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沉思录: 交易·人生·情感

11-03-27 09:20 2397次浏览
朵儿2012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股市和汇市搏杀多年,打算写一些个人的体会和领悟,算是多年以后的一个小结。随机漫步,写到哪算哪,不作具体的规定和计划。但重要的是,本文都是基于个人的真实经历和思考而来。看山成山,看水成水,有心的读者自知其味。

先从交易谈起。

什么是交易?

一般而言,交易是人与人之间基于对交易对象认识的差异和彼此的需要进行的互换活动。只要有人存在,就有各种形式和各个领域的交易活动。从基本生活物资到精神领域到政治权术,肉体甚至生命,都是可以交易的对象。自然,任何形式的交易都必然与人性息息相关。

过去的400年来,随着股票的出现和金融市场的发达,金融市场的交易活动比任何领域都更为频繁,与此对应,对人性的深入也体现的更淋漓尽至。

交易的英文名是trading,可以理解为做有形商品买卖或是无形商品买卖。是的,金融市场里超级频繁的交易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买卖,通过分析风险看准机会后投入资金以期获得大于本金的回报。另一个英文词speculation,投机,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交易活动的发生必须有2个条件:

第一,交易双方对交易对象的认识有差异,如果双方都看好某个股票,是不可能发生交易的。买入一方因为看好某个股票前景而愿意买入对方抛售的股票,另一方因为不看好某个股票的前景或者是更愿意将手里的股票换成现钞而选择抛售,这样的认识分歧出现是交易的基础。

第二,交易双方在交易时都有对方需要的东西。如果买方看好某个股票,却没有现钞或者心理层面的因素来满足对方,交易就不可能发生。市场中的超跌和超买有时往往是基于这个原因,资金面对市场风险的恐惧以及心理层面对股价安全感的缺乏往往会导致交易很难发生进而一再的超跌或超买。

所以,在仔细观察市场波动状况时,琢磨一下市场的买方和卖方都是什么类型的力量,往往会有助于对整体市场形势的清醒判断。有句股谚说的是“天量之后有天价”,在关键阻力位放出天量成交,这样的大买家一般不可能是散户,经验丰富的交易者往往能从中捕捉出主力的决心。

二战以后,以往那些因为人与人之间智力的交锋,对各类社会资源的争夺而必然爆发的战争,随着人类文明的提升与和平力量的强大,世界主要的强国间已经很难出现以往那样的超大规模毁灭性战争,人类的各种贪欲和人性的较量很大程度上转移到金融市场以交易活动的成败来体现这样的搏杀。

放眼当今世界,作为头号强国的美国,虽然也经常发动局部战争,但并不是像千百年来的那些帝国一样依靠战争的血腥杀戮来掠夺所有资源,而是在华尔街的那些精英主导下主要依靠在金融市场的霸权来占有他国的实体经济发展成果。

是的,金融市场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每天每时每刻或大或小的交易双方都在进行着智力和资金的决斗。

每个交易者都是在战场上厮杀的战士,只不过以前的战士都是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而现代的交易者是以自己的资金。

从这个角度而言,交易资金就是交易者的生命。这也是为什么保住本金对交易者而言是压倒一切的大事。股市里没有了交易资金的交易者和战场上没有了生命的战士一样只能成为让人惋惜和追悼的对象。

很多年前,我看巴非特的一些资料,里面有人问巴非特做股票最重要的三件事情是什么,巴非特回答:保住本金,保住本金,保住本金。当时的我很不以为然,以为老头故弄玄虚。多年以后,经历过很多次的痛彻心肺的爆仓,才真正明白巴老头说的是至理明言啊。

这样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使得我们不可能在金融市场收获和平。零和博弈的本质使得金融市场的和谐体现在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那份壮烈。

能够在这样的战争中长期活下来的,一定是运气足够好的,意志力足够坚强的,拥有足够人生智慧的交易者。

一般而言,金融市场的交易者平均受教育程度、智商水准、财富地位都要优于其他领域。

确切的说,身缠几万或几千万甚至几十亿来到股市的交易者,有谁会承认自己是个来送钱的蠢货呢?

