误,说的很有道理.绝对不可能有人能够完美的评论一家公司的价值.
  各位的资本成本支出都是如何计算的,不同的行业资本支出都是完全不同的.比如银行和制造业,他们的资本成本如何计算?再比如象320那样的自由现金流为负,又该如何计算?由此可见自由现金流的估值系统也有不少的缺陷.一个不能适合大多数企业评估的系统,凭什么证明符合自由现金流增长的公司就是好公司.
【 ? 原创:四段  2006-08-20 22:28 】  
  谢谢yh718917的评论,正如你所说自由现金流对于高成长的企业确实不适用,但是对于稳定增长的企业有用就行了。另外巴菲特是说未来的资本支出难以预料,我们知道自身的缺陷就行了,一个人的认知水平受到许多限制,我们当然不能和他对比,但我们计算以往的资本支出就可以大概了解一家公司的优劣。
【 ? 原创:CHENZHAODE  2006-08-27 18:29 】  
  苏宁搞不下去还有八折净资产,怎么算??我看他搞不下去就挨人追杀了,那还有净资产!
【 ? 原创:leoo  2006-08-28 09:17 】  
  不如算她负八倍如何?
【 ? 原创:四段  2006-09-02 22:03 】  
  自由现金意味着在现有经营规模(持续稳定扩张的企业比较有意义)的基础上有了余钱。这个余钱可以用于分红,还债,回购股票,并购等等股东喜欢的事情。相反这个指标长期为负时企业要么借债要么再增发。而在中国大多数股票都是再圈钱后业绩下降......
【 ? 原创:荒漠战车  2006-09-03 13:57 】  
  f
【 ? 原创:源石  2006-09-04 22:37 】  
  经营收入
  -销售成本
  ――――――
  毛利
  -其它经营费用
  ――――――――
  pbit(经营利润)
  -利息费用
  +利息收入
  -特殊性支出
  ――――――――
  pbt(税前利润)
  -公司所得税
  ――――――――
  pat(净利润)
  +折旧
  ――――――――
  “现金流量”
  -流动资金需求增加的部分
  or+流动资金需求减少的部分
  ――――――――――――――
  公司经营产生的现金流量 
  -新的资金 
  +出售固定资产
  -购买其他资产
  ――――――――――
  所有(所需)的现金,投资后
  -长期债务偿还
  +新的商业赔款
  +放行债券
  -股票回购
  -红利发放
  ―――――――――――
  总现金流量
  +短期负债的净变化
  -流动资产的净变化
  ――――――――――――
  净增长(净降低)
【 ? 原创:源石  2006-09-04 22:38 】  
  你的"自由",在那里?!!
【 ? 原创:四段  2006-09-04 23:26 】  
  长期债务偿还,股票回购,红利发放,并购等等是有利于股东的,有利实现内涵式增长的。当然这只是一种选择,如果一定要“自由”,任他堆在那也可以,因为并不影响持续稳定扩张:)
【 ? 原创:photon  2006-09-11 21:06 】  
  怎样计算自由现金流中的资本支出?
  以华能05年年报为例,资本支出包含下面的哪些项?该怎样计算?
合并
本公司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62,604,977
30,322,580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429,589,398
797,465,276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
现金净额
58,926,437
18,562,054
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20,985,638
7,467,597
现金流入小计
572,106,450
853,817,507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
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13,984,242,630)
(5,854,211,800)
除对子公司以外投资所支付
的现金
(288,000,000)
(288,000,000)
对子公司增资支付的现金
(215,300,000)
(1,475,321,517)
购买子公司所支付的现金
五(27)
(1,458,296,346)
(2,025,000,000)
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现金流出小计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
(468,857)
现金流出小计
(15,945,838,976)
(9,643,002,174)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5,373,732,526)
(8,789,184,667)
【 ? 原创:sammel  2006-09-11 21:37 】  
  我的理解是:
  资本支出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13,984,242,630) 
【 ? 原创:photon  2006-09-12 20:36 】  
  【 ? 原创:sammel  2006-09-11 21:37 】   
  我的理解是:
  资本支出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13,984,242,630) 
  --------------------------------------------------------------------------------
  为什么不计算接下来的三项,是因为是良好的近似还是有什么根据?顺便解释一下不考虑投资取得的收益的原因。~~~~不明白
  除对子公司以外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288,000,000) (288,000,000) 
  对子公司增资支付的现金 (215,300,000) (1,475,321,517) 
  购买子公司所支付的现金 五(27) (1,458,296,346) (2,025,000,000)
唐门

11-04-01 22:34

0
★卖出宝钢的时机
【 原创:四段  2007-10-03 20:42  价值投资 浏览/回复:9830/35】
  宝钢股份07年吨钢净利为750元左右,国外龙头钢厂吨钢净利是宝钢的2----3倍.随着国际钢铁行业基本面的不断改善,1年前连"股神"巴菲特都看上了韩国的浦项制铁.中信证券在报告中认为全球范围内的并购整合能提高钢铁行业的效率,行成寡头垄断的格局,提高话语权.而需求方面,由于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为代表)的工业化进程以及主要发达国家进入钢铁产品更新周期和技术进步创造的新需求将使国际钢铁价上涨50%以上。结合目前能源,铜,铝等金属价格指数持续发烧.全球经济似乎回到了美国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以石油、煤炭、钢铁等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格局,国际钢价的上涨似乎也是不可避免的。宝钢在未来数年内有望以并购和新建的方式扩充到一亿吨以上的产能.考虑到国际钢价的上涨趋势以及中国钢铁业并购整合和淘汰落后的宏观调控政策下有望迅速提高吨钢盈利。照这样计算产能增长五倍,吨钢盈利增长三倍,则未来有望在二十元股价的基础上增长十五倍到三百元。考虑到宝钢股份未来的增发会摊薄每股净利,并购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打一个对折,那么宝钢股份值150元,因此在未来1,2年宝钢股份到达1百元以上可能是较好的卖出时机.
