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东京电力:24日,在福岛核电站南侧的放水口,检测到海水中放射性物质沃素的含量为法定限度的146.9倍。并检测出新的两种放射性物质:钌和碲。
=========================================
晶质铀矿自发裂变产生钌、银、碲的同位素探索
文献名称:晶质铀矿自发裂变产生钌、银、碲的同位素探索
前言:为了阐明对铀的自发裂变现象,采用热电离质谱测定法对几种类型晶质铀矿样品中的Ru、Te和Ag的同位素组成作了测定。由于自发裂变碎片有可能加入天然同位素中,在几个样品中的Ru、Te清楚地显示出了~(99)Ru、~(101)Ru、~(102)Ru、~(104)Ru,~(128)Te、~(130)Te同位素异常,而Ag由于较小的裂变产率,不能从同位素测量中得到裂变成因的Ag。从Morogoro(坦桑尼亚)某晶质铀矿得到的Ru裂变模式表明,这种晶质铀矿可能已经处于中子诱发~(235)U裂变的临界条件。
由此推断裂变反应并未完全停止,如果中子数量增多,达到重返临界条件就大事不妙了。
0
这个。。。我只想知道TMD到底搞好了么???这都过去近10天了。
别说电线还木接好。
0
拖延是事实。原因无可奉告
凤凰李淼 (设置备注)http://t.sina.com.cn/limiaotokyo
17日,东电曾准备直接将2号反应堆内气体释放到外部(dry vent)。这种作业比wet vent释放核辐射多100多倍,东电有责任提前对媒体公布。但东电4天后才公布信息。采访东电说,18日已向政府报告。但政府对凤凰说,23日才接到东电报告。问题到底在哪个环节??对暧昧不清的解释,记者们的忍耐也快到了极限。
今天 13:02 来自新浪微博转发(185) | 收藏 | 评论(93)
最新:采访东电隐瞒不报中子辐射问题。东电说检测到2次中子辐射,15日发现其实是13次,却23日才公布。我问,“为何是13次却不公布?” 东电答,“测量仪器数据解析有遗漏”。我又问,“拖了8天不报的原因是什么?” 东电答,“拖延是事实。原因无可奉告”。中子辐射核裂变时产生,东电说,这次是微量。
今天 09:13 来自新浪微博转发(300) | 收藏 | 评论(124)
今早采访东电,东电对凤凰证实;福岛核电站2号机,18日,2名工作人员交换水泵马达作业时,测到现场核辐射高达500毫希弗(此前测出的最高辐射量是400毫希弗)。日本政府在5天后才公布这个消息。东电轻描淡写地说,那2名工作人员辐射量只有50-60微希弗,健康不受影响。记者们已经出离愤怒了。
0
楼主天津人
0
环球网军事频道国际军情中心3月23日报道,参与救援日本地震海啸救援的美国海军罗纳德里根号核动力航空母舰(CVN 76)在完成了对日本的救援任务返回后,对全舰及舰上所有载机等进行了彻底的洗消作业,以消除参与救援日本地震海啸灾难时受福岛核电站泄露影响所受到的核辐射污染。
据外媒报道,美国里根号航空母舰赴日本参与救援时,舰上全体成员遭受长约一小时核辐射,该辐射量相当于正常水平时一个月的总和。
报道称,航空母舰在驶向日本时,正好穿过从日本受损核电站散发出的放射云,使得船上人员暴露在核辐射中。
0
最危险机组就没有一个稳定的龙头,天天换。
0
估计要搞出事来,现在要么清仓,要么买防辐射药
0
日本《读卖新闻》消息,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员会今日称,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炉心燃料可能有三分之二以上已经溶融,相比2、3号机,1号机的状态是最危险的。委员会目前正着力解决1号反应堆压力的异常上升问题。
0
日本原子力安全委员会在今天凌晨宣布“将在今天决定是否打开1号机组的排气阀门”。有记者问“这是否会放出大量放射物质?”,回答是:“是的,但是目前1号机组的情况比2、3号更危险,虽然注水后堆内温度有所下降,但依然超过设计温度”。
4分钟前
0
现在4个晶莹剔透的盐壳正厚厚实实的罩在1~4号反应堆安全壳、甚至压力容器更甚至燃料棒上。
孤注一掷的浇海水是可拖延些时间,但却把事态推向更加无法挽回的境地,假如内循环冷却系统不能马上修好那意味着什么....
何况这次还是4个,刚刚又闻5号自冷却系统也失灵了,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