每个来到股市的交易者都相信自己的智力优于大多数人,相信自己能从市场中赚到大钱。但残酷的事实是绝大多数交易者都只是过来送钱,只是以自己的奉献作为金字塔底座,从而培育出巴非特、索罗斯这样金字塔尖绚丽的市场之花。

人们在股市做出交易决定的时候不可能认为自己很愚蠢认为自己的决定是错误的,否则就不会在当时做出那样的交易决定。

但一个100%的事实是,绝大多数人,绝大多数时候的交易操作,都是错的都只是给少数赢家送钱。股市里的长期赢家永远都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

如果能认清这个事实并且真诚的面对,可以有助于交易者心生敬畏,进而心怀谦卑时时提醒自己:我是多么的渺小,我的判断和决定大多数时候都可能发生错误,我从来都不是一个完美的人。

没有人可以成为完美的人。世界上完美的只有神,永远不可能是人。

交易,首先是一个世界观的问题。
打开淘股吧APP
3
评论(15)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朵儿2012

11-04-26 04:32

0
继续更新。


交易者必须具备的三种品质

守拙,耐心,警觉。缺一不可。

何谓守拙?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每个人来到世间自然有其价值所在,各有其能力,长处和贡献。

但每个人又都是不完美的,都是有缺陷的。守拙就意味着承认这一基本事实,真诚的面对自己的缺陷并采取务实认真的态度来应对和防范。

在具体的交易收益目标上,守拙意味着清醒和冷静,杜绝疯狂和不切实际。任何领域任何行业,超过50%以上的暴利都是非常稀有难以长期持续的。

不少人某一年或某几笔交易赚了几倍获得厚利,便自认为比股神还股神,以为自己的交易系统可以所向披靡以后的交易也能赚这么多,其实就是守拙很好的反面典型。假如以10万元本金每年3倍为例,这样的速率只要能持续十年事实上就足以让其成为十大首富之一。做股票的人有几个连10万元本金都没有呢?

这样的认识误区在于忽略了交易的概率本质,某几次的交易厚利很可能更多的应该归功于当时的市场形势而不是误以为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交易系统的成功。真正的交易高手,其能力往往是体现在风险的控制上而不是具体某个阶段的交易获利多少。对这样的高手而言,每笔交易亏损多少都是在自己的掌控中的,至于获利多少是由市场来决定的。从兵法上看,也就是说,先求败,后求胜。

例如,巴非特前几年在中石油经典的交易投机中,这一点就体现的很明显。他的买入已经计算好了可能的风险和收益,当时这笔交易的RRR(Risk Reward Ratio)肯定是足够让他满意的。或许他准备持有个七、八年赚个一两倍,但他绝对不会预料到买入两年的时间就可以赚10倍跑掉。他能够选择在那个超低价位介入,那么当时在买入中石油的时候已经分析好自己可能的最大损失是多少,而究竟能赚多少,事实是由市场决定的。

现存的交易大师里,索罗斯和巴非特是两座难以企及的巅峰,两个人合计超过100年的交易经验。但长期下来各自年均收益率也只有22%-28%而已。战后60年全球的100多亿人中也只有这两个人能够始终屹立在市场的巅峰。

如果能真诚的面对这样的事实,你会去挑战地球引力总是梦想每年50%甚至几倍以上的收益么?

银行的每年定存利率一般也就2%左右,除了毒品之外的绝大多数实体行业的收益率能超过10%就不错了,要知道聚集了最多产业工人的绝大多数制造业的收益率低的惊人远远达不到10%甚至成本稍有波动就立即亏损了。

如果认识到这一点,从行业生意的角度看,职业交易年收益20%是不是就足以满足?30%是不是已经足够好?50%是不是足以好好的庆祝?