  (以上观点仅供探讨,不构成投资建议)
【 ? 原创:feifeiwin  2007-10-04 08:35 】  
  不得不承认兄台的观点是非常富有想象力的,但我认为得出的结论是不准确的。首先,未来几年产能增长5倍我认为不现实,就按照目前宝钢自己的规划,宝钢股份几年内的产能也就是增加到5000万吨,比现阶段增长1倍多一点,考虑到这些资产注入对股本的稀释作用,对每股收益的促进作用不会高于1.5倍;其次,目前国际钢铁业的高利润是建立在过去长期的低利润和行业高度的集中度上的,目前这2个条件国内钢铁业还都不具备(未来存在改善区间),目前因为供不应求造成的国际钢铁价格上涨能否维持5年也很不好说,因此对吨钢利润能提高3倍表示怀疑,采用2倍预测都是极限值了。因此,最乐观的估计也不过是5年宝钢股份的每股盈利增长3倍。即使在这样的估计下,考虑到5年后国际钢铁业的发展可能会进入另一个缓慢发展时期,这时宝钢还能不能继续维持20倍市盈率还很不好说。总体说来,考虑到牛市因素,未来几年内宝钢股份的股价能到50元就很不容易了,想过百元难度太大,除非整个市场出现疯牛走势。
【 ? 原创:二然  2007-10-04 08:55 】  
  目前宝钢产能2000万吨出头,目标10000万吨。合理的估计,应该股本扩大5倍,保守的估计股本扩大应该大于5倍,因为目前是钢铁业的上升周期,收购成本会越来越高。你估计的股本只扩大2倍,是不是太乐观了?
【 ? 原创:新业陈  2007-10-04 10:58 】  
  哇.
【 ? 原创:四段  2007-10-05 10:49 】  
  未来总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要用定性的方法去观察一家公司,并且长期跟踪。
  宝钢股份几年内的规划是八千万吨以上,但我认为是低估的,如果未来中国需要七,八亿吨钢铁,宝钢占20%则1。4亿以上,30%则2.1亿吨以上。国外都是2,3家占了80%.
  目前国际龙头钢厂的吨钢盈利应该不止宝钢的2,3倍。考虑到钢价的上涨因素,吨钢盈利乘以3是有可能的。
  宝钢到3千万吨是不用摊薄的,市净率是5倍时,翻一倍的净资产只要20%的股本用来融资,市净率是十倍时,只要扩大10%的股本即可,另外公司的现金流也可抵挡一些。175亿股本扩大到192。5亿股或210亿股,从六千万吨到1.2亿吨则最多增加到252亿股,比175亿股本增加了50%不到。
【 ? 原创:stonertm  2007-10-05 21:56 】  
  个人觉得宝钢的前景虽然好,但是市场到时能不能给与这么高的价格则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毕竟你对宝钢的盈利预测在我看来只是一个模糊的美好前景,谈不上有多大的确定性,宝钢目前的价格按照现在的盈利分析基本高估,合并扩张不是总能有好的结果的失败的概率也不小,总之长期持有宝钢在我看来并不明智。
【 ? 原创:四段  2007-10-06 18:05 】  
  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的感觉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人不能单纯相信感觉。哈。。。。。。
【 ? 原创:楚二爷  2007-10-06 18:12 】  
  对阿拉宝钢这么看好阿!哈哈,退休工资有希望了!
【 ? 发布:老关先生  2007-10-07 12:57 】  
  宝钢到3千万吨是不用摊薄的?
  我认为宝钢到3千万吨需要购入浦钢,若如此,难道购浦钢不用增发?
  何解?
【 ? 原创:12年  2007-10-09 17:49 】  
  大家注意到宝钢收购南通钢铁没有,好像是按净资产估值收购的,如果今后集团与股份公司照此操作,宝钢大有钱途
【 ? 原创:pl75316  2007-10-09 19:37 】  
  楼主的观点我非常赞同!中国钢企必定会出现100元以上的高价股.这才能真实反映我国20年来经济发展的成就.
