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登录/ 注册
主页
论坛
视频
热股
可转债
下载
下载

交易原则的相对性

11-03-23 23:12 20579次浏览
大闸蟹
+关注
博主要求身份验证
登录用户ID:
技术分析的相对性



对于技术分析的好处或坏处我就不说了。毫无疑问,对于相信技术分析的人,无论他们持有什么样的技术分析理论,一般来说都会相信“右侧交易原则”的操作教条。但是仔细想来,这个教条并不是可靠的,或者说也是相对有效的。

什么是右侧交易原则呢?这个原则的意思是说,要等技术分析的趋势走出来之后才能买卖,这是最可靠的操作。用吃鱼的比喻就是放弃鱼头和鱼尾,每次行情只要吃尽鱼身子就很满意了。因为鱼头具有不确定性,趋势没有逆转,盲目地买底会挨套,犹如接飞刀一样的危险。右侧交易者相信投资不能第一个发起攻击,早冲一步是烈士,晚冲一步才是英雄。

这个原则说起来很有道理,几乎令你无法反驳,因此几乎是所有的技术分析的拥趸者的至高操作原则。当然从理论上说,任何技术分析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因此从技术分析的认知到操作行为,也只能是右侧交易。

但是我为什么说这个原则也是相对的呢,这是因为第一,我们对于趋势的认识是相对的,由于对于趋势的判断不清,所有的右侧交易只能是空话。很多右侧交易者不停得挨套—割肉—再挨套—再割肉,直到踏空,就是这个原因。第二,由于市场交易者的尺度不同,无法确定是那个层次上的右侧。例如60分钟的右侧和日线的右侧不同,日线和周线或者月线级别的右侧更是不同。因此很难选择。第三,因为市场存在着欺诈。右侧交易很容易陷入机构设置的陷阱。

我们看下面的上证指数图形,6124下跌的趋势我用红字黄圈表示,奇数为短期的底部,紧跟的偶数是右侧,可以说每次右侧交易都是陷阱。1664点以后的时间呢,用红圈黄字表示,相对于1的位置而言,其实都是右侧。只是在右侧中有不同的高低点。每个人都希望买到最佳的位置,但是谁能做到呢?因此右侧交易是相对的原则。我这里用的是指数k线,其实个股的k线道理也是一样。


关于左侧交易原则又是如何?左侧交易是价值投资喜欢的操作原则。其实也很难。因为左侧交易原则不仅要考虑估值问题,也必须考虑趋势问题。所谓的安全边际,我认为其实就是趋势问题。甚至像巴菲特之类的超级高手,也并不能按照左侧交易的原则买得很完美。因此,实际上也并没有单纯的左侧交易问题。
打开淘股吧APP
33
评论(290)
收藏
展开
热门 最新
大闸蟹

13-03-28 21:14

0
朋友,你经历过07年的530行情吗?那是一次半夜鸡叫地震荡,有些股跌了5个停板。我相信本次的震荡不会是530,因为规范银行理财对股市是利好----当然是中长期的,短线的冲击完全是银行股的价格波动,而银行的股息率已经非常优异了,不仅仅超过了固定收益券的收益率,而且银行的成长性一样优秀。例如浦发银行的市盈率5.5倍,招商银行的市盈率5.7倍,就是这个价格,还是12年的估值,这些银行13只要有百分之10的成长,估值就破5了。这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你为什么还要扔掉馅饼呢?可怜可怜这些恐惧的人吧,这个时候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巴菲特的投资理念不就是把股票当成固定收益率的证券来买吗?股市投资没有什么秘密,那就是看明白事件的真相,和大多数人的做法反动,你就是赢家。

  股市不会因为一个政策的震荡崩溃,我相信今天的这个裂口很快就会补上,由于清明节的原因,有些避险的资金不愿意入市,这不就是给你的一次好机会吗?不要在乎短期的下跌,不要跟着大众跑,做一个有理性的独立的投资者,你距离成功就不远了。最后说一句,申银万国一直看空股市,其实没有那么多的理由,只是因为他们是股指期货的空头,这令我想起95年的万国证券公司,盲目地和市场对着干,最后落得一个破产的命运,最后和申银合并,似乎目前万国的阴魂附体了。对于那些股市期货中的空头,高兴之日也许就是崩溃之时。
大闸蟹

13-03-15 08:36

0
文/By : 王力群 RandyWang.台北


金刚经说:『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这话用在K线学上面,到真有点异曲同工之妙。

依照我个人的粗浅经验,真正实战中用到的K线学,跟我们目前在市面上所看到的K线学、以及所谓专家老师脑袋裡所装的那些K线学,差距非常大(所谓K线学,即非K线学,意思就是不是市面上看到的那些K线学)。

(以最多人使用的日K线为例)K线学的学重点,一言以蔽之,就是:我们要学在某些时候「不用」K线学,远比某些时候「能够」使用K线学──来得重要的太多了!