如果能够守拙,先求败,后求胜,每年的收益目标20%-50%,在交易心理,交易惯,交易频率,交易系统的构建,交易标的的选择,等等很多方面都会有根本的不同。

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在交易中守拙意味着严守自己的能力圈,明明白白的赚钱,不去挑战地心引力不去试图成为市场的主宰让自己陷入疯狂的状态。这是确保交易一致性的基础。

一笔交易赚了50%,接下来一笔交易如果亏了50%,就意味着原始本金已经亏了25%。

金融市场的奇妙在于会把你身上的缺陷甚至平时几乎从来都意识不到的潜在缺陷都以几十倍或者几千倍的规模放大。

做股票多年的交易老手都有过不断赚钱的经历,但往往某几次人性的弱点没有控制住,就把利润全部吐出去甚至亏损。交易时间一长,往往就会感觉如爬楼梯一样,辛辛苦苦的爬了99层楼却一脚摔下来前功尽弃。日复一日,职业交易者的西西里弗之悲,着实让人扼腕。

很多人都只能将之归功于心态等因素。其实,心态是个很玄的东西,好的心态并不是靠想当然就能拥有的,和深刻认识自身缺陷并制定和执行具体的交易防御计划紧密联系。

交易这个领域,没有谁是全天候的战神可以在任何市场的任何阶段以任何形式来获取利润。震荡市和单边市都各有特点,各有适应的交易系统和惯,有些人适合做震荡市,有些人适合做单边市,有些人适合通过价值的阶段性估计来获得交易收益,有些人适合通过趋势的阶段性分析来获得交易收益,短线中线长线也各有各的活法。。。。

多元万象,一直就是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认清楚自己的长处,不要去妄想自以为掌握了市场圣杯任何市场自己都可以通吃。市场里没有这样的圣杯。

守拙,意味着把你惯的适合你的成功交易方式简单的不断重复。

能够守拙,已经是对自己进行了深入的和长期的反思。意味着对自身人性的弱点挖掘到一定的深度,已经可以很大程度上限制住交易时这些弱点带来的巨大风险。如果能深入的了解自己,自然就了解了世界。

但要承认自己的错误和缺陷是何其不易!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能真诚的面对自己的错误和缺陷呢?数以亿计的股民,有多少能真诚的反思和承认自己人性的弱点?

守拙,事实上是对自己的战斗。
朵儿2012

11-04-26 04:30

0
云天渐,你好。谢谢支持。
云天渐

11-04-25 01:57

0
专程顶帖
朵儿2012

11-04-22 10:53

0
本来想贴图,结果始终格式不对。真不爽。
朵儿2012

11-04-22 10:53

0
行者你好!
爱国的事情暂时交给其他人去考虑。先想想交易的问题。

有段时间没来更新。看到一个不错的板块推一下。

601866,目前价位4。61元
601919,目前价位10。25元
600026,目前价位9。93元

以现价计算,预期半年至一年内的收益率不低于30%。达成目标的概率超过90%,可以重仓介入。
朵儿2012

11-03-29 22:57

0
插播一下。
看到中青报去年的一篇不错的文章,转过来。
 被洗脑的愤青理解的爱国就是不能指出中国的任何不足,就是反美反日反世界一切发达国家;而理性的国人痛苦的是始终无法将爱国与爱政府爱党区分开来,一直无法理直气状的将对政府的批判让其他国人理解和接受为爱国。

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爱国?看了这篇文章让我很有共鸣:爱国应当是基于个人的情感和内心的选择。

徐百柯:国庆节谈韩寒与爱国主义

央视整整10年前的一期对话节目,近来在网络上被人频频提及,主角是当时声名初起的韩寒。节目中,专家分析和观众提问,这个少年的成功屡屡被质疑,从经历到个性,他被审视的目光评头论足。不奇怪,如今许多韩寒的拥趸看后忿忿不平,并把满腔恨意直直抛到10年前,质疑栏目组的用心,嘲笑专家的分析,鄙夷观众的“唧唧歪歪”。