【 ? 原创:believe  2007-10-09 19:58 】  
  国际化是必由之路
【 ? 原创:老关先生  2007-10-11 17:48 】  
  张晓刚说,到2010年,中国将出现5000万吨以上的钢企。
【 ? 原创:cuidahai  2007-10-11 17:56 】  
  在一片泡沫中,宝钢的估值还是有优势的
【 ? 原创:blueandrew  2007-10-13 17:05 】  
  加精华的更少
  顶一把
【 ? 原创:guanya  2007-10-14 21:59 】  
  我是石中火那边的老冠,一直重仓宝钢,对宝钢和KK交流过,认为上40元应该问题不大,对四段兄的分析很为赞同,应该说我们几个的交流一直受现在市场的影响较大,思路没有放开,四段的分析,开拓了我的思路。宝钢可以说是中国钢铁的代表,在目前这个做大、做强国企的背景下,对技术、管理各方面都可以说是中国一哥(钢铁行业),国资委不想把他做大,那是不可能的。
 宝钢有联合韶钢新上湛江项目的计划,前期工作一直做的不错,宝马联盟、宝包联盟,收购八钢、争购西钢、已经进入邯钢西区项目。在美国上市增发融资是既定路线。虽然前面有收购酒钢的失败,后面有宝马联盟进入紧密合作还会有很多障碍。
  但是诸位宝友应该也看到宝钢与沙钢合作的消息了吧,这个可能性也是很大的。那可是比马钢、包钢规模都大多了的一个钢铁巨头。
  综上所述,我认为四段兄所说宝钢在未来几年行程产能超过亿吨应该难度不大,至于增发多少,会有多大的摊薄到美国上市时应该就基本能清晰了,当然如果在国内增发那更好。
【 ? 原创:禅心一念  2007-10-15 14:31 】  
  ~
【 ? 原创:楚二爷  2007-10-15 15:11 】  
  宝钢人跟全国人民都没心思上班,天天炒股。。把宝钢涨到600019元吧
【 ? 原创:kenrich  2007-10-15 15:33 】  
  宝钢不单纯是一个钢铁股
  它到处投资这投资那
  已经是金融股了
 按照40-50倍PE估
【 ? 原创:blueandrew  2007-10-15 23:16 】  
  宝钢明天会怎么走啊
  拿着有点慌
【 ? 原创:MicroFund  2007-10-15 23:49 】  
  你太有才了。直接升为10段。
【 ? 原创:blueandrew  2007-10-16 01:10 】  
  ( 2007年10月15日 ) 
  谋划多年的宝钢首个海外钢厂项目正式启动。日前,宝钢集团和全球矿业巨头―――巴西CVRD公司合资成立的宝钢维多利亚钢铁公司,在巴西圣艾斯普里图州维多利亚市揭牌。该项目一期总投资预计为30亿美元,计划于2009年上半年开工,2011年底建成投产。 
  对于第一个海外钢厂项目,宝钢显得比较低调,并没有向国内媒体公布此事。但记者从宝钢集团官方网站上获悉,维多利亚钢铁公司位于巴西圣艾斯普里图州安奇艾达地区,计划分期建设,一期规模为500万吨板坯,并保留发展下游产品的余地。新公司的出资比例为宝钢60%、CVRD40%。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产能目标来看,宝钢的首个海外项目在中国对外投资项目中都属于巨无霸级项目。 
宝钢巴西钢厂的合资伙伴也值得关注。作为全球三大铁矿石巨头之一,CVRD公司的能量巨大,也是每年铁矿石谈判宝钢的对手公司之一。在新公司的揭牌仪式上,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表示,宝钢始终将CVRD视作上游产业最重要、可信赖的战略伙伴之一。此次双方共同出资成立宝钢维多利亚钢铁公司,是上下游之间长期合作、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实现宝钢新一轮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徐乐江希望宝钢维多利亚钢铁公司尽快获得环评证书,早日完成钢厂所需土地征用,做好人员、技术、外围配套工程等各方面的工作,为钢厂建设打下基础。 
  从历史资料来看,宝钢首个海外钢厂项目并非一帆风顺,谈判时间达3年甚至更长时间,也显示出宝钢在对外投资中的谨慎和务实态度。据了解,早在宝钢2002年与CVRD公司联合开矿时,就有过联合建立钢铁生产企业的设想。到2004年,宝钢曾对外透露过该项目的进展。但在土地、环评的问题上进展不快,直到近期公司才揭牌。 
  业内人士分析,在此之前,宝钢的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矿山领域,宝钢在巴西和澳洲都拥有大型矿山,建立开矿企业。宝钢首个海外钢厂项目落定,是中国钢铁企业第一个大型海外钢厂项目,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这对宝钢在2012年实现产能达到8000万吨的目标,也是一个有力支持。
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5/node4411/userobject21ai237292.html
【 ? 原创:999.999.999  2007-10-16 08:08 】  
  UP
【 ? 原创:四段  2007-10-24 21:19 】  
  【 ? 发布:老关先生  2007-10-07 12:57 】   
  宝钢到3千万吨是不用摊薄的?
  我认为宝钢到3千万吨需要购入浦钢,若如此,难道购浦钢不用增发?