日K线学跟形态学、平均线学相比,K线学的格局毕竟是比较小,然而,一般群众并不喜欢格局大的东西。

K线学在很多的时候,都不能用。此时,操作者必须凭着自己的睿智来判断这里到底能不能用K线学;不管能不能,都要下决策──如此一来,就有点像预测法。换言之:K线学的性质偏向于预测法;虽然我们可以把某些非常强势的K线组合纳入机械法的行动准则,但是像这样的K线毕竟还是不够多。所以,有更多的状况,是由形态学跟均线学当主角,不能太执着于K线。

一般人学K线最失败的地方,就是误以为每一根K线都有他的意义,然后可以按照此意义做进出。──每一根K线当然也有他的存在意义,但绝对不是每一根K线的意义都那么明显,也不是每一根K线的意义都大到可以拿来当作进出的依据。

问题是:要把以上这段话的道理教给群众知道,是一件非常艰困的工作。一般人乍闻此道理,第一个反应是茫然,然后陷入虚无,接着就会有人认为散播这种道理的人是无能之辈──因为外面有很多人、很多书都在教K线学,怎么就没有听别人或别的书上提过类似的说法呢?……群众不知道的是:他被骗了──被骗并不严重,也不可耻,重要的是:当有人告诉你你被骗了、而且把这个理由讲给你听的时候,你能不能脱离情绪的障碍,冷静下来仔细思考这些理由是不是真的全无道理?

K线学的修练过程,大概如下:

1、首先,你要鼓起勇气来,运用你的大智慧,把市面上所有讲K线的书作一个大淘汰。──这对一般人而言,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一般人的智慧不高,缺乏怀疑的精神、缺少大破大立的精神。
2、用『无所染浊』、『无所执着』的客观眼光去观察k线,累积实战经验。
3、拿到初步的正确的K线学知识。但要注意:在K线学之中,智慧远比知识重要!而且重要太多!
4、开始练K线的历史资料(日K),一根一根做模拟实战、思考。
5、每一个K线的线型,都要跑历史资料。以子母线为例,我大概搞了五百张图形以上的研究报告。
6、跑完一个K线的线型历史资料,再跑下一个线型。总共(至少)大概有20多个重要线型。
7、不是跑完就没事了,以后还要常常拿出来複,如果不经常複历史K线,功力百分之两百会退步!──这一点非常重要!

◎目前K线教育的概况

目前我们的K线教育,最大的烦恼是同学的学时间不够。这问题我们自己也要负责任,因为课程时数不足。虽然是有补救措施,但是一般学生并不会利用这些补充(额外自由发问)的时数。

让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说:K线的教材,太庞大了!真的需要毅力去消化。不过,教材如果整齐,则祇是分量多而已,内容的难度不会太高。

K线教材的庞大,给了我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股市中有些技术的养成教育,教材本来就是这么庞大,如果看到市面上的K线教材不大,那就很有问题了。

但是,这些道理,一般人是不会听进去的。目前只有不断地劝告,看能不能挽回一些。

K线教育遇到的阻碍,其实跟其他的观念教育一样,都是大同小异。而一般人从潜意识裡面发出来的那股抗拒正确知识的力量,真是令人不寒而慄……。

最后跟同学讲一下K线的研究法:

A、首先要拿到相关配套的正确知识:『均线学』、『形态学』、『量价学』。
~对一般人而言,想要拿到其中一项就很难了,更何况是三项。

B、观察K线与均线之间的互动知识。

C、观察K线与形态之间的互动知识。

D、观察K线与成交量之间的互动知识。

E、观察K线与『均线学』、『形态学』、『量价学』,四者溷合在一起的互动知识。

目前坊间的K线书籍,大概只有单独列入K线,其他的都看不到,于是就毁了(悔亦可)。
大闸蟹

13-03-12 21:13

0
每天都试着让自己在起床的时候比以前更聪明一些,虔诚且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没必要跑得太快。但你希望自己能跑得更快....每次都努力争取,天天如此。最后,如果活得足够长,大多数人都将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
大闸蟹

13-03-11 20:20

0
操作系统的建立与执行时发生的问题!