最受追捧的评论是,节目中作为“好学生”来反衬韩寒、来“歌颂中国教育的好”的女生黄思路,北大毕业到了美国,嫁了美国人;而韩寒,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辍学小子、被认为破坏“80后”形象的人,10年后继续留在中国,成为一名公共知识分子。

评论沿这一逻辑继续。有人拎出北大女生马楠,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时,她借提问机会表达对美国的不满,引来叫好声,结果嫁了美国老公,去了美国。还有人提到哈佛女孩刘亦婷,当年声称准备报效祖国,满载国人的期望,结果在美国做基金高管。多数评论认为,这些一度风云的青年人,衬托出韩寒的价值,而这种价值的核心之一,在于坚守中国本土。

话题由此引至“爱国”。学者郑永年曾分析过中国近年来出现的知识和财富“退出”潮(前者主要指留学,后者主要指移民),他引用政治经济学家赫希曼关于公司、组织和国家如何衰落的理论,指出组织衰落的主要原因在于失去成员的“忠诚”,即如果成员 “退出”组织,那么组织必然衰落。所以如果要防止组织的衰落,就要维持成员对组织的“忠诚”。如何保持成员的忠诚?有两种途径:一是组织为其成员提供满意的服务;二是容许成员发出“声音”,批评组织的不足,从而令组织改进其服务。

郑永年的判断是,知识和财富的“退出”潮反映出一个重要信号,就是人们对“声音”机制的效用已经失去了信心,对一些体制已经失去了信心,因此开始选择“退出”机制。与其他社会一样,占有知识和财富的是中国社会中最有能力发出“声音”的两个群体,一旦这两个群体选择“退出”,内部改革必然缺乏动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管我们如何评价当初韩寒的辍学,即选择“退出”他认为束缚自己的学校教育体系,但他在更高的价值层面显然并未“退出”,而是选择了坚守,选择了“声音”机制,持续地对自己的祖国、自己生活的社会发言。

坦率地说,目前的“退出”潮更多是基于理性和现实的选择,或求自我发展,或求自我保护。这也揭示了当代中国的一个窘境:基于情感和心灵的选择,几近枯竭。

记者卢跃刚曾深入研究过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奈。尤其打动他的,是科尔奈思想的源泉、思想的主体、思想的根本,在于他的民族、他的祖国。科尔奈受邀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在爱因斯坦工作过的地方,这是一项崇高的荣誉,但在签订协议时,科尔奈提出一个要求,要有一半的时间待在匈牙利。

在卢跃刚看来,整个东欧国家的知识分子,从肖邦、斯梅塔纳,一直到科尔奈,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把祖国作为自己思考的背景和舞台,更作为自己思想的归属,这个特点让人感动。“在自己的土地上思考的知识分子,这样思考的姿态、方式,特别值得中国的学者、中国未来可能的思想家们效仿,或者做参考。”

我们的经验里,某些虚伪或异化的教育导致了信念的庸俗化。实际上,这种围绕着“祖国”思考问题的情怀,这种真实的“爱国主义”,在今日尤其应当予以推崇。

但愿有更多这样的人——基于我情感的选择,我不退出;基于我内心的选择,我说出来。

回到10年前那期节目,对话中有一个暗含的主题是,“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管是 10年前,还是今天,这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韩寒的辍学,他的桀骜,他的反智倾向,都非普遍的需要。但至少有一点可以明确,我们需要一些留在祖国的人,一些能真切地感受这片土地的乐与痛,并加以描述、提供解析的人。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朵儿2012

11-03-28 21:52

0
燕萧: 你好!互相学。

交易者777 :你好! 互相学。

冰封时代: 你好!
冰封时代

11-03-27 23:49

0
不错!等待。
交易者777

11-03-27 22:07

0
学一下
燕萧

11-03-27 21:13

0
搬个凳子,专心学!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