  何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宝钢股份每年的EBITDA 超过400 亿元,除了维持企业生产经营需要20%
  现金之外,公司可用于投资的现金有300 亿元以上
【 ? 原创:老关先生  2007-10-25 17:52 】  
  个人认为,未来钢价上升幅度应与物价指数上升幅度相若,估计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太大,因为钢铁是工业的粮食,影响太大。但中国钢铁业并购整合和淘汰落后,成本下隆应该很有机会,这样,吨钢利润照样可以提高。
  宝钢股大幅上升在未来是可能的,但需要耐心,按宝钢原计划,2008年至2010年是快速发展期,我相信,等到浦钢与五冷轧达产达效后,宝钢与现在会很不一样的。
【 ? 原创:老关先生  2007-10-25 18:02 】  
  淘汰千万吨落后钢铁产能
  广东省发改委昨天明确,目前全省首个针对钢铁产业的“关于关停和淘汰生产能力实施方案”已经出台,凡公称容量20吨以下电炉转炉, 300立方米以下高炉都必须关停淘汰。《实施方案》称未来五年内全省关停和淘汰落后1000万吨以上炼钢产能的目标,消息人士透露,淘汰落后产能有利于集中发展一两家千万吨级的钢铁企业,同时,广东正在为建设千万吨级的钢厂项目积极筹备。
  电价信贷成为有效手段
  据悉,此次关停和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目标,具体措施包括严格执行差别电价政策,广东省发改委表示,属关停和淘汰范围的钢铁企业用电电价一律取消谷峰差别电价、小水电直供等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加价0.2元/千瓦时;严格执行环保政策,对排放不达标的钢铁企业依法
予以停产处理;强化税收监管与信贷管理,取消对关停和淘汰钢铁企业的所有税收优惠政策。金融机构对关停的淘汰钢铁企业不得新增贷款投放, 并回收已投放的贷款。
  广东省发改委有关人士透露,《实施方案》公布以后,各有关部门将于近日公布实施差别电价政策的企业名单,接受社会监督。
  记者从广东省金属材料流通协会了解到,广东钢铁产能的调整是大势所趋, 消息人士表示,“广东调整产能,不仅仅是优化产能结构,也是为将来建设一两家千万吨级的钢铁生产龙头让路。”
  筹备千万吨级钢铁龙头企业
  据悉,目前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已经率先被确定为重点发展的钢铁龙头企业,目前正在筹备的千万吨级钢铁项目也将由韶钢和国内另一家钢铁龙头企业主导,目前钢铁项目方案还在审批中。
  摘自广州日报
  ------------------------------------------------------------------------------------------------------------
  是否湛江项目快批了?
【 ? 原创:老关先生  2007-10-25 19:02 】  
  欧盟高官访华 中国钢铁产能将减20% 
  发表日期:2007-10-25 兰格钢铁 
  作为眼下最容易导致中欧经贸对抗的问题之一,钢铁成为欧委会企业和产业总司司长祖雷克3天中国行的重要议题。昨天,祖雷克在北京向媒体表示,欧盟正密切关注中国钢铁业的态势。不过,他透露,此行也获得中方传递的积极信息,“中国对成为纯粹的钢铁出口大国不感兴趣”。
  一年前,祖雷克访华时否认了有关欧盟将对中国钢铁提起反倾销诉讼的猜测。然而,对中国钢铁的诉讼威胁,在过去一年里仍旧一触即发。
今年上半年,中国钢铁出口量翻了将近一番。昨天,祖雷克表示,在与中国国家发改委的会谈中,中方表示将在目前情况下对钢铁产能减少20%。而欧盟也将向中国提供包括关停小型钢厂的经验。(来源:北京晨报) 
【 ? 原创:狩猎的狼  2007-10-25 21:00 】  
  谢谢!
【 ? 原创:楚二爷  2007-10-25 21:03 】  
  从该贴被加星就知道神话的股为什么不能被加星星的原因了!
  实在太经典!
【 ? 原创:老关先生  2007-10-28 12:02 】  
  据中国经营报消息,增值税转型拟在全国实施。如果消息属实,则对宝钢是大利好,但对鞍钢则是利空。
【 ? 原创:追随  2007-10-28 14:51 】  
  111
【 ? 原创:四段  2008-03-10 12:04 】  
  未来几年是钢铁行业的景气周期,钢铁成本的高涨使得行业中的优势企业能获得更高的利润,比如现在大钢厂与中型钢厂和小钢厂的成本差距仍然很大。淘汰落后产能使符合产业政策的大钢厂再次跑马圈地,在产能和吨利双增长的情况下利润将快速成长。
  芒格说浦项制铁是高科技企业,领先的企业能生产出非同一般的产品,浦项具有长期吸引力。所以在普通钢铁企业靠普通产品的周期性(暂时供应紧张)而赚大钱的情况下,领先钢铁企业长期对科技投入大,以生产非一般产品为盈利模式的情况下,定义为高科技企业并不为过。
  考虑到大企业的各种优势和科技投入,在解决股权激励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大钢厂应该获得估值溢价。 
【 ? 原创:guanya  2008-04-27 02:29 】  
  年报出来后,低于预期导致宝钢大跌,希望各位宝友好好分析一下08年宝钢业绩,期待看到新作。
【 ? 原创:格雷厄姆鱼  2008-04-27 11:31 】  
  我硬是没看明白LZ的分析。。
  如果真的未来1两年会到100元,怎么现在的宝钢才12元呢?
  别说我们不信,就连管理层也不可能想到这个问题
【 ? 原创:daolang123  2008-04-27 16:19 】  
  不客观.
【 ? 原创:嘉言懿行  2008-04-27 16:47 】  
  认真学市梦率,可以做卖方分析员了,忽悠别人一定要把自己忽悠晕啊
唐门

11-04-01 22:27

0
多谢。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唐门

11-04-01 22:27

0

【 ? 原创:忆唐  2006-01-18 14:42 】  
  1、关于宝钢产能扩张和收益率是否下降
  国内钢铁产能的扩张只能用疯狂来形容,宝钢相比而言还是比较理性的。作为新增产能,其他厂家也不傻,品种都是一些所谓的高附加值钢,如贴主所说的汽车板,家电板,集装箱用钢以及石油管线用钢等。新的竞争者未必一开始就对宝钢形成威胁,因为市场容量也在扩张,但是想维持以前的暴利是不可能的。日本、美国的钢铁工业的平均回报率都很低,中国没有理由例外。
  2、关于宝钢的竞争力
  企业的竞争力非常复杂,宝钢的竞争力也许可以从技术、装备、人才、管理、文化、资金实力等方面讨论。
  论技术,宝钢比武钢有优势吗?