在股市中投资或是操作,都要有计画。如果没有计画,操作者必死。如果没有投资计画,长期投资者或许有少数能够存活,但也多半沦入随机致富的陷阱。由此可知计画的重要性。

整个股市操作计划的大纲如下:

1。首先要拿到正确的核心技术。

2。把『核心技术』给保护好──用什么来保护呢?……用『风险控管』、『资金调配』、『停损机制』等等来把核心技术给包裹起来。

3。当我们把核心技术给包裹起来之后,第一个『操作系统』就完成。

4。如果您用的核心技术是长线操作法,那么,这个第一个出来的系统就是属于长期的操作系统。(为了方便,以下简称为长期系统。)

5。如果您用的核心技术是短线操作法,那么,这个第一个出来的系统就是属于短期的操作系统。(为了方便,以下简称为短期系统。)

6。长期系统通常比较简单。(一般人学不会长期系统的原因是本性被矇蔽,而不是技术细节的问题)因为简单,所以长期系统可以单独运作。换言之:长期系统的获利率就应该很优秀了。

7。短期系统有些简单、有些複杂。(一般人学不会短期系统的原因是技术细节的问题,以及反应神经的问题;反应慢的人在大多数的机会裡会吃亏)。重要的是:短线系统通常都要搭配长线的知识,操作起来才会安全。所以:操作短线的人除了短线系统之外,我个人认为要把长线的知识考虑进去,才是正确的。

8。因为短线需要长线的保护。或者说:用中线来保护短线、用长线来保护中线。所以:短线系统需要的知识很多。

9。此时要考虑:

●(1).你如果只做长线,那么,一个长线系统就够了,不必去管短线。

●(2).你如果想做短线,那么,你除了一个短线系统之外,

也可能须要中线系统,以及长线系统的辅助。

●(3).如果要动用到中线跟长线的知识,

那么,你的学计画就应该把中线跟长线的智慧给包括进去。

●(4).如果坚持只用到一个短线系统而不管中线跟长线,

那么,就要看你的短期系统能不能解决当短线速度太快而引起暴涨暴跌的停损问题。

讲到这裡,要先停一下。跟大家要补充说明的是:目前在各个地方,所使用的短线系统千奇百怪,一个人的力量,很难把这些系统都做出谁真谁伪的判别,更何况有些操作者并不一定会百分百按照自己的系统去做,所以操作出来的绩效表也不一定能够忠实反映;而且,大部分的操作手都不只操作一样,很可能操作好几样(股票、期货、选择权等等),所以你光看他的某件绩效表可能会不准。所以,很多人认为一个系统最好是用机械法,尤其是电脑程式交易,这样比较好验证──这个观念,有它的道理,我不是很反对;但是这其中的拿捏程度,不是那么简单;虽然机械法是比较方便成立一套系统,但是其中会有很多隐藏不见的预测性质存在(或是说预测的陷阱),这一点,读者应该注意。换言之:一套系统不可能永远是百分百的机械法,而是需要一些适当的人工监督管理以及手动的参数调整。除非人类的智能已经成佛,否则由人脑所写的电脑程式或是机械法则,暂时还不能够完全掌握市场的演化速度。也就是说:人脑要跟及电脑(或是由人脑所建立起的制式的操作法则)合作才行,目前,如果完全交给电脑去做,短线系统就会面临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改参数的问题。如果是长线系统,两次参数的更改时间就会比较长,大概是十年左右就面临一次比较大的更动。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操作者在十年一个大关过不去的原因,因为系统老旧、观念过时、没有更新。

此外,讲到这裡,已经进入一个境界了。这个境界几乎是所有的资深赢家都沉浸在其中作研究的。也就是说:从上面的第一点到第九点,已经距离一般的股民很遥远了,也距离我们自己当初拿到『基本的核心技术』的日子很遥远了──所以,股市学有时效的问题;股民如果把人生最宝贵的一段时光花在「到处寻找秘笈」,那就太可惜了。交易市场裡,『正确的技术』就好像是一个大花园,裡面开满很多的鲜花──但是一般股民只是在花园门口看到角落裡的几朵美丽的小花,就认为自己很懂股市了,而不知道自己连门都还没进去;有些人甚至是连门都还没看到。──几年前我还会针对此一情形对别人给些建议,后来发现一般股民太多自大狂了,根本没把我这个资浅拙劣的小小投资人的建议当真,所以最近一两年我就很少讲了。不过希望已经看到花园大门的同学们能够知道自己目前的处境,不要看进门之后又空手而回。

