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樟树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随着中德两国近年来经济文化往来日益密切,东西方的相互了解也日益增多。神秘的东方风水文化及复杂的汉字令不少德国人为之倾倒。而德国的啤酒、足球也让中国人着迷。但由于双方相差甚远的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两国很多风俗惯南辕北辙,两国人民对对方的不少行为做法也感到诧异。在《东西相遇》里,生活在德国柏林的设计师刘扬以简单直观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这些有趣的东西之间的差异。
刘扬生于北京,13岁时随父母迁居德国,后考入柏林艺术大学。毕业后刘扬游历于伦敦、纽约等地,2004年起在柏林成立个人设计工作室。多年在东西社会以及不同文化中的生活经历,让她对文化差异有特别深的感受以及自己独到的看法 。
《东西相遇》是刘扬在中德两国各生活13年后在纽约的创作成果。这一系列作品曾受邀在德国外交部展出,在网上也广受转载。在《东西相遇》里,刘扬透过画笔,用简单明了的图画向读者表现了德中两个社会的细节,比如两国家庭对待孩子的态度、人们旅游的方式、双方的审美观等等。大部分都是人们的日常经历,能引起德中读者们的共鸣。
对于刘扬来说 ,她只是对比两国的文化生活差异,而并非肯定或者否定其中一方。通过这些对比,双方都能更直观地了解对方,也反思自己。由于设计师个人的生活经历,她对两个社会、两种文化的理解都游刃有余,所以她对这些细节的描绘也都可以说是新颖、深刻而独具一格。
这些画非常生动,同时也让人思考。至少我看到了这些画,在印象非常深刻之余想到了许多:究竟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差距有多大?两者之间究竟有没有一点儿交叉?如果有的话,那是什么样的交叉点?这个交叉点的面积究竟有多大?此外,两者之间是否有可能在某些时候达成50%以上的相似,甚至更大胆一点假设80%相似?
达到80%看起来似乎非常有难度。中国文化如西方文化一样,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已成为中国人的特有基因,成为“遗传微粒”。中国人的老祖宗在每个中国人出生前,就把这种“炎黄基因”的大部分复制传递到中国人身上,就是说,还没出生,中国人就不由自主地成为特定意义上的“中国人”,并使之一辈子不可有丝毫更改。而德国人,或者说西方人也一样,也只能将他们祖先的基因传承下去,不会有什么本质的改变。
所以,事实上,西方人永远不可能彻底理解中国人为什么在思考方式、为人处事上会是那样,而不是这样;也永远不会真正弄明白为什么中国人的世界观会与他们的相当不同,而不是相同;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对人生意义的看法与他们的相去那么远,而不是这么近。
中国文化已经深深地刻进中国人的一切行为和思考模式之中,而要让中国人彻底改变这些文化惯,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任务”。同理,要让德国人,或者说是西方人彻底改变他们的一切行为方式及思维方式,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就区别说区别,不指望彼此有什么本质的改变,这似乎才是理解东西方文化的最理想境界。这也应该是看这些画作时的最佳心态吧。
为方便阅读,同时转入了读者点评。但终究是一家之言,我相信,读过之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