  装备?有钱就可以买到,宝钢有什么好牛的
  人才,倒是真的有些人才
  管理,还不错
  文化,不清楚
  资金,绝对领先国内企业
所以从我的观点看宝钢还是不错的,但是好企业并不代表它的业绩不波动,不下降。行业景气下降,宝钢难道能独善其身吗?成本低只能保证它能比他人有更好的生存发展能力,不代表它可以跟景气度高时赚一样多的钱。那种抢钱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有重工业能长期维持45%以上的毛利率吗?
【 ? 原创:四段  2006-01-18 14:50 】  
  小结:宝钢汽车板的发展经过了十几年的时间,又何止是十年磨一剑。今后即使诸如武钢,鞍钢的国内企业盯住这块肥肉,首先要从技术上有突破,即使技术上经过几年的攻关,成功了,对于宝钢的快速反应和专业服务所带来的壁垒,仍然是处于劣势,而那时的宝钢或许规模又大了很多。
【 ? 原创:四段  2006-01-18 15:00 】  
  我所指的高收益率,已经考虑了周期因素,并不是一个数字,是指超过平均收益的一个区间,例如,过去几年宝钢的净资产收益率最低10%,最高20%――30%。
【 ? 原创:忆唐  2006-01-18 15:09 】  
  净资产收益率受折旧、费用是否资本化等影响很大,对企业来说是可以控制的
我只关心它的毛利,将大幅下滑
【 ? 原创:组合拳  2006-01-18 15:11 】  
  宝钢的净利润,马上会产生-75%的巨额增长。
  哈哈。
【 ? 原创:四段  2006-01-20 22:35 】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对于先进企业来说是一种机遇,更能体现价值;对于环保不合要求和能耗高的企业是一种压制,到了该买单的时候了。
【 ? 原创:四段  2006-01-21 16:13 】  
  价值投资群号码:19589199,欢迎加入讨论
  价值投资,不限于宝钢
【 ? 原创:竹笋炒肉  2006-01-23 00:30 】  
  一个没有诚信的公司是要折价的,尤其是所谓的龙头企业,019需要在几年内为它05年的行为付出代价
【 ? 原创:kds-polo  2006-01-23 07:24 】  
  宝钢适合长线而已
  连续三年承诺分红相当于3元出头一点买
  三年后,钢铁周期转好,宝钢股价开始又一春
【 ? 原创:四段  2006-01-23 22:04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管理)(转)
  首先,宝钢完全作到了数据不落地、数据透明化。这方面包括第一是宝钢全部指令都是计算机控制的,这是第一不落地。第二是整个生产过程中所收集的数据如质量的数据、生产的数据包括温度、宽度、厚度等完全是靠在线的PRC系统来完成的。第三就是所有上传来的数据完全是通过计算机系统自动产生的。 
  另外我要说的一个方面就是计划的优化。对于客户的定单,我们完全可以在1.5秒内做出回答,这并不是不加思索的回答,而是完全经过系统的评估做出的决定。定单的可否执行,我们都会明确地告诉客户最快要什么时候,而且是具体到一个月的某一周。高炉是不能冻结,每天都要不停的生产。像宝钢的一个高炉是每天生产一万吨铁水,共有4个。一年下来就得1200多万吨,铁水是不能凉掉的,这就要求我们要有一体化的运作,要考虑到炼钢怎么炼、热轧怎么轧、冷轧怎么轧等等良性的循环。不然的话,产品可要堆积成山了。但是宝钢更注重动态的调整,它能很好地把计划的优化与动态调整紧密衔接起来。 
  最后就是产品内在的质量。形状怎么样都是好做的,而内在的质量控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要想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炼出来的钢质量好坏、要不要轧必须明确、迅速地做出判断。宝钢在这些方面作的应该是比较到位的。 
【 ? 原创:airex2000  2006-01-31 19:11 】  
  d
【 ? 原创:组合拳  2006-01-31 21:22 】  
  宝钢,今年上半年破3.00元.
  别不信.
  他承诺的业绩和分红,他自己都不信.
【 ? 原创:老阳  2006-01-31 23:39 】  
  此贴很不错。
  多谢。
【 ? 原创:何必  2006-02-01 18:09 】  
  宝钢管理不错,产品不错,竞争力和成长都没问题,现价分红收益率也很好。
  工厂类周期性品种,公司诚信太差,现价折让不够,不值得价值投资者长线投资。
【 ? 发布:baiding  2006-02-01 21:11 】  
  好贴!
【 ? 原创:四段  2006-02-02 21:15 】  
  【 ? 原创:组合拳  2006-01-31 21:22 】   
  宝钢,今年上半年破3.00元.
  别不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真要这样我一定会像“石佛”李昌镐一样眼睛都不眨一下,因为我的判断宝钢目前的价值是10元。哈哈......