以上的第八条跟第九条,就是叫你选志愿。选长线就长线,选短线就短线。但问题是:有志于学股票或期货者,都会在学了以后改变自己当初的志愿,这就好像我年轻的时候念的是工科,但现在却没有继续走工程师这一行。人生有许多际遇,也有许多选择,随着年龄的增长与身心的变化,会有许多不同的看法。但是,在交易市场中学,有很多诱惑,会让人的傲慢跟贪慾膨胀,所以造就了许多歧路亡羊。大致说起来:天资不高的朋友们,不能做中线跟短线。但问题是:谁来判断一个人的天资高低呢?……有的人有自知之明,有的人没有自知之明,而且,进这行的人,通常都有点雄心壮志,为了想多赚几个钱,就豪气干云,认为人定胜天、勤能补拙。于是乎,就种下了很多未来的悲剧种子。

我知道大多数的专职操盘者都希望『长、中、短三条线的利润都能够嚐到』。依照我个人的观察经验,很多人嘴巴裡说自己不做短线,但是等他一入市场,沾了锅了,心底的潜意识就暴露出来,此时,即使他想要用长线系统,但是满脑子的观念却都是短视近利、急躁浅薄,这样当然做不好。不过,在这裡,我就直接讲『长、中、短三条线一起操作』的状况。

接下去正式讲第十条以后的。

10。当两个以上的系统同时运作的时候,其优点是长线保护短线,但是这裡有一个问题要解决,就是:两个系统会打架。──这句话的意思是:当两个以上的系统同时运转的时候,『风险係数』的计算,以及『停损点』跟『停利点』的设置,马上就起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一般的交易者都不太会察觉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短线的进场点,很可能是长线(或中线)的出场点;而长线的进场点,却往往是短线(或中线)的出场点。所以,操作者在实战的时候,必须要兼顾大格局和小格局,才不会犯见树不见林的错误──但是!同时要『见树』又要『见林』,这对很多操作者而言,是个极大的困难──换言之:如果要求操作者同时『观照全局』,这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一般人只会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事物,而不会去想看看更大的观察范围或是去想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这样一来,督促他们要『长短兼顾』,本来是一番好意,想让他们避免掉「顾前不顾后、看短不看长、看小不看大」的毛病,结果反而是让他们「一心二用、分身乏术」。

为了避免『长短兼顾』所发生的「一心二用」的窘况,操作者有两种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解决管道是治本,也就是透过教育(不论是自我教育或是老师给予的教育)把自己的心态训练得更成熟,能够『观照全局』,于是也就很自然地『长短兼顾』了。

第二个解决办法是治标,就是开两个帐户,或是两个系统(一长一短)各自操作各自的商品,彼此互不侵扰。

这其中,第一个办法才是正途,但是效果慢。通常我们都曾经使用过第二种,也就是分开帐户操作,不同的交易帐户操作不同週期的对象。不过,我要特别指出:这个治标的办法只是暂时的办法,如果操作者一直迟迟五法搞懂长线跟短线的差别,那么,他对长线跟短线的进出点的认知就会有争议,这样一来,就算开再多的帐户都没用。

当我们知道两个以上的系统在同时运作的时候所可能会产生的矛盾现象以后(其实这个矛盾是假的,重点在于我们自己的认识不清,或是执行力被中断!),我们才算真正踏进了专业操作的大门。于是,接下来我们就要面对在「系统重迭」的时候所发生的三个问题:,『风险係数』的计算,以及『停损点』跟『停利点』的设置。
大闸蟹

13-03-11 20:09

0
高手的唯一标志:  面对市场无尽的波动,心态稳定

不要害怕出错,不然你永远不会正确。发出了入场信号,就去做做看,做了再说,不要因怀疑、犹豫而耽搁。吴清源曾说过,求胜的心理是多余的,是杂念。只要尽力就行了。不只下棋,做其他事也一样。急切赚大钱的心理往往容易搅乱交易决断。按照自己的投机之道去做就是了,严格执行自己的交易系统比什么都重要。
大闸蟹

13-03-11 07:47

0
长期投资VS波段操作 - 钟兆民的微专栏 - 私募名家微专栏钟总论述的长期投资VS波段操作!
要在一个投资过程中,克服人性的贪婪(所谓利益最大化,其实根本做不到)。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冬拓

13-03-09 07:04

0
@大闸蟹 学
kenyon

12-08-17 11:45

0
我觉的交易越简单越好,喜欢做长线的,研究基本面,暴跌时介入,喜欢做短线的,注意观察每天的波动情况、热点板块等。
大闸蟹

12-08-16 08:21

0
[引用原文已无法访问]

是呀~等到趋势明显的时候,个股都翻翻有多了。
kenyon

12-08-11 15:37

0
没看见有几个人做趋势投资时成功的
刷新 首页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提交