【 ? 原创:airex2000  2006-02-04 19:08 】  
  d
【 ? 原创:四段  2006-02-04 23:13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3)
  2001年 宝钢被韩国人上了一课 
  --------------------------------------------------------------------------------
  http://book.sina.com.cn 2003年11月06日 19:30 新浪读书 
  连载:25年 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 作者:王安 
 京沪高速路是中国最长最繁忙的高速路,这块肥肉留给谁?7月交通部宣布由新国线运输有限公司经营。话音刚落,就有嘀咕声传出:组建新国线公司的三家企业皆系交通部系统。
  交通部很自觉,不等别人出来质疑,自己先出来澄清说:这不是垄断,而是在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路子,并且对引导民族产业向主要经济增长点和优势领域集中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有人评价说,扯得是不是远了点,一个本系统的营运公司包揽了国内最大的一条高速路上的生意,如果不是执意要掩人耳目,犯不着罗列一大堆冠冕堂皇但却离题甚远的口号吧。
  与屡遭舆论攻击的电信、铁路、民航相比,交通部真幸运,因为它基本上还没有垄断的恶史呢。但如果谁要是以为它就没了电信那样的“凡心”,那就让谁京沪路上见。不是不黑,是机会没到。
  几乎与此同时,中国人在西气东输管道竞标中,表现得具有WTO精神。
  7月底,在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举行的首批10万吨X70管线钢全球招标中,志在必得的上海宝钢在门前失手,世界数一数二的钢铁企业韩国浦项综合制铁株式会社以低于中国宝钢每吨178美元的巨大价差拔得头筹。
  浦项的报价(每吨217美元)显然使宝钢(每吨395美元)措手不及。宝钢认定,浦项是低于成本价的倾销,并为此起草了一份“紧急呼吁书”,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宣布此次投标无效。
  浦项上海办事处首席代表韩亨一认为,浦项的X70产品之所以成本远低于宝钢,是因为浦项已有20多年成熟的生产经验,而宝钢X70产品去年才投产。
  浦项到底有没有倾销呢?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中国石油西气东输管道公司总经办秘书邵君说:“招标当然希望价格越低越好。我们对国际市场行情是了解的,招标时也有标底,浦项的报价与我们的标底差不多。”
  邵君认为,宝钢在中国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政策上理所应当对它有所倾斜,但“宝钢报价比浦项高出80%,高得出乎意料,而且大部分质量指标低于浦项,若按市场经济原则运作,我们完全可以不用宝钢的材料”。尽管如此,为了国家经济的长远发展,促进X70管线钢的国产化,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还是给宝钢安排了4万吨的生产计划,宝钢则降低了竞标价。
【 ? 原创:四段  2006-02-04 23:29 】  
  一段时间以来,武钢鞍钢的语气和宝钢也是一模一样,让人搞不懂谁优谁劣,然而仔细研究钢铁并不是那么简单就炼出来的技术和工艺,成材率等因素也很关键,本人大致的判断是宝钢与浦项在技术上落后5――10年,而武钢鞍钢比宝钢又落后5――10年,欢迎熟悉钢铁的人士参与探讨。
  以下是一些数据:05年3季度平均钢价
  鞍钢69/0.015=4600
  武钢102/0.025=4080
  宝钢345/0.05=6900
  鞍钢新轧:截止日期 2005-09-30 
  公告日期 2005-10-27 
  每股净资产 3.7元 
  每股收益 0.578元 
  截止日期 2004-12-31 
  公告日期 2005-03-17 
  每股净资产 3.42元 
  每股收益 0.6元 
  截止日期 2003-12-31 
  公告日期 2004-04-17 
  每股净资产 3.02元 
  每股收益 0.484元 
截止日期 2002-12-31 
  公告日期 2003-04-01 
  每股净资产 2.54元 
  每股收益 0.201元 
  宝钢股份:
  截止日期 2004-12-31 
  公告日期 2005-03-15 
  每股净资产 3.35元 
  每股收益 0.75元 
  截止日期 2003-12-31 
  公告日期 2004-02-28 
  每股净资产 2.83元 
  每股收益 0.56元 
  截止日期 2002-12-31 
  公告日期 2003-02-10 
  每股净资产 2.25元 
  每股收益 0.34元 
  肯定是做帐的原因,在钢价狂涨的日子宝钢的净收益率居然变化不大
  另外05年1――9月鞍钢冷板毛利率10%,宝钢30%
【 ? 原创:竹笋炒肉  2006-02-05 01:22 】  
  宝钢增发,说明他是一间没有诚信的公司。仅此一点,不买宝钢,永远不买
【 ? 原创:airex2000  2006-02-05 20:49 】  
  d
【 ? 原创:勇夺芳心  2006-02-05 21:08 】  
  悄悄地告诉你,宝钢必到20元,只要你抓得住!
【 ? 原创:四段  2006-02-06 16:16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转)
  总量过剩中的"虚缺"疑虑 
  杭州一家较有名气的酒店前几年搞外部墙面装修,取材用的是从西班牙进口的3毫米板材,共计7万多立方,花费人民币1亿元。这些年来国内一些大型建筑施工取材走的都是"进口"这条路。 
  浙江物产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生对此颇有感慨。他说,当前钢板材市场的供应"虚缺"仍然明显。一些新的镀铬、镀锌钢板材,国内缺乏相关研究开发人才,许多企业的生产设备是世界先进水平的,但是普遍意义上,我们的技术工人还存在许多差距,用新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国外就是有差距。 
  "光靠引进设备解决不了问题。"杭州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袁明观说,从装备规模上来说,国内上规模(100万吨以上)的钢铁企业已基本跟国际接轨,差距主要在工艺技术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品种和质量跟不上。"九五"、"十五"杭钢共投入技改资金数十亿元,新建了80吨超高功率电炉、高速线材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但由于冶炼工艺、工人素质方面的差距,还是解决不了钢水中的夹杂物和氢气、氧气含留问题。 
"所以,现在国内每年还要进口2000万吨的优质钢材。"袁明观说。 
【 ? 原创:airex2000  2006-02-06 20:16 】  
  d
【 ? 原创:碎骨头  2006-02-06 21:15 】  
  QFII已经开始对580000动手了,他们的底气就在于600019现价严重低估!
【 ? 原创:西尔  2006-02-06 21:20 】  
  西尔投资不正式启动600019评级为
  持有,6个月目标位5.50rmb
【 ? 原创:勇夺芳心  2006-02-06 22:02 】  
  QFII的性格,要么不动,动则上天。
【 ? 原创:airex2000  2006-02-07 20:13 】  
  d
【 ? 原创:kevinxu88  2006-02-08 16:20 】  
  国内造船成本有望降低 宝钢船用板首次挺进韩国 
  --------------------------------------------------------------------------------
  昨日,韩国三大造船企业之一的韩国现代重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现代重工”)透露,公司已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钢”)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今后将从宝钢进口造船用宽厚板。
  宝钢方面称,这是韩国造船企业首次大规模引进中国钢厂生产的造船用宽厚板。此类板材宝钢也是刚刚投产,之前国内尚没有一家钢厂可以生产。而国内造船业所需宽厚板此前大都从韩国和日本引进。宝钢的顺利投产将有助于降低国内造船业成本。
  韩国首次进口
现代重工在其声明中表示,根据与宝钢签署的备忘录,该公司计划每年从宝钢采购18万吨钢板用于造船。
  宝钢集团相关人士昨天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称,宝钢出口现代重工的造船用钢板,正是宝钢去年刚刚投产的5米级宽厚板机组,一期规划年产140万吨。而在宝钢5米级宽厚板机组投产之前,国内还没有钢厂能够生产5米以上造船用宽厚板,因此,国内造船厂要用这种类型的宽厚板,只能依靠进口。
  虽然对于此次的交易价格,双方都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透露,但现代重工方面也指出,此次与宝钢签订的价格“保持了低于日本钢铁公司提供的价格”。因此,韩国方面有报道称,韩国将逐渐加大对中国造船用钢板的进口。
  据记者了解,之前韩国造船企业所用的宽厚板除了由本国钢铁企业提供,主要是从日本进口。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韩国和日本供需双方在价格上出现较大分歧。韩国造船公司认为全球钢铁市场在走低,因此造船板出口价格应该有所下调。不过,日本钢厂则指出,亚洲地区造船板供应紧张,出口价格没有下调的必要。
  国内船厂成本有望降低
  对于国内造船企业来说,国内自行生产出了5米以上造船用钢板,也可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物资部的赵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提供造船板的钢厂主要是上钢三厂、河南舞阳和重钢几家,而他们能够提供的造船板也只是普通厚度的,船体需要的特别厚的(55mm以上)以及特别薄的(7mm以下)船板,国内几乎没有钢厂可以生产,这一需求只能由进口产品来满足。而造船厂进口的船板占到了整个造船用板的一半,这个比例在其他用钢行业中已经是很高的了。
相关专家介绍,尽管船用钢材市场价格在不断趋升,造船厂需求非常强烈,可是很多钢厂还是不愿意生产。相比汽车板,生产船用钢板的质量要求非常高,而且需要获得船级社检验证书,因此很少有钢厂愿意做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但近两年来,中国造船产量翻了一倍,用钢量也随之猛增。上海钢之家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文章介绍,虽然国内钢材价格普遍在下跌,但造船用钢板价格却一直保持稳定,而进口价格又比国内价格高出不少。国内主要造船企业――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就曾预计,仅钢材采购一项就令今明两年中船集团要比2004年多增加成本支出16.8亿元。
  -------------------------------------------------------------------------------------------------------------
  宝钢的技术层面不低,如果能把船用钢材这一块做起来,也是不得了的事。
【 ? 原创:kevinxu88  2006-02-08 16:32 】  
  就我个人来看,宝钢现在的价位的确是低估了。虽然钢铁行业产能过剩,处于调整期,但宝钢始终都是行业的龙头,手中现金充沛,技术含量高(相对国内企业)。有理由相信宝钢在行业调整期结束后,迎来更快的发展。另外,国家政策也向大钢铁企业倾斜。资产并购也将是一个题材。我从现在起的半年时间内的操作思路都是将一些其他股票上的获利投到宝钢上来,估计年内能达到5元以上。
【 ? 原创:四段  2006-02-11 23:07 】  
  谢谢kevinxu88兄提供的内容,这也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内容,我觉得高端产品不单有技术壁垒,生产经验或者工艺也很重要,即使是技术上能生产了,成熟的经验能使钢材质量更好成本更低,这个就厉害了,因为这个成熟的过程不是两年,三年的事情。
  如果宝钢的壁垒很高的话那现在的股价就不是一般的低估,而是严重低估,简直能使巴菲特动心的价格。
  希望以后能共同关心这个方面的内容(也包括质疑)!
  说到技术含量的高低,平均钢价是一个利器!
test62

11-04-01 22:25

0
上 油
唐门

11-04-01 22:03

0
四段

★读《投资王道》有感
【 原创:四段  2006-06-15 23:04  价值投资 浏览/回复:2636/4】
  时间匆匆,只浏览个大概,但因为这本书举了不少案例,从几十年的时间中来观察企业确实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东西。下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所谓自古英雄不问出身,每个行业中都可能出现长牛股,从历史上看,长牛股没有明显的行业特征。在香港出现了长实,汇控等地产金融热门行业的股票,也出现了看似冷门行业的德昌电机等,美国的万宝路一开始时也不是占尽市场优势的。
  二,是从第一个引出来的,即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们要掌握内在的东西,不要照搬照抄,美国的成功案例在香港并不能完全复制,如果我们把视野转移到韩国,相信成功企业的案例又是大不相同。
  三.对于大多数公司而言,取得好业绩就和增加了股东价值没有什么不同。以钢铁业为例,钢铁业是传统行业,成长到更大规模时,盈利自然越大,即使20年后的市场再不好某一年就亏了(像新日铁一样),但现在新日铁还可以有2倍市净率,原因是大钢厂拥有许多弱势的特许权,长期看有一定的获取利润的能力。而钢铁股如果盈利好则加快成长(指净资产)。股东价值也在同步增长。因此我们应该注重业绩,因为这是实实在在提高股东价值的手段。类似于食品饮料行业或什么行业就一定行,一定要给予高市盈率的种种概念,我们没必要迷信。因为这是由于业绩好引发的期待同时如果业绩没有实现预期神话马上破灭。
【 ? 原创:yuhang  2006-06-18 19:28 】  
  是啊,这本书很好,好早前就看过了,是朋友介绍的。也挖掘了关于林森池的一些资源,给予共享:
  在香港大学的演讲:
  http://blog.xuite.net.tw/cw903n183/stock/4866427
  在香港电台做评论节目,这个需要代理服务器才可以登录到香港电台的网站,不过他的评论挺精彩,
  进入香港电台后转到财经频道的“E线金融网”频道,他的节目每个星期四都有,但是在今年2月份左右就停播了,所以只能听之前的,播了一年了,比中央电视台的好。因为他经验丰富,能够获取书上比较难得到的知识。(讲粤语哦)
  http://www.rthk.org.hk/efinance/
 【 ? 原创:小红帽  2006-07-17 23:23 】  
  ^_
【 ? 原创:sosme  2006-07-17 23:29 】  
  值得一读再读!
【 ? 原创:超感觉  2006-09-15 14:09 】  
  他书里面那些股票并不是香港股市具有代表性的,而是简单的恒生指数成分股。
  其中有两个股票累计涨幅还低于恒生指数。
  虽然分析过程和思路、方法都挺好,但是这样的例子好像没法作为选股用,而且这种成分股的选择似乎也没有什么说服力。
唐门

11-04-01 21:51

0
关键词--超跌,操作思路,共性,大势,比较。
编者语--
看了C兄的文字,学思考其对势的理解。在股市中体会政策的多空意图是被视为战略性的,不仅散户需要领会,机构主力游资更是如此。
看到其对技术形态的剖析,越来越感觉,技术形态其实更加强化的是市场参与者的共鸣。有人喜欢突破买进有人喜欢转折买进,有人低吸有人追涨,适合自己最好。
关于ST操作,从yglrabbit兄的《淘股吧实战高手汇集 》帖子中有所提及关于操作ST的高手,在自己的思维中,往往炒作ST是市场的最后的疯狂,但又时时感觉有所偏颇,去学体会市场的节奏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关于超跌,一直惯于在技术中用乖离,可能还有人用其他指标,J线,BOLL,RSI等,除了这些C兄也提到其他方法,我想除了这些之外还会有什么?应该更重要的是去体会市场的情绪,就如炒股养家兄在其帖子中提到的相关跌的文字,需要细细品味在操作中领会。
除此之外还有比较,喜欢于价值比较AH,喜欢比较价格,走势,同行业市盈率,市净率等各类财务指标。
而这些的前提就是大势,时常在思考,大势三种,涨跌横,它们的内在是什么?
或许我的解释不怎么全面,但是从淘股吧中至少学到,热点是支撑行情这一重要理念,也就是只有市场的热点退却市场高涨情绪开始退散。
一波涨跌循环,可以学到的除了操作的技法,还有操作的思维,转做短线不到一年,在股吧跟各位前辈学,在每波操作中跟游资大佬学思路,财不入急门,但是需要更多的细心与耐心还有信念,关于热点近期有所总结,更多的是要学会体会市场的情绪找准市场最大的认同品种,去思考热点品种的共性,而这种市场共性被初次塑造成功之后便形成一种心理共鸣的赚钱效应,所以当再次炒作的时候市场的认同度便会增加,很容易成为市场的热门品种。
相信很多人总结asking兄,职业炒手兄,炒股养家兄的帖子,看到的更多就是热门品种的示范效应--深入挖掘,所以很多时候佩服的不仅仅是市场的想象力,还有高手们挖掘热点的能力,找到通性去深入挖掘,而在龙头股中linkinpark兄做的很出色,很羡慕,在游资中深南中路等各路游资大佬无论从热点的体会到深入挖掘都很强,需要我们去学思考。
000790的抗癌示范效应--600851增强---600200的高潮;
600495的高铁示范--601002增强高潮--000595,600592的扩散;
石墨烯也是一样,再往前推2010年海南,稀土永磁,锂电池 09年 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甲流,禽流感08年的奥运,农业,基建···一直往前追溯,往往这些题材的信息是很明显的知道的人越多市场炒作的氛围越浓认同感越强,只是自己还在路上,需要不断去思考总结分析用操作一步步验证,在这里感谢股吧的高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也帮我们树立了信念与决心。
体会市场的氛围和情绪,踏准市场的节奏。
一点感想,有问题请指正。欢迎交流学。
